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玉娇龙-第5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玉玑:“你也去听那些胡说!”他凝思片刻,又道,“妹妹随父亲在西疆长大,见惯军营生活,又杂处戎狄,可能染上一些野性。”
鸾英又把父亲已允了鲁府婚期,娇龙抗命不从以致急病母亲、气走父亲的事告诉了玉玑。玉玑听后又忧又急,恼闷半天,问道:“妹妹犯颜拒婚,如此决裂,究竟是何缘故?”
玉玑这样一问,竟把鸾英问得哑口无言。
玉玑又说道:“看来要使妹妹回心转意,还先得摸准她拒婚的原因。”
鸾英听丈夫这样一说,连连点头称是。于是夫妻二人又商谈一些家务琐事才罢。
再说玉娇龙侍候在玉母身旁,一连几天几夜,已经神劳容瘦。玉玑回府后,见此情景,心中不忍,劝她回楼歇息。玉娇龙也想回楼换换衣服,便顺了玉玑之意,回到后园楼上。不料刚进到房里,便见香姑已经默默地坐在桌旁,双眉紧锁,满面悲戚之色,脸上还留着泪痕。玉娇龙不禁微微一怔,忙走到她身边问道:“香姑,你怎么啦?”
香姑没应声,只抬起头来,张大着眼,紧紧地盯住她。玉娇龙从她那带着惊恐、充满悲痛和略含哀悯的眼神里,已感到了一种凶兆,似觉有什么大祸来临,她的心也立即紧缩起来,声音也变得短促了:“讲呀,出了什么事?”
香姑仍未答话,却一下紧搂住玉娇龙的腰,摧肝摘肺地失声痛哭。玉娇龙急了,用手捧起她的脸来,急切地问道:“你说,究竟是为了什么呀?香姑咽哽着,断断续续地说道:”他死了……被杀了……在满城。“玉娇龙用力摇着香姑的头,她的声音也变得沙哑了:”谁?是谁?谁被杀了?“
香姑从五脏里进出三个字来:“罗大哥。”
玉娇龙突然松开了手,站着不动了。房间里顿时寂静下来。
一切都死了,一切都结成了冰。
香姑害怕了,心里冷得直打战。她的悲痛,她的泪水,像突然被截断了似的,只胆怯地抬起头来窥视小姐,见她两眼发直,整张脸好像变成玉石雕的。香姑不敢叫她,不敢问她,就让她纹丝不动地站着。就这样,过了很久,很久,香姑才微微地听到小姐的胸口里发出一声哀吟,眼睛也闭下了,随着便有两行有如联珠般的眼泪滚了下来。
玉娇龙紧咬着唇,没让哭出一声。直到她眼泪已经流干,只感到整颗心都快要呕出来时,她才强镇住自己那锥心位血般的悲痛,问香姑道:“香姑,你罗大哥已死的消息是从何处听来?又是如何死的?”
香姑见小姐开口问话了,这才定下神来,答道:“是‘四海春’客栈蔡家姐姐告诉我的。她说罗大哥已在满城被官军杀害。”
玉娇龙似已支撑不住了,颓然坐到床上,颠声问道:“这消息真的确切?”香姑微微地点了点头。玉娇龙忽然抬起头来,端正了身子,眼睛里闪现出一种异样的虔诚,她那显得特别端庄的仪态,已经隐去了她那悲痛的神情。玉娇龙又恢复了常态。她平静地说道:“香姑,你且将见到蔡幺妹的事源本讲来。”
香姑道:“今天早上冬梅、秋菊两位姐姐要我上街去代为配几色丝线,我刚出府门,就碰到蔡家姐姐打从府门前经过。她告诉我说,她已于今年春天和‘四海者’客栈的刘掌柜成亲。她俩刚一道送她爹爹蔡九爷的灵柩去陕西安葬了回来。我们说得投机,蔡家姐姐便强拉我到‘四海春’客栈她家里去坐坐。我随她去了。闲谈中,她透出了罗大哥已惨死在满城的消息。去年罗大哥改名仇双虎,曾在‘四海春’客栈里住过,她和刘掌柜都认识。我问她罗大哥是怎样死的,她告诉我说,罗大哥到满城寻访西疆流人亲眷,正遇上满城官盐无故提价,老百姓群起反对,聚集到官府衙门评理,官府诬为造反,派兵镇压,抓了许多人犯,采用严刑拷打,逼他们承认是阴谋作乱。在官府的严刑拷逼下,有的人犯被苦打承招,定成死罪;有的惨死刑下。一时间,逼得许多人犯的亲眷上吊的上吊,投河的投河,真是凄凄惨惨,哭声遍地。罗大哥见此情景,忍无可忍,聚了一些血性人,乘夜闯进衙去,杀了盐官,砍了狱吏,打开牢门,放了所有人犯。罗大哥为护人犯出城,他独自断后,因而被赶来的官兵、衙役截住。他们将罗大哥围困在县衙旁边的一座庙子里。碰巧衙役中有人认出罗大哥来,说他曾独自一人在德州白天闯入公堂,杀死府官孙人仲,然后又从容逃去。因此,官兵、衙役都惧怕他的勇敢,谁也不敢带头冲进庙去。他们亦估量罗大哥因人孤势单不敢贸然冲突出来。正相持间,忽听外围一声大吼,罗大哥却突然从官兵、衙役背后杀了过来。一时间,竟把那些官兵、衙役惊慌得乱成一团,也不知这位煞神是什么时候、又是如何溜出庙来的。罗大哥砍翻几名官兵后,便转身向着城外逃去。官兵、衙役仗侍人多,蜂拥而上,紧追不舍。罗大哥且战且走,直到逃到护城河边,官兵、衙役四面围上,罗大哥背靠一株大树,挥起一把寒光闪闪的短刀,奋勇拼杀,又一连被他搠倒几个。可笑其余那二三十名官兵衙役,都被吓得远远地站着,只是呐喊示威,却谁也不敢靠近前去。后来又从城内调来了一队弓手,一齐开弓放箭向罗大哥射去,直射得罗大哥身上所中的箭杆有如刺猬一般,方才停射。可是罗大哥依然背靠大树,站在那儿屹然不动,只大睁着眼忽视着他们。官兵、衙役都被惊得面面相觑,弄不清他已是死了还是活着。他们在他身旁逡巡了好久,直到他确已毫无动静后,才敢慢慢靠近。罗大哥就这样被他们杀害了。人说虎死不倒桩,罗大哥也是死不倒桩,他真不愧是个英雄汉。”
香姑说完后,又不禁低低嗫位,悲痛万分。
玉娇龙只默默地听着,神态显得出奇的平静。过了很久,才淡谈说了句:“真不该作对官府!”
香姑突然抬起头来,大张泪眼,抱怨地望着玉娇龙。玉娇龙没理睬她,呆然神驰地望着窗外,断续着喃喃自语般地说:“……我就把你埋在这儿……亲手把你埋好……为你守孝。”
房里静静的。香姑大张着惊诧的眼睛。
 第二十五回  痛变允婚娇龙由命 忿闻背约莽汉拦舆
香姑把从蔡幺妹处听来的有关罗小虎被害的详细经过,一句一泪地转诉出来。玉娇龙纹丝不动地端坐那儿,只默默地听着,表面上显得异常平静。其实,她的心已被捣得粉碎,魄亦已散了,只木然坐在那儿,一切都是空空的。在她心里首先浮起的一丝哀怨,就是罗小虎不该去和官府作对,以致死了还要落个叛逆的罪名!但她浮起的这一丝哀怨,只短短的一瞬间就过去了,接着从她心里浸溢出来的,还是锥心位血的哀悼。她呆然凝视窗外天边,眼前闪现着已往的历历情景:草原上,沙漠中,坪台边,帐篷里,……还有迪化城边的林荫小道,张家口外的风雪冈头。
……她还想起了在帐篷外面草地上的那段情景:罗小虎躺在她身边,悠闲地闭着眼睛。她默默地拔着草玩,心里充满了宁静和甜蜜。罗小虎突然问她:“如果昨晚我被你刺死了呢?”她从地上捧起一捧沙,半玩笑半认真地对他说:“我就把你埋在这儿。”
同时,把沙洒落在罗小虎的身上,又说,“就这样亲手把你埋好。然后,我为你守孝。”
她当时,本来想说“守寡”的,但她羞得碍了口,把“寡”字改说成了“孝”字。她没想到,定情后的几句戏谑,竟成了忏语。想到这里,她突然闪起一个念头,这才回头去问香姑道:“你罗大哥的尸体呢?他们是怎样处置的?”
香姑恨恨地说道:“他们把罗大哥的头割下来送到保定府。保定府衙验明确是沧州、德州正在悬赏捉拿的要犯罗虎。保定府除上奏朝廷和知会沧州、德州外,还把罗大哥的头高悬保定城外示众三天。”香姑说到这里,又悲痛得泣不成声。
玉娇龙:“尸体和头有人掩埋没有?”
香姑像突然想起什么似的,忙忍住哭声,呜咽地说:“蔡家姐姐还说,罗大哥的头刚悬出来,当天晚上就被人偷走了。他的尸身,满城的百姓们把他掩埋了,就埋在城边那株大树下。听说,每天都有不少的人去祭奠他呢。”
玉娇龙眼里掠过一丝惊异的神色,接着又变得黯然了。
不知不觉间,窗外已是暮色苍茫,墙边柳树上桂着一弯新月。房里尚未点灯,玉娇龙和香姑相对默默地坐着,都陷入一种衷痛的沉思。墙外传来了二更梆锣的声音。玉娇龙这才微微一震,轻声说道:“香姑,你回房安息去罢。”
香姑带着忧伤和央求的声音道:“今晚我要睡在你身边。”
玉娇龙已经明白了香姑的心意,她怀着领谢的心意安详地说道:“不,我只想一个人呆一呆。”
香姑轻轻地退出去了。
玉娇龙房里一夜没有点灯,她呆坐窗前,直到天亮。
第二天中午,玉玑奉召上朝陛见后,带着皇上的特殊嘉奖和恩宠,回府来了。一个外任的四品知府,能获得这种殊荣,这在同僚中还是少有的。只因今年夏初,承德府城西郊滦河岸边,有片土地上的麦苗竟生双穗,这确是百年少见的奇异。古籍记载上却把这种奇异称为祥瑞。玉玑当即表奏朝廷,并选撷了百株双穗,随表贡献皇上。玉玑在表奏上歌颂这是“圣德感天,兆示祥瑞,泽及万民,普天同庆”。圣上见了表奏,欣喜万分,当即把百株双穗分赐朝中大臣,以示圣上愿与群臣共沾天恩、同享福泽。同时驰诏承德府,宣玉玑进京陛见。
玉玑回府用过午饭,便叫鸾英去将娇龙请到他房里来,将晨早入朝陛见那种极一时荣宠的盛况告她,同时也给她讲了一些荣辱兴衰和为人处世的道理。最后,玉玑不无感慨地说道:“树大招风,位显遭谗,人以殊恩为荣,我以殊恩为忧。想我玉家世代簪缨,先祖捐躯沙场,父亲荫封侯爵,已极人臣之贵,我们作子女的,虽不能继扬祖业,亦当不贻笑于人才是。”
玉娇龙心里明白,哥哥这席话都是为她而说的。她觉得哥哥说得含蓄婉转,语重心长。她端坐听着,从哥哥这番谈话的用心里,使她感到一种同胞骨肉之情,同时又体念到了皇恩的浩荡,玉府的尊荣,父亲的权势,哥哥的声名。这一切都使她在京城官宦人家中可以睥睨众眷,也使她成为玉府中的天之骄子。她又想起了她在出走途中所受的种种屈辱。要是那些人知道她是玉府侯门的千金,不管是酒店里的那群镖师,还是潴龙河畔的恶霸陶驮,甚至连李慕白,就谁也不敢那样对她了。这一切,她都是为了罗小虎才不顾的,也是为了他才招来的,如果他还在,她可以为他而忍受,可他已经死了,一切都成空了。此刻,藏满在她胸怀的是对自己失去依恋的哀痛和对骨肉的负疚。
玉玑陛见后本应立即返回承德,为了母亲的病,他已经在家里滞留五天了。玉母的病势不但毫无好转,而且日更沉重,已经处于弥留状态。平时给玉母看病的徐老先生,已经不肯用药,鸾英设法,想起了日前请来与母亲看过病的那位梁郎中,似还有些医理,便又派听差去高庙请他。过了一会,派去的人回府禀告说:“梁郎中不肯来府。”
鸾英不解地问道:“他为何不肯来府?是否你请得不恭?”
听差答道:“小人哪敢不恭。那梁郎中原是要来的,小人已经随他出了高庙,他忽然停步问小人道:”贵府玉少老爷是否任过沧州州官?‘小人应了声’正是沧州前任州官‘。不知为何,梁郎中就返身进庙,说什么也不肯来了。“鸾英正诧异间,玉玑在房里问道:”梁郎中叫何名号?“
鸾英一时记不起来,玉娇龙一旁插话道:“名巢父。”
玉玑讶然道:“梁巢父。原来是他!”接着,他在房中踱了几步,又说:“我已料到他不来的缘故了。”
鸾英困惑地望着丈夫;玉娇龙垂下眼帘背过脸去。玉玑神态慢慢肃然起来,说道:“去年中秋我改调承德回府时,谈起过罗虎在德州白天闯入公堂杀死府官孙人仲为父报仇的事情。这位梁巢父原来就是罗虎父亲的交好,也是罗虎的恩人。罗虎的父亲被害后,孙人仲还欲加害罗虎兄妹,就是这位梁巢父救了他们。罗虎的弟妹也是梁巢父送到外乡隐匿下来的。梁后来为避祸逃离了沧州,不知去向,原来却在这里!”
鸾英性急,反问道:“这与我玉府何干?”
玉玑感叹一声,说道:“我半月前看到保定府送来的塘报,说罗虎因在满城聚众抗提盐价,杀官劫狱,已被官兵所杀。因我在沧州时,曾悬榜捉拿过罗虎,梁巢父多是迁怨于我了。”
鸾英委屈地:“你当时悬榜,明是捉拿,实是暗纵,哪能怨你!”
玉玑感慨地说道:“作事全凭天理,哪能尽让人知。这梁巢父虽只是个师爷,倒也算得上是个忠义之士,实实令人敬佩。”
鸾英见丈夫对他这般�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