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大夏龙将-第5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南城区,这里本就是本地世族豪门的集中之地,是所谓的“贵族区”,豪宅遍地,这么一来,对李若来说,在他眼中所看到的,同样是一条长达千丈的玄黑真龙向自己俯冲而来,再突然在半空中消失在虚空中……

    接下来在李府后宅中发生的事情,基本就和罗定旗的经历差不多了,随着一声初生婴儿的啼哭,在房中痛苦了大半天的李张氏终于顺利诞下了女儿,母女平安,而这个结果,虽然让李若有一点点的小失望,他当然更希望会是儿子的,不过,这并不影响他的喜悦,而且,当他接到了来自罗府的第一手消息,知道了李元嫣生下的是儿子后,他就更加的满意了,双方的联姻,必成定局。

    这么一来,昌城侯李氏和南玄侯罗氏、唐国公李氏这两大家族就有了更深的关系,而这个事实,对于想要在官场上更进一步的李若来说,无疑是一个最大的好消息,至于儿子,那算什么,再生一个就是了。

    ……

    ……

    ps:循例说一句,求推荐、求收藏,新书上传,急需各种支持,从零开始。
………………………………

第二章 千年豪门,四大家族4



    ……

    ……

    银州府,东城区,韩府。

    这是一座占地近千亩的豪华府邸,更是银州府面积最大的豪宅,远在罗赵刘三家之上,说其是“府”都不太合适,确切的说,这应该是一座城堡,布局工整而玄妙,既富丽堂皇,亦清致素雅,既威严气派,亦小巧精致,府中庭院相连,楼阁交错,假山池泽,琼楼玉宇,曲径通幽,雕栏玉砌,林木葱郁……若是不熟悉的人,第一次进入府中,没人带路的话,真的是很容易在里面迷路迷得一塌糊涂,半天都找不着北。

    这一座大得很过份的国公府,是伴随着银州府的繁荣和兴盛而一起屹立并闻名于整个西南地域的,这是银州府的标志性建筑之一,仅次于那一座屹立于城中心的白玉高塔,而在整个银州地区,只有一个家族有资格建立如此规模的府邸,那就是宁国公韩家,同时,也只有这一座府邸,才有资格在气场强大的大门口摆上一对足足三人高的红漆石雕麒麟,以显示其在大夏帝国的尊贵地位。

    在大夏帝国的开国封禅大典上,大夏太祖一共亲封了二十四位的开国一等公,宁国公韩伯庸就是其中之一,这位有名的智者和玄学宗师是玄宇大帝的三大军师之一,为大夏帝国的建立立下了无数的汗马功劳,在建国后,因功而获封国公,世袭罔替,其主要封地就是银州和银州府,而且,这是韩伯庸自己选择的封地,在当时,他的选择同样是大大出乎了无数人的意料,谁也想不到他会选择“银城”这个西南边地的小城,而不是选择留在京城长安,或是关东、江东、江南、湖北等中原核心的地区。

    无论如何,宁国公就此而成为了银州府的第一贵族,更是银州地区仅有的开国公爷,论地位、论身份、论尊贵,都在其余三位开国一等侯之上,而且,最重要的是,韩伯庸这位宁国公如今还活得好好的,没有驾鹤西去,而是养生有术,其本身更是西都域四大强者之首,曾经位列大夏第一届“乾坤榜”的第五位。(注:百年一届)

    当然,当代的宁国公早已是另有其人,从开国初期一直传承至今,已经是韩伯庸的第六代曾长孙韩文卓继任爵位和家主之位了,而韩伯庸则被朝廷加封为二等宁郡王,位列三公之上,世称“韩太保”,享超一品尊荣待遇,是大夏帝国名符其实的镇国支柱之一,更是整个西都域一省四州五道诸豪门贵族和中央朝廷西南系官员所公认的领军人物,而且,不同于刘罗赵这三家以一向军武为主的开国侯,西南韩家一脉却是出自书香传承的江东韩家,韩伯庸本身就是大夏文坛公认的宗师级大儒和大学士,自韩伯庸之后,西南韩家先后还出了四任的尚书省尚书令、两任中书省中书令和三任的内阁首辅大臣——仅此一点,就足以让其余的三大家族大大的汗颜了。(注1)

    那么,当冀州昌城侯李昌长子李昊的次子李若得知自己的夫人为他生了一个女儿而想着罗定旗和李元嫣的这第一胎是男是女并等着手下将罗府的最新消息传回李府的时候,当罗赵刘三家都对这一次的“白日黑天”有所反应的同一时刻,身为银州四大家族之首的宁国公韩家,却是又有着什么样的反应??

    且不说一直在家中怡养天年的宁郡王韩伯庸和正在京师长安就职的当代宁国公兼本朝尚书令韩文卓在这个黑暗笼罩了全大陆的时候有何反应,只说在宁府后宅中的某个豪华院子中,在这一天中午的同一个时辰,甚至是同一时刻,韩伯庸的第七代长孙,韩文卓的长子,在整个西都域中大大有名的宁国公世子韩长信韩公子正穿着一身深色的长袍,一脸焦急的在别致而空阔的院子中来回的踱步。

    很明显,韩长信这样的反应和举动,分明就是和另一边的某个长满紫竹的院子中的某个左武都尉是如出一辙的,那么,在离他大约数十米远的那一座大门紧闭着的三层小楼中,就是他的夫人正在房中待产了。

    所以,在白日黑天正式降临银州府上空的时候,这一位尊贵的国公世子也是理所当然的摆出了一副傻样的呆呆看着整个天空突然的黑暗了下来,然后,一条千丈长的玄墨黑龙就不知道从哪里凭空冒了出来,最后,还俯冲而下,不过,由于韩府是在东城区,离中南城区很是有点远,这样,他是无论如何也不可能和李若一样,将这条黑龙错看成是向着自己俯冲而来的。

    只可惜,这个事实并不能减小韩长信的震撼和震惊,因为,不同于罗定旗或李若,他是宁国公的世子啊,如无意外,他就是下一任的宁国公,这意味着,他是韩家玄学一脉的主要传承者,试想,家学渊源的他,突然看到了这样的天地异象,还有黑龙降世,再加上种种异象,比如,万兵齐鸣——在院子外,就有士兵在守卫着——而最重要的是,他感觉到了自己那一把一直在神海中温养的本命宝剑在体内的反应是非常的剧烈,几乎是想要冲出来,飞到天空中……

    “老天,这是什么??”

    当倾盆暴雨降下的时候,同样被淋成了落汤鸡的韩家世子才被淋醒了,并当场吞咽了一口大大的口水,其中甚至混杂了雨水,他一无所觉的喃喃自语道:“这下惨了,白日黑天,凶兆,大大的凶兆,这是天降大祸啊,难道,天下又要大乱了?而且,银州首当其冲,恐怕以后没安生日子过了,惨了惨了,这下惨了,老爹一定会借机逼我上京赴任了,还会逼我苦练武功,还会逼我苦学玄天神算,还会逼我……”

    韩长信的话,越说就越是水深火热,直到一声喜悦的叫唤从屋檐下隔着暴雨传来:“小公爷,小公爷,小县主出世了,母女平安。”(注2)

    这一声报喜,打断了韩长信的苦闷,不过,听到婢女的报喜,他却是更加郁闷了:“不会吧?这第三胎又是女儿??我的天啊,放过我吧,这下老爹又要逼我纳妾,又要逼我……我,我,我容易吗我。”

    且不说韩长信因为心爱的夫人在第三胎再次生了一个含着金钥匙出世的千金县主出来而郁闷得想要撞墙,在这同一天中,整个银州府城,一共有一百六十七个婴儿出世,而整个银州地区则至少有九百三十六个婴儿出世,在整个西都域,更是至少超过了七千九百三十七个婴儿出世,而且,在这一系列的调查数据中,并没有计算南诏省的数字,更没有计算周边百蛮山脉和龙魔大山脉外围结寨而居的百族之民。(注3)

    毫无疑问,对于那些想要在今天之后深入调查一切与“白日黑天”事件相关的各项事宜的各方势力及大夏朝廷各个系统的官方人马来说,这样的调查结果,绝对是一个让他们郁闷得想要吐血的坏消息,而更坏的消息则是——

    在这“白日黑天”笼罩全大陆的同一个时辰中,同时出世者,在整个银州府一共有二十三人,而在整个银州地区一共有一百七十三人,范围是相当的大,其中,仅仅是罗家,就有七人是“同年同月同日同时”出世的,而赵家则有四人,至于最近百年来积极开枝散叶的刘家,更是四大家族中最多的一家,足足有九个婴儿在刘老太君正和双蛟夫妻商量着如何应对这场天兆的时候,在同一个时辰中出世。

    还有韩家,除了韩长信的女儿韩月儿之外,在偌大的韩府中,竟然还有两人是赶巧在这个时辰出世的,除此之外,若是还要算上属于韩氏的直系势力,比如,家族的5000私兵,那,这个数字还得再往上增加四个,达到了六人。

    最后,在整个西都域,同一时辰出世者,更是超过了一千五百人,如果,如果有人想要将这些极具嫌疑性质的出世者全部都调查一遍的话,甚至是纳入长期监控的范围,那真的是很困难,很困难……

    ……

    ……

    注1:大夏的政治制度是九品中正制、六省六部六院九寺行政制、内阁议政执政制加上贵族议院的四制合一,在中央集权的同时结合了君主立宪制,以最大限度限制“修仙者”的无法无天……

    注2:在本书中,国公和国侯的儿子都称“公子”或“少爷”,而女儿则称“县主”或“乡君”。

    ps:循例说一句,求推荐、求收藏,新书上传,从零开始,急需各种支持。
………………………………

第三章 逆天改命,血雨开路1



    “轰隆隆——”

    随着银州府、银州地区和西都域的一群新生婴儿在黑暗中的灯光下陆续出世,在大陆各地的“白日黑天”还在持续着,而在雷云快速凝聚的各个“雷区”,随着一阵阵雷鸣的炸响,接踵而至的则是一场避无可避的滂沱大雨。

    一开始,这些哗啦啦的雨水还只是晶莹剔透的清水,和普通的雨水没什么的分别,但是,慢慢的,这些雨水就很诡异的变成了粉红色,而等到大约一柱香的时间过去了,却是在无数人的惊骇注目中,很彻底地化成了一种真正的“血色”。

    这是……血雨降世,人心惶惶,仿佛在向祖龙大陆上的各族生灵预示着一场不可避免的天灾或地祸,同时,这一场漫天血雨,似乎还在象征着一条荆棘满途的万劫轮回之路,已经在这块古老的大陆上正式启动!!

    与此同时,这么一次影响深远无比的历史**件,就在光天化日之下,在无数人的亲眼目睹中和亲身经历中,活生生的上演,自然是牵动和刺激了整个祖龙大陆各方势力的神经,更影响了无数势力在此之前的种种布局或图谋,让他们在接下来的很长一段时间内,都不得不将自己的注意力,重点集中在此次的事件中。

    ……

    在远离银州府数万里之外的湖东地区,江南之西,一个极尽天下之灵秀的龙脉之地,有着中原道教的第一名山,龙虎山,其更是天下四大道家祖庭之一,且位列首座,这是由大夏朝廷官方册封的无上地位,天下共尊之。(注1)

    龙虎山,一向是修仙者向往憧憬的人间仙境,独秀江南,绵延数百里,是传说中的仙家所在,自古以来,无数大神通者从中而出,在大陆上留下了无数的传说,更有那九十九峰二十四岩,尽取水之至柔,绕山转峰之溪水,遍纳九十九龙之阳刚,山丹水绿,灵性十足,实为人间少有的无上净土。

    在连绵不绝、群峰环绕的灵山秀水中,在状若龙盘虎踞的九十九峰中,却是有着几座非常低矮的小山,位于后山之中,恰恰与一侧那一座气势恢宏,庄严肃穆的正一道山门形成极其强烈的对比,显得极其的低调,甚至,称得上是破落,不过,却也显得这个地方有着几分难得的随意与清幽,即使是飞在高空之中,往下俯瞰,都不会在这几座矮山中看得到什么明显的建筑。

    一眼望去,除了青青的翠竹,烂漫的山花,就是一面如明镜般的湖泊,不得不说,这里,其实是一个相当不错的好地方。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

    对于龙虎山三大派系的门人弟子来说,除了数量只占少数且修为都在龙虎境之上的内门弟子之外,绝大部份修为在龙虎境以下的门人弟子,是根本没有机会进入这一个位于后山的禁地,而且,即使是亲眼所见,恐怕也很难有人会相信,这一个绝对凌驾于整个龙虎山三大派系内外山门的地方,竟然……只是一间破败无比,四处漏风的茅草屋!!

    这一间在龙虎山中几乎有着“圣地”一样地位的茅草屋,就修建在大湖的岸边,没有任何的修饰或装饰,唯一的例外,大概就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