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宅男的一亩二分地-第98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早就从无线电里接到消息的李朱两位师傅在看到阎二狗后连连的恭喜,为了庆祝此事,刘晓宇特地弄了些菜,几个人好好的吃了一顿。

其实在刘晓宇看来试用期根本就是多余的,他二狗叔在这片山林子里混了那么久哪方面不都比林场的人强啊。

到是站里的设备刘晓宇花了不少的功夫教他如何操作,不过阎二狗实在是没接触过这些东西,学习无果之后,刘晓宇不得不趁他睡觉的时候利用精神力将这些东西的使用“刻”在了阎二狗的脑海里。

让他一觉起来后发现原本根本记不住的那些操作方法居然清清楚楚的出现在了脑海里。

再经过几次实际操作指导后,阎二狗终于可以熟练的使用站里的无线电、太阳能蓄电池等设备了。

当他终于可以胜任这份工作的时候,刘晓宇就把他二狗叔一个人留在了九号站,自己则跑到老家村住了下。

自从刘晓宇正式住在了老家村,他先是将村子里那块蚯蚓地里的蚯蚓移植到另一块刚空出来的地上,原来的那块地里则重新的种植上农作物,在蚯蚓粪这种有机肥料的滋润下,这块地里的作物长势那叫一个快一个好啊。

这一番操作下来,明明白白的好处让负责蚯蚓养殖的曹根宝一家更是笑的见牙不见眼的。

另外他还在村子里的那条溪水边找了一块地,带着村里的人挖了一个大大的池塘,至于池塘里缺少的鱼虾什么的水产,刘晓宇到是没有急着往里弄,毕竟村里人多眼杂的还慢慢来的比较好。

第一四二章 made in 老家村

了掩饰,刘晓宇发动全村的人包括那帮闲着就会调家伙们一起,花时间收集各种水生动植物扔进池塘里,当然最终少不了要浑水摸鱼的将自己从三潭印月那边带过来的鱼啊什么的扔了不少进去。

没几天功夫,那个池塘里就多了不少的鱼虾、黄泥鳅什么的。顺便让村的饭桌上多了些荤腥。

有了上次嘎子家那头牛的事实后,村子里只要哪家的牲口有了什么不舒服的地方,就会找上门求助,而刘晓宇也尽可能的担任起兽医这个角色,表面装作很懂的样子,私下里则是偷偷地使用能量来治疗,还顺便在不引起人们注意的情况下将这些牲口稍稍地改良了一下。

老家村的生活可比九号站里要舒服多了,村里人相互之间都很熟悉,今天没事到这家蹭个饭,明天没事到那家唠个嗑,要不就是去卢老爷子那里弄点中医方面的东西学学。

当然刘晓宇从来不会空着手去,没有了枪他还有弓啊,加上还有憨憨小虎它们在,这林子里的动物他照样没少打。小日子过的那是其乐无穷啊。

为了不让自己叔新婚不久就跟狗婶两地分居,刘晓宇还是很体谅的将狗婶护送到了九号站里,至于狗蛋则被他接到身边住下了。

闲来无事,看着自己家的周有些过于空荡,刘晓宇又将当初从诺亚那里拿来地那些改良过的种子挑了些出来育了苗后,在院子外的四周和院子里种了下去。

这些被主脑良过的种子有一个共同的特点,那就是适合能力特别的强,只要不是什么的环境几乎都可以存活下来,而且生长地速度也是惊人,相信最多一年后,刘晓宇的家将会多姿多彩起来。

这次从南京归来,他还带了不少小学课本回来,没事的时候他就把那帮小家伙们拉到自己的家里上课。

当然了,他的上课方式可外面那些学校地教学方式完全不同,轻松谐的故事、各种各样的游戏,即调动了小家伙们地好奇心让他们在游戏中学到了知识,又可以免除他们调皮捣蛋时家长们的担心,寓教于乐一举N得。

久久之。刘晓宇在老家村地地位日益提高。谁叫他即懂农桑又会教学。村民们那是不服不行啊。

实刘晓宇也知道。老家村要真想发展起来也不是不行。只需要与外界频繁地接触。慢慢地融入现代社会就可以了。

但这件事他却没有提出来。老家村这种几乎与外界隔绝地世外桃源现现今已经是少之又少了。刘晓宇可不想成为罪人。破坏这一方净土。

一连在老家村待了一个月。总算是把那个试用期熬了过去。刘晓宇一身轻松地到林场把最后手续给办了。

趁着这个机会他跟村里打了招呼回了趟南京。在自己地小窝了里待了一个多星期。回了南京就方便了。在办了张电信地3G无线宽带地套餐后。只要是有信号地地方小诺亚就能随时随地地连到互联网上。

这段时间刘晓宇去了何老、陈玮婕等朋友那里转了一圈。毫无意外地刚一见面他被这帮朋友就是一通数落。接着还被强迫着请了N次地客。看着自己身上损失惨重地钱包。他真有些欲哭无泪地感觉。

许艳那里刘晓宇也去了一趟,还是那个咖啡厅,两人喝着咖啡,说说聊聊了一个下午,谁都没提起感情方面的事,仿佛朋友一般气氛轻松、相处融洽。

说实话,他在山里生活的时间确实也不算短了,适应了那种极其简单的生活后,城里的生活节奏与方式刘晓宇觉得已经和自己有些格格不入了。

感慨了一番后,他又踏上了回归老家村的道路。

等回到家里,刘晓宇无意之中发现在老家村的边缘地带居然有电信的信号,这意味着以后小诺~过互联网收集资料时,就不用跑那么远的路了。

而且刘晓宇准备过段时间再回趟南京去整台电信的移动电话,这样以后跟家里联系也就方便的多了。

这次的离开,村子里最想念刘晓宇的就性那帮小家伙了,其中狗蛋想的最多。

自从二狗叔去当了护林员,狗蛋妈也去九号站过了些日子,这小狗蛋就越发的粘着他了。

要不是辈分摆在那里,刘》宇还真打算认这小狗蛋做自己的干儿子,可惜也只能想想,不过这到不妨碍他对小狗蛋的喜欢。

这次从南京回来刘晓宇又带了不少吃的用的还有学习方面的东西,塞满了那个大的夸张的野营背包,当然了,空间里更是放了不少。

在老家村休整了两天后,他

九号站去了,看到自己二狗叔护林员的工作做的兢刘晓宇十分汗颜。

狗婶回归老家村后,阎二狗每周回去两趟,虽说两头跑累了些,但这不是刚娶了婆娘吗,深知其中滋所以这点劳累根本算不得什么。

自从他接了这护林员的工作,林场到是省了不少的事,补给直接送到老家村就行了,至于休息吗,反正老家村离九号站不算太远,所以阎二狗一周回家待一天林场也就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了。

陪着阎二狗待了两天,看看没什么事刘晓宇又窜回老家村,村子里的那帮小家伙们早就等他等的望眼欲穿了。

拿出这次带回来的本子和铅笔分发了下去,刘晓宇继续开始他那伟大的教育工作。

为了方便空间小诺亚的成长,他把教学的地点改在了有电信信号的村头,花了点时间,在那帮小家伙打下手的协助下把村头一间废弃的旧房了修缮了后,改成了教室。

上课用的桌椅板凳什么,在姜老太爷的安排下,由村里的杨木匠负责制作,至于材料来源,自有小家伙的家长来负责去伐木。

虽说教育大刘晓宇责无旁贷,但他却没有因为这个而耽误自己悠闲的生活时光。

每天只有早上九点到十一点间~个小时的课,其它时间,他照样过的逍遥自在。

这不,在四处串门的时候,晓宇突然发现一个好玩的东西,村里的那些婆娘们没事的时候就会摆弄着明显陈旧的织布机。

好下他去问了下已经升级成为狗婶的狗蛋妈。

来这种织布机,村里的家家户户几乎都有,村子的地里每年都种有棉花,等到收获后村里的那些婆娘就会组织到一起脱棉籽、纺绵线,然后再通过这种织布机织成布。

不但如此,这些婆娘还懂得利用米酒、树皮和野生植物作为颜料调色染线,织成五颜六色的布匹来,最终心灵手巧的裁剪制作成村里人身上穿着的衣裤。

听了这话刘晓宇才恍然大悟,难怪这村里人的衣着样式他怎么看都觉得差不多呢,原来全是madein老家村啊。

嘿。。。。正好老家村的养殖业已经开始慢慢地上了正轨,刘晓宇的日子过的有些无聊,要不然也不会教子们学习了。

所以这织布机的出现,让他有了新的折腾对象,你说他要干吗?学纺织呗。

在跟狗婶聊完后,他立马跑到杨森家,请这个全村最好的木匠(其实全村就他这一个木匠)帮忙给自己也整一台织布机。

这个要求被杨木匠很容易的就给满足了,原来以前的那些村民离开老家村时除了些细软之外什么也没带走,所以留下了不少的东西。

而这纺纱机与织布机也是留下来不少,杨木匠再接到刘晓宇的请求后,立马找了一台成色较好的机器花了点功夫修缮一下就能用了。

可有了设备还不够,还得去学会怎么用才行,所以刘晓宇又拎着自己打回来的野味做学费,跑到村子里织布手艺有口皆碑的陆婶陆巧巧的家里拜了师,开始了自己的纺织之路。

这大老爷们学纺织,让老家村的村民们都觉得非常的新奇,不过刘晓宇可不管这么多,反正空间里的小诺亚还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真正成长起来,个文明的资料更不知道何时才能分析出点头绪来,有点事做打发时间总是好的。

连续几天从基础学起,让刘晓宇深深地体会到了看着易做起来难这句话的含义。

不说这技术方面的复杂,纺织这玩意必须得有耐心,耐的住寂寞才能学好这门手艺,也正因为如此所以这也是为什么没有男人去学纺织的原因所在吧。

在学习期间,刘晓宇跟陆婶闲聊的时候得知,这陆婶祖籍原在苏州,祖上迁移到南京定居后一直就从事着纺织方面的生意,当时也算是南京的一个大户人家。

后来战乱了,陆家的家业也就败了,为了避难陆婶的爷爷奶奶带着她的母亲就躲进了老山,后来成为这老家村的纺织专业户了,最终这手艺就传到陆婶的手上。

而且让刘晓宇意外的是,这除了纺织外居然还会苏绣,苏绣啊,从古至今都是享誉海内外的极品刺绣,居然在这深山老林里还有人会。

这到是让刘晓宇的心里就产生了一丝丝地想法。

第一四三章 九色彩蚕

说做为一个大老爷们对服饰这个行当是有点儿也不没吃过猪肉也看过猪跑啊。

现今这个社会里,丝制品可是相当有钱景的,没看那一床蚕丝被的价格都上千了吗,更别说现在刚流行起来的丝绸西服更昂贵的离谱了。

刘晓宇盘算着,这老家村目前虽然还是不愿意跟外界有过多的接触,但这生活水平的提高相信没人会反对,所以他在想,能不能在这方面动动脑筋。

不过刘晓宇也知道以老家村的条件想能大规模的去作些什么那也不现实,所以有了想法后,他花了点时间上了网查询了一下相关的资料。

一番查询之后,刘晓宇有些郁闷,在了解了蚕丝被的制作工艺后,他才知道这一床被子需要经过剥茧取蛹---开丝漂洗………-晾晒--原料成品…制作被子--成品被等几大工序,还真不是那么容易就能做出来的。

看来看去也就丝绸制的服饰相对还简单些,至于苏绣那更是需要花极大的时间与精力才能制作成功的。

被打击到了的刘晓宇虽有些无奈,但也没有放弃这个想法,只是没有把此事说出罢了,反正以老家村目前的条件养点蚕也不是什么坏事,于是他在自己的日程安排里加上了购买蚕种的项目。

不得不说晓宇的学习能力还是相当棒的,没多久就把纺纱织布的技术学了个透彻,至于裁剪制作成衣他到是没学。

毕竟当初学这个只是为了打发时间了,总不能真的从事这行吧。

有了网络,刘晓宇跟外界还有那些友的沟通就多了起来,当一些野营弓猎地好友得知他目前居然生活在大山里,特别是在看了那些刘晓宇拍下来的风景照与狩猎的照片时,那个眼红啊。

被这人质问地有些无语地刘晓宇不得不答应他们来老家村玩地计划。当然了。他也没便宜这帮家伙。硬是让他们同意帮自己解决电信手机与蚕种地事情。

之所以同意他们。其实刘晓宇也是经过深思熟虑地。反正这老家村外围地旧屋多地是。再说老家村可不象刘家村那么好走。

光近一天地山路就足够让绝大多数人望而却步了。除了那些真正喜欢野外探险地驴友和弓猎爱好者之外。不会有什么人愿意到这种地方来地。

所以刘晓宇到也不怕老家村会引起太多人地注意。更用担心这里会象刘家村那样最后融入到了现实地社会中了。

这次要来地人有四个。都是以前到刘家大院那边玩过地弓猎爱好友。而离他们这次来也就还有一个多星期地时间。所以刘晓宇不得不开始为他们准备住宿地地方。总不能让人家到了村子里还打帐篷吧。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