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西游之绝代凶蟾-第395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省己过,以期早日返回天庭,为陛下分忧。”
  玉帝点了点头,便有左右侍卫上前将天蓬元帅的神魂押下,送往地府投胎去了。
  眼见天蓬被送走,玉帝犹自不放心,回头与太白金星使了个眼色,太白金星便连忙追了出去,低声嘱咐两个侍卫道:“替我转告地府阎君,天蓬元帅虽然获罪,却也终究是天庭的上官,务必与他选个舒适安逸的人家投生,莫要受太多的罪过,还有,他日后兴许还要返回天庭当差,记忆最好也莫要抹去,只要能安安生生在凡间转生几世也就罢了。”
  两个侍卫会意,连忙点头称是,方才押送着天蓬元帅的神魂离去了。
  一场好好的蟠桃盛宴闹成了这般样子,气氛已是有些变了味,众仙家察言观色,便也不肯久留,纷纷找了借口便各自离去了。
  直到最后,玉帝意味深长地对王母道:“爱卿本乃朕之肱骨,还望日后好自为之,今日失天蓬之痛,朕可不想再受第二次。”
  说完,他方才带着太白金星等近臣转身离去了,只留王母一人呆坐于前殿之中,却已是冷汗涔涔。
  凌霄宝殿之中,玉帝端坐于龙椅之上,双目紧闭,似是在想着什么难解之事,太白金星与赤脚大仙分侍左右,低头也不发一言。
  半晌,玉帝猛然睁开了双眼,道:“两位爱卿,今日之事,你们如何看待?”
  两位臣子对视了一眼,便由赤脚大仙上前道:“陛下,微臣以为,以天蓬元帅昔日所为,调戏嫦娥之事兴许有之,私用天河府库之事兴许也有之,但盗窃蟠桃园和灵药园之事,却断然非他所为。以他在瑶池宫中的地位,若想盗窃什么宝物,平日里早就不声不响地取了,又何必选择今日蟠桃盛宴之时,将事情得如此惹眼,平白为自己和王母惹来一身灾祸?”
  玉帝略一沉吟,道:“朕也是觉得此事有些蹊跷,可若不是他所为,难道说,还真是那云翔做的不成?要知道,朕可是亲眼看到他被天机收了去,又怎么可能还活着?”
  太白金星也开口道:“陛下若是不放心,不妨派人再去查上一查便是,今日出了这许多事情,可自始至终,那蟠桃园的主管许旌阳却是一直不曾寻到,微臣以为,此事的关键,说不定便着落在他的身上,只要能够寻到他,一切谜团也都能迎刃而解了。”
  玉帝一听这话,顿时拍案道:“爱卿所言极是,此事关系不小,终究是要查个清楚的。你二人以为,该派谁去查方为合适?”
  赤脚大仙奏道:“陛下,臣麾下的卷帘大将,平日里见微知著,行事也最是谨慎,派他前去调查此事方为最好。”
  玉帝先是点了点头,却又皱眉道:“卷帘大将常伴朕左右,由他前去调查此事,朕倒是最放心不过了,只是,此案尚需四处寻访,而这卷帘大将却不善言辞,怕是难免有些不便。”
  太白金星道:“陛下,那不如再派一人协助卷帘大将调查此事,二者相辅相成,岂不是更加妥当?”
  玉帝神色一动,道:“那你以为,派谁与卷帘大将一同调查方为最好?”
  太白金星道:“陛下可还记得,那东宫伴读武德星君,当年便屡破奇案,而且他交游广阔,如今更是与东天关系匪浅,若是由他来辅助卷帘大将,定是相得益彰。”
  玉帝恍然道:“不错,他二人果然最合适不过了,那爱卿便代朕拟旨,着他二人去将此事查个水落石出。”
第747章 番外篇二十三——西游人物记之沙僧
  首先要告诉大家一下,这可能是本书的倒数第二篇番外了,最后一篇应该是猴哥的,所有番外写完以后,对于原著人物的解读基本就全部完成了,作为独立于本书一个单独的部分,这些番外基本都是忠实于原著的,同时也是对正文的一部分补充,希望让大家对西游记有了一个全新的认识。
  另外要说明一下,番外以前都是免费章节,不过最近手里实在没有存稿,为了保证起点的全勤,所以只能设置成收费章节了,毕竟也是提莫很努力写出来的部分,偶尔收费应该不算很过分吧,希望大家能够理解。
  好了,书归正题,因为卷帘大将的正式登场,所以咱们这一次便不得不聊一聊这位三师弟了,毕竟,这个人物太特殊了,如果不把他讲清楚,取经团的复杂程度也会大打折扣。
  首先,咱们必须弄清楚的,就是沙和尚的前身——卷帘大将,这到底是个什么职务,这也就是最关键的一环。
  如果你百度“卷帘大将”这个词,唯一跳出来的解释就是沙僧,所以,这个职务其实是吴承恩编出来的,咱们就来看看,这个官职的原型到底是什么。
  我以前就曾经提过,西游记作者是明朝人吴承恩,所以在他写这本书的时候,里面会有许多年代梗,明朝人可能一看就心领神会,咱们现代人却百思不得其解,这一点,其实在沙僧的描写部分是最明显的。
  明朝的皇帝上朝,其实是有一道帘子挡在前面的,原因是不愿意臣子们一眼看到皇帝的表情,说话时也更加会显得战战兢兢,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出身贫寒,文化水平也不高,所以始终对饱读诗书的大臣们抱有戒心,这也正是这个传统的由来。
  既然有帘子,卷帘的人当然少不了,《明史》上也出现过好几次,不过,这些人都有一个大家最耳熟能详的身份——锦衣卫。
  不错,卷帘大将本来就是锦衣卫,而且至少是其中的镇抚使以上职务,简单来说,就是锦衣卫中的高层。
  这一点,在书中的描述也有多处佐证,比如,沙僧曾自称:“腰间悬挂虎头牌,手中执定降妖杖。头顶金盔晃日光,身披铠甲明霞亮。”这个形象就是标准的锦衣卫形象。
  大家注意,那个虎头牌可不是简单的东西,是皇帝亲自赐给近臣的身份象征,大家可以理解成“如朕亲临”之类的意思,能带着这东西的,都是超级宠臣啊,明朝有这个的,除了锦衣卫,也就是东厂大太监了。
  还有一点需要说一下,西游记电视剧里的沙僧形象其实是不严谨的,按照原著的记载,沙僧在流沙河里当妖怪的时候,衣服是“鹅黄氅”和“黄锦直裰”,全是黄的。
  熟悉历史的都知道,在明朝的时候,着装颜色可不是小事,而是一件极其敏感的政治问题,尤其是黄色的衣服,那可是僭越到了极点,一般人你敢穿着上街,分分钟就会被下狱,而沙僧却是穿着一身黄衣服登场,其实也正是暗示他锦衣卫的身份,如果读者是明朝的人,一眼也就看出来了。
  明白了这一点,剩下的事情也就容易理解了,现在关于锦衣卫的文学影视作品很多,大家多多少少都看过一些,想必也都知道,他们的职责主要是以下五个:保卫,缉捕,刺探军情,监视大臣,廷杖。
  我之前解释过,沙僧的降妖宝杖其实就是一根黑黝黝的棍子,这个东西握在锦衣卫的手里其实就很容易理解了,就是廷杖用的棍子,这也算是明朝特色了。在灭法国的时候,沙僧装成了“沙四官”住店,猴哥曾经开玩笑说“沙四官有漏肩风”,这个其实就是拿廷杖开涮,这是个力气活,史书记载“五杖而易一人”,大多负责廷杖的都有肩周炎。
  所以,现在咱们就可以有一个基本概念了,沙僧的身份,其实就是天庭的特务头子。
  之前在讲老猪的时候,咱们曾经提到过一个疑问,就是老猪似乎对沙僧格外宽容,粗活重活宁可自己干,也不敢使唤这个小师弟,当时卖了个关子没有细说,到这里也就有了一个明确的解释。
  锦衣卫有监察百官的职责,随随便便就可以抓人进诏狱,老猪前世作为天蓬元帅,肯定是本能有些畏惧的,所以根本不敢使唤沙僧干活,沙僧也就是利用这一点在偷懒。
  大家都知道,沙僧在取经路上比较沉默寡言,很少主动说话,其实这也正好符合了他大特务的人设,无数谍战剧告诉我们,凡是干这一行的,都不会显得太过惹眼的,算是职业习惯。
  写到这里,说一句心里话,沙僧是我在西游记里最讨厌的人物,没有之一。
  这个人大奸似忠,干活就挑最轻的,遇到妖怪也总是以“保护师傅”这种名义畏缩不前,每次都坐视猴哥和老猪卖命,其实大家也都知道,只要妖怪杀过来,他就是和唐僧一起被抓,保护这是骗鬼的话。
  甚至有的时候,师傅都被抓了,他居然还借口要看行李,就是不肯去打怪,可笑程度简直令人发指。当然,这也可以算是一种自知之明,以他的本事,去了也是送人头,倒还真不如在泉水挂机。
  关于沙僧,网络上曾经很流行他的口头禅,除了“师傅被妖怪抓走了”这个系列,就是“大师兄说得对”这个系列了,有兴趣的可以查一查,应该不难找到。
  不过,可能大家没注意过,“大师兄说得对”这个系列,基本都是出现在取经后期的,也就是西游记的后三十回,更准确地说,也就是在六耳猕猴事件之后。
  这个阶段,猴哥已经可以越过观音,直接向佛祖汇报工作了,而且还得了“坐莲台”这个承诺,成了取经的核心人物,甚至算是霸凌了整个取经团,经常欺负老猪,对唐僧也不太尊重,唐僧也不敢念紧箍咒,从此以后,沙僧才多了这个口头禅。
  换句话说,其实是沙僧看清了取经团里谁是真正的老大之后,就开始变成了猴哥忠实的跟班,说好听点叫善于因势导利,说难听点就是墙头草,真小人。
  另外,偷人参果的时候,沙僧算是怂恿者,青牛精一章偷人家衣服,沙僧也是主犯之一,结果一旦事发,他不是甩锅给猴哥,就是甩锅给老猪,自己好像没事人一样,这种行径,就显得比较恶心了。
  狮驼国一章,青狮骗取经团说猴哥死了,老猪照例又吵吵着散伙,不过这一次很奇怪,一向觉悟很高的沙僧,居然没有反驳,而是“低头收拾行李”,当时我就觉得很不对劲。
  后来在网上看了个帖子,我才想明白了,猴哥这个时候已经是取经团的核心人物了,因为猴哥之死,让沙僧对取经事业感到非常悲观,所以这个时候他也想着散伙了,什么取经的决心毅力之类的,那都是鬼话。
  能跟庄就跟庄,不能跟庄就撤,这才是沙僧的真实想法。
  说到这里,咱们就不得不说一下之前提到的另一个问题,也就是我曾讲的“西游五大疑案”之一的沙僧疑案了。
  一个深受玉帝信任的大特务,会因为打碎一个琉璃盏就被罚下界?
  也许有人会说,也许琉璃盏是宝物,打碎了罪责肯定不小,那我也只能反问一句,什么宝物这么金贵,居然一打就碎?那这个宝物设计出来到底是干什么用的呢?
  琉璃盏就是一个喝酒的器皿,女儿国里也有,天竺国金平府寇员外家也有,就算你这酒杯能把水变成好酒,放在西游记里也算不上啥好宝贝,绝对不值得大动肝火。
  而且,玉帝对沙僧的责罚也比较奇怪,居然是“七日一次,将飞剑来穿我胸胁百余下方回”,按照西游记的设定,是天上一日,地上一年,那么凡间七日来算的话,间隔也就是天庭的27。6分钟,玉帝需要专门派人,每隔半个小时左右折磨一次沙僧,这个怨恨未免有点太大了吧,就算琉璃盏真是宝贝,也很难让人信服。
  那么,究竟沙僧疑案的真相是什么呢?
  按照目前很流行的说法,沙僧就是玉帝派下来打入西天的间谍,所谓打碎琉璃盏,七日飞剑穿心,那都是苦肉计,没什么奇怪的。
  关于这个说法,其实有一定的道理,毕竟,这也是特务的本职工作,不过,这个说法的漏洞也比较大。
  卷帘大将这个身份,稍微一打听都不难知道是干什么的,如果是想从事间谍工作的话,为什么他不隐瞒身份呢?作为玉帝的亲卫之一,这一点应该不会做不到吧?而且,这个苦肉计也太重了,你就不怕真把黄盖打叛变了?
  所以,我更倾向于另一种可能,就是沙僧确实犯事了,而且犯的还是大事。
  大家可以设想一下,作为玉帝贴身的锦衣卫,自然会知道许多玉帝的隐秘,类似于现代社会司机和领导的关系,那么,作为这样一个角色,什么事才是领导最痛恨的呢?
  答案只可能有一个,嘴不严,泄密。
  只有这样的原因,才可以完美解释为什么玉帝会因为“打碎琉璃盏”这样的小罪,却判下了如此重的刑罚。毕竟,皇家的脸面才是最重要的,在现实生活中,领导借小事处理掉嘴不严的下属,应该算是比较常见的操作了。
  那么,沙僧到底泄露了什么机密,会惹得玉帝如此大动肝火呢?
  这一点,书里没有没有确切的答案,不过我自己倒是编造了一个,这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