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倘若我现在将这个机会给了他们,未来兴许也就会有一些可用之人出现,虽然不能缓解燃眉之急,但也总归是可以未雨绸缪啊。”
褚贡闻言,眼睛一亮,道:“未雨绸缪!这个词用的甚妙!”
他顿了顿,又开口询问道:“不过孝之,你手下无可用之人,就没有想过启用那些士族子弟吗?他们之中,可有不少有才之人,若是能得他们相助,于你而言,也算是十分有利了。”
秦羽笑道:“自然是会启用的,只是太守不觉得士族子弟启用太多也不是一件什么好事吗?”
褚贡沉默了起来。
秦羽也不说话。
片刻之后,褚贡才摇了摇头道:“难。”
秦羽道:“自然是难的,不过难的事情也总归得有人去做,况且,太守也应该知晓我有一些小小的手段,至少可以保证我治下的这些百姓温饱无虞。”
“既已温饱无虞,日后他们也无诸事烦扰,倒不如给这些人讲讲经史子易,让他们涨涨见识,岂不也是一件好事?”
褚贡摇头:“孝之你还是想的太简单了。”
“且不说经史子易实非常人所能传授,就算可以传授,也需要日日捧读,才能了悟其中奥妙,你现在想要以纸张誊抄经典,可未曾想过,那纸张金贵,却又非是常人能够买的起啊。”
秦羽闻言咧嘴一笑:“那么,我若是有自信能够做出一种并不金贵,而且很好保存,并且极为适合书写的纸张,太守又以为如何?”
褚贡仔细的盯着秦羽,看着秦羽眉间那强大的自信。
不禁缓缓的吸了口气。
“如此,当能造福天下矣!”
第一百七十九章 三种纸张,结识蔡邕
张曼成之前就已经将他收集到的关于褚贡的信息送给了秦羽一份。
这当然是张角在背后有所示意。
秦羽对此也不觉得意外。
也正是因为秦羽对于褚贡的了解,他才会跟褚贡说了这些。
虽然这个时代的世家势力还远未达到不可抗拒的地步。
但此时俨然已经有了这样的苗头。
寒门子弟想要出头,实在是太难太难了。
知识的垄断,人脉渠道的垄断,这都成为了世家不断发展,不断的变成庞然大物的养料。
寻常人想要改变这种事情,自然是不可能的。
不过倘若真有人能够打破世家的知识垄断。
最终会发生什么样的结果,现如今还真不好说。
身为太守的褚贡,对这其中的弯弯绕绕自然是比秦羽要理解的透彻的多。
倘若秦羽真能弄到他所说的这种纸张。
那背后代表的事情,让褚贡想起来都觉得有些浑身发麻。
“此事当真能成?”褚贡思索了半晌,最终还是不敢直接相信,而是再次问了出来。
秦羽点头,道:“这是自然,不过于我而言,现如今最为困难的还并非是造纸,而是欠缺的那些经典。”
“倘若有纸,而无经典可录,那便没有什么办法了。”
褚贡没有多少犹豫,道:“此事易也,孝之你只管去研究那造纸之术,倘若日后真有你所说的这种纸张出来,我可以将这些年来收集到的书简予你,待你抄录,可好?”
秦羽闻言,顿时站起身来,朝着褚贡一拜,道:“如此,属下便代我这治下所有人谢过太守的大恩了!”
褚贡坦然受了秦羽一礼,他那张微胖的脸上带着笑意,道:“孝之不必多礼,此事还需你来操劳,想必,若是真有你所说的那种纸张,即便不用我来,这天下也有许多名士会慕名而来。”
说罢,褚贡的面色微微一肃,道:“不过,这件事你可已经想好了吗?”
“你可知道,若是有了那种纸张,对于世家而言,到底又意味着什么?”
秦羽微笑道:“这个我明白,太守还请放心,那些人,我不在乎。”
褚贡虽然不知道秦羽到底是哪里来的这种底气。
但想到秦羽之前的经历和他手中掌握的资源,想来这种事情也不是空口白话。
“那便好,造纸的事情,你尽管去做,日后的经典,我会给你提供一些。”
“不过还有一件事你需小心。”
“这一次,你招揽过来的工匠,可得仔细的甄别了。”
秦羽应了一声。
随后便又闲谈了几句之后,褚贡便告辞离去。
看着这位太守转身离开的背影。
秦羽若有所思。
其实不用褚贡给他提点,他也很清楚这一次的工匠里面肯定会有不少的间谍。
他都搞出来了这么多事情了,那些世家豪强要是还不在背后搞点事情的话。
那他们便也不可能是世家豪强。
秦羽断然不会小看这个时代的那些聪明人。
不过也仅止于此了。
那些聪明人再怎么聪明,也绝对不可能知道自己本身是有系统的。
而自己的这个系统,也让秦羽在甄别人选方面有了充足的把握。
按照系统的判定。
只要是那些真心被秦羽招募来的工匠,他们在系统的判别之中,就自然会隶属于秦羽的属下。
想要给他们更换词条,那便不会收到系统的任何一点阻碍。
与之相反。
若是那些从一开始就是受到了世家豪强的派遣,怀着异心过来的那些工匠。
他们从一开始就不会是秦羽能够更换词条的人。
到时候秦羽只需要观察一下他们各自的词条。
自然就能将他们的身份一眼看的清清楚楚。
送走了褚贡之后。
秦羽便开始升级造纸术。
这造纸术正是娄圭之前带回来的蔡侯纸的造纸之法。
果然。
有了这个蔡侯纸的造纸之法,秦羽想要再升级词条的话,那就来的简单的多了。
只需要一个绿色碎片。
他就能够将面前这【普通的造纸术】提升成为【精良的造纸术】。
秦羽毫不犹豫的选择了升级。
随着一道金光的闪耀,面前记录着造纸术的帛书上,便又出现了许多密密麻麻的小字。
秦羽将那升级之后的造纸术拿在手中,粗略的浏览了一遍。
遂即他便发现在这升级之后的造纸术中。
根据所使用的原材料的不同,竟有着三种不同的纸张区别。
其中一种为藤纸,这种藤纸的原材料在这个时代非常常见。
就是那些在野外肆意生长的野藤。
另外一种为竹纸,还有一种乃是檀树皮做制的宣纸。
三种不同的纸张,各自有各自的优点。
其中藤纸和竹纸都是可以作为大量推广的,可以誊写经典,文书的纸张来用的。
至于宣纸,那自然就牛逼了。
这可是真正的高端货。
制作起来材料和做工工序全都需要极为精细化才能制作出上佳的宣纸。
但这种宣纸对于那些文人来说,绝对是拥有着无法拒绝的吸引力。
秦羽看着这种宣纸的制作之法,他顿时就兴奋起来了。
脑海之中,也立刻就想到了一个人。
蔡邕!
这位可是当今这个时代上的顶级书法大师。
若是有宣纸这种东西的话,想要与其结识一番,那成功的机会就大很多了。
而且蔡邕可不光是书法厉害。
他的学识也是常人不可企及的。
若是能将蔡邕这种大师给弄到他这里来的话。
秦羽以往思考之中很多难以解决的事情,恐怕都会迎刃而解!
别的人他可以不知道。
但是蔡邕他还是很清楚的。
憋问为什么。
反正秦羽就是知道,按照现在的时间来推算的话,蔡邕这时候应该还在吴地逃难呢。
必须给这位老前辈整过来!
秦羽嘿嘿一笑。
随后便跟着逢纪一起,前去筛选那些因为文书而被招揽过来的工匠。
有逢纪观人的眼光和秦羽的词条双重把握。
很快。
这些工匠就被他们分成了三个不同的阵列。
第一个阵列自然是逢纪觉得行,秦羽也觉得行的。
他们将会立刻成为秦羽麾下的核心,直接参与到造纸和烧制玻璃的研究之中。
第二个阵列是逢纪觉得不行,但是秦羽觉得行的。
这些人自然是各自都有一些不太好的地方。
不过至少可以确定的是,这些人并非是那些世家大族的卧底。
只要他们是跟着秦羽站在统一战线上的,秦羽就觉得或许他们还可以拉一把。
核心的技术工作肯定是不能交给他们这些人去做了。
但是让他们来给那些核心工匠们打个下手,做些边角的活儿,却是没有任何问题。
至于这第三个阵列则是逢纪觉得行,秦羽觉得不行的。
这些人自然就是那些世家大族派遣过来的卧底。
他们想要看秦羽到底在这里捣鼓什么。
本来对付他们这种人。
秦羽自然是将其直接赶走会来的简单的多。
但是若是不给那些世家大族留一点机会的话,指不定他们狗急跳墙之后会做出什么事情来。
那还不如给他们一个机会。
只要不让这些人真正参与到核心的工作里面去就行了。
秦羽已经给他们提前想好了事情。
排除掉真正的核心工作。
剩下的这些工匠能做的事情还能多。
比如说盖盖房子,打打灰。
做个产品的外包装之类的。
反正核心技术就秦羽这一家。
他只要掌握核心的技术,别人想要仿制都仿不了。
最关键的是,他们哪怕真有能力,真遇到了那种神级工匠,能够完成无比强大的逆向工程。
但那也只是用来进行一些简单的产品加工制造还行。
让他们去搞秦羽的井水。
那就是一件根本不可能的事情了。
之后的事情就很简单。
秦羽将那些已经准备培养成为自己手下最核心的那部分工匠集合起来。
按照他们各自曾经的经验领域稍微做了一些划分。
原本就是做精细活的,被分去做了造纸。
造纸之中还牵扯到一些药剂的化学反应,比如说制作竹纸就需要拿石灰来煮,还要有施胶剂。
施胶剂要么就是淀粉糊,要么就是一些植物萃取出来的黏液。
这些都被称为纸药。
挑选出对这方面比较敏感的工匠,他们未来做起来的时候自然就简单的多。
剩余的那些工匠之中,秦羽多挑选了一些有过铁匠和开矿经验的。
根据他们各自所拥有的经验,然后结合自己脑子里本来就不多的玻璃烧制的手段。
一群人就开始先做试验。
只要能够首先烧制出来一批能用的玻璃,那就是胜利。
甚至都不需要是能用的玻璃,只要是玻璃化的产物就行。
然后只要让人将这个步骤完整的记录下来。
他就可以用这个粗略的步骤来进行升级。
无非就可能是需要消耗的碎片多一点。
但也绝对不会离谱到需要消耗紫色碎片的那种程度。
根据蔡侯纸的制作工艺和他升级之后的纸张制作工艺来说。
秦羽倒是有信心能够将升级所需要消耗的碎片数量压到绿色的范畴之内。
只要不超过10个。
他就觉得值!
如此,转眼间就过去了整整十天。
第一百八十章 烧制玻璃的技术
造纸场的建设早在十天之前就已经开始了。
得益于这些世家大族送过来的那些工匠们急于想要表现自己来得到秦羽的赏识。
他们倒是真的给秦羽贡献出来了不少有用的好东西。
其中就有些人是在那些世家大族掌控之下的造纸作坊有过经验的。
他们自然就很清楚,一个造纸作坊的的建设布局要怎么才能建造的更加合理。
这种工业上的事情,其实门道非常多。
很多东西都是靠人一点点摸索出来的经验积累下来的。
在这一点上,他们给秦羽节省了大量的时间和心力。
秦羽征调了棘阳县的一些青壮劳力来为他干活。
将施工的工期大大提前。
这也正是因为当前并非是农忙时节。
而且秦羽征调的这些青壮劳力给的工钱却是不少。
平均下来,每个人的日薪能有二十钱左右。
这对于他们这些一个月也仅仅只能有二三百钱收入的农民来说,实在已经是一笔不小的数字了。
再加上又是县令的征调,他们也不敢有半点偷懒。
没用多久。
一个造纸作坊的雏形就已经在棘阳城南五里处,距离小方村也仅有不到十里远的地方被建立了起来。
放在这个位置,这也是那些工匠们给的建议。
这里距离棘阳城和小方村都不算太远。
附近刚好有一条流向淯水的小河。
正是适宜将造纸之中所产生的污水一并全都排放出去。
就在这个造纸作坊建立的同时。
秦羽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