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盛世收藏-第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唐风知道这位老人和自己家老头子年纪相近,他身体微微发福,满面红光,与老头子那干瘦的模样差别很大,他说道:“他老人家身板硬朗着呢。”
    黄韬略似乎想起了什么往事,突然之间有些走神,良久之后才对唐风说道:“难得啊,那倔老头终于肯让你出来了。”
    唐风嘿嘿一笑,说道:“这事磨了他老人家好久呢。”唐风是爷爷一手带大的,他早就想出来见见世面了,但他们家老头一直不愿意。
    黄韬略叹了一口气,对唐风说道:“不谈这些了,小风,你就安安心心的在我们家住下吧,就当在自己家一样,房间早就为你准备好了,有事尽管开口,以后就是自家人了,没什么好客气的。”接着,他对那小姑娘说道:“馨儿,带你唐风哥哥到他的房间。”
    “哦!”黄馨儿点了点头,对唐风说道:“我们走吧。”
    九零后的小姑娘个子都挺高,小姑娘还没怎么发育齐整个子就快到一米七了,她的身材很棒,走路摇曳生姿。唐风老实的外表之下隐藏着一颗纯洁的心,此刻,他就像欣赏一件青花梅瓶一样欣赏黄馨儿那婀娜的身姿。唐风觉得自己其实是一个艺术家,而且从发育开始就一直在艺术,这回总算看到活生生的青花瓷了,梦中的村花姐姐早就成了泡菜坛子。
    人是有第六感的,尤其是女人,要不黄馨儿怎么会感觉到身后有人在看她呢,她回头瞧见了唐风看她的眼神,嘴角骄傲的一翘,轻哼了一声。
    “哼!”唐风也哼了一声,坦然的与她对视,眼睛不往前边看,看哪儿呢?
    真宝轩的后面是一个四合院,从另一边也可以出去,黄馨儿把唐风带到房间门口就走了。唐风进了房间,房间不算大,布置得还不错,既来之,则安之,就在老头子的之交好友这边暂时安顿一下吧。
    晚饭时候,唐风见到了黄馨儿的父母。
    黄韬略的儿子名叫黄培源,文质彬彬的,为人也谦和。正说着话呢,黄馨儿的妈妈郑雅走了进来,这位年龄已过不惑的中年妇女看起来非常年轻,她一看到唐风就说道:“是小风吧,让阿姨瞧瞧,嗯,都长这么大了。”
    唐家老头子对唐风说过,唐风周岁未满时就到黄家来过,还尿了当时还没有结婚的郑雅一身,这些唐风不可能记得,但黄家一家对他并不陌生,一家人对他都挺客气,郑雅还一个劲的给他夹菜,她说道:“到家了就别客气,多吃点,看你瘦的。”唐风这不是瘦,他们家老头年轻那会儿从事盗墓营生,唐风从小就被当成盗墓者来培养,这盗墓行业跟模特行业差不多,一定得保持身材,人要胖了万一堵盗洞中间那不就齐活儿了。
    诸般事了,从四川到北京几千公里的旅途劳顿让唐风睡得很沉,第二天醒来的时候,已经是九点多了。他走出房门,门上贴了张纸条,上面画着一只呼呼大睡的懒猫,下面写着一排字,懒猫哥哥,早点在客厅桌子上。
    一番洗漱,唐风走进真宝轩,黄老爷子不在,只有黄馨儿守在店里,唐风问道:“你爷爷呢?”
    黄馨儿说道:“他老人家出去帮人看东西了。”
    据唐风他们家老头说,黄韬略鉴定文物的眼光不在他之下,看来这小姑娘对文物也应该颇有了解。他问道:“你会看东西吗?”
    “哼,别小瞧人。”黄馨儿对唐风的怀疑颇为不屑,她说道:“每年放假我都能帮上大忙呢。”


    “有人吗?”打门外走进来两个中年人,他们的衣着都很上档次,就是模样稍微寒碜点,特征过于鲜明,会搓麻将的人都认识,前者眼睛小的只剩一条缝儿了——二条!后进来的中年男人抱着一个大纸箱,眼睛又大又圆,目光炯炯有神——二饼。
    黄馨儿立即礼貌的问道:“两位要看东西吗?”小姑娘挺有做生意的样儿。
    二条问道:“黄老爷子呢?”酒香不怕巷子深,真宝轩是一间有百年历史的老字号,虽然过路客招揽不到几个,但在行内颇有知名度,许多人慕名而来。
    黄馨儿说道:“您二位先坐,我去泡茶,我爷爷一会儿就回来。”
    二饼轻手轻脚的将长方形的纸箱放在红木茶几上,然后小心翼翼的打开纸箱,里面是一些碎纸条,他撇开碎纸条,纸箱中间躺着一个牛皮黄纸包着的青花梅瓶。梅瓶瓶体修长,口小,短颈,肩丰,腹部内收,到瓶底外延,线条流畅优美,因口小仅能**一枝梅花而得名。
    二条伸手摸了摸那个梅瓶,笑呵呵的说道:“这要真是元青花我们就发了,这可是大器型七层元青花啊。”唐风暗自摇头,自从鬼谷下山元青花大罐卖出2。3亿之后,忽如一夜春风来、千店万铺“青”花开,一夜之间冒出了数都数不清的元青花。他问道:“真是七层的吗?”
    二条点了点头,肯定的说道:“这个我还能看错?绝对是七层。”
    唐风也肯定的说道:“那肯定就是假的!”
 第三章 不懂规矩
    大器型元青花的颈胫、底都是分段制作后,再用胎泥粘接成型的,接胎痕迹明显。既然是拼接而成的整体,这类青花的图案就不可能整齐划一,所以,按照主题纹饰和辅助纹饰之间的平行花边纹饰可以将外表的装饰图案进行分层。元青花的装饰图案大多分为4层,大名鼎鼎的鬼谷下山元青花大罐就是4层,此外,大器型元青花还有多达层的。
    人连东西都没有拿出来,唐风就一口断定这是假的,这不存心找人晦气吗?二饼再一看唐风那没见过世面的模样,不满的说道:“你懂不懂啊?这都还没有拿出来呢,怎么就说这一定是假的?”
    唐风说道:“不用看,肯定就是假的,元朝重九恶七,怎么会出现七层的青花?”
    “重九恶七?”二饼似乎懂点行,他也想知道唐风的依据,他说道:“重九听说过,蒙古人喜欢九。但这恶七还真没听说过。”
    既然对方不是什么都不懂的门外汉,唐风也就不再拐弯抹角了,他说道:“那你总该知道天饶一、地饶一,君饶一吧?”
    “知道啊。”中年男子说道:“这是忽必烈的规矩。”
    唐风解释道:“元朝刑罚两位数以十为基数单位,但忽必烈自认功高堪与与天地齐,遇罚十必减三,比如,判刑十年,天饶一年,地饶一年,皇帝饶一年就是七年。如果打二十棍,减三就是十七棍,所以,七这个数字在元朝很不吉利,因为事实上的刑罚是以七作为尾数单位的。所以,迄今发现的元朝所有文物都是避开七的,连文字上出现的‘七’,下边的拐弯都是向左拐而不是正常的向右拐。这个青花有七层,那不用看,肯定是赝品。”
    “我得印证一下,看到底有没有这个规矩。”二条装备齐全,他立刻从电脑包里拿出笔记本电脑上网查资料,一会儿,他摇着头对同伴说道:“他说的没错,元朝的七都是向左拐的,我们上当了。”这类历史知识跟文物本身没有关系,但却可以作为旁证证明一件文物的真假,两个中年人对历史不是不了解,而是疏忽了一个看似不相关的细节。
    二饼怒气冲冲的说道:“狗日的,专拣熟人下手呢!还说什么是民国时期的仿品,扯淡!我们回去找他们!”
    元青花不是喇叭花,怎么可能随便抓?唐风笑着摇头,这两人都不想一想,倾国家之力都没找到几个元青花,怎么可能让他们随随便便就捡到一个。
    现在的古董商当然不会傻到随便拿一件青花交到你手上,然后对你说,这是元青花。他们的做法恰恰相反,首先,他们会肯定这不是宋元明清时期的官窑青花,然后,他们会言之凿凿的说这是古代某某时期的民窑仿品。一些老想着捡漏、并自以为懂得比古董商还多的人就寻思了,会不会是古董商搞错了,把真的当成仿的了——上当的就是这些人。
    购买到这种假古董的人还往往以为自己捡到大漏了,屁颠屁颠偷笑的同时,也不忘暗骂古董商两声,傻逼,有眼不识金香玉!他们不知道,古董商在偷笑着数钱的同时,也不会忘记问候他们一声的。
    每个人都在靠自己的特长生活,古董商就是吃内行骗外行这碗饭的,想在他们手里捡漏,难!
    黄馨儿的茶才端出来,两个中年人已经离开了,她问唐风道:“人呢?”
    唐风说道:“走了。”
    “我知道走了啊。”黄馨儿说道:“我是问为什么走了。”
    唐风说道:“因为他们拿来的青花是假的。”
    黄馨儿说道:“是你看的?”
    “对啊。”唐风点了点头。
    “才这么一会儿功夫,你就确定那是假的?”黄馨儿有些不相信的问道。
    唐风说出了自己的判断。


    黄馨儿开动小脑袋瓜儿一想,说道:“嗯,好像有这么个理儿。”她说完话又问唐风道:“那你跟他们说是假的了?”
    唐风再次点头。
    “哎呀!”黄馨儿有些着急的说道:“你是怎么回事嘛,如果是真的,当然可以说,也可以开鉴定证书。如果是假的,就应该说——看不准或者是不好说,像你这样会得罪人的!”
    唐风有些纳闷,他们家老头子一直教导自己要诚实,自己也是这么做的。真的就是真的,假的就是假的,还什么不好说、看不准,城里人这是什么毛病啊。
    看着唐风在发愣,黄馨儿说道:“唐风哥哥,我这不是怪你,行有行规,不好说破的。”接着,她将一杯茶递给唐风,笑着说道:“哥哥不要生气哦,喝杯茶消消火,看不出来你还是个行家。”那是当然,他们家老头子压箱底的东西全让唐风给掏出来了,学会了当然要出来试试手,不能赚钱,学这些枯燥的玩意儿干什么。
    午饭前黄韬略回来了,一家人准备吃饭,听完黄馨儿的汇报,老人家笑着说道:“嗯,唐老头教出来的徒弟果然非同凡响,这回老头子我可有一段清闲日子过了。”接着,他转向唐风说道:“小风,以后我不在的时候,真宝轩的事情你多关照一点,一会儿我把印章给你。”
    “爸。”黄培源在一边说道:“琉璃厂这地方太复杂,小风年纪还小,这不合适吧。”这事非同小可,等于是把真宝轩交给唐风了。
    黄韬略说道:“唐老头在信上打过保票的,嗯,别说,要是真出了问题,我只会高兴,好歹也可以笑话笑话他。”
    每个人都有或是显赫或是阴暗的过去,谁都不知道唐家村那个不起眼的干瘦老头曾经盗过墓,家里拿出的坛坛罐罐还能卖几个钱。看来这位黄老爷子过去也不简单,唐风基本可以断定两位老人过去的关系——盗友!
    吃完饭,唐风决定到琉璃厂走一走,下水游泳之前,总要先试试水深水浅的。
 第四章 青玉璜
    从狭义上来说,琉璃厂是一条西至宣武区的南北柳巷,东至宣武区的延寿寺街,长度只有八百米的短街。如果说这条短街是一棵树的主干,那琉璃厂附近的街区就是这条主干所延伸出来的树枝,那些大小店面和散落在各处的摊贩就是这棵树的树叶。那么,这棵树就是广义上的琉璃厂。
    唐风此刻就穿梭在这些“树叶”之间,今天他换了一身衣服,衣服不错,但套在他身上还是觉得缺了点什么。
    唐风逛了几个小摊,没有发现什么有价值的东西,这时,他看到前面一间店铺门前围了一大群人,他也跑过去凑热闹。
    这家店名为宝玉堂,是一间主营古玉的商店。今儿好天气,阳光充足,又是城犬城管休息的礼拜六,老板将一些古董玉器连同货柜一起摆在了街边。
    一个伙计正唾沫星子乱飞的介绍着一块玉雕,他说道:“什么翡翠?什么钻石?都是外国人的玩意儿,一克拉一克拉的卖,价钱贵得离谱不说还没有什么人文价值,咱中国人讲的是内涵,玉器才是我们的民族瑰宝;您看这块玉玦——”
    “——这不是玉玦!”唐风忍不住又要扫盲。
    玉雕艺术是最古老的艺术品之一,早在7000年前的河姆渡文化和马家浜文化就有大量的玉雕艺术品涌现。这个伙计手上的这块“玉玦”在器形上叫做“圆玉”,圆玉的种类很多,扁平相连的圆环状称之为“玉璧”,玉璧的圆环中间有一道缺口的称之为“玉玦”,半圆或弧形的圆玉称之为“玉璜”,玉环是从玉璧演化而来的,它的环不是扁平的而是圆形的。
    伙计瞧了瞧唐风,说道:“这位先生外行了吧,玉璧缺一块就叫玉玦。”
    唐风说道:“玉玦哪有缺这么大一块的,缺口大于宽度就是玉璜了。”
    “我知道这区别”伙计平常没怎么注意,现在仔细这么一看,这缺口是挺大,他说道:“这块玉玦的缺口虽然有些大了,但却并没有大于宽度。”
    唐风说道: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