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盛世收藏-第36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幅《空山鸟语》是一幅工笔设色画,“设色画”是专业术语,说白了就相当于照片中的彩照,而水墨画就是黑白照了。一分钱一分货,这幅画标价达到150万不是没有道理,它的作者书画印上赫然留着“华亭思白”这四个象征着高价的字。华亭思白是明代画家董其昌的款印,董其昌字玄宰、又字元宰;号思白又号香光居士。董其昌是江苏华亭也就是如今的上海松江人,所以才会有华亭思白字样的书画印。
    说到明代绘画,董其昌之名可谓如雷贯耳,他是晚明时期最杰出、影响最大的书画家。虽然董其昌这个人的人品差得令人发指,绝对属于地方恶霸一类的人物,甚至还因为倒行逆施激起过地方民变,在中国这样的顺民社会,逼得人造反的人肯定可恶到了几点,婶可忍,叔还不可忍呢?但这些并不能抹杀他的才华,董其昌才华横溢、文思敏捷,通禅理、精鉴藏、工诗文、擅书画及理论。他的绘画对明末清初的画坛影响很大,并波及到近代画坛,所以他的作品一直都是海内外大收藏家寻觅的目标。
    鉴定古画,经常需要鉴、考并用,鉴中有考,考中有鉴,一般情况下,是先以鉴为主的。从目鉴上来看,这幅《空山鸟语》墨色层次分明,拙中带秀,清隽雅逸,山水树石烟云流润,柔中有骨力,转折灵变,神气俱足,应该是真品无疑。目鉴过后就该考证了,首先要考证的是时代风格和个人风格,这幅画不但很符合明代晚期的绘画风格而且也符合董其昌的个人风格。
    “先生”此话才一出口,唐风和柳月相视一笑,因为他们说出了一样的话,听到有人招呼,伙计急忙跑过来礼貌的问道:“请问三位需要什么?”
    “把这幅画拿出来看看!”这次连苏晴都忍不住笑了出来,柳月指着董其昌的《空山鸟语》,而唐风指着那幅水墨画,但两个人却异口同声。这样也挺好,起码唐风跟柳月两个人不至于抢到一起去。
    ★马上就要脱离新人榜了,兄弟们继续投票吧,保住都市推荐榜的位置,多谢了。★
 第二十九章 高端市场(三)
    同来的两个人同时要看两幅画,一身名牌的柳月也就罢了,一副寒酸相的唐风也要凑热闹。伙计打量了三人一番,用程式化的礼貌、形象化的怀疑语气问道:“请问,您二位真的要买吗?”
    “怎么?”柳月恢复了淡漠的表情,她问道:“这里的画不能拿出来看?或者,您认为我们买不起?还是,需要找一个能做主的人?”
    每个人的家庭背景不同,成长环境各异,社会地位也有落差。这些外在的因素影响着每个人内在的性格,这从林沐雨和柳月的为人处事可以看出来。普通人家出生的林沐雨为了一些现实原因,会适时的掩饰自己的真实想法,因为她脱离了工作就不能在这座城市中立足,所以,就算她讨厌江源这个人也不愿意去得罪他。而有钱人家出生的柳月则完全不不需要看人家的脸色行事,所以她说话就比较直接。
    生活就像一片充满杀戮的原始森林,不管是吃素还是吃荤,每个人都有一套适合自己的生存法则。
    唐风之所以反感柳月,就是因为她这种棱角分明、伤人于无形的性格,相信这个伙计也是如此。当然,这不代表唐风会同情这个伙计,这家伙也太势利了一点。
    “对不起。”伙计还是很客气的说道:“我需要去问一下。”既然处于食物链的下端,便没有权利可言,伙计也只好硬生生的吞下柳月塞给他的这只苍蝇了。唐风可以因为几个小女孩的戏言揣着几百块钱就离开黄家,他也可以不给江源这样的富豪的面子,他还可以适当的欺负一下苏晴和柳月,因为他有这个底气和实力,而这两样东西不是人人都有的。
    一会儿,一位穿戴整齐看起来颇有领导风范的中年人走了过来,他微笑着说道:“对不起,刚才那个员工是新来的,不会说话。这画你们要不要都可以拿出看的,您三位请先到办公室稍等一下,等会儿他们就会把你们看中的画送过来。”
    唐风才不会相信那个伙计真的是新来的,这是刺激消费的伎俩,一些装逼人士往往容易上当,看不起老子是吧,老子钱多的可以砸死你们,今天偏就要拿几幅最贵的画回家挂厕所里。
    四人来到办公室,另一个伙计奉上了茶水,一会儿,两幅画也送了进来。
    中年人展开了第一幅画,是柳月看中的《空山鸟语》,所谓考证,是借助于画家传记、书画著录、有关诗文、历史知识等方面来判断古画的真伪。这幅画是卷轴横幅,上面钤有《华亭王氏珍赏》的鉴赏印。古画的鉴赏印跟古籍一样,说明这幅画曾被鉴赏印的主人收藏过。而《华亭王氏珍赏》这枚鉴赏印的主人在历史上也非无名之辈,他就是清朝康熙12年科举考试殿试的榜眼王鸿绪。王鸿绪字季友,号俨斋,又号横云山人,官至户部尚书,他精通鉴赏,书画收藏颇丰。他跟董其昌一样,也是江苏华亭人,他的书画著录《平生壮观》里有这幅《空山鸟语》的记载。
    书画著录是指将历代书画家的书法、绘画作品的名称汇编成册的目录书籍。上面记载着书画作品的质地、尺寸、内容、名称、题跋等等与绘画相关的资料。
    柳月拿出手机翻出资料与这幅《空山鸟语》对照了一番,说道:“确实符合《平生壮观》的记录。”历史上有这幅画的记载起码可以说明这幅画不是凭空捏造的,现在又该回过头来看画本身的真伪了。
    书画作伪的方法归纳起来有三种,一是完全作伪,二是真伪参半,三是代笔。完全作伪有四种手法,分别是摹、临、仿、造。摹是完全按照原画勾摹,多见于工笔人物、花鸟画;临是对着原画临写,多用于写意画和行书草书;仿就是在没有原画的基础上模仿作者的笔法或大意,这种手法要求极高,作伪者往往本身就是造诣颇深的书画家;造就是什么都不管不顾就凭空伪造,这些人多是一些专门作伪的工匠,他们也具有较高的绘画造诣。真伪参半也有四种手法,分别是添、减、割、拆,这些手法都是在古画的基础上以古改古,将一些市场价值不高的古画改头换面变成名家名款。代笔就如同现代的枪手,是在作者已知的情况下代作者作画,完成之后再剁上作者本人的书画印。
    经过一系列考证后,现在基本可以排除这幅《空山鸟语》是通过真伪参半或是他人代笔作伪的可能,只要可以再排除是摹、临、仿、造的可能,那这幅画十有**就是真品了。
    苏晴抬腕看了看时间,都快半个小时了,虽然她是外行,但她感觉认为。这幅画应该是真品,能让两位高手一起鉴定这么长时间而找不到任何破绽,这本身就是一种证据。
    随着时间的推荐,柳月心中那真赝的天枰开始往真的一边倾斜。这幅画保存的不是很好,画绢看上去都快呈蜡黄|色了,画绢和颜料显得很松脆,这种成化的效果不是短期内所能显现的。而且这幅画的画绢上还有一些虫蚀食过的痕迹,这更增加了她的信心。她这边还在看,那边的唐风突然低头闻了闻这幅画,旁边的苏晴看到唐风用鼻子去闻这幅画,心里觉得非常的奇怪,鉴定书画也可以用鼻子的闻的吗?
    唐风闻过之后问柳月道:“柳小姐是想要买这幅画吗?”
    柳月这边还在按部就班的一步步考证,认为是真品的信心也在一步步的增强。听到唐风的问话,她抬眼看了看唐风,点头说道:“如果是真的,确实有这个想法。”
    “那你就打消这个想法吧。”唐风直截了当的说道。
    突然听到唐风来了这么一句,她有些难以置信的问道:“你的意思是这幅画是假的?”
    唐风点头说道:“绝对是假的。”
    “为什么?”苏晴和柳月同时问道。
    ★精华还有很多,需要灌水的兄弟们快发书评吧。★

()免费电子书下载
 第三十章 高端市场(四)
    这边的三个人说话的声音都很低,中年人就坐在一边,但他好像根本没有听到他们的对话一般,只顾着看手中的报纸,既不承认也不否认。这就是大古玩店的操作技巧了,他们不会让客人就在店堂里验看,您几个人在办公室里边怎么说都没关系,不买就不买,反正这活儿就是姜太公钓鱼愿者上钩。
    行家一出手,便知有没有,中年人一看柳月的鉴定手法和技巧就知道她是高手,连忽悠的心思都没有了。自家人知道自家事,中年人当然知道这副《空山鸟语》是假的,这是他们店里的几个专家一起打眼的杰作,假得很真,他只能寄希望于柳月也跟着打眼了。如果是柳月看出来这幅画是假的,他也不会感觉有多奇怪,但唐风先看出来他就觉得有点匪夷所思了,因为他就没看到唐风细看过这幅画,直接闻一闻就说是假的,这也太离谱了一点。
    唐风对柳月说道:“柳小姐可以把卷轴的两端和画绢的中间对比起来看一看。”
    柳月依言将卷轴两端拿到中间跟画绢本身作对比,好久之后,她皱着眉头问唐风道:“你怎么这么快的?”
    一旁的苏晴急于知道结果,她问柳月道:“这么说你也确定是假的了?”
    柳月点了点头,说道:“是的,两端和中间的成化程度有差异,肯定是假的了。”
    苏晴仔细看了看,奇怪的问道:“我怎么看不出来?”
    柳月说道:“差别很细微,你又是外行,给你放大镜你也看不出来。”一幅画的成化,是连绢带画一起成化的,如果同一幅画的成化程度出现了局部的差异,那肯定就是假的。没有唐风的提醒,柳月一样可以看出这幅画是假的,但她的步骤还没有到这边来。柳月不是在奇怪唐风能看出这幅画是假的,而是在奇怪他为什么可以这么快得出结论。
    “柳月,你不会吧?”苏晴问柳月道:“这差距也太大了,我怎么觉得他比你快很多呢?”在苏晴眼里,柳月和唐风就是曼联跟阿森纳,两个队碰到一起谁输谁赢都有可能,但上半场出现一方大比分领先就很出人意料了。
    柳月说道:“我也不知道,我已经很快了。”接着,她有意无意的看了唐风一眼,说道:“藏私的人呢,往往都很小气,他们是不愿意把自己的经验与其他人分享的,不知道唐先生是不是这种小气的人呢?”
    “我完全有可能是藏私的、小气的人。”唐风说道:“你也别多问了,方法不一样罢了,我的师傅教我的古画鉴定方法是先从材质开始的。”
    这里就有主流鉴定方式和非主流鉴定方式的区别,不是说没有唐风柳月就一定会上当,只是时间问题罢了。柳月所用的鉴定方式是主流的方式,重画质而轻材质,一步一步按部就班的来,先看画后看款,再考证,一般的假画很快就无所遁形,这幅画只是一个特例。那么,为什么主流的鉴定方式是轻材质的呢,因为博物馆现在都已经把材质的年代鉴定交给仪器了。与主流的鉴定方式不同,唐家的鉴定方式是经过盗墓者的鉴定术改良过来了,而盗墓者的鉴定术是最重材质的。因为盗洞的限制,盗墓者往往不能一次性将墓室里所有的东西全部盗走,所以,他们都有一个习惯,先拿值钱的。墓室里黑灯瞎火的,盗墓者没时间也不可能去一一辨别,所以他们更多的依赖于对材质的鉴别,金器的总比铜器的值钱。
    说直接一点这就是考古与盗墓的区别。考古光明正大,戴着手套,小心翼翼的起出东西,再拿着刷子刷了又刷,最后放进塑料薄膜的封套里,分门归类一起运回去做接下来的分析鉴定。盗墓毕竟见不得光,拿着麻袋选上几样值钱的东西兜圆了就跑,一次拿不了再来第二次,因为他们不敢保证还有第二次进来的机会,所以要先拿值钱的。当这两种鉴定方式传承到柳月和唐风身上时,我们便看到不同的鉴定习惯,不说谁优谁劣,单就这幅画来讲,唐风先看材质的出发点更接近于终点。
    柳月一眼不眨的看着唐风,问道:“能不能说一说你的依据呢?比如,你闻到了什么味道让你做出了判断?”
    “我没有闻味道。”唐风摇着头说道:“我刚才只是凑近了细看而已。”唐风这样说两女怎么会相信,但他是无论如何不肯告诉她们自己的诀窍的。
    新画作旧的方法有很多,最常见的有蛇虫鼠蚁撕咬和茶水熏蒸。蛇虫鼠蚁撕咬就是专门弄来蛇虫鼠蚁来撕咬书画新作,这样就能留下被虫蚀食过的痕迹。茶水熏蒸就是把字画挂在墙上,墙脚放一口装满茶水的大锅,燃火开煮,用茶水蒸发出来的气体将字画熏黄,令纸质和颜料松脆变质,加速陈化。熏旧之后,再挂在通风阴凉的地方风干祛除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