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冉林是领教过的。
昔年的北疆大捷,若非张楚从袭营的蛛丝马迹之中,判断出敌军主力已奔袭己方大营,当机立断率军回援,与大营主力夹击敌军主力……只怕那一战赢得就不是大离,而是北蛮人了。
是以,冉林这一战也是有备而来!
张楚的偏师猛攻,一头撞上了冉林打造的铜墙铁壁。
猛火油、檑木滚石、弓箭手阵、床弩、投石车等等手段组成了一道由远及近,密不透风的防御网。
哪怕张楚派出的偏师,拿出了火药箭和炸药包这些个大杀器,依然一头撞了个头破血流,惨淡收场……似这类大杀器,只要在人前出现过一次,那么它就永远的失去了左右战局走向的能力。
而更高层面的火枪和大炮,以张楚脑子里那点贫瘠的科学知识和九州现有的生产力水平,又无法大规模的产生列装。
这一场自张楚征战沙场以来极为少有的失利,不断打消了张楚以奇谋打开局面的主意,也打掉了他心头速战速决的浮躁。
他沉下心来,排兵布阵,稳扎稳打的与冉林对弈。
今日你劫我粮道。
明日我断你水源。
今日你杀我斥候。
明日我屠你偏师。
时间,就在双方你来我往的胶着之中,偷偷溜走。
转眼间,就七月中旬了。
虽然战局一直没能打开,每日消耗的钱粮也都是一个天文数字,但对张楚而言……收益良多。
这一战,算是他真真正正统帅数十万大军与敌交战。
这世间应该再也找不到冉林这样小心翼翼,又怕触怒了你,还得尽心尽力,花样百出的老师,手把手的教你怎么将几十万大军如臂指挥。
这一个来月花费的钱粮,物超所值!
值得一提的是,今岁天公作美,光照充足、雨水充沛,北四郡的麦子获得了大丰收,单是安国军种植的四千亩小麦,平均亩产都达到了六百五十斤。
若是在加上北平盟的自主田,以及在北平盟的组织下恢复生产的各郡百姓的田地,今岁玄北州收获的主粮总量,按照九州一百五十一斤合一石的计量,已然超过七万石。
七万石主粮!
可能被鲜血浇灌的土地,真的特别肥沃……
当然,七万石主粮,对应玄北州的上百万百姓,和张楚麾下的六十万大军,仍有几分杯水车薪之意。
但相比先前,粮食全赖他们御字小团体姐弟八人从燕北、东胜、东云、南山、南善等地筹措的境况,已经好太多太多!
这个时代的百姓,就像是山间的野草,无论是阳光、玉露,还是土壤,只要任中给他们一丁点儿,他们就能以令人瞠目结舌的坚韧生命力,顽强的生长繁衍,并且还能供养一大票不事生产、挥霍无度的上位者。
今岁的大丰收,就像是久旱之后的一场甘霖,将他们从死亡线上拉回来。
相信用不了多久,他们就能再次漫山遍野的怒放!
手中有粮,心头不慌。
张楚和冉林的对峙,更悠然了。
而与他对峙的冉林,可就没他这么悠然了。
朝廷派他领兵来攻打燕北州,肯定是出于多种考虑后得出的最优结果。
其一,冉林的指挥能力没得挑,排除掉霍青,当世唯有童狮与卢万象能与之不向上下。
其二,冉林乃是大离朝廷当中,唯一与张楚打过交道的将帅。
其三,冉林多次出将燕西北,熟知燕西北的情况。
为将者,知己知彼,方能百战百胜。
基于这些考量,朝廷派冉林统兵前来,肯定是对冉林抱有极大期望的……不说什么灭了北平盟这种不现实的话语,至少,得把燕北州夺回来吧?
这是对冉林的重托,也是对冉林的赏识和看重。
但处于冉林的角度,可就不这么想了……这分明是将他架在火山烤啊!
打?
怎么打?
打输了,除非他肯降了北平盟,否则张楚肯定不会放他继续活着。
可若是打赢了,逼得张楚出手,他同样没活路!
以他对张楚的了解,他要是真把张楚麾下的人马打得狠了,张楚真干得出来孤骑破十万军,斩将夺旗这种事!
这还怎么打?
太祖陛下会因为他,与张楚大战吗?
或许会吧!
兴许太祖陛下,等的就是这个由头。
若是张楚先坏了规矩,想来武九御和赵明阳也很难再与张楚联手,对抗太祖陛下。
他们若是再出手,就等于是给太祖陛下将刀子架到一众江湖飞天脖子上的理由。
这就和为什么两军交战,为什么都是底下的气海、力士们在领军厮杀,而上头的飞天宗师们却绝少下场是一样一样的。
飞天宗师,实力太强了,机动性也太强了,个顶个的难杀。
要是大家都不顾脸面,朝对方手底下的普通人下手。
那恐怕一场席卷九州的王朝更迭之战打完,人间就直接重回刀耕火种、茹毛饮血的上古时代了……
这是一条绷在所有飞天宗师脑中的弦。
任何敢尝试去跨越这条线的飞天宗师,都必然会引来九州所有飞天宗师的群起而攻之!
飞天宗师虽然拥有远超常人的武力,还可以自由自在的翱翔在天地之间,似乎与传说中的仙人也没什么两样……
但飞天宗师毕竟不是仙人,没有仙人无穷无尽的寿命,自然也不会有仙人淡漠七情六欲的心智。
就目前九州主流的万民意推动立地飞天之法,大多数飞天宗师在凡尘俗世的羁绊,比普通人还要更加的庞大!
丧心病狂如霍青末期,在霍鸿烨死后,都没有大肆屠杀各地官府机构,借此报复赢易。
但是……这和他冉林有什么关系?
就算祖龙陛下后期活生生打死张楚替他报了仇呢?
他能活过来吗?
拿自己的命,去给别人做局……那是死士!
其他同僚能不能为了朝廷,不惜性命,冉林不知道。
反正他没这么愚忠!
他统兵抵达燕北边境之后,便战战兢兢的稳扎稳打,哪怕有能在一瞬间扭转整个战局的战机出现,他也视若无睹。
总之,就一个原则:不求有功,但求无过!
哪怕朝廷连下九道金牌,催促他与张楚决战,他都是雷声大雨点小的草草应付了事。
是以他与张楚对峙一月有余,耗费了不少钱粮,却连燕北州的山河长啥样,都没能看见……
他这种划水的态度,当然引起了朝堂上衮衮诸公的不满。
京城内关于冉林的流言蜚语,也这就四下乱飞。
什么冉林脑后生反骨,昔日之霍青、李钰山,便是今日之冉林。
什么冉林早与北平盟暗通款曲,不日就要率军投了北平盟……
流言之喧嚣,冉林在前线都听闻了。
冉林心里苦,但他不说。
终于,战事拖到七月底,朝廷终于绷不住了。
三十万大军在外征战,每日消耗的钱粮,可都是一个天文数字。
玄北州穷,朝廷也不富裕啊!
七月二十七,朝廷秘密换帅。
京师禁军统领童狮,接替了冉林,指挥这三十万大军。
童狮到任之后,虽未对外公布,营盘之上高挂的也依然还是“冉”字帅旗。
但朝廷大军一反常态,主动出击搦战的变化,还是让与冉林对峙月余,深悉冉林战法的张楚察觉到了敌军内部可能发生了什么他不知道的变化。
他尝试示敌以弱,退军五十里。
朝廷的兵马毫不犹豫的挺进五十里。
那股子呼之欲出的进攻欲望,与冉林细腻而危机四伏的沼泽型战法,截然不同!
他验证了自己的猜测,当即调整了自己作战思路,派出大量斥候,勘察周围地势,寻找决战之机。
八月初九。
张楚经过周密布置,派出十万人,夜袭敌军大营,兵败。
严阵以待的朝廷二十余万主力,趁夜反扑,行至一片葫芦形的山谷之中时,张楚以大火封谷,四周三万弓箭手、数万斤炸药强击之。
一战,葬送朝廷二十余万主力!
一战,张楚跻身当世名将之流!
此战过后,大离国力急转直下。
第832章 大结局
朝廷兵败燕北州的消息传开后。
最先做出反应的,不是朝廷,而是西凉州的西域联军!
百万西域联军,兵分两路。
一路走西凉州到中元州的交通要道。
一路走冀西周到中元州的交通要道。
猛攻中元州!
同一时间,筹谋已久的白翻云,以“白云武”的化名,在东胜州以三万渔家子弟起事,高挂“天下太平”大旗,以中心开花之势,迅速席卷整个东胜州,所到之地,该地百姓打开城门,夹道欢迎。
短短半月间,东云州八郡便尽入白翻云之手,兵力就跟银子上了赌桌连过三关那样,迅速膨胀到了二十万!
张楚到底还是没劝住这家伙。
不过这家伙左右还是听了几分劝,弄了一个不伦不类的化名起事。
虽然连东胜州的百姓,都知道这个自称“白云武”的家伙,就是白家二爷,不然也不会主动给他开城门。
不过有了一层皮后,就算是事败,大姐和赵明阳也有理由庇护他兄长白乘风一大家子……
但这家伙也是真的不靠谱。
打一起事,就一天好几骑的往北平盟派兵,碎碎念的催促张楚去东胜州商量两方合流之事。
这家伙想换个活法儿是真的,惫懒也是真的,起事的时候,就已经为两方合流之事打好埋伏了,不然也不会打出“天下太平”的旗号。
张楚没办法。
先从定疆军中挑选一百人精干的将校,派去东胜州,将白翻云那二十万人马的架子拉起来。
就他那二十万人马,名头听起来倒是挺唬人的,但就那些个昨儿个还在撒网打鱼、抡着锄头耕地,今儿个就摇身一变,变成义军的兵马,说他们是乌合之众都太抬举他们了!
按照最残酷的打磨手段,把这二十万人马丢进战场的绞肉机中,剩下五六万,差不多就是合格的士卒了。
他自己麾下的大军虽然膨胀得也快,但那是有红花部和镇北军的老底子在,就这,他都练了小半年的兵,如今才终于像点样子了。
白翻云起事,并非是个例。
东云州、南山州、南善州,各地都有义军揭竿起义。
自封“天下兵马大元帅”的。
自封“天公王”、“地义王”的。
还有聚了三五千兵马,就敢筹备登基称帝的傻逼。
最诧异的是,这种傻逼,还就南二州最多……
当年祖龙赢易,于南二州起家,席卷天下,开国称帝。
他肯定不会想到,两百年后,他的那些乡亲父老竟会成为反他的急先锋。
也是,他陈浩南能从球场打进铜锣湾当扛把子。
我肥尸凭什么不可以??
在这些一个名头比一个名头唬人的草头王中,张楚反倒成为了最不起眼的那一个。
谁都不知道他是怎么想的!
手底下都已经聚兵六十万,囊括二州之地,自身也是当世最强的一品大宗师之一,若论这些草头王中谁最有可能得九州,他无疑是最有希望的那一个!
连姬启于他相比,都少了几分人望。
但至今,他却依然只给自己弄了一个不伦不类的“安国将军”头衔,连个“大”字儿都舍不得加。
……
就在张楚还在不停揣测朝廷会如何应对当下的群魔乱舞局面之时,赢易给了他答案。
七十万禁军,兵分二路。
一路二十万,西进挡住冀西州的沙人大军。
一路五十万,北上,迎击西凉州的沙人主力。
这七十万禁军,已经是朝廷所有的家底儿了!
没有理会南二州那些个山中无老虎猴子称大王的这王那王们。
也没有理会眼瞅着,就要席卷东二州的白翻云。
连刚刚打没了他们近三十万大军的北平盟都没管。
就瞅准百万西域联军,砸锅卖铁、拖家带口准备来一波!
颇有一骨子打群架寡不敌众时,瞅准对方叫嚣得最大声的那个往死里毒打的狠劲儿!
但张楚却从朝廷近乎破釜沉舟的应对之策之中,看出了一些别样的东西。
赢易与姬启之间的恩怨。
他差不多是已经弄明白了。
两百年前,大周失其鹿,群雄共逐之,赢易趁势而起,连战连捷,席卷五州之地,大势已成!
大周穷途末路,身为大周末帝的姬启,本应该保存一位帝王最后的尊严和风范,接受天地轮回,王朝更迭的事实。
哪知姬启却是个输不起的主儿,竟以姬氏一族残存的龙气,断了九州的龙脉,西遁沙海。
导致赢易虽得了九州帝位,却未得九州龙脉,新朝也未能继承前朝气运,功亏一篑,最终在与前任九州武林盟主魏无仙的争仙之中败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