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盛世收藏-第37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凉的地方风干祛除茶叶的味道。这幅《空山鸟语》仿得极其逼真,它的作旧方法就是先用蛇虫鼠蚁撕咬留下痕迹,再用茶水熏蒸法作旧,但作假就是作假,总会有蛛丝马迹留下来,茶水熏蒸法就不能将整幅画的成化效果做到一致。而且茶水的味道也没办法完全根除,嗅觉敏锐的唐风一闻就闻得出来。
    唐风怕她们追问,忙对中年人说道:“这幅画可以收起来了,让我们看看下一幅吧。”
    中年人点了点头,说道:“没问题。”
    第二幅画是一幅水墨画,画面描绘的是:一叶扁舟飘在静静流淌的江面上,江岸两边是一些树木以及花花草草,远处,是连绵不绝的山峦。扁舟上,一个负手而立的青年书生正手指着最高的一座山峰跟船家说着什么。题款上写着四个草书大字——指点江山。这幅画很是粗糙,画绢本身就不好,质地粗糙,经纬稀疏,命名为《指点江山》倒也牵强附会,但此画的质量就不敢恭维了,笔墨混沌,斑斑点点,如果是油画,倒有点印象派的味道,但作为水墨画,也只能称之为写意画了。
    唐风细细的看了看之后,问中年人道:“这画怎么卖的?”
    ★凌晨还有一章。★
 第三十一章 高端市场(五)
    刚把那幅《空山鸟语》收拾好的中年人看了看那幅画,又看了看唐风,平静的说道:“148万。”
    论质量,这幅《指点江山》还不如那幅赝品《空山鸟语》,苏晴见唐风看好之后直接问价钱,知道他有心购买,她问唐风道:“唐风,你要买吗?”
    唐风向苏晴点了点之后问柳月道:“柳小姐以为这幅画如何?”
    这幅画的款识上写着:祝希哲,成化戊戌年于臣恩亭。并钤有“祝希哲印”、“吴门枝山”两枚书画印。
    柳月微笑着说道:“如果不出意外,这该是祝允明的真迹了。”祝允明也是明代著名的书画家,他字希哲,号枝山,与唐伯虎、文征明、徐祯卿齐名,四人并称为——吴中四才子。
    外行看热闹、内行看门道,苏晴在柳月和唐风面前简直是两眼一抹黑,她不满的说道:“喂,你们两个能不能说清楚一点呢?”
    柳月手指着画上那枚“宝笈三编”的鉴赏印说道:“看这幅画的真赝只须验证这枚鉴赏印章就可以了。”宝笈三编是清宫内务府的鉴赏印,而清宫内务府的著录《石渠宝笈·三编》中正好有这幅画的记载。与《空山鸟语》的“华亭王氏珍赏”印不同,这枚“宝笈三编”是皇宫鉴赏印,印章本身和红色印泥都有独一无二的特点,极其不易作伪。

()免费TXT小说下载
    苏晴指着款识上“臣恩亭”那三个字说道:“这个‘臣’字比另外两个字明显要小很多,而且还有篡改过的痕迹,这个怎么说?”臣恩亭的臣字篡改痕迹非常明显,苏晴都能看得出来,唐、柳二人自然不会看漏。柳月说道:“这个字不念‘臣’应该念‘临’,原字应该是临恩亭,因为要避讳清朝顺治皇帝的名字——福临中的‘临’字,所以这个字被剜去了一半。”观世音因为要避讳李世民改成了观音,但皇帝出生起名前就出现的避讳字该怎么办呢?那就只好由后人人为的剜改成其他字了。
    唐风接着说道:“避讳是一种很严重的人为破坏,尤其是是对书画艺术品,但这却能从一个侧面证明这幅画的真实性。”
    “等一等!”苏晴马上问道:“你们刚才说这个字被剜去了一半,‘临’字剜去一半会是‘臣’吗?”
    “唉。”柳月摇着头说道:“跟你解释就是麻烦,我们现在所用的汉字是解放后才开始普及推广的简体字,古代使用的都是繁体字,繁体的‘临’的一半不是臣吗?”繁体字的“临”书写出来就是“臨”,它的一半就是“臣”。
    苏晴感觉到了一个严重的问题,跟这两个人在一起严重缺少话语权,她靠近唐风用胳臂轻轻撞了他一下,说道:“哎,我还有一个问题要问你。”
    唐风心里正在盘算148万这个价钱是否合算,在听到苏晴的问话后,他低声在她耳边说道:“我说苏警官,你就别再问了,一会儿人家该不卖了。”
    书画其实不是指单一的艺术品,它包括书法和绘画。在吴中四才子中,祝允明最擅长书法,他不但是文征明的书法老师,在书法上还指点过唐寅。因为他书法造诣精深,所以他的书法作品的行情一直看涨。在前不久中国嘉德拍卖公司举办的中国古代书画作品拍卖会上,祝允明的楷书作品《黄庭经》成交价高达526万。同一次拍卖会上,唐寅的行书作品《焚香默坐歌》也创出470万的高价。
    一般来说,绘画作品的价值要比书法作品高,唐寅的绘画真迹行情不但超过千万而且还有价无市。两相对比一下,这幅《指点江山》的价值似乎也该在千万以上,但店家不是傻子,他们定的这个价钱还是偏高的。首先,这幅画的品相就不是很好,它所使用的绢是当时市面上最廉价的绢。这种绢质地粗糙,经纬稀疏,摸起来就像沙纸,极其不易受墨。所谓好马配好鞍,绢不好自然会影响画的质量,进而也就影响了价格。其次,这幅《指点江山》是水墨画,水墨画的行情一直就不如设色画。再次,绘画不是祝允明专长,行情必然会受到影响。
    店家是根据行情来定价,唐风却是从收藏价值方面来衡量的。首先,祝允明的绘画传世量极少,这极有可能是他绘画作品中的孤品,物以稀为贵,这就抵消了品相不好带来的影响。其次,因为这种绢不好,所以以这种绢为材质的绘画精品就少,这有可能就是这幅画被清宫收藏的原因。再次,收藏之道,买低拒高,行情低迷的时候也是适合买进的时候。
    总而言之,唐风认为这幅画很有增值潜力决定要买下来,他说道:“这幅画我要了,怎么付账?”
    听到唐风说要买,中年人立即来了精神,他笑着说道:“刷卡、现金都可以。”
    唐风说道:“那就刷卡吧。”现在的银行卡没有刷卡上限,这也省了唐风不少事儿,于是,他卡里还没有放热的160万变成了12万,而且这笔投资还存在着相当大的风险,不过,相比房地产和股市,艺术品投资的风险要小很多了,至少没有受到金融危机的影响。
    但是,做完第一笔投资的唐风并不轻松,初到高端市场就把自己打回了原形,现在身边又只剩20来万了。这么一来,他还需要到低端市场去淘东西,老这么折腾可不行啊。
    走出北京古玩城,苏晴向唐风挥了挥手,说道:“唐先生,那就再见了。”
    “嗯。”唐风点头说道:“再见。”
    与苏晴的简单告别不同,柳月很正式的向唐风伸出手,说道:“唐先生好眼光,柳月受教了。”
    唐风微微一笑轻轻握上她的手,说道:“柳小姐客气,总算不再看我不顺眼了。”
    柳月有些不好意思的说道:“柳月知道错了,唐先生不要老翻旧黄历,好吗?”
    “当然不会。”唐风点了点头。
    “哦,对了。”柳月想起了一件事,她对唐风说道:“周末就是朱记的拍卖专场了,到时候再见。”
    柳月不说,唐风还差点忘了,他还有一块笏板委托给她们家了,如果那块笏板能够买个好价钱的话,那他就可以继续淘高端市场了。
    搓过一次大麻将,对搓小麻将也就不再感兴趣,唐风点头说道:“好,到时候再见。”柳月和苏晴走后,唐风叹了一口气,他觉得陈彦的提议非常好,是到了做点生意的时候了。
    ★第一笔艺术品投资完成,但还不至于把唐风打回原形,那块笏板就是转机。今天《盛世收藏》下了新人榜,以后就更需要兄弟们的支持了,请大家多投点票吧,保住都市类推荐榜的位置。★
 第三十二章 稳妥发展
    离开北京古玩城,唐风拿着祝允明的《指点江山》来到街对面的街心公园找了一块大石头坐了下来。他买下这幅画不完全是为了艺术品投资,他是真的喜欢这幅画,这幅《指点江山》完成于成化戊戌年,也就是公元1478年,那一年的祝允明只有十八岁。祝允明的身世很不幸,他幼年跟随他的外祖父徐有贞生活,这一点倒跟唐风相似,唐风是跟着他爷爷长大的。徐有贞仕途坎坷,几起几落,历经数次牢狱之灾,因此,祝允明的家境并不是很好。这也就罢了,倒霉的事情还在后头,祝允明十三岁丧父,五个月后外祖父徐有贞去世,十六岁时,他再遭打击,他的母亲也亡故了。
    连遭打击之后,祝允明处境艰难,只能依靠卖画为生,这也是他只能买当时市面上最廉价的绢来作画的原因。但就是在这种环境下,祝允明没有放弃自己的理想,最终成为一代名家。
    不管事实的真相是怎么样的,唐风看到这幅画之后就一直固执的认为,画中那个负手而立的青年书生就是祝允明的自画像。处境艰难却不忘指点江山,这和唐风在街头说的那句“北京,你将以我为荣”是何其的相似。
    一个乡下来到京城的傻小子,唐风靠着自己的实力外加那么一点运气赚到了几百万,说起来很容易,但在这中间,有谁能明白,他内心历经的磨难,几乎每向前一步都是步履维艰。把所有鸡蛋都放在了一个篮子里所带来的压力不是所有人都能够承受的,捡漏就像剪刀石头布,有太多的偶然因素,唐风自己都不敢再在真假之间做二选一了。
    说起来唐风自己都觉得可笑,以前身边只有几百块,他反而看得挺开,那时候的他觉得自己输得起。现在钱多了,他突然发觉,自己开始患得患失了,他是再也不愿意把一切都交给运气来安排,他想掌握主动权,追寻更稳妥的发展。
    艺术品投资贵在收藏,只有通过收藏才能赢得升值的空间,而收藏是需要大量资金的,光靠捡漏累积不了财富,总不能指望随手捡一个元青花吧。再说,就算真的捡到了元青花那样的稀世珍品,唐风也不大舍得拿出去卖的,那些玩意儿还是放在家里传个几代再说。唐风想着想着,突然低头看了看自己手中的画,良久之后他不禁哑然失笑,忙活了这么久,这一幅画就全交代进去了,要是没有那尊金佛和那块笏板在那里撑着,他是怎么也不敢买下这幅画的。


    该到做生意的时候了,虽然唐风还没有想好做什么,但他已经决定了。环境影响心态,海边成长、胸怀宽广,山中成长、意志坚强,从小跟古玩结下不解之缘的唐风就显得比同龄人老成,在多次二选一的过程中,他的心态日趋成熟。
    唐风回到家里,正在奋“键”疾书的林沐雨放下了手中的工作,她看着他手中拿的那幅画,问道:“这幅画是那个名家的作品呢?”
    唐风说道:“这是明代祝允明的《指点江山》。”
    “来,坐下跟我讲讲。”林沐雨侧身让开大半部分椅子示意唐风坐过去。
    “嗯。”唐风单手搂着她的肩膀跟她坐在了一起,他讲完之后,林沐雨嘴角微微一翘,说道:“148万?要这么多钱呢?哎,看来玩收藏真的不是谁都玩得起的。”
    “嗯,收藏确实会占有大量的资金,但升值也快啊。”唐风说道:“你别小看这幅画,放个两三年有可能会翻番的。”
    林沐雨说道:“翻番很难说,但起码不会贬值,好好留着吧。”
    “哦,对了。”唐风说道:“我明天要去一趟通州。”人生地不熟的,想做生意都摸不着头绪,唐风决定去问问陈彦,这家伙人不错,是一个值得信赖的朋友。
    林沐雨说道:“那我送你去。”
    “不用了,你还是忙你的吧。”唐风说道:“送来送去的多麻烦。”
    “唐风。”林沐雨提议道:“你还是去学一学驾驶吧,这样方便。”
    “学驾驶?”在唐风的理念中,驾驶还停留在手艺的行列,他没什么兴趣,他说道:“暂时还没想过,过段时间再说吧。”
    第二天,唐风来到通州陈彦的家里,亏得上次没把那个拓本的真相告诉陈彦他老婆,要不这位传统妇女的脸色就不会好看了。陈彦的老婆把唐风带到陈彦位于后院的工作室,系着围裙的陈彦正手拿凿子围着一块老树疙瘩转悠。看到唐风来了,陈彦放下手中的活,热情的招呼他道:“唐风,你可是稀客啊,这还是你第一次主动到我家来呀。”
    唐风看着那块八拐九弯十分难看的木疙瘩问陈彦道:“你这生意能赚钱吗?”
    陈彦叹了一口气,说道:“说保证温饱那太假,基本就是一小康吧,吃不饱也饿不着,但想要靠这个发财肯定没门。”
    唐风奇怪的问道:“我看刘书南那里的根雕作品卖的挺贵啊,这里边怎么会没利润。”
    “贵也不是雕工贵,根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