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旧日之箓-第20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那本典籍乃是金刚寺的须弥山王经,是真正的入道武学,为天下二十五正法之一。”

    “丁道霄的武道天赋本就不俗,凭借须弥山王经上的修炼和秘药药方,再加上丁家的深厚底蕴,一身武艺突飞猛进,很快就将武道推动到第四境。”

    “在考取武举人后,他还向镇魔司献上了须弥山王经,作为进身之阶,加入了镇魔司,拜了当时的镇魔使作干爹。”

    “后来他武道修为越来越深厚,二十年后不但成功入道,更是先成为了镇魔司镇魔使,后又一路爬到了天卫指挥使。成了皇帝心腹,威压朝堂十二载。”

    “最后是在武道突破时走火入魔而死,死后被追封为诚忠伯,也算是青史留名了。”

    楚齐光知道这天卫有点像前世明朝的锦衣卫,但管辖的范围更大,下辖的镇魔司、靖邪司还要管理斩妖除魔的事物,权柄比锦衣卫还要高的多。

    乔智最后点评道:“此人阴险狡诈,最大的特点就是为达目的不择手段,而且能力很强,天卫在他手中的时候可谓横压一世,监察百官,朝堂内外就没一个官员不害怕的。”

    楚齐光点了点头:“成了特务头子啊,是个厉害人物。那须弥山王经上的武道,乔大师你会吗?”

    乔智摇了摇头:“二十五正法,个个都需要秘籍才能修炼,是无法口口相传的。”

    楚齐光微微一愣,没想到还有这种事情。

    乔智说道:“入道之法,其中蕴含的奥妙已经超越了语言的极限,非秘籍在手,便无法传授。”

    楚齐光无奈地点点头:“那你再给我说说青阳县其他乡绅乡宦的事情。”

    乔智说道:“这青阳县中能和丁家相提并论的,也就只有吴家和郝家了……”

    ……

    第二天一大早,陈刚便早早守在了门外,等待和楚齐光一同去县城里。

    不一会王才良也带着四名下人来找楚齐光了。

    楚齐光和二狗母亲、二狗妹妹道了个别,便带着陈刚、乔智,和王才良一同前往了县城方向。

    王才良看着乔智说道:“周兄,来看你还是个爱猫之人,经常都要带着这只猫啊。”

    陈刚听了心中暗道:“每天都在舔,能不爱吗?”

    “从小养大的猫,有感情了。”楚齐光笑了笑,直接和王才良说了自己改名和虚户的事情,主要是要求王才良进了县城以后帮他保密。

    这种编个虚户、挂靠丁口的事情,对王家来说简直是家常便饭,他们家可还是有好几块地都这么挂在一些虚户、绝户下面,用来逃避赋税的。

    王才良对此习以为常,而且对楚齐光借此换个名字的事情也大加赞赏。毕竟周二狗这名字实在是拿不出手,如果在英略馆里用这个名字上学的话,简直是没朋友了,王才良都想装不认识。

    本来他还打算劝一劝对方改个名字,没想到对方早有准备了。

    “放心吧周……不对,是楚兄。这朝廷的户籍册年久失修,天下各县的户籍造册更是早就疏于管理,你就安安心心地用这新名吧。”

    但王才良心中却又忍不住嘀咕起来,盖因这名字他总觉得有些耳熟。

    ‘楚齐光……楚齐光……是了!我们家不是有一块地就挂在这户底下吗?’
………………………………

第38章 英略馆

    王才良突然想了起来,以前他爹发现这王家庄里不知道谁造了个叫楚齐光的虚户,因为不用缴税服役,他爹就想办法把一块田挂在了这个虚户下面。

    ‘这还真是巧了……’王才良想了想,还是没跟楚齐光说。

    一旁的楚齐光还在想着自己这名字的事情,为什么二狗父亲会给出楚齐光这名字,这幕后煮屎者到底是谁,一时间也没兴趣和王才良多谈。

    一行人来到县城城西,王承望提前就在这里租了个院子,让王才良和楚齐光能够住在这里,省的每天英略馆和王家庄两头跑。

    打开院子大门,王才良便叫着四名小厮开始打扫卫生,布置房间和风水。

    王才良喊道:“东门别忘了给我放盆水,水生东木,正好旺我。”

    这院子的房东家姓孙,是个六十多岁的老婆婆,儿子儿媳听说都已经死了,只留下她和孙子。为了补贴家用这才将房子租出去。

    看到王承望到了,这孙婆婆立刻迎了出来:“王公子来了?”

    王才良点了点头,朝一旁的楚齐光说道:“楚兄,这是房东孙婆婆,她平日里便和孙子住在东厢房,也负责我们早晚饮食。”

    孙婆婆看上去一副慈眉善目的模样,一脸温和地笑道:“见过楚公子。以后公子有什么想吃的,便和老婆子我说就是。”

    一个大约五六岁的小男孩躲在孙婆婆身后,那是他的孙子,看上脸色发黄还有些瘦弱。

    ……

    一夜无话,楚齐光还是先冥想,然后大部分时间在房间中涂抹百炼膏,修炼武道。乔智在一旁敦促、指点,不断修正楚齐光的动作和运劲。

    每天使用百炼膏的情况下,楚齐光就有把握在一个多月内突破到第二境,可惜现在手头上银子最多也就撑个十多天。

    晚上发病后还顺便打了陈刚一顿,看得王才良暗暗咋舌:‘楚兄这教训起下人来还真是下手狠啊,怪不得陈刚这憨货被他收拾得服服帖帖。’

    第二天一大早王才良和楚齐光便起了床。

    院子里,孙婆婆一边煮着早饭,一边正将一颗颗煮好的鸡蛋放进了篮子里。他孙子看着鸡蛋一脸渴望:“奶奶,我也想吃蛋。”

    “你不是刚吃过了吗?”

    “还饿。”

    孙婆婆说道:“不行,这是要拿去道观给道尊上供的。你看看你这身体三天两头的生病,还不得让道尊多保佑保佑你。”

    孙子咽了咽口水,只能继续望着鸡蛋止饿。

    另一边的王才良吩咐小厮们伺候着他洗脸更衣,楚齐光自己则在在一旁刷牙。

    这牙刷的刷子还是他上次看到王才良用了,事后才问对方要了根新的,乃是用竹竿做柄,马尾植于其上,又用松脂和茯苓晒干捣末,制成了牙粉。

    本来这牙齿的卫生问题一直是楚齐光担心的大问题,现在有了牙刷他便决定好天天刷牙了。

    ‘终于能刷牙了,就是这马尾牙刷太软绵绵了,刷起了不得劲啊。’

    楚齐光一边刷牙,一边心中感叹:‘不过听说贵族还有更好的牙膏牙刷,就算只是为了这刷牙,我也得往上爬高点。到时候不但要用好牙刷,我还要造更多更好的牙刷牙膏。’

    一旁的王才良正张大嘴巴,让小厮给自己刷牙,看到楚齐光说道:“楚兄,这牙还是要让别人来刷才刷的干净。”

    楚齐光看了他一眼:“你倒挺讲究。”

    王才良可不愿意丢了王家庄首富之子的排面,闻言说道:“楚兄!这你就有所不知了,我这小厮可是专门花了五十两银子,从外县买来的牙童,祖传的刷牙手艺。

    不信这两年你就自己刷,我让他来刷,两年以后我的牙肯定比你的好。”

    “真的?”楚齐光惊讶地看了这貌不惊人的牙童一眼,对方竟然价值这么多个二狗。

    王才良说道:“怎么你不信?那让我这牙童给你来刷刷。”

    蹲在房顶的乔智忍不住在心里朝楚齐光说道:“你听这狗玩意瞎吹,就一普通农民都能被他吹成牙童。”

    楚齐光问道:“你怎么知道?”

    乔智说道:“我听他们下人说的。”

    “行了,这牙童你还是自己留着吧。”楚齐光无奈地斜了王才良一眼,这鸟人是真喜欢吹比,他真想把自己那心理疾病传给对方。

    楚齐光在心中说道:“乔大师,你要不要刷个牙?你不是说这习武之道,就在于每一个保养肉身的细节吗?这牙口不好的话,会影响进食能力,对肉身很不好吧?”

    乔智立刻回到:“呸!谁也别想骗我刷牙!”

    楚齐光说道:“那你以后牙坏了怎么办?”

    乔智骄傲道:“等我入道之后,自然可以重塑肉身,化为人形。现在这口牙无关紧要啦。”

    不一会,孙婆婆端着早饭走了过来,一行人在院里吃过早饭,便带着小厮前往了英略馆。

    路上楚齐光心中想到:‘每天用百炼膏的话,王家给的四百两银子也就还能撑个十天左右。现在就看英略馆的学生里有多少好人了。’

    为了在今年十月考取武生,在接下来五个月内达到武道第三境的实力,楚齐光的目标是每天都要用药修炼。

    但光是百炼膏一份就要三十两以上,这五个月每天使用百炼膏的话,起码就需要将近五千两银子,现在手头这点银子肯定是不够的。

    如果还要算上县里应酬、拉拢关系,提供武科名额之类的花费,那银子就更不够了。

    楚齐光算了算,起码有个上万两银子,他才有点安全感。

    ……

    就在他们出门的时候,小院对面的街上正蹲着两条棕黄色的土狗看着出门的楚齐光、王才良,其中一条老狗说道:“又是这满身猫味的男人?这次味道好像更重了,他怎么住到这片来了?”

    另一条年轻土狗说道:“这吊人家里一定养了猫。”

    老狗舔了舔鼻子说道:“找时间我们去给他们家的猫上一课,让他知道谁是这一片的地下皇帝。”

    年轻的土狗说道:“地下皇帝……那不就是死了的皇帝吗?”

    老狗汪汪叫着咬向对方的脖子,吓得年轻土狗站了起来,背靠墙壁,露出肚皮,一脸惊恐。

    “不会说话就別说话,狗嘴里吐不出象牙。”

    ……

    英略馆这座县中大户们集资修建的学馆位于城北方向。

    学馆大门外是青砖砌出来的一块影壁,在这大汉朝的风水之说里起的到是一个挡煞的作用,几乎所有的大户人家乃至朝廷衙门、道观都会有。

    影壁上面还有着龙形浮雕,讲述的是大汉立国之前,东海龙族肆虐中原,人族奋起反抗的事迹,提醒着学生们要居安思危,为了保家卫国而勤奋习武。

    影壁背面则是雕了一片劝学文章,据说是当初带头出资修建英略馆的郝家家主书写。

    王才良和楚齐光越过影壁,便看到早有一名身穿丝质长衫的中年男子等在了那里,乃是英略馆的教书先生宋奕轩。

    王才良拉着楚齐光上前说道:“见过宋先生。这位是我的好朋友楚齐光,一同来和我入学的。”

    宋奕轩点了点头:“你们的事情都已经办妥了,随我来吧。”说完又瞥了一眼陈刚和王才良的小厮:“下人留在一旁的外厅里,以后都不要带进去。”

    两人跟着宋奕轩走进大门,大门上能看到一副对联,写着‘积水成渊蛟龙生,累土为山风雨兴’。

    走入大门,便看到整个学馆坐南朝北,左右两边分别是文昌阁和武盛院。后边则是花厅、宾馆、膳馆还有先生们的厢房。

    宋奕轩带着两人办了学籍,领了号牌用以出入馆内外,接着又收了学子衫、练功服、书籍等物。之后便走向文昌阁,王才良可不愿意错过卖弄的机会,当即就给楚齐光讲解起了馆内的情况。
………………………………

第39章 大家都有光明的未来

    “馆内每日卯时就要到,早上由文院的先生们讲解经义,剩余时间由武院的师傅们传授武道,有事要请假。”

    “文院都是每日统一授课。武院则分成外院、内院和上院……”

    楚齐光一边听一边点点头,武科虽然主要考武道,但是经义也是要考的,只是比起文科简单了太多,几乎就是走个过场。

    而武院的外院、内院和上院,由训导先生因材施教。其中外院都是武道第一境的学生,主要打基础,适应武院的修炼,训导的师傅不过武道第二境而已。

    武道踏入第二境则可以进入内院成为内院生,由武道踏入第三境的武生来指导武道。

    突破到第三境的便可以进入上院,成为上院生,由馆长王衍亲自指导。那是已经致仕二十多年的武举人,县里标准的人上人,自从回到青阳县后便一直在英略馆任教。

    可以说英略馆里的上院生,才是真正考取武科的人,也是馆里老师最重视的学生。

    像是王才良和楚齐光这样的,一开始就只能在外院习武。

    平日里这英略馆每日卯时(早上五点)就开始讲解经义,一个时辰后开始练习武道,一直到申时(下午三点)结束一天的学习。

    午食是在馆内解决,每日会有膳夫挑来,当然也可以自己携带。

    ‘这英略馆每日的学习倒还安排得蛮紧的,还有分班制度,怕是不比专业运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