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六合大拳师-第116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李太和道:“行啊闺女,把我麟角刀都破了。”柳婷婷故作生气地偏头瘪嘴。

“嘿”李太和看一眼柳婷婷噗哧笑了,笑得柳婷婷莫名其妙,一顿脚就离了院子,招呼都没打。宋永禄是她老舅,看着她招呼吧打跟着喊了一声,姑娘头也没回,也不知道生什么气。

凤吟晾在那里有点摸不着头脑,李太和道:“她是回去换衣服,上胭脂去了。不用理她,咱说咱的。”

凤吟这才想起来刚才那弟兄俩,回头一看二人又规规矩矩回了车二身边。凤吟向李太和简单一抱拳,又到了车二那里,向二位兄弟赔不是。

这二位也一副大人不计小人过的样子,学者李太和道:“行了行了。”惹得车二师傅都笑了。

凤吟趁机向车二问道:“车师伯,方才那是什么剑法?”

车二道:“也不分什么剑法,权且就当是形意剑吧,都从形意而来。”

凤吟请车师伯赐教,车二道:“逆来顺受,和而不流,束展统一,攻守均有,神气圆满,六合一体,循环无端,练成一气。

如蛇吸食以顺制逆,以柔克刚引人一线之地,既使彼落空又不太过,使其不能反意反气反力。

身体中正,不偏不倚。手足无过不及,齐到齐止,而没有长入短手之缺点。劲整圆满,势正招圆。固定重心,车轮旋转。感觉最灵,反应最快,能要不势,莫要停势,不用说敌来打我,就是揽衣摸袖也不可能。

束展统一全身上下束而为一,缩小身形,团结精力,随束就展,攻其不防。

不论个人练习和对手应用,总要攻守均有,才能尽技击之能事。不然,攻守分拆,就容易失败。

神气圆满,动作形势虽方,而内则神气圆满无滞,体用自如。

内三合外三合,相合而成为一体。可操胜算。

人身之气,由任督之脉循环,毫不间断,练成混元一气,升降不分。若动用屡乖,意气不合,则不能成功。

心中空空洞洞,无物无我,浑然一气,周身无微不至,应用无处不有,或进或退,任其自便。”

凤吟谢言受教良多。又与戴师爷回礼,戴师爷颇满意,特别是凤吟的应变与把握能力。走江湖,非但要技术过硬,应变能力尤为重要。

凤吟想到前些日子思索所传京城的太极八卦之拳,知道李太和师伯与那位安鼎世先生都有研究,就打算当场请教,便向前去问,却在这时,听得那忻州冯氏兄弟有一位道:“袁小哥可擅于摔跤?”

第八十三章 倒拔玉柱掼金梁

 第

倒拔玉柱掼金梁

凤吟请教李太和先生拳法,还没说几句就被人中途打断。说话的却是挠羊王冯荆山。

李太和小声嘱咐道:“他是联年‘挠羊王’,擅打惯跤,特别是抱腿,京津保定,蒙古好汉,不少都吃过他这亏,你得小心。”也不好说太多。

凤吟下了场,回身抱拳,实际他多少还是知道点意思的。

“眼似闪电,腰如盘蛇,脚似钻,出招打闪纫针”,这是形容摔跤的几个技术特点。摔跤作为原始武技,自蛮荒远古就有,远至春秋战国秦两汉都有记载,作为一项军事操练项目与娱乐项目并存。历代都有朝廷支持,为振奋士气,宣扬武风的一种手段。流传于民间的更多是以一种娱乐比赛项目流传发展的,为角抵,相扑,或者称戏。很多节庆时日,如朝会、宴聚、祭祀之时,通常都会摔跤表演。

说是表演,但因其源于战场,虽然是以角力为主,但也技法丰富,“为拔步短打所拆”,可以拳打脚踢,擒拿锁固。有些大赛都是决生死的,直至摔死一方方分胜负。

明朝时摔跤与射箭等项目已为六御之首,已经形成了一套完善的“别教法势”,并且还有一些长短克制的战术性纲要法则。

至满清入主中原,满清头几位皇帝也都是马上皇帝,尚武崇战,因而“布库”之戏得以广泛传播。

“出则两两作势。各欲候隙取胜。续则互相扭结,以足相掠,稍一失即拉然扑矣。”

也逐渐完善并在武术中独立出来,以摔为主,形成一套独立的技术手段,并且极具表演性与实用性。

清时摔跤发展达到鼎盛状态,有“三年拳不如当年跤”的说法。

摔跤通常是四种风格。

一为八旗善扑营传出的鞑子跤。善扑营为清代禁卫军之一。康熙时,康熙以皇族近亲少年演练布库戏,制服权臣鳌拜。后“康熙朝定制,选八旗勇士之精练者为角抵之戏。名善扑营。”承应演习掼跤、相扑、射箭、移石、马术等军技。“凡大宴皆呈其使与外藩部之角抵者争较。优胜者赐茶赠以旌之。”清朝定制“满语骑射”为国策,包括王公大臣、八旗子弟以能演布库戏为荣。至今日的同治皇帝,虽然年幼却也是布库高手。

善扑营由侍卫处统领,设正副都统,皆由亲王贝勒担任。善扑营设左右两翼长负责日常训练,比赛表演等。摔跤手叫扑户,分三等扑户还有四等候补。经选拔可晋升为大清侍卫。这就类似历朝的官跤,吃高俸禄。

皇帝于每年冬至日举行掼跤检阅。日常在沙性土地上练习,在御前摔跤,铺垫棕毯,所以名为“捏毯子”或“摔毯子”。

比高时扑户们身穿硬质棉布开胸短袖商议叫褡裢。腰间系有个骆驼毛质成的绳带叫中心带。下身穿长裤外穿我裆套裤。腹前系一条彩裙,脚下穿官腿靴子。边沿扑户们内穿跤衣褡裢外穿披风。

善扑营扑户除来源于满家八旗外,还有外番扑户和回子扑户。

所以流传出来后,曾一度有很多回回高手,被称为回回跤,但在主流摔跤中,与鞑子跤属于一路。

后来就分成了北平跤、保定跤、天津跤三大主流。

天子脚下也称王,北平跤承继“善扑营”风格,有王者风范,技术动作大、出场跤架小,形似狸猫夜巡,白猿欲窜,即有以力降十会,苍鹰扑兔的刚猛,又有一巧破千斤,兔滚鹰翻的轻盈迅捷。

连摔带踢,勾踢揣别拧,踢腿上步,横腿摔人。

保定为直隶行政中心,保定府散手快跤,迅速猛烈,手法上擅用撕崩捅把位占先,腿法上上下配合,打闪认针;将敌我各类反应摸索的了如指掌,听劲快,跤劲变化快,瞬息万变又突然难防。风格上妙计连珠,以快打快,长于以小制大,左道旁门,散揸相合,瞬间将对手制于末路。

天津跤风格介于北平保定之间,善于学习,对两边跤手技法风格特点都很熟悉。动作粗野刚猛,又灵活迅速,与地方上武术界交流也多,相互沟通借鉴,将灵巧力量溶得一体自然。

这是后来,在当时还没形成这么完善,俗语就是鞑子跤,布库跤。

“布库,并谓之撩脚,本徒手相搏,而专赌脚力,胜败以仆地为定。其人皆白布短衫、窄袖,而领及襟率用七、八层密缝之,使坚韧不可碎。初则两两作势,各欲伺隙取胜,继则互相扭结,以足相掠,稍一失,即拉然仆矣。”

二一路为蒙古搏克跤,“摔跤赌羊”的习俗自古就有。威武雄壮,凶猛漂亮。

搏克摔跤比赛时,身穿缀有数百枚闪亮银泡或铜泡的牛皮坎肩,胸前裸露,后背正中镶以装饰圆形龙、狮纹金属片。脖子上挂着五彩飘带,腰扎花皮带战裙,下着用白布缝制的肥大摔跤裤,外穿套裤,绣有花里胡哨的吉祥图案。足蹬扎有加固皮条的皮靴,威风凛凛,昂首挺胸。

上场时步法先似骆驼慢跑,徐徐向前。至中途,两手攥拳,四下猛抡,抬腿踏步,边舞边行,成为狮步。接近场中时,两臂伸直似鸟飞之势,上下振动慢舞,称为鹰步,极有礼节,输者不自馁,赢者不自傲,相互扶持,有王者风范。

蒙古跤自早于善扑营赛事密切,相互交流比赛,展示武艺。“摔毯子”便是两场帝王殿前与善扑营的赛事,届蒙古王公年班觐时定期在腊月二十三灶王对,正月十九宴九大赛。

所以这二路跤跤路相通。

三一路为绿林跌扑跤,这类就是外传的跤手,结合江湖中各家拳法擒拿跌扑之技融贯而成,在跤上算被三地主流跤利用吸收,丰富了鞑子跤,只算是几个特殊技法。在江湖上跌扑摔又为踢打摔拿四技之一,没有独立出来,说是自古民间流传的跤法吧,又不是那个传承,说有历代宫廷跤吧,而如今宫廷又兴鞑子跤,所以说起来不能算是独立的一路,只是在分析技术时,能从满汉跤上来讲讲。

再一路就是五台山下忻州挠羊跤。挠痒就是扛着羊走的意思,挠痒跤传说为北宋岳飞部下老兵所传,地面上以擂台赛的形式,一直非常流行。“立了秋,挂锄钩,唱戏挠羊放牲口。”盖当庙会,英雄跌对。

挠羊赛定的“过五关斩六将”,跤手连胜五人便为好汉,连胜六人就可得头羊。此跤是一跤见胜负,身子沾地就属,输者淘汰,不作循环,赢者继续与新手赛。为此必须小心谨慎,稍有闪失就在无机会。所以挠羊跤就形成了一种防守谨慎严密,而又非常有技巧的一门跤术,他有一套独特的技术,而且杀伤性极大,落地之时稍有不慎就会毁人手足。

实际各地跤手都很有武德,毕竟比赛是带有表演性的比赛,即便是踢场子的,也会留些余地。但是各家都有各家毁人的法子,顺手一用后果都不轻。因为除了赛事跟场子表演这些,比武比跤之类的事情都是非常流行的,单纯一点花活根本混不下去。

人心难测,世事难料。挠羊跤场就选在打谷场或戏台前广场,场上竖一杆大旗两杆小旗,旗面上各写八个字:“英雄跌对跌死无罪”。

而且因为影响范围大,届时有八方各路挠羊好汉登场,有时间摔个一天一夜头羊都未被挠走。非常精彩,也充满风险。

在本故事之后的一段时期内,三大主流跤场一直看不起忻州跤手。因为挠羊赛本来就在社火庙会时办,他的垫场都是孩子跤,也是一跤定输赢,没有什么表演展示跟语言艺术,也没有什么鹰飞虎跃的走场。而且跤服随便,通常是光着膀子随便穿一条裤子,就没了抢把占位这些技巧,就是两人抢抓臂膀,搂头抱腰等,而且动作非常难看,两人手抓在一起相互推拉扭打。在王者风范的京津跤手看来,这上不了台面。

但正因如此,忻州跤极其实惠,他除了通常的拽拉拧揣别等技法,形成了一套搂腿、扛腰、上肩,掼摔的法子,而且自训练,抱腿,反抱腿,上百种情形都整理完善,凶猛诡异,令外地跤手难以防范。

所以主流跤手虽然看不起挠羊跤手,但也心怀畏惧。京津保定三地跤场很多,流行踢场子。很多山西客路过之时,都爱上场跟他们掼两跤,通常三局下来令人威风扫进。而且抱腿法以巧胜强,刁钻凶狠,后来在大比赛中都有的跤手被挠羊汉一个假动作吓得自己主动倒地。

后来挠羊汉为了交流统一也开始穿褡裢跤衣,而且技法丰富细腻,又隐秘难窥,我抱人必跌,人抱我难行。有横摔鞑子跤手的蒙古跤王,跟挠羊好手较技时,也会尝到“天外有天”四字。

回到眼前,这一位挠羊王冯老三,也是个四下踢场子不留名的人物。当然当时跤场并不发达,踢得也不光是跤场一行,凭着那一套抱腿,大有倒拔擎天柱,横掼架梁的张狂劲。

这位冯老三也是进过草原见过世面的,此时胸有成足,很想试试凤吟这个转来绕去在他手上还管不管用。

第八十四章 活捉朝天鬼倒树

 第八十四章活捉朝天鬼倒树

曾经老刘在时,曾在给凤吟演练较场打法时,就取了燕形穿扣抄法,蛇形拨进裹法,对比参照着各类马步拳为凤吟演示了很多独特的摔跌破摔跌之法。其中就强调了这一类,但当时是以摔为主,多是讲用,没怎么讲破。但却在各类用法上体验了各个感受,其中尤为惊心无助的就是两腿离地。

那段时间是段有意思的时间,是放弃了六合,去学习其他,虽然当时没有一一讲明根底,但随着凤吟后来的见识,慢慢就对上了号,这也感觉到了武术的五花八门,各放异彩。

今天不管对方好意歹意,当然是不能错过这次较量机会的了。而且人家是挠羊王,成了名的人物,能屈尊与一个后生较技,已经是一种认可了。

凤吟走上前去,客气了一下,道:“前辈,我不懂摔跤。”实际凤吟说得也是实话。

冯荆山道:“别来这一套,摔完了再说。”

冯荆山是个中等偏上的身材,体型非常好,一看就是个练武的。他长得却不是寻常山西人的相貌气质。大脑门圆砣砣的没有额外的棱角,颧骨不高,但稍宽,侧面看面颊之上向硬生一横骨直插耳门,显得头面非常粗旷。下眼睑很直,却是斜吊着的,上眼皮是通常的弧形,整个脸非常饱满,配上这双眼显得有点神灵塑像的感觉,一条油亮的大辫子绕在脖子上。

凤吟道:“前辈,我是不会跤。”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3 3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