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禹特别重视恩威并济,加强教化。西部有个部族叫有扈氏,好战而不愿服夏。禹采取一边用兵征服,一边用德政教化的策略,收到良好效果,使有扈氏终于臣服于夏。
东南地区古称“九夷”,即九个较大的部落。禹为加强对其统治,几次出巡该地区,传播中原文化和礼教,受到当地百姓尊敬和礼遇。他沿途向当地人询问习俗,鼓励农耕,告其农时,播种五谷,教化部族酋长们讲礼仪,知法度,不以强凌弱,和睦相处。
同时又宣布,若有不听教化者,要以兵征讨,决不客气。
当时,古越部落酋长防风氏,总想独霸一方,自称越人各部落之长,不听禹的命令。禹在苗山大会上当众命令将他处死,并暴尸三天。各地诸侯、方伯深知再不敢冒犯禹王。那些没有参加朝见禹王的氏族部落听说此事,也纷纷向夏王朝进贡称臣。
由于禹是活动在崇山一带的夏部落的首领,故被称为夏后氏,禹还规定:都城以外五百里的地区叫甸服,再外五百里叫侯服,再外五百里叫绥服,再外五百里叫要服,最外五百里叫荒服。甸、侯、绥三服,进纳不同的物品或负担不同的劳务。要服,不纳物服役,只要求接受管教、遵守法制政令。荒服,则根据其习俗进行管理,不强制推行中朝政教。
成为人主的大禹更加勤奋地为万民谋利,诚恳地招揽士人,广泛地听取民众的意见。
有一次,他出门看见一个罪人,竟下车问候并哭了起来。随从说:“罪人干了坏事,你何必可怜他!”
禹帝说:“尧舜的时候,人们都和尧舜同心同德。现在我当天子,人心却各不相同,我怎能不痛心?”
仪狄造了些酒,帝禹喝了以后感到味道很醇美,就给仪狄下命令,却要他停止造酒,说:“后代一定会有因为酒而亡国的。”
禹继位不久,就推举皋陶当继承人,并让他全权处理政务。
在皋陶不幸逝世以后又推举伯益为继承人,负责政务。
大禹晚年,本想将天下共主之位传给皋陶,皋陶却先于大禹死去。后又定为辅助大禹治水有功的伯益,然大禹儿子启却是在大禹死后不服伯益。终究造反推翻了伯益。
启即位后,宣布建立夏国,在面对天下共主地选择方法上,宣布以父亡子继的家天下制度便取代了任人唯贤的公天下制度。
从此。洪荒正式进入奴隶社会,原始社会一去而不复返。
在这段时间,三教为了享用人族祭祀,往往以仙人之名,将人族之主收到门下,如颛顼、帝喾、尧、舜等后来离奇失踪之人都是最后得了功德,被三皇接走。
因为圣人的交待,所以那些在人界传道的弟子们都不敢随意惹事,与别人胡乱冲突,三界之中一片祥和,难得的又平静了许多年。
颛顼帝、帝喾、尧帝、舜帝、禹帝五人在位期间,对教化洪荒万民分别做出了一定贡献。然其影响之深远却是远远不及天皇伏羲、地皇神农、人皇轩辕三人。
后世将颛顼帝、帝喾、尧帝、舜帝、禹帝五人合称“五帝”,排在三皇之后。即历史上的“三皇五帝”。“三皇五帝”之称也代表着人们对远古时期禅让制度的推崇。
不过天庭就不那么如意了,毕竟人族的上天的修士是比较多,但是高层力量还不那么够,毕竟人族再怎么适于修炼,但是时间毕竟太短了,就算有人族高手也会回人族圣地之中。
昊天和瑶池都很是烦恼,更何况上次刑天闯天庭,将昊天和瑶池好不容易搞好的天庭又差点毁了,最后虽然打退了刑天,不过就算这样也是很是损失惨重。昊天和瑶池商量了一下后决定去道祖那里,求道祖让三教弟子听他们的。
昊天先换上一身道服后,就出了天庭,往三十三天外而去。
不过一会儿就到了紫霄宫外,毕竟昊天在紫霄宫中当了无数年童子路径很是熟悉,进了紫霄宫后,就看见道祖鸿钧已经在那里了。
昊天赶紧行礼后就将来意说明后,道祖鸿钧就道:“汝先回去吧,汝的是吾以知晓。”
随后昊天就回天庭了。
道祖鸿钧发出几道信符后,就在此闭目养神了。
众圣接到道祖传讯后,不敢怠慢,立马就动身前往紫霄宫。毕竟是圣人,这速度就是快呀,一眨眼就到了紫霄宫中,看见道祖鸿钧已经坐在那里离,先行过礼后就做到自己的蒲团之上。
道祖鸿钧高坐蒲团之上,待众圣行礼完毕后,只面无表情道:“如今打劫将起,千年后当有封神之战,尔等宜早做准备!”
说完,拿出一榜一鞭道:“此为天书封神榜与打神鞭,待得替天封神之人出现后,此榜与此鞭自便归于那人手中。老君,你为三清之首,又为人教教主,这封神榜与打神鞭切交由你保存。”
“是。”老子恭敬的从鸿钧的手中接过了封神榜与打神鞭,将其揣在了怀中。
原始道尊看见老子已经将这封神榜拿到手后就像道祖鸿钧问道:“敢问老师,这封神是怎么一回事?”
鸿钧道:“巫妖量劫之后,天庭人手不足,加上阐教此次人皇之时,身犯杀劫,业力深重,不可不渡,而千年以后又恰逢神仙杀劫,凡是三教之内,皆在劫中。然天道之下留有一线生机,立下封神榜,凡是三教之中在若在此劫之中身陨,可将一丝真灵寄托在榜上,将来大劫结束之后可封为周天正神,为天庭所役!”
在紫霄宫中的问答顿时是热闹起来了,这可是关乎各自利益的问题。
“敢问老师,三教又是那几教?”接引问道。
“老子门下人教、原始所立的阐教,以及通天的截教,以及那些擅自入劫之人,都在劫中。”鸿钧回答道。
本来三清都还抱有一丝侥幸心理,希望自己所立之教不在劫中,毕竟,多年以来众圣培养出来点门人不易,谁愿意白白送给天庭奴役呢!如今一听鸿钧之言,脸色俱是一白,尤其是原始道尊更是脸色不好看了,自己的弟子命犯杀劫,可是非常重要的事情啊。
老子和通天也是一样,都不知道该怎么说了,此事无可转圜。
“敢问老师,那些未在三教之内的修士又该如何?”女娲担心的问道。
“未入三教之数,不幸遭劫者,或身化灰灰形神俱灭,或重堕轮回,一切单凭各自的机缘!”鸿钧道。
“那么上榜之人是否以后永为天庭所役?”原始道尊问道。
鸿钧听了,道:“何时神仙杀劫再起,上次上榜之人自可脱劫!”
通天教主又问道:“敢问老师,此次封神所需多少,何人有该上榜?”
鸿钧只面无表情道:“圣人以下,视根行而定,根行深者,成仙入神;根行浅薄,灰飞湮灭。具体人选你等自议,但需满足周天正神总共三百六十五位。”
“敢问老师,此次代天封神之人又是何人?”原始道尊将心中最关心的问题提了出来。
“替天封神之人身具飞熊之相,具体是谁,到时你等自然知晓!你们还是早些签押吧!”说完,鸿钧扫了众人一眼,隐身不见。
第1326章 封神之议 夏亡商起
鸿钧消失后,当下里众圣就在紫宵宫商议起谁人入选事宜了。
六大圣人中,共立四教,女娲圣人没有立教,孤家寡人一个,自不要管他谁人上榜,因此最为轻松。
“这封神一事乃是三教之事,再说了我也未曾立教,那么这商签封神榜一事我也就不参合了!” 说完,女娲道了声告辞,就起身出了紫霄宫,只留下其他五圣相商。
太上老君虽立人教,但如今也只有玄都一名真正的弟子,总不能上榜断了人教道统,因此,太上老君也不甚担心。原始道尊和通天教主门下弟子颇多,特别是那通天教主,自从当年巫妖大战之后,通天教主本着有教无类的思想,收留了不少的妖族为徒。
如今的截教早已经是万仙来朝。可是,这门下弟子那个上榜都是从自己的身上割肉一样,他们也只是低头不语。
准提见三清迟迟不肯签押封神榜,心下一狠,开口道:“我西方教身处西方,如今门下弟子却是寥寥,却是万万不能断了道统。再说了,老师也说了,我西方教不在此次大劫之中,三位道兄还是早些决定,以免误了大事啊,我等就告辞了。”说完两人离开了。
三清圣人谁也不愿自己门下吃亏,但是既然鸿钧道祖拿出了封神榜,那便是想不遵命也不行,总得有人出来顶这个周天之数。大家各自盘算,看哪些人手能牺牲,那些必须保留。良久,原始与通天随便报上了几个名字,都是那些与两教沾了一点点关系的人,但是就这几个人,却连零头都不够。
原始首先说道,“我门下云中子、燃灯、广成子、赤精子、玉鼎真人、太乙真人、惧留孙、清虚道德真君、道行天尊、黄龙真人、文殊广法天尊、普贤真人、慈航道人、灵宝大法师都是道德高深之人,不当入封神榜。此次大劫,便要看通天师弟的了,况且,你门下俱是卵化湿生之辈,道行浅薄就由他们来上榜吧。”
通天本来知道了这次应劫之事,心中就有不甘,现在原始随便说了几个炮灰,马上将阐教撇开,摆明了就要要截教充大头。虽然说圣人无情,但是又有哪个真正能做到,其实一个个比凡人还能护短。截教弟子虽然多,但是也不是拿来给大家的当劫难的。
通天教主一听原始道尊的话,怒火立马就上来了。“哼!原始,我观你门下个个福缘浅薄,因果深厚,还是他们上榜的好。”
“通天,你好生不知好歹,让你门下上榜,乃是看在你的面子上为他们谋得一线生机。要不然,就凭他们,哪有资格上榜啊!”原始道尊也没好气的道。
“好啊,既然我门下没有资格上榜,那么就由你门下来填满这三百六十五位周天正神之数吧!”通天教主笑道。
原始道尊没有想到,通天教主居然抓住自己的言语来反驳自己,一时之间也不知道该说些什么。
这个时候,老子实在看不下去了,开口道:“既然大家商议不出个什么,这封神榜还是不要签了,日后就让门下弟子各凭机缘去争取吧!”
原始道尊和通天教主听闻了老子此言俱是一惊,他们还是以怀疑的口气问道:“大师兄,这样做是不是有违鸿钧老师的旨意,恐怕会惹得老师不喜吧?”
老子摇了摇头道:“鸿钧老师即已合道,那就只是掌管天道大势。只要最终能凑齐封神所需之数,其他的老师是不会归罪的!”
听了老子这话,通天教主和原始道尊也仿佛恍然大悟了一样。随即两人一齐道:“善,就依大师兄的意见吧!”
正在这个时候,鸿钧却又再次出现了,三清一见,立马又行礼参拜了起来。
鸿钧也没有理会三人,扫了一眼封神榜道:“尔等身为圣人,当体谅天心,既然你们不愿自己的弟子上那天庭任职,那便算了。我化身合道,就是为了补全天道。所立天庭,也是为了天道秩序。而今天庭无威,不能号令三界,至使天道秩序混乱。而人间教派纷争,天地不得清静,皆是天道秩序混乱所至。我让你等派门下弟子入天庭,就是要你等自行弥补天道秩序,没想到你等执意于教派之争,视天道秩序为无物。岂不知,天地不仁,以圣人为刍狗。就怕你等所为,在天道之下也只是一声空而已。”
鸿均又道:“既然你们执意如此,我也不好说什么。日后谁人上榜封神,谁人遭劫陨落就看他们的机缘了,你们可不要后悔!”
后又说道:“你等身为天道下的圣人也该为天道想想,莫要再做出那不尊天数之事。我为天道,只管天道大势,只管这神位齐全,完成这一量劫。你等可莫要使得这一量劫演化为无量量劫。”
“老师全且放心,我等自然不敢!”三清齐声答道。
“那你们就都各自散了吧!”说完,鸿钧又消失不见了。
随后各自离开,不过通天与原始却是脸色难看了,这也难怪他们吗,
最后老子带着封神榜和打神鞭回去了,就看着封神之人进入谁的教派,那就是谁主导。
夏朝建立后,人族君主制度实施,全力开始集中起来,只是那洪荒太大了,人族也太多了些,诸侯就成了不可缺少的存在,夏朝分封几百个诸侯帮助启统领人族。
启有五子,启死之后,五子争权,将一个强大的王国弄得内乱四起,民不聊生。太康即位后,政事不修,沉湎于酒色之中,被九夷族的有穷氏的乘机夺取了政权。
直至有穷首领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