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泠然气得一副吹胡子瞪眼睛的状态:“什么叫放不下嘛是完全不把我放在眼里才说都不说一声就消失了死老头”
脚好了又没有清衡子来纠缠之后,问题就来了。
按照泠然好动的脾气,听说了武选大赛开始,怎么按捺得住不去瞧个热闹?而且尽管楚玉没有问,她心里也非常想弄清楚默涵和吴允娴怎么忽然就来刺杀自己。她们是受命于人的,这样说起来,肯定是刘永诚下令的了,他难道就不怕一击不中,把什么都给兜出来?有了这两个保镖,她胆气也壮了,决定先去探个究竟,再告诉楚玉不迟,至于他们那一派到底要牺牲多少人,既然他们一而再地对她不仁,她也没必要讲义气了,只不过她还顾虑着红绡公子和默涵可能感情深厚,到时候会力保默涵,令楚玉和红绡起正面冲突。
这一日睡醒饱餐之后,泠然忽然向高南剑和叶南乡道:“你们是天枢派掌门人的弟子,武功一定是出神入化吧?以前我听你们楚师叔说故事,把天枢派说得神乎其神的,到底是不是真的呀?”
高南剑不语。
叶南乡略略欠了欠身道:“我们从未踏足江湖,不知别派深浅如何。”
“那……你们就不想试试?”泠然开始煽动。
高南剑和叶南乡齐声道:“不想。”然后又跟木桩一样站好了。
“那好吧。”泠然只能自说自话,“虽然你们不想试,但我却想看,所以,我今天一定要去武选大赛看一看。”
他们对视了一眼,好像有几分错愕。
“你们……不会比我还白吧?连武选也不知道?”
高南剑和叶南乡又齐齐摇头。
啊真是服了,泠然震惊于他们一张白纸之余,赶紧绘身绘色地把武选的事向他们解释了一番。
高南剑总算有了点反应:“就是跟师叔祖说的武林大会差不多?”
“嗯,差不多却不一样,这些人比出来之后都是做武将的,将军哦,很厉害”泠然曲臂展示了一下手腕。
看着她的细胳膊细腿,高南剑和叶南乡面部表情同时一阵抽搐。
这两个木头大概也不知道阻止泠然,估计楚玉只交代他们一定要保护好伊人的安全,泠然一扯端着茶过来的陶春英道:“嫂子,带你去见识见识不?”
陶春英堪堪听到她说什么武举大赛,吓了一大跳:“姑娘你不是说真的吧?那里可不能乱闯而且只有男人才能进去,万一出点事,那还得了”
泠然听了这话只有更想去的心,嘻嘻一笑道:“那还不容易,找两套男装来,我带嫂子见见世面去。”
艳艳正从外面回来,只听见这一句,忙问:“姑娘带陶嫂子要去哪儿?还要换男装?”
陶春英怕人知道多了是非多,她还想劝泠然,就没做声。
泠然最近也不太待见艳艳,就笑了笑道:“不告诉你”
抬头看了一眼澹怀大殿的二楼,里头就是现成男装,钥匙她还忘记交给哪个太监,正在她身上带着,于是死拖活拽着陶嫂子上去了。
高南剑和叶南乡非常搞笑,泠然一个眼神,他们都乖乖堵在楼梯口,连艳艳也没挤上来。
陶春英黄黄的脸儿都透出了青气,着实惊得不轻:“泠然姑娘啊嫂子求你了,就别去了,哪家的女人敢这么折腾?王爷虽然疼爱你,但是去了这么不该去的地方,万一被人认出你来,他的脸还往哪儿搁?”
“嫂子你半辈子谨小慎微的,真不想见一见大场面吗?如果王爷连这样的事也怪我,我才不要做什么劳什子的王妃呢”说话间,泠然已经打开了库房大门。
进去左翻右捡,她总算翻出一件青玉色的曳撒来,问题是往身上一比,估计肩膀可以挂到肘部,过膝的袍子肯定要拖在地上,没法穿。
她立刻就垮下了脸,陶春英以为难住了她,顿时松了口气笑起来。
这么点小事哪里难得住泠然小祖宗,她拖了陶春英出来,匆匆锁上门,回房打开藏宝箱子,准备带了银票出去买,可以在马车上换嘛。
可是箱子一开,她就傻了眼,里头本来收着红绡公子送的银票,画眉石,提词的细香签……那个终日挂在身上的香囊早已在楚玉魔掌的蹂躏下化为了齑粉,换了一个更加上好的九凤荷包,据说是皇后才能用的物件……
问题是现在所有红绡公子送的东西都不翼而飞,只剩下楚玉送的各种礼物。
泠然里里外外翻了个遍还是没有,气得哐啷一声合上了箱子。
她自然知道这是楚玉干的好事,只好命人寻来两套太监服来,逼着陶春英换上,很没形象地出门了。
今日不当值的是秦子陵,这小子也一根筋,反正知道王爷把这未来的王妃宠上了天,也不害怕,还帮着说服了陶嫂子,高高兴兴赶着马车往兵部衙署设立的考试地点而去。
因为明代的武举考试必须先通过答策的笔试,不通过的人根本没有资格参加武试,而且前些年军职基本是世袭荫承,还有许多武官是直接从行伍打仗中直接提升的,导致武科考试沦为鸡肋,许多人都没有好好既修文又习武。
襄王骤然颁布了新的武举法,导致不少练就一身武艺却没好好学文化的举子在第一轮就落地,纠集在考试营地之外大发牢骚,校尉们怕生事端,沉默地将他们推挡在外。
还有许多里面考试武举的随从或者陪同进京的亲戚家人在栅栏外以各种姿态等候着,焦急却不能进去看一眼,当然最多的还是普通的百姓看客。
人多的地方就有人做生意,不少小贩在离辕门稍微远一些的位置摆了各种摊子,招揽过往行人。
+++++++++++++++++++++++++++++++++++++++
谢谢星际菜鸟、毕宁和燕韵天。
第一卷 一三四 会试新方
一三四 会试新方
泠然一行五人来到校场的辕门之前看到的就是人山人海的景象。
考试场地守备森严,一般人是进不去的。
望着校场里旌旗猎猎,尤其是看到襄王的王旗,泠然倍感亲切,一马当先,掏出楚玉以前赠给她的令牌,也不管在这里管不管用,大咧咧地朝守卫道:“我们是襄王府的,奉王爷之命前来伺候”
守卫们略略验看了令牌,点头哈腰地放行,在众人崇拜艳羡的目光中,仰首阔步走进大营的感觉真是好啊
一路走进营地,问了一个兵部小吏,才知道考试是兵部会同京营总兵官在帅府内考完了策略,如今正在教场上比试骑射与步射,据说王爷就在那里。
泠然赶忙带人寻了过去。
高南剑和叶南乡没有换衣服,走在营地里头扎眼得很,许多人纷纷侧目。
绕过一排黄帐篱笆等物,就见眼前开阔,远远看见一座三层高的华楼,楼前设了许多座位,当中高座上被一圈文武官员环绕着的大约就是楚玉了,只是隔得太远根本就看不清楚。
场地上进行的应该是一场骑射,一队八人骑着高头大马,一路疾驰过他们眼前,内中一人,竟然在马上左右开弓,弓上的箭连珠不断地射出去,前方一个草扎靶子的红心上,眨眼间就出现了一捆直没至羽的箭簇。
其余七个举子,骑射功夫有高有低,但基本能保持不错不失,总之有箭箭基本射在中间部位的,也有偶然错失一两箭的。
场上气氛肃穆,也没有人鼓掌呐喊,泠然看得津津有味,万分敬佩那个左右开弓的,向身后人道:“看看厉害吧说不定这人就是武状元,一来刚巧被我们赶上了。”
高南剑极淡地牵了牵嘴角,算是应酬地笑了一笑。
叶南乡则道:“雕虫小技而已。”
泠然知道他们大概是身负绝世武功,当然不能跟一般的举子相提并论,嘻嘻一笑,也不反驳他的话。
不一会儿,这组人骑射考试完毕,有兵丁在那边拔下草靶高声报着举子的名字和数字,倒与后世的射击比赛差不多。
场上又换了一组人开始。
秦子陵轻轻喊了声:“姑娘。”
泠然顺着他手指的方向,见一个疑似太监的人正绕在场外沿朝他们跑过来。
“王爷大概看见我们了……”陶春英双腿都开始哆嗦,她活到这么老,第一次到这种大场面来,而且还是女人不能来的地方,已经超出了她的心理承受范围。
急匆匆跑过来的果然是陆子高,他和秦子陵都是有些身手的人,远远看清了她们,就脚下生尘迅速跑了过来。
伸手向前垂下虚虚行了一礼,陆子高道:“王爷说姑娘既然来了,赶紧过去。”
泠然点点头,有心看看这样的场合都有什么人在场,刘永诚等人想帮皇帝培养势力,肯定也不会放过这种机会的,若是在场,自己来了一准吓他们一跳。
于是也不推辞,随着陆子高就走,陶春英腿软脚软,整个人几乎挂在她身上去。
走得近了,发现楚玉坐在正中一张铺着白虎皮的交椅上,目光落在她身上,略带了三分责备之色。
泠然吐吐舌头,给楚玉行了礼,忙挨到他身后站了。
众文臣武将的注意力都在场上举子身上,倒没发现这个太监有什么不妥。
不多久,骑射比试结束,有兵部的武选清吏司等人复核了成绩,将每个考生的名单封了黄色的绢纸低头呈到楚玉案上。
泠然扫了左右一眼,竟然不见刘永诚叔侄,心里暗暗奇怪,他们两人都是武将,没道理不来啊。
堂下有小吏宣布开始刀枪剑戟等十八般武艺的比试。
场上按比武的类别分成许多组,有比刀法的阵营,有比剑、枪、棍等兵器的场地,最大的场地好像是测膂力的,里头有拉硬弓、舞大小不同的大刀、还有举不同的石号等等,有裁判样的官吏走到每个分类场地中,让考生们分门别类一轮一轮开比。
这时场上虽然热闹好看,但估计要比很久才能到半决赛决赛之类的,泠然站着无聊,忽然想起后世的军事演习……
楚玉向场上看了几眼,回头来看了泠然一眼。
泠然知他对选拔战争人才很是重视,可能有点担心她捣乱,讪讪地一笑,轻声道:“奴才是来看热闹的,绝不多事。”
“刚才本王看你眼珠转来转去的,是想到什么了?”
兵部尚书张鹏也是大名鼎鼎的“泥塑六尚书”中的一员,不过场上职位数他最高,他不发表意见,一些品级更低一点的人当然抱了看热闹的心,反正武举法是王爷亲自过问下定的,他们也不敢就比武的事多嘴多舌,只是三三两两交头接耳地评论着场上的举子。
泠然本来就想到一些问题,楚玉一问,就忍不住道:“奴才认为,传统的武艺自然重要,要比一比,不过,听说当朝大炮在相爷的改进下,威力非凡,成了守城攻城的主要器械,那为什么不比点最重要的东西呢?”
楚玉点点头,“继续。”
一个太监侃侃而谈,而且王爷也甚是听得进去,众官纷纷停了各自的议论,目光齐齐落在她的脸上。
泠然精神更加足了,道:“我大明将武举考试策略放在前面,自然是觉得对一个武将来说,排兵布阵和指挥才能比个人武艺来得重要。奴才觉得,就算笔试策略考得好,那也是纸上谈兵,也许有那不擅长书面表达的,就被排挤在外了。为什么不来个实战比试呢?”
楚玉听她说得在理,问道:“怎么个实战比试法?你可说得出个究竟?”
泠然学着那些男子抱拳拱手道:“王爷是否可以派给两位举子同样数量的炮兵弓箭手战车等物,炮弹换做染料,箭去利包上面粉,中要害的军士们就下场,让举子们各自凭着聪明才智临场发挥,谁能打胜仗的,才是真正的有用之才啊”
楚玉微微点头,竟觉得她这提议很是不错,真正要选出能带兵打仗的人来,这样是最直接便利的方法,笑问众文武官员道:“众位大人觉得如何?”
兵部尚书张鹏别的不会,察言观色的功夫却是一流的,王爷没开口之前先点头,他早已看出了风向,忙道:“王爷府上真是人才辈出,这位公公说得极是在理。”
楚玉对他的话不置可否,再将目光调转其他人。
座下有一名青年武将起身道:“若当真能照这样选出来的人才,自然是带兵打仗的好手,可是这大炮弓箭等必然要一番准备,且要定好规则,既是比试,伤了士兵不好,不卖力真打也分不出真正的胜负,必然要详尽筹划”
楚玉道:“朱永将军说的才是正理,各项比武还要持续几日,就着你会同兵部衙门三日内详细拟定一个方案出来,届时本王要看到一个不一样的比武会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