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在莫斯科?”
“他们已经到了秋明市了。”
“哦?他们见我,是为了什么?”苏城微微抬了一下头。中国人到俄罗斯的最快方式,还是坐飞机到莫斯科。而秋明市虽然是远东的一座重要城市,中国却没什么商业和政治利益。国内来人直接到了秋明市,倒是在一定程度上,说明了他们的心情。
司空冠笑笑,道:“听说是有关什么合同的,总之,见见总没有坏处。”
……
(未完待续)
第三百八十一章 居中介绍
为了充分体现大华实业的“战斗力”,保住竞速勘探的胜利果实,在前往秋明市之前,苏城宣布所有钻井队进场,从而将“库瓦克会战”推上最后的高潮。
随着苏城的一声令下,各勘探队和钻井队全数取消了休假,包括前期已经撤出人员的几个地质队,也都从西西伯利亚的几个大城市重新启程,全员奔赴库瓦克。
三号井的数据被收集了起来,作为后续勘探和钻采的参考。以库瓦克地区的规模,各探井的地质状况将是类似的,大华只要把钻井队和勘探队撒出去,以三号井为模版,照猫画虎差不多就能掘出油来,工作效率会有极大的提高,成本费用也会一步步的降下去。
西伯利亚铁路再次超负荷的运作起来,一辆辆火车满载着中国货,或者抵达秋明市,或者继续向前,将来自中国南方的商品送到上万公里以外的俄罗斯欧洲部分去。
沿着秋明市火车站一线,堆满了来自中国的装备物资,由于当地的仓库多已难以维持,且手续繁杂,中方员工干脆将物资沿着货车线一路往前铺,转运的卡车能装多少就装多少,各个钻探队和勘探队,全都拿着介绍信来搬货,从罐头香肠到面粉烟酒,每支勘探队都得到了一定的分配,可以自行雇佣车辆来运输自己需要的生活物资。
以库瓦克地区的通行条件,铁路沿线的中方物资只会越堆越多,一度有三四公里长的物资堆积如山,等待领取。
这些物资,既有上万吨的井架钻机、彩钢板房等生产物资,也有大量的衣物和食物等生活物资,看的秋明市各级部门口水直流。
俄罗斯的物资紧缺,早就到了限购的窘境。要维持三万多名中方员工的生活所需,依靠俄罗斯已然崩溃的市场是不可行的,全得依靠国内运输,甚至连运输所需的柴油和汽油,也许要从国内送来。
此时的莫斯科人,要买一件冬季的风衣,不光得有莫斯科的户口,还得有在莫斯科连续居住一年的证明,才能用几个月的薪水从态度恶劣的服务员手里拿到一件式样老旧的沉重风衣。中方员工想在西伯利亚得到充足的补给不啻于天方夜谭。
另一方面,每名在外工作的人员,平均每人每月两三吨的生活物资是必须的,无论是医药食物,还是保暖燃料都不能缺少。要维持正常的生产活动,更要数倍于此的生产物资。
进入大规模开发状态的钻井队,比竞速勘探期间,耗费的物资量还要多。例如重晶粉、高标号的水泥等物资,同时开钻14口井的时候,自然比同时开钻4口井的时候消耗大。
这些东西,有些时候能从混乱的俄罗斯买到,有些时候从千里外的俄罗斯城市购买,还不如从国内购买来的快。
甚至有国内先进口,再出口一项物资到秋明市来,也比秋明市直接采购的速度快。
许多俄罗斯工厂的产量已经降低又降低了,但国内外的需求量却没有降低多少,他们自然会优先满足国外的客户,而非国内使用卢布的工厂。
要是换成其他外国公司,这样规模的动员,别说是组织了,想一下就会觉得头大。
即使是埃克森美孚这样的公司,出于法务方面的考虑,他们也不敢一口气组织上万人的队伍去一块蛮荒之地进行开拓。派遣100人的外包公司,签署严密的合同,用10年的时间踏遍异国土地,才是他们的勘探常态。因为任何海外钻井队的任何缺失,都有可能导致一打的官司。若是有人不幸受伤或死亡——不管是怎么受伤或死亡的,无穷无尽的诉讼会让跨国公司欲仙欲死,后悔接单。
中国执行的是另一套政策。受伤或者死亡的国企员工,向来能够得到良好的医疗和善后。保证子女乃至家人的正常生活、就业和读书,向来是同系统领导的主要工作。在石油石化这样的豪富部门,聘请工人家属到辅助部门和二级工厂,免试降分录取子弟就读本厂幼儿园、子弟小学和子弟中学,降分委培石油大学,优先聘用本系统子弟就业,高比例就医于石油医院都是再正常不过的事。
可以说,中国的国企工人,尤其是垄断国企的员工,本身就享受着超国民的福利待遇,而这种福利待遇,又是当代和先代的工人们,用辛勤的汗水和孜孜不倦的劳动换来的。
90年代的石油工人,仍然保持着听指挥,讲奉献的高效军队模式,就像是当年整编制退伍的军队一样。一支钻井队就是一个连,一万名工人就是一个师,3万名工人就是一个军,自上而下的组织体系完善而清晰,真要到队伍里去问。做钻探的队长,说不定就是退役的连排长,指挥部的后清官,说不定就是退役的团营长。
长时间的磨合调配,更是强化了这种组织体系。
在苏联解体的世界里,能够维持这种模式的国家公司,也就剩下中国企业了。
曾经的苏联高官,现在的俄罗斯富商,对大华实业组织起来的“库瓦克会战”既熟悉又陌生。
说起熟悉,是他们大都经历过激情豪放的赫鲁晓夫时代,光芒万丈的勃列日涅夫时代……至少在安德罗伯夫以前,苏联人民仍然具有战天斗地的精神和物质准备。
说起陌生,是随着戈尔巴乔夫挥刀自宫,苏联自中央到地方的组织能力丧失殆尽,数万人的会战大旗,就算能竖起来,也就是以早泄结束的命,只能让苏联的大脑爽一爽,底层的细胞们,兴许都不知道这件事。
“库瓦克大会战”这样的事,离苏联人已有10年那么遥远了。
不过,越是这样,俄罗斯商人对大华实业的好感就越多,信任程度就越高。
等苏城抵达秋明油田的时候,已有四个油田的所有者和他签约,七个油田进入了实质谈判阶段。
新马集团确定获得的油田服务合同,却是一个都没有。
可以说,在这场同质化的竞争中,大华实业已经将他们远远的抛到了后面,并且得到了当地俄罗斯人的承认。
这从俄罗斯地方政府的态度中就能看出,当苏城抵达秋明市的时候,市政府官员甚至组织了几百名学生,夹道欢迎,并且邀请苏城为本周举行的学校足球比赛颁奖。
看着排在前面的数十名小学生,苏城的脑海中,甚至能够浮现出他们戴着红领巾的景象。
当然,现在的俄罗斯联邦是不戴红领巾了,但也只是不戴红领巾了而已,偏僻的秋明市的政府机构和人员,远没有到更新的时候。
司空冠反而有些惊讶:“没想到秋明市还挺精神的,咱们的企业,要是都能像大华实业一样,早就走出国门了。我听说,中石油和中石化,都挺关注这边的。”
大型企业想要走出国门不是一天两天的事了。苏城一点都不奇怪的道:“他们的问题是国企身份,政治因素,和他们自己没什么关系。真要走出来,也许还要几年时间。”
“嗯,前两天谈到国企,有人的观点和你一样。苏董也许还记得,和咱们一趟飞机来的焦国平。”司空冠似乎并不知道焦国平和苏城一样,是周老的幕僚,因此还介绍了两句。
苏城自不会解释,点点头问道:“我在飞机上和他谈过,焦国平似乎去乌克兰搞建交谈判,他到俄罗斯来了?”
“前几天到的,听说是谈判顺利完成。他是和那几个国内的朋友一起来的,大概也是帮忙吧。”司空冠的语气非常轻松。
苏城也就轻松的接话道:“你这几位朋友是什么身份?”
司空冠左右看看,发现没人注意这边,于是低声道:“具体的我也不清楚,不过,有一位是军区的老同学,前两年听说调到四总部了。”
“四总部啊。”苏城感慨了一句,并没有太多的感觉。到了他现在的位置,外交部、国资委一类的中央部委,也许威慑力更大一些。四总部在军方自然是一等一的大部门,但大华实业和军队既没有隶属关系,也没有生意往来,属于井水不犯海水,大不了敬而远之也就罢了。
“老同学找上门,说是有合同请大华帮忙,我也不好推脱。你看看情况,能帮就帮,总不会吃亏。”司空冠见苏城神色不变,也轻松的笑笑,又道:“这家伙升职的速度奇快,说是级别和我差不多,但去的都是实权部门,呵呵……”
言下之意,自然是背景深厚。
苏城微微颔首,然后从俄罗斯中小学生组成的欢迎队伍前走过,又和秋明市的政府官员虚与委蛇一番,答应了几个赞助项目,这才招呼司空冠上自己的车,前往酒店。
在空荡荡的酒店大堂,苏城一眼就看到了浓眉大眼的焦国平。
这家伙穿了一套双排扣的西装,脸上挂着和煦的笑,看起来好像毫无棱角似的。
但在苏城的印象里,他其实是一个相当有性格的家伙,棱角只是被他的自负给掩藏了起来。
“焦国平。苏董你见过了。这位是刘明浩,我的老同学,如今在四总部工作。”司空冠上前两步,又给对方介绍:“苏城董事长和我刚到秋明市,马不停蹄的赶过来……”
苏城和对面的几个人一一握手,然后笑道:“听司空先生说是有合同要谈,不知是什么合同?”
“苏董咱们外面谈。”刘明浩说话快而利落,向前引了一下,率先走出了酒店。
苏城一愣,还没见过到酒店把人往外领的。
一行人直走到空旷的草地上,刘明浩才笑笑问道:“苏董知道咱们国家前两年,从苏联购买的苏27战斗机吗?”
“当然。”苏城心想,我在2012年听到的苏27,比1992年听到的还多。
刘明浩直截了当的道:“我们此行,一方面是要确定俄罗斯联邦会继续履行苏27的合同,另一方面,我们想购买苏27的生产线和相关技术。”
苏城忍住八卦之心,沉声问:“这方面,我有什么能帮得上忙的?”
“格鲁什科公司的夏米尔先生,您还记得吗?”
“虾米?斯科特油田股东之一。当然记得。”
“苏董能居中介绍吗?”刘明浩脸上总算露出了一些笑容。
(未完待续)
第三百八十二章 忆苦思甜
夏米尔给苏城留下的第一印象,是一个过分谦卑的苏联共青团干部。他那熟练的弯腰拍马的动作,令许多中方人员都将之称作“虾米”,喻指直不起腰地的海洋生物。
苏城一脸的疑惑。刘明浩大老远的跑来,就为了让自己介绍虾米给他?有这个必要吗?
心里想着,苏城口中便道:“如果是夏米尔的话,司空冠先生比我熟,你们应该找他啊。”
司空冠是管钱的,性格又较为绵软,和每个俄罗斯商人的关系都不错。夏米尔和他的交往自然更多。
刘明浩嘿嘿的笑着,道:“也不纯粹是介绍。我们综合信息认为,夏米尔本人的影响力还是比较有限的,所以希望苏董能够帮忙,敲定苏27的生产线合同。”
“夏米尔是什么身份?”苏城必须得问了。
刘明浩也不隐瞒,道:“他是马克西姆的孙子。马克西姆在克林姆林宫的影响力不弱,能够代表俄罗斯联邦的国防体系说话……”
果然是个三世祖,地位明显比二世祖弱的多。
如此看来,虾米同学只是人家看重的一个中介罢了。
苏27的生产线这种事,毫无疑问要俄罗斯最高层才能决定,它首先是政治问题,其次才是军事问题和经济问题。刘明浩口中的马克西姆,既然是发挥“影响力”的人,那自然是没有决定权的。换言之,刘明浩是通过苏城认识夏米尔,再联系到他的爷爷马克西姆,继而影响俄罗斯最高层……这个弯子绕的真是不小。
苏城知道,国内最终是搞到了苏27和苏27生产线的。因此沉吟着道:“假如要我帮忙的话,没有问题。不过,具体需要我做什么?”
刘明浩和崔国平互相看看,然后咳嗽一声,道:“有些事情,我们不太好谈。马克西姆最近也有些避而不见。不过,我们听说马克西姆对苏董的印象很好。”
“对我的印象?”
“夏米尔在油田的股份,其实是马克西姆的。所以,我们考虑,请苏董投其所好,自然能够推动此事。”
苏城恍然:“你是想让我贿赂马克西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