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截教小妖-第138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黄天祥道:“现今天庭中谈佛论禅之风日渐盛行。佛教中观世音菩萨、大势至菩萨、弥勒佛、迦叶佛等人常来天庭走动。名为拜望玉帝。实则暗中拉拢一众仙官。玉帝先前还愠怒于色。后来不知何故。却又不闻不问了起来。每日上朝。只坐在凌霄宝殿之中应付敷衍而已。今天庭仙官。除了出身我截教的之外。十有六七都已暗中倒向了东门。弟子见此事蹊跷。故而舍了公务。也要来告知师傅一声。”

第三卷 封神之战 

第二百四十一章 各建道场 约见玉帝

秦华听了黄天祥之言,心中大惊,问道:“何以玉帝前愤怒而后退缩,态度相差如此之大?”

黄天祥道:“弟子正是不知何故,觉得事有蹊跷,故而才来禀告师傅,看能不能找出其中原委。”

秦华沉吟片刻,道:“此事你等先不要声张,容我细细查探。你二人难得回来一趟!走,先去见见一众同门再说。”当下秦华领着黄天祥、雷震子去与鬼谷子、孙武子、孙膑等人相见,私下却招来六耳猕猴,细细探听天庭情况,果然探知玉帝心绪郁结,郁郁寡欢。天庭仙官聚在一起谈佛论禅的比比皆是,也没有人来管。

秦华心中大讶,对六耳猕猴道:“你当值的时候没有察觉些端倪么?”

六耳猕猴道:“弟子职务清闲,每次都是快去快回,又没有和天庭众仙有什么交集来往。故而一无所觉。”

秦华闻言沉吟道:“如今事有蹊跷,你去将伶伦唤来,待我吩咐他一二。”

六耳猕猴去了。不一时,伶伦来到,秦华道:“天庭之中颇有变故,你与龙吉公主以省亲为名,先往瑶池拜见王母,探听一下内情,再回来禀报。”

伶伦领命,随龙吉公主去了。秦华转头看了看远处的与黄天祥和雷震子打得火热的孙悟空,心中一时思绪万千。当下秦华走上前去。对鬼谷子等人道:“如今地仙界经过千年发展,人口也渐渐繁盛。当年六位圣人将所有普通人族一夜之间全部送往地星,留在四大部洲地都是些身有道术,却又未能真正得到大道的。这部分也有数万人,分别聚居在三大部洲各处。千年繁衍,如今东胜神洲也有**百万人口了,其他南部瞻洲、西牛贺洲也各有二三百万,建立国家是足够的了。可以预见,日后这个人口数目还会迅猛激增。今我截教当掌理南部瞻洲东部,东胜神洲沿海一带也算我教的势力范围。你们可趁此时出山。往这两地建立道场。宣扬自家的治世之道。”

鬼谷子等人听说,无不大喜,当下众人计议如何外出传道。孙武子道:“欲要传道,先选道场为上。今当往四大部洲游历一番,看看何处适宜建立基业再说。”

鬼谷子深为点头,旁边孟子道:“我道与别不同,倒是不用特别挑选地方,人口密集之处便是我最好的道场。”韩非子闻言,抚掌笑道:“道兄此言。正合我意。今四大部洲以东胜神洲最为繁盛,三山五岳又以泰山为首。正巧泰山刚好在我截教势力范围之内。我意于泰山之上,择一处山谷为道场,谷前开一书院,就于此传道授徒。未知道兄意下如何?”

孟子拱手道:“此正合我意!我二人当可结伴而行。”当下韩非子与孟子计议定。往泰山去各自选了一处山头建立道场去了。鬼谷子对孙武、孙膑笑道:“他二人倒选了个好地方!可惜我们终究与他等不同,我等之兵家、纵横、阴阳之术,须得慎重。若是传非其人,一旦以之为害,必将荼毒天下。今须选一处山明水秀,远离尘嚣之地,以其空灵之气,方能洗去门人弟子们心中的执念杀意,使之秉持正道。”

孙武点头道:“一切听从道兄吩咐!”孙膑辈分还小。自然更无异议。当下鬼谷子领着孙武、孙膑往四大部洲游历去了。最后选中了南部瞻洲大荒山以东千里之处地雾隐山。此山终年云雾袅绕。有碧波烟霞升腾。倒是一块天然地道家福地。当下三人便在雾隐山中选了一处灵气沛然之地建立道场。三人也不希求有多少门人弟子。凡来求学地都一律接待。但真正传下大道地却只是渺渺数人而已。

这些都是后话。且说当时秦华吩咐他等外出传道。鬼谷子等人去后。秦华便静心等待着伶伦地消息。半日之后。伶伦回山。面色颇有些惊慌。秦华见状奇道:“你为何如此神色!天庭情况到底如何了?”

伶伦看了看秦华。把嘴张了张。方才犹豫地道:“弟子随龙吉公主上天庭。入瑶池拜见王母。王母娘娘虽嬉笑自若。但弟子观之。内中却有股淡淡地忧虑。弟子因暗叫龙吉公主探问。王母娘娘禁不住女儿接连询问。这才说了缘故。原来前些时候佛门突然不断地有人上天庭拜见。昊天玉帝原以为此是佛门尊重他三界之主地地位。遂欣然接纳。不想却慢慢发现佛门在绕过玉帝大肆拉拢仙官。宣扬西方教义。玉帝因而大怒。很是发了一通脾气。后来玉帝又微服出巡。不知何往。待回来之时却是身受重伤。精神萎靡。自此之后。玉帝便开始不理朝政。显得昏昏庸庸了起来。”

秦华闻言。心内暗暗吃惊。但见伶伦满脸惊慌。当下故作轻松地笑道:“三界之中大能为地修士极多。玉帝虽是准圣修为。也不能保证每战必胜。只是能逼得玉帝只能私下解决。兼且还敢打伤玉帝地。却是不多。联系前后情况。相信下手地必然是佛门无疑。今佛门仗着他大兴之势。行事颇有些肆无忌惮了。也罢。所谓上天欲其灭亡。必先叫其疯狂。今人阐两教见了西方佛门弟子就矮了一截。我截教掌教老师又被禁在紫霄宫中。佛门自然毫无顾忌了!罢了。我们先求自保。再论长远。你可再往瑶池一行。探探玉帝是否已经心如死灰。还有没有振作报复地念头。”

伶伦闻言。拜别秦华。复又上天去了。此番又是大半天方才回转。却悄悄地在秦华耳边如此如此地说了一通。

秦华闻言。当即收拾了一番。悄然离了流波山。往天庭行去。却不去凌霄宝殿。径往太阳星而来。秦华入了太阳星。来到扶桑神木之前。就见一个身着明黄色龙袍地身影落寞地站在树下。神情萧索。当此情景。秦华恍惚中忆起当初东皇太一就是这样站在扶桑树下缅怀逝去地帝俊。又对自己谆谆教诲。促膝讨论布置着与巫族大战地事宜。往事历历在目。如在昨日。记起东皇。秦华不由大是悲伤。缓步上前抚摸着扶桑神木斑斑地树干。心神沉醉。默默半晌无言。

良久,秦华方才收拾了心情,回头望着昊天玉帝稽首道:“贫道睹物思情,一时失态,还请陛下勿怪!”

昊天玉帝叹息道:“秦华真人思念故人,真情流露,感人肺腑。朕感动还来不及,又怎会怪罪?”

秦华道:“数万年修道,还是免不了小儿女之情,到让陛下见笑了。贫道此来与陛下相会,当先谈正事要紧。却不知陛下伤势如何了?贫道这里有九转金丹一颗,愿献于陛下,以作觐见之礼。”

昊天玉帝闻言,轻轻一笑,道:“秦华真人出手还真是大方!如此,朕便却之不恭了。”当下玉帝袖袍一抹,将秦华递过来的金丹收了,方才接着道,“此次朕约真人相见,所谓何事,真人想必也已经知道了。说来惭愧,朕身为三界之主,却事事受制于人,每有大事皆不得自主。前有道门三清,如今又来个西方二圣,朕这个天帝,不过有名无实而已。”昊天玉帝说到这里,叹息了片刻,又道,“三清乃是道门圣人,鸿钧道祖的入室弟子。真人也知,朕其实不过是道祖身边一小童,受命掌管天庭。三清圣人当面,朕自然恭敬遵从,不敢有违。但接引准提乃是西方,别立佛门。佛道虽是同源而出,但毕竟有别。朕虽该尊重圣人,但尊重归尊重,三界之事却轮不到西方插手指点。奈何人阐两教都对西方一味退缩,朕势单力孤,正是无可奈何。故而邀真人前来一唔,推诚以肺腑之言相告,望真人勿要犹疑观望,慨然施以援手。”

秦华闻言沉吟道:“今西方势大,难以力敌。贫道经历妖族、截教,两次大劫。巫妖之战,两族败落,道门得利。封神之战,道门三教败落,西方得利。鹬蚌相争者,终难免为他人做嫁衣。今西方一家独大,虎视三界。我等若是直缨其锋,身后没有圣人撑腰,必然难得成功。前次灭佛,是老君暗中默许,故而贫道才放手施为。今要制衡佛门,须得扶植一个新的、强大地势力出来方可。”

昊天玉帝道:“真人的意思朕也明白,但现今三界之中还有哪家势力足以与西方抗衡?唔……,妖族避居北俱芦洲,数万年发展,想必实力也绝不弱于佛门了。但天道终是站在人族一边,妖族归隐是必然的。朕身为三界之主,是绝对不能让妖族复出的。其他,血海一族元气大伤,巫族人丁稀薄,皆难以成事。算来算去,还是只有真人的截教勉强有这个实力。此三界大事,真人切莫推辞!”

秦华笑道:“陛下看重,贫道本不该推却。但我截教经历封神大劫,一众同门俱都心灰意冷,只愿闭关静诵黄庭,潜修大道。贫道虽在三界活动,不过是为了将教义传承下去而已。掌教老师通天教主不回来,我截教在金鳌岛潜修的千余门人是绝对不会出山的。其实陛下何必四处寻找外援,想陛下为三界之主,手中大权在握,细心谋划之下,未必不能遏制佛门之势。”

昊天玉帝闻言急切地道:“想必真人已有定计,还请开诚坦言,朕愿洗耳恭听。”

第三卷 封神之战 

第二百四十二章 以佛制佛

却说昊天玉帝急问秦华有何策可以制衡佛门。秦华遂轻笑道:“当年我道门一分为三,人阐两教合流,此是所谓二教阐截分者也。当时三清各立大教,声势一时无两,众生无不仰望。谁能想到祸根就此便埋下了!道门三分,彼此之间免不了就会产生一些隔阂。你说你的好,我说我的是。各显其能,意气之争渐渐扩大,以致不可收拾,最后刀兵相见,同室操戈,至令亲痛仇快,思之令人心伤。”

昊天玉帝闻言,也沉默不语。想当年正是他硬要逼阐教十二仙首屈服,一手点燃了封神之战的导火索。虽然封神之劫迟早都会来,阐截二教的矛盾也早就有了。但大战如此这般开始,却怎么都与昊天玉帝脱不了干系。后来三教众人都打红了眼,故而谁也顾不上他玉帝。但现在面对截教中的秦华,又提起往事,昊天玉帝心中也有些再回首已百年生的感觉。

就见秦华似笑非笑地扫了昊天玉帝一眼,笑道:“当年之事,是我道门自己的矛盾不可调和,以致不死不休,与陛下本没有多大干系。今佛门大兴,威逼天庭,垂涎东土,抢占九幽之地,其势锐不可当。只在人间被我法儒门人当头一棒,算是稍稍挫折了一下。但地星之争,本非道统之争,而是为了整肃人道纲纪,保持人族的**性,故而不能长远,也无损其大势。”

玉帝闻言皱眉道:“既如此,该如何遏制佛门之势?”

秦华道:“我道门三分而内斗,自相取败。今佛门一家独大,外敌已基本不足为患。要遏制他,只能从其内部下手。我观佛门之中派系林立,结构复杂。阐截二教均有,妖族散修也有,血海阿修罗族也跻身天龙八部众。自成一系。有原本出自西方佛国的。也有更多四方来归的。这些人能够同登一门,所依赖的不过是佛门二圣及一众核心佛陀强大的实力,所希求的不过是佛门大兴所能带来的好处。然而龙蛇混杂,声势固然浩大,却不免稂莠不齐,免不了要各自拉帮结派。想那准提圣人智计深远难测,却也只能大封诸佛,将这些人分门别类地分封了出去,各自掌理一方世界了事。此策固然能够奏效一时。但出身不同的各类门人之间地矛盾却是根深蒂固,不可调和地。只要有足够的外因利益诱导,不怕他佛门不滋生内乱,实力内耗不断,无瑕扩张。”

昊天玉帝闻言表情变化不定,似喜似忧。半晌才对秦华道:“真人的意思是分而治之,以佛抑佛?然而准提智深如海,兼且又是圣人之尊。从古至今,除了真人能与他稍稍抗衡、逼得他不得不抛开身份以力相斗之外。准提无不是算无遗策,谋无不中。若要想在西方搞分化,恐怕瞒不过他的耳目。”

秦华闻言心中苦笑道:那也是因为我仗着先知的优势!若剔除了这个优势,恐怕还是得给他耍的团团转。哎,这准提智计神鬼难测,偏偏又是圣人之尊。实力强横绝伦。智、勇相辅,那还不是挡者披靡?西方有如此人物,能够大兴,其实也不冤。但他大兴却不该拿我截教当做垫脚石!

当下秦华对昊天玉帝道:“陛下为三界之主,身份摆在那里,明面上接引准提也不得尊重一二。”就听昊天玉帝闻言怒哼了一声,秦华一顿,接着道:“陛下�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