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盛世收藏-第3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哪儿呢,既然是无主的,那我们就搬回去。”陈彦循着唐风的目光向前望去。
    ★逆水行舟不进则退,还是需要票票。★
 第二十五章 考古专家
    “开什么玩笑!”陈彦远远望去,只看到位于远方山脊之上的巍峨长城,他说道:“这玩意儿就算能搬都没地儿放。”
    唐风说道:“我不是说长城,我是说前面那座石拱桥,绝对的文物。”他们所走的乡村小路的前面,有一座不是很高的山,山下有一座石拱桥。
    “果然是无主的,就是搬不动。”他们现在离那座小桥还有二十米,陈彦看着那座不起眼的小桥,问道:“你离这么远就能肯定那是文物?”
    唐风用手指了指石拱桥边那颗树冠巨大的银杏,对陈彦说道:“那棵树可以证明这是文物。”银杏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树种之一,最早出现在3。45亿年前,被称为活化石,这种树的寿命长达千年,中国现在仍然存活的银杏距今已有3500多年的历史了。
    由于石拱桥就在这颗银杏树下,银杏的根系已经扎进了石拱桥的石缝,一看那根最粗壮的树根的直径就不难想象这座石拱桥的历史有多长。
    两人走到石拱桥的桥边才发现桥下是一条滩多水少的小溪,浅草没路、小桥流水,如果老树再停上一只昏了头呱呱直叫的乌鸦的话,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的悲凉萧瑟感觉就出来了。
    但他们并没有看到乌鸦,却看到了一位美女。唐风跟陈彦来到石桥边才发现这边挺热闹,有好几个人坐在桥下小溪边的石滩上。
    “差不多了,开工吧。”一个中年人招呼着同伴。
    唐风和陈彦两个人的眼睛同时聚焦在一位身段窈窕的女子身上,运动鞋、牛仔裤、夹克衫,马尾辫露在棒球帽外,女孩子也可以英俊潇洒的(春哥纯爷们,不归此类),她的五官精致的无懈可这时,她那冰冷的目光望向了唐风,唐风宁愿遇见一只昏了头呱呱直叫的乌鸦也不愿意遇到她。
    她就是柳月,其实唐风也就看了几眼她的背影,但偏偏就跟她的目光相遇了,柳月愣了愣之后突然掩口而笑,转过头去了。
    陈彦立即用胳臂撞了撞唐风,说道:“她刚才对我笑了。”看这家伙的样儿,估计心里早就开始重新评估自己的魅力值了。
    唐风一看这些人手里的测量仪器就猜出了他们的身份,他们在进行考古,大工程之前文物部门都会召集考古专家对拆迁地进行一番地毯式的搜索,以防有文物遗迹被破坏。
    七八个考古人员从溪边的石滩走上岸,然后一起围在一块石碑周围你一言我一句的谈论,陈彦对唐风说道:“走,我们也去看看。”反正闲着也是闲着,唐风跟陈彦一起走了过去。
    古人认为修建桥梁方便行人是大善积德之事,因此,桥边都立有桥碑,用于歌功颂德。这块桥碑高约半米,宽30厘米左右,桥碑正面的中间竖刻着“积善桥”三个楷体大字,这是桥名。桥名的下面还有两排楷体小字的落款,分别写着横山郡,大宋宣和七年,前者是指地名,后者是指修桥时间。
    唐风拿的还是比较准的,密云地处北方,上面的大宋肯定是指北宋。北宋宣和年的皇帝在中国历史上也算得上是大名鼎鼎了,正是他大力提倡收藏,促成了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收藏热。不过,他的大名鼎鼎并不是因为这个,因为他是历史上最窝囊的皇帝之一——宋徽宗赵佶,宣和七年也就是公元1125年,距今差不多有九百年。

()免费TXT小说下载
    桥碑的背面密密麻麻的刻着一些小字,上面留有捐资建桥人的姓名并附上了一些歌功颂德的话。由于密云地处偏僻,并没有出现过什么名人,所以,这块桥碑没有太特别的地方。
    “这桥不对啊。”一个考古人员说道:“宣和七年怎么可能出现横山郡的字样呢?”
    古代密云隶属于檀州,后晋天福元年也就是公元936年,臭名昭著、认贼作父的后唐大将石敬瑭将幽云十六州割让给契丹,这其中就包括檀州。幽云十六州的拱手相让让古代中国彻底失去了北部的屏障,长城几大要隘,山海关、喜峰口、古北口、雁门关皆落于敌手,汉民族漫长的苦难史拉开了序幕。
    北宋宣和五年,就是公元1123年,金国将檀州归还给宋朝,宋徽宗改檀州为横山郡。公元1125年,也就是宣和七年,金国又侵占横山郡,再次将横山郡改名为檀州。
    这座桥修建于1125年,那么当时的地名就应该叫檀州,既然是檀州那就属于金国,谁那么大胆子还敢留横山郡、大宋宣和七年的字样呢?正确的落款应该是檀州、大金天会三年。
    “是啊。”另一个人也说道:“这不符合常理呀。”
    “我倒是觉得完全符合常理。”唐风老毛病又犯了,好在这不是文物交易,为首的中年人问唐风道:“这位先生可有依据。”
    唐风说道:“那时候交通闭塞,中央政府的通告很难及时的传达到普通老百姓耳中,虽然已经沦陷了,但老百姓并不知情,所以他们还以为自己是大宋子民。还有一种可能,就是这座石拱桥是跨年度完成的。造桥立碑前,这里还叫横山郡,等到这座桥完工时,这里已经改叫檀州了,巧就巧在这座桥修建于1125年,恰好撞上了。”这个跟前面的孟法师碑拓本不一样,当时的孟法师碑立于长安,长安的老百姓第一时间就能得到改年号的消息,但这座桥地处边疆,老百姓不知道局势变迁也是有可能的。
    “嗯,我觉得应该是这样的。”说话的是柳月,柳月说道:“本来立好的桥碑应该被官府勒令整改的,但由于这个地方实在太偏僻,官府没注意,老百姓也就得过且过了。”老百姓才不管哪个政权上台呢,他们最希望过好日子,最怕折腾。
    唐风觉得奇怪,柳月是拍卖行的,她怎么有资格进入考古的行列呢?他心里想着,眼睛不由自主的望向她,她的的胸前挂着一块牌子,牌子上面写着:中国国家博物馆实习研究员柳月。啧啧,真看不出来啊,她还是一位考古学家。
    “也只能这么解释了,唉”中年人叹了一口气说道:“这座桥估计是留不住了。”
    “张教授。”柳月对中年人说道:“这棵银杏树可以移走吧?2000多岁了,砍了多可惜。”
    “嗯。”张教授点了点头,说道:“我回去打个报告递给林业部门。”
    陈彦一看这阵势,哪里还会不明白,他连忙拉开唐风,轻声对他说道:“哎,我们得赶到他们前面去道观,不然就没好东西了。”连一棵树都要移走,他们走过的地方还能留下什么呀。
    ★上架日期已定,覆发誓这本书不会太监,请兄弟们继续支持吧!★
 第二十六章 罪魁祸首
    唐风想想也是,不管那个道观有没有好东西,先去一步总是好的,他说道:“嗯,我们先走。”
    过了石桥是一条依山而修的小路,二人顺着小路绕过山坡之后,面前豁然开朗,远处的山坡上矗立着一座气势恢宏的庙宇。
    唐风越看越不对劲,这座庙宇香火鼎盛,不像是要拆迁的样子,他问陈彦道:“这那里是道观,分明是庙宇,它真的要拆吗?”
    “嗨。”陈彦摇着头说道:“你说的那个是北京市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有一首经典的诗形象的概括了古北口的文物建筑,七郎坟,令公庙,琉璃影壁靠大道,一步三眼井,两步三座庙。唐风所指的那座庙宇就是两步三座庙,远看是一座庙,它其实是由药王、佛阁、龙王三座庙组成的。
    陈彦指向更远的另一边;两座山之间的垭口说道:“我说的是那一座。”
    唐风往那边一瞧,那座庙啊,不拆都可以,它自己都能倒,破旧得不行,他说道:“那也不是道观啊,分明就是遗迹。”
    陈彦说道:“来都来了,去看看再说吧,就这样空手而归不是浪费汽油吗?”
    既来之则安之,唐风不乐意也得去,两个人沿着山路走向那座庙,废了好半天功夫两个人才走近这座庙,唐风就摇着头说道:“这里有文物才出鬼了。”这是一座关帝庙,修在古北口这边的话就该叫边关圣庙,古代的统治者为了鼓舞镇守边关的将士的士气,会在边陲和重要关塞修建关帝庙,供奉被誉为“战神”的关羽。这座边关圣庙非常残破,院墙之内杂草丛生,几座残碑早已是东倒西歪,很适合拍鬼片。
    唐风摇着头说道:“我说你都交了些什么朋友啊,被人忽悠到这荒山野岭来?”
    “这小子,竟敢忽悠我。”陈彦马上拿出了电话,结果,没信号,这家伙交游广阔,获取了海量的信息,但这真假就不敢恭维了,一半一半吧,唐风也看得开,不可能次次都有好运气的,他说道:“算了吧,休息一会儿回家了。”
    “我去上个厕所。”陈彦急匆匆的跑进这座边关圣庙,反正里面也不可能有人。
    唐风走到边关圣庙的另一边,远处,是自明朝以来就没有修正过的古北口长城,这横卧在山脊之上的残垣断壁具有一种震撼人心的苍凉之美,那残破、古旧、朴拙的砖石绵延于崇山峻岭之中,让人仿佛回到了那金戈铁马的冷兵器时代。
    “唐先生,您好。”唐风还沉浸在遐思之中,身后传来了柳月的声音,唐风回过头,戴着棒球帽的女子正微笑着看着他。唐风觉得挺纳闷,这女人不是很讨厌自己吗,这会儿怎么突然变得这么客气起来,难道她看上自己了?不过,唐风现在可没时间YY这个,因为柳月的那些考古同事们也走进了边关圣庙,上厕所的陈彦被他们撞上多不好。只要不抬头、到处是茅楼,男人撒泡尿用不着进边关圣庙,陈彦躲到里边干什么可想而知。
    柳月走到唐风身边,怯生生的问道:“唐先生,你有时间吗?”

()免费TXT小说下载
    唐风才不会真的自恋到以为柳月对自己感兴趣的地步,他反而开始谨慎起来,这女人突然改变态度一定大有问题。他说道:“有时间,你有事?”
    “嗯。”柳月说道:“我是要跟你说一件事情。”
    “什么事儿呢?”人家对自己客气,唐风当然不会小家子气。
    柳月咬着嘴唇小声的说道:“那你要先答应不生我的气。”
    唐风勉强笑了笑,说道:“我又不是打气筒,专门生气的,你说吧,我不会生气的。”
    “那我就说啦。”柳月想了一想,问道:“你前些天是不是帮着警方破了一件案呢?”
    “是啊。”唐风心里更奇怪了,这事她怎么知道的?警方说好保密的。
    柳月接着问道:“那你是不是很不愿意跟警方合作呢?”
    唐风点头说道:“不是因为迫不得已,谁愿意跟他们打交道啊。”
    柳月说道:“苏晴姐是我的好朋友来着,她今天中午去了我家。”
    唐风马上就明白了,他问道:“那个举报人就是你?”
    柳月点了点头,说道:“对的,我们家有人买下了那个黄铜金柱盘龙古灯,我看出那是才出土不久的文物,就通知了苏晴。”
    “可”唐风伸出手掌往下压了压,将语气放平缓之后才说道:“可你也不该把我捎上吧?”
    “不是的呢。”柳月说道:“那天在天津跟你交易之后,我心里特别恨你,我回到北京就跟苏晴姐提了一下这事,她是警察嘛,就喜欢刨根问底,我就把事情的前前后后全跟她说了。不过唐先生,我可没有全说你的坏话,我承认你的鉴定水品很高的。”
    “哎。”唐风说道:“难怪她会盯上我,还对我那么不客气,原来是替你出气呀。”
    “这事其实是个巧合。”柳月说道:“那天她在地下黑市认出你之后,就一直在暗中留意你,到你买下那尊佛像,接下来才有后面的事。”柳月既然是国家博物馆的实习研究员,她的水平肯定不低,连她都承认唐风的水品很高,外行的苏晴自然也认为唐风是高手。既然是高手,唐风高于市场价买下那尊佛像当然就会引起苏晴的怀疑,所以她才找茬胁迫自己帮他们办案。唐风恍然大悟的说道:“我是说嘛,他们怎么就盯上我了,原来是因为你呀。”
    “这事儿我也是今天中午才知道的。”柳月说道:“她是警察,这种事她可会保密了。”
    唐风问柳月道:“你完全可以不告诉我这事呀?”
    “我不说,苏晴姐也会说的。”柳月带着一些无奈的说道:“因为她打算把整个事情的来龙去脉都告诉你,你迟早还是会知道的。”柳月的想法很单纯也很实在,她肯定是朱家的人,因为她外公是朱记拍卖行的董事长。而唐风毕竟跟她们家有业务上往来,这一来二去,唐风总会跟她碰面的,与其被唐风抓住把柄大肆讨伐——在柳月眼里,唐风完全会这么做,所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