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西游县令-第13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然而如此巨大的秘密被展示出来后,如来却丝毫不以为意,苍穹上他伟岸的虚影只是很认真的问了沈行知一句:“你这一剑叫什么?”

    “终极剑道·天下攻”沈行知云淡风气的答道。

    此刻沈行知绝对是逼格满满,不过只有他自己清楚,自己真的是外强中干,这绝招一出下一次再施展就要99天以后了。

    得到沈行知的答复,如来伟岸的虚影开始从苍穹上消失,最后只留下一句话:“好一个天下攻,本座在灵山等你们。”

 第221章 百倍红尘一剑

    如来退走,沈行知心中暗暗舒了口气,而如来金身只是一具空壳,这事也在他脑海中久久挥之不去。

    很快沈行知目光看向了猴子,他觉得或许这一切猴子都能给他答案。

    不过猴子显然不想现在与沈行知说这些,只见他收了巨猿真身,连手中棍子也收了,落在三藏跟前,而后很郑重的跪向三藏:“师傅,徒儿回来了。”

    猴子没说什么煽情的话,只是很简单的一句话。

    三藏见状连忙上前扶起猴子,也没猴子去了什么地方,也没问他怎么变了模样,只是一脸欣慰的说道:“回来就好,回来就好。”

    师徒二人相视笑着,沈行知没去打扰他们,而是直接抓起尚在昏迷中的乌有道离开了御花园。

    猴子既然回来了,肯定不会马上又消失,沈行知想要从猴子身上知道什么,后面还有大把的时间,现在当务之急还是结束与乌鸡国的这场战争。

    沈行知弄醒了乌有道,又在王宫中找到了真王后和太子,文殊普贤倒还算有些风度,只是弄晕了这两人,没有对普通人下杀手,这一次乌有道一家才算真的团聚。

    简单的说明缘由后,乌有道便在沈行知的陪同下,重新掌管了国都,而后颁布诏书揭露了佛门和狮猁怪的真面目,并直接宣布乌鸡国认祖归宗重归大唐。

    至于重归大唐的后续事宜,那将是很漫长和繁琐的,这些事情后面会一步步的进行。

    做完这一切后,沈行知和白思又回到了压龙城前线,此时压龙城的战斗也基本结束了。

    因为观音被击杀,大鹏金翅雕还有文殊普贤都退走,连如来都被沈行知一剑斩断了手指,整个乌鸡国异像消失,原本被强行度化的百姓恢复理智。

    在压龙城黑熊精和精精儿空空儿加上高翠兰也是抓准时机,四人将狮猁怪围杀,至此佛门在乌鸡国势力全部被铲除。

    等到沈行知回到压龙城时,虬首仙带着灵牙仙已经离开,他们倒没有因为金光仙是被安西都护府杀的而心生怨恨,只是将这个仇算在了佛门头上,反倒是还欠了沈行知大大的恩情。

    沈行知也没有去理会这两位截教仙人的去向,他对佛道诸派没有特别亲近或憎恨的,更没有想过要将谁收为麾下,他更愿意壮大人族,让人族自己有实力与仙佛万族争锋。

    接下来的事情就是收尾了,安西大都护府十万大军虽然没有再进行大战,依然还是朝着乌鸡国王都进发,这也算正式宣示乌鸡国成为大唐国土。

    沈行知也在第一时间,以大都护的名义上书了朝廷,讲明了与乌鸡国之战大唐大获全胜,已经尽得乌鸡国土和百姓。

    他在上书中同时建议设元乌鸡国之地为乌州,举荐乌有道任乌州第一任刺史,也算是做一下过渡,另外按惯例也替乌有道向朝廷讨要了爵位,估计最后应该还是个侯爵。

    接下来的事情还有很多,比如重新统计人口登记户籍,任命乌州大小官吏,丈量土地划分府县区域,还有立碑定界这些事。

    好在这些事都不用沈行知亲力亲为了,手下的人对这些也是轻车熟路,加上乌鸡国风俗甚至文字都与大唐差不多,更少了最难的汉化过程,所以一切进展都非常顺利。

    而乌鸡国上至权贵下至普通百姓,九成九都对融入大唐表示欢迎的,毕竟都是同宗同族,而且大唐如今如此强盛,能成为大唐百姓也是值得骄傲和自豪的。

    在将乌鸡国设为乌州后,沈行知又做了一件很重要的事,那就是在原本的王城,也就是现在的乌州城中修建了一座忠烈祠。

    而这里的忠烈祠就是用来祭祀黄帝大将应龙将军和麾下死难将士的,也同时祭祀着此次安西大都护府出征阵亡将士。

    在忠烈祠建成这一日,乌州也基本上步入了正轨,这里已经完全成为了安西大都护府下辖的一州,只是这一州之地有些大,人口也有些过分的多,而至此安西大都护府人口已经突破了一千五百万。

    此时时间已经来到了永徽二年八月,据长安传来的消息,大唐军队在高句丽也是势如破竹,这一战苏定方薛仁贵都是大放异彩,尤其是苏定方更是如天神下凡,据说有妖族大能出手,也被苏定方一招斩落,如今大唐军队已经兵临高句丽首都平壤城。

    而据沈行知从其它渠道得到的消息,李治已经决定再攻灭高句丽后,还要顺势平定新罗和百济。

    至于沈行知的其它渠道,自然是来自长安的晋阳公主。

    倒是上官婉儿因为一直跟在武媚身边,也不知是为了避嫌还是其它愿意,反倒很久没和沈行知单独联系过了。

    沈行知带着文武官吏足有上百人,还有十余万百姓盛大的祭祀了乌州忠烈祠,在忠烈的正殿中,一个头上长着龙角,背身双翼穿着铠甲的雕像为主祭对象,这自然就是应龙将军。

    因为时代太过久远,人族尚存的任何典籍中都没有关于应龙将军容貌的记载,眼前的样子都是根据沈行知自己想象后画出的人物绘本塑造的。

    可惜当乌州忠烈祠应龙将军雕像被祭祀后,沈行知发现系统依然无法召唤应龙英灵,似乎应龙的英灵也如泰山洞天中那三代名将们的英灵一样,已经彻底消散在这时空中。

    不过随着沈行知绘出应龙将军的样子,关于应龙将军是远古十大龙族的故事也开始被传播开来,一时间人族对龙族的感情也开始发生微妙的变化,而那些内陆江河湖泊的龙神水君,对人族的态度也不一样了。

    就在祭祀完成之后,沈行知明显感觉到人道气运开始在乌州显化,这个地方以后也不是随便什么神佛都能来指手画脚的了。

    而且随着沈行知越发民心所向,当乌州百姓的信念也汇入人道气运后,沈行知发现自己竟然能调用一些人道气运了。

    他这可是主动的调用,而不是受到危险时人道气运被动出现庇护。

    要知道当年李世民为了做到这一点,可是付出了极大的代价才成功的。

    祭祀结束后,沈行知便消失在了人前,因为当他察觉到自己能够调动人道气运后,就意识到自己应该能收取应龙骸骨了。

    沈行知再次来到压龙山下,进入那山底空间后,应龙骸骨依然被金色的秩序锁链捆着,而在沈行知主动询问系统能否召唤应龙英灵后,系统也没有丝毫的响应,沈行知就明白英灵英灵是真的不存在了。

    这应龙骸骨若是用来炼制宝物,至少也是顶级的后天灵宝,甚至用来寄托执念恐怕都能轻易的斩三尸成准圣。

    不过这些都不如被龙族得道后产生的利益大,那井龙王处心积虑就是想要融合应龙骸骨,一旦有龙族融合至少也能诞生一位准圣,加上应龙血脉压制,当今世道恐怕所有龙族都会对他俯首称臣。

    “我与璃儿聚少离多,她为我付出也太多了,如今混元量劫已起,将来还不知道会有何等劫变?这应龙骸骨若能与她融合,往后她也能有自保之力,我行事也更能免除后顾之忧。。。。。。”沈行知看着眼前的应龙骸骨,心中想的竟然是将这珍贵的骸骨送给姜璃。

    沈行知先是对着应龙骸骨三拜,而后他身上红尘之力激荡,同时调动整个安西大都护府境内人道气运融入红尘一剑中,这一剑浩浩荡荡比单纯的红尘一剑气势强了百倍。

    “这一剑比起我原本的红尘一剑强了至少百倍,想来要斩断这秩序锁链也勉强够了,不过即便这样依旧不如终极剑道天下攻之万一,看来这力量越到后面悬殊反而越大,果然混元之下皆蝼蚁。”威力提升百倍的红尘一剑,让沈行知更加清楚的认识到这个世界混元圣人的可怕。

    其实沈行知就算不能调动人道气运,他也是可以斩断秩序锁链取走应龙骸骨的,不过那样的话他还需要再等九十来天。

    百倍红尘一剑斩在秩序锁链上,这一次那金色的锁链终于断裂。

    当那其中一环被斩断后,虚空中竟然又出现新的锁链,试图去补上那条漏洞,不过沈行知反应极快,顷刻间他再次斩出第二道百倍红尘一剑。

    同时沈行知伸手朝着应龙骸骨抓去,他的手正好跟在百倍红尘一剑后,当穿过那断裂的秩序锁链后,沈行知在触摸到应龙骸骨的一瞬间,施展出了袖里乾坤。

    刷的一下巨大的应龙骸骨消失,而后那些秩序锁链胡乱飞舞,在虚空中哗哗作响。

    过了片刻后,这些秩序锁链似乎因为找不到目标,便一点点的缩回虚空,最后一点踪迹也看不到了。

    “圣人们不会时刻关注这些小事,这秩序锁链恐怕更像是某种设定好的程序,但以混元圣人的道行,即便不刻意关注,这些变化他们应该也能轻易感知。我最近搞了这些多事,但是他们对此依旧置之不理,看来是真有什么更重要的让他们无暇顾及。”沈行知收取应龙骸骨后没有多么兴奋和喜悦,随着他越来越强,反而感受到的压力也越来越大。

    不过好在现在他有了终极剑道·天下攻,也不至于被混元圣人随意拿捏,而且只要帮助三藏去到灵山,帮助禅宗在教义之争中打败如来的大乘佛教,系统任务达到100%后,定然能拥有与混元圣人一较高下的实力。

    而且就算没有系统奖励,沈行知只要大力发展人道,将来能调动整个人族气运,或者红尘道修炼至第三层,同样能够不惧混元圣人。

    所以接下来沈行知不仅不会轻松起来,反而还会更加忙碌,因为还有更多的事情等着他去做。

 第222章 猴子真的是个人

    收取应龙骸骨后,沈行知没有立刻前往长安将骸骨送给姜璃,而是以飞剑传书告诉了姜璃,约定明日在长安城外见面。

    得到沈行知这个消息后,姜璃是喜出望外,她倒是明白沈行知这么做的用意,毕竟如今暗中确实有许多眼睛监视着她这位大都护夫人。

    沈行知的传书中也没说有什么要事,但姜璃还是格外谨慎,当天她就吩咐下人,说明日要去城外郊游。

    等沈行知回到乌州城后,先是与三藏见了一面。

    “大师西行先缓一缓,我想请大师先编纂禅宗经义,而后我会上书陛下,将禅宗之法在大唐大力推广。而且接下来的西行之路,我想应该有所改变了。”沈行知与三藏说话已经没必要弯弯绕绕了,他直接开门见山。

    关于编撰经义三藏自然没问题,他立下禅宗也不能光靠几句话,一个教派也是需要典籍和思想支撑的。

    “小僧也有这个打算,只是西行之路有所改变是何意?不知大都护有什么安排?”三藏对沈行知时刻保持敬意,正常情况下沈行知的安排三藏都会照办。

    下一刻沈行知也是直接了当的说道:“此去灵山已经不再是取经了,而是禅宗与大乘佛教的教义之争,更是大唐和人族与灵山的战争,既然是战争便要有战争的样子,我打算派安西大军与大师同往灵山,这一路上也好宣扬我大唐天威。”

    “让贫僧与大军同行?”三藏也显得无比意外,他从未想过自己去灵山会是带着一支大唐军队。

    “我觉得没什么不好的,你是先帝钦命的取经使者,就是本官再任命你为安西大都护府的将军也不是不行啊?”沈行知笑着说道,这句话听起来是玩笑,可明显大有深意。

    三藏愣了一下,不过下一刻他还是双手合十,对着沈行知恭敬的说道:“贫僧愿意听大都护安排。”

    “那好,大师便在乌州暂住一段时间,城中原本的那些寺院我已经命人拆除,不过我将普陀寺留了下来,那些不愿意还俗的僧人也全部迁往了普陀寺,这寺庙现在还没有名字,以后就是大师你在乌州的道场,那些僧人如果能改信禅宗,便也算大师的弟子。”沈行知点了点头后说道。

    这几日乌鸡国的寺庙基本都被拆了,绝大部分僧人也都还俗了,不过总还是有一些不愿还俗的,这些人沈行知也不能将他们都杀了,如果那样的话他与三大士强行度化也没有分别了。

    普陀寺就是原本乌鸡国供奉观音的寺庙,现在观音的雕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