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即便秦羽在蔡邕带过来的那四万卷经卷的收藏中也找到了一些道家的经典。
通过阅读那些道家经典之后。
秦羽果断发现,自己确实是个废物。
别说从读书里面获得什么经验值了。
他就算是想要将那经典读的顺畅都是个大问题。
兴许。
如果自己真能明白这些经典其中的含义的话。
不断阅读下去; 他还真能在这方面增长一些经验值出来。
可问题是这确实是他的弱项。
古文本身就晦涩难懂,寥寥几个字中就引经据典; 有着超出寻常人理解的深度。
再加上又是道家的经典,读起来更是玄之又玄; 玄的没边。
秦羽能有所领悟才怪了。
也就是遇到左慈那样将自己的亲身经验跟秦羽说出来之后。
他才能将那些东西转化成为自己的经验值。
不过缺陷就在于,从左慈口中听来的东西,让他的道术经验值的确是一截一截的暴涨。
可当他自己想要修炼的时候,这些从左慈口中听到的东西就没有办法提供给他重复的经验值了。
果然他的这些技能想要提升起来的话,难度不大。
但却有着必须要是自己亲自修炼的限制。
不过好在他这大半年来与左慈之间的交流属实不少。
从获得了初级道术之后。
经过左慈的不断传授。
他现如今的技能也都已经提升到了高级道术的程度。
而这道术技能并没有如同他想象中的那样,给他带来精神属性的增加。
而是给了他一个之前并没有过的东西。
真元!
与武人的真气还不一样。
初级道术每天只会给他增加1点真元。
到了中级道术的时候,每天增加的真元数量提升到了3点。
如今他是高级道术; 每天增加的真元数量已经达到了10点。
起初秦羽还觉得这所谓的真元应该是跟真气一样。
存在于自己体内,但是肯定是会受到自己本身的实力影响。
在达到一定的程度之后就会直接达到上限。
就像是他在初级的时候,1点真元就是上限。
如果不是的话,最多可能不会超过10点之类的。
结果一直等到了今天。
秦羽只看着自己的系统属性里面; 真元的数量每天都在增加。
每天都固定的提升10点。
但却始终都没有看到有什么要提升到头的迹象。
这玩意简直就跟他得了三分归元气的词条之后的情形是一样一样的。
天天都会给他增加1点元气。
至于这元气到底有什么用,上限到底是多少,秦羽现在一无所知。
反正有总归比没有强。
能攒着就先攒着吧,说不定到了哪一天就突然有用了呢?
毕竟他本身就是这么一个朴素且普通的仓鼠啊。
而经过这两年时间的积累。
秦羽手中的凝灵丹和铸魂丹的数量毫无疑问是要比左慈手中的要多的多的多。
只是凝灵丹和铸魂丹这两种丹药都是在短时间内没有办法服用太多的。
就算是不计算服用丹药所带来的损耗问题。
对于秦羽的身体来说,他也是完全没有办法承受得住那股强大药力的作用。
他曾经吃多了之后,整整两个月都没缓过劲来。
前前后后将近半年时间,他都没有在服用丹药的时候达到过最佳的效果。
从那之后,秦羽就果断吸取了教训。
在面对左慈炼制的这种强力丹药的时候,他必然是小心翼翼的服用。
但是在面对他自己炼制的那些劣质丹药的时候,那就没有这么多讲究了。
如此。
到了现在,他的精神属性也成功的突破到了90点。
连同之前悬空城升级的时候获得的那10个红色碎片。
他现在身上的红色碎片就达到了20个之多。
不过最让秦羽感到激动的并非是这20个红色碎片。
而是他最新更新出来的成就任务。
【成就任务十:全属性达到100点,奖励任意能力进阶一次】
这个任意能力秦羽现如今虽然还不知道具体是什么意思。
但想来武人的能力也应该算是这样的能力吧?
那他只要等到全属性都达到100之后,选择提升自己的武人实力。
到时候岂不是直接就能将自身的实力提升到真气武人的境界?
恐怕这一下子他就能够变的比之前强大太多。
直接达到实力逆天的境界。
兴许,等他在真气武人的境界上继续前行下去的话。
他日后都有可能会成为自己这边实力最强的武人。
以他现在这般超模的属性来看。
就算是吕布,回头都没有办法真正站在他面前跟他抗衡吧?
一想到日后吕布看着自己的那惊讶的模样,现在的秦羽就感觉有些爽起来了。
不过这些事情毕竟还是后话。
他想要将精神属性提升到100的路还长着呢。
如果就按照现在的速度来计算的话。
他保守还需要五年时间才能将属性提升上去。
那凝灵丹和铸魂丹的效果对他来说也是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在不断的降低的。
哪怕他现在身上确实储备有足够他五年时间消耗的丹药。
可这时间实在是拖的有点太长。
让秦羽稍稍的感觉有些不爽。
秦羽现在面对的这些事情,不过是他自己所面对的一些小事。
而且这些小事对他也没有造成太大的影响。
如果将目光放在整个大汉朝的疆域上。
那又是另外一种完全不同的感觉。
凉州叛乱此时还没有结束。
非但没有结束,此前更是因为凉州刺史耿鄙的错误判断,加上他自己的一些问题,导致叛乱非但没有结束,反倒是比之前的情况还来的更加严重了许多。
同年,张纯,张举联合乌桓在幽州地界也发动叛乱。
先后斩杀了护乌桓校尉,右北平太守,辽东太守。
叛乱之事一度闹的很凶。
这还是其中闹的比较出名的。
剩下的各地小打小闹的叛乱更是数不胜数。
从秦羽麾下飞鱼军众人那里收集来的消息来看。
这些世家豪强果然没有让秦羽失望。
他们可真是在作死的道路上越走越远。
尽管他们也都极为聪明的判断出了从秦羽手中获取的粮食只有是在重新种植的情况下才能获得最大的收益。
可经过这一年的种植之后。
最终的结果却是原本本就生活的十分艰难的老百姓过的比之前还更加艰难了许多。
粮食的产量虽然比之以往是提升了很多的。
但等到这些地主豪强以及各地的官员在横征暴敛之后。
最终留给这些老百姓的粮食数量甚至还不如以往。
之后更是因为粮食产量的提升,再加上零陵郡的秦羽不断的收购粮食,让各地的粮价只有很小程度的波动。
为了充分对冲从秦羽手中购买粮种时候所耗费的钱财。
这些世家对于土地的渴望更是超出了以往的程度。
以至于本就已经很严重的土地兼并变的越发严重起来。
三年前的黄巾起义本就留下的那种危险的理念又开始有了重新被点燃的迹象。
十一月,黄巾余部再次发动起义。
郭泰于西河白波谷起事,攻略太原郡,河东郡等地。
四方各处人心惶惶。
外部有这些黄巾余党作乱。
大汉朝的内部也不怎么安稳。
朝堂之中,暗流涌动。
有许多士人都不满刘宏的所作所为。
王芬试图拥立合肥候,阎忠想要说服皇甫嵩自立。
这些事情虽然到最后都是无果而终。
但也足以说明朝堂之中的人心向背。
刘宏也深感压力与日俱增。
但他从年轻时代一直养成的习惯让他一时间也没有办法立刻就变的励精图治起来。
且励精图治这四个字放在他身上本身就有一种莫大的违和感。
那些士人也不会真心想要去配合他。
终于,在他与日俱增的紧迫感的压力之下。
便有人开始给他出谋划策。
而这一开口,就给刘宏送过来了一个极大的惊喜。
他也没想到,原来自己所面对的情况竟然还有这么一个破局的办法。
而且给他出谋划策之人还是以一个让他极为信任的汉室宗亲。
大家都是亲戚,你总不至于害我。
害我对你也没什么好处嘛。
要是我现在连亲戚都不能相信的话,那这世上我又能去相信什么人呢?
第三百零四章 废史立牧
“废史立牧?这么快?”
消息传到零陵郡的时候,秦羽都愣住了。
若是他没记错的话。
废史立牧可是188年的事情了。
现如今还只是187年,虽然距离188年也不远,可突然搞出这么一下子来,还是让秦羽微微有些惊讶。
不得不说。
刘焉这家伙是真的蔫儿坏。
他身为太常,跟刘宏上来就是一通吹嘘。。
陛下你看啊,如今这各地混乱,叛乱四起,这是咱老刘家自己造的孽吗?
那显然是不可能的。
这些事情之所以会出现,跟咱老刘家也没有多大的关系,那责任基本都是那些肆意妄为的世家的。
现如今世家势大,咱想要搞他们也不容易。
而且在很多事情上,咱还要仰仗着他们来协助。
更不可能就这么断掉了这层关系。
但陛下你可得好好想想。
这每一次出去平叛,到头来花的可都是陛下你辛辛苦苦积攒下来的钱粮啊。
咱老刘家给他们擦屁股,他们一个个反倒是赚的盆满钵满,这咱不是亏死了?
刘宏一听这话,那当即就是一拍大腿,颇为认同。
刘焉说的也没错。
这几年平叛剿匪的事情可是不少。
这一整天的钱全都是从他的西园里掏出来的。
原本还想多盖几个院子,现在也没了着落。
一想到那帮给自己在外面瞎搞的世家大族惹下来的这些祸事,结果还要自己去给他们擦屁股。
刘宏心里就觉得委屈。
遂即刘焉便趁热打铁,将自己的想法说了出来。
他说:“陛下,在我看来,这平叛其实并没有多大的难度。”
“那些普通百姓能有多大的能耐造成多大的动乱?”
“其实最根本的那还是因为咱们平叛的时候花费的代价实在是有些太大了。”
“每次都要从三辅调兵不说,打完了也没有什么好处。”
“光是来回的路上就要消耗多少粮饷?”
“与其这样,不如直接就从根源处解决问题,现如今太守,刺史在针对处理这些叛乱的时候,手中所掌握的权利并不足够。”
“让他们去对付当地的那些豪强世家,那是根本不可能的。”
“既然如此,我们不如再将州牧的官职重新立回来,让他们拥有比刺史以及郡守更大的权利就行。”
“只是这些州牧的人选必须要选择宗亲或者是能够信得过的重臣,唯有这些人才是真正会为陛下你着想,会真正去出力解决那些叛乱,甚至是解决那些世家的。”
刘宏心中有点小意动的同时,其实还有些小担心。
不过州牧的这个位置之前也不是没有过。
现如今按照刘焉的说法。
给出去的权利的确是有些太大。
不过也正像是刘焉说的那样。
如果没有一个能够在地方上统管所有政事和军务,一个人就能独断发展一切的官职在身的话。
想要压住那些世家是不可能的。
总会有人站出来跟你唱反调,磨洋工。
这种事情刘宏早就已经深恶痛绝。
于是思考了许久之后。
刘宏最终还是应了下来。
主要也是确实没有办法了。
不过这从一开始他也不可能就直接将州牧的位置全给出去。
而且给出去的州牧位置也都是那些叛乱时常会发生,中央朝廷又鞭长莫及的地方。
刘焉听闻刘宏似乎口风松动,心中顿时暗喜不已。
他也没有在这事情上多说什么。
便直接告退。
不管怎么说,他也要在表面上维持一些应有的矜持。
而且他可是身为太常。
要论起在这汉室宗亲之中的亲疏排位。
他刘焉毫无疑问都是排在最前面的。
如果刘宏真的想要派人去治理地方的话。
那他刘焉必榜上有名。
这一点刘焉还是十分确信的。
这个时候他表现的对这州牧之位没有任何念想,反倒是在安刘宏的心。
事实上。
从那天那之后。
刘焉就已经开始在背地里给自己活动起来了。
刘焉是个聪明人,而且是个野心颇大的聪明人。
从当初刘宏继承皇位的时候开始,刘焉对于刘宏就没有什么好感。
从那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