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高仁在一旁听了好久,他觉得高海说的方法很不错,事先了解了大致的贫困儿童数量,对于下一步选择校舍、设定招生规模都有帮助;另一方面,可怜的小胡也真是无可奈何,当今的户籍管理系统,确实存在很多不合理的地方。
“如果可以的话,我想试试看……”高仁试探性的提问,“我学过一段时间电脑。”
高海对此自然赞成,无助的小胡也只好让高仁坐在了自己的电脑前。
高仁握着鼠标,想了想,率先新建打开了一个文本文档。利用同步后的脑域电脑意念操控,他将自己记忆中仅存的一些程序语言输入了文本。大学期间,高仁的计算机基础知识不及格。但是在高海和小胡看来,随着高仁双手的在键盘上轻快地飞舞,一行行密麻麻的英文段落就出现在了屏幕上,此时的他们对高仁电脑高手的身份毫不怀疑。
与小胡的电脑同步后,高仁很快的在脑中看到了户籍管理系统软件的构造。如果把这个软件比喻为一棵大树的话,那系统事先设定好的应填项目就是树干,而每一户居民的各项资料则是那一片片的叶子。
高仁现在要做的,就是把那些叶子摘取下来。好在,这些“叶子”事实上都是文本格式的文件。高仁一股脑的把它们全部复制粘贴到了一个txt文本中,然后将现实电脑上打好的文本文档转存为了bat格式,双击之后一运行,自然是毫无结果,对计算机根本就起不到任何作用。
但是高仁通过同步传输,把刚刚在脑中生成的那个文本文档瞬间拷贝到了小胡桌面上,这就给旁观二人造成了假象,使他们都认为是刚才的“程序”运行后才得到了这个文件。
“好了!接下来要处理会很费时间,毕竟户籍资料有点太多了。”高仁摸出了一个随身携带的优盘,“如果制度允许,我想把这些资料拷贝回去,在自家电脑上把我们想要的目标全部排列出来。到时候,我会把做好的东西给大哥您一份,现在嘛,我看就不打搅小胡工作啦!”
高海满意的点头,小胡对此也没有阻拦。高仁将文本文档拷入优盘,跟着高海离开了公安局。
“真没想到,老弟你真的是个全才!”
“什么全才啊,我这是门门懂,样样瘟。对了,我拷走这些户籍资料,真的没问题?不会把我当间谍抓起来吧?”
高海大手拍了拍高仁肩膀,笑道:“哪能啊!大家都知道你是为了孩子们好――好吧,今天就这样,麻烦老弟你回家尽快把资料整理出来,好让我们心里都有个底,才能根据人数多少,大概选一个合适的教学场所啊!”
“哎,刚听小胡说了,咱们市贫困人口这么多,我们的学校就算再大,恐怕也没法帮到所有的孩子吧……”
“老弟,刚才你还说初级阶段呢,呵呵……再说了,活菩萨也不是你这么当的,国际歌怎么唱的来着:从来就没有什么救世主啊!能尽最大可能的帮助一部分人,你已经很了不起了。”
二人道别后,高仁没有直接回家,而是在冬日暖阳的照射下,来到市人民公园,坐在儿童乐园旁的休息区,默默地在脑子里处理起了数据。
他并没有直接盯住那两个贫困县,而是首先按照户均2000元的年收入线,对全市一百二十万户人口进行了筛查。结果他发现,这些家庭大部分还是集中在山区,而拥有适龄儿童的家庭,足足占到了百分之七十。
这是一个很庞大的任务,高仁第一次在巨大的数字前感到了自己的渺小。
一份正式的文档生成了,几千个不同年龄段孩子的名字被一一列出,名字的后面是他们的性别、年龄、家庭住址……
看着眼前儿童乐园里嬉戏的孩子,高仁已经迫不及待的想去帮助那些贫苦娃了。
第八十二章 育才文武学校
高仁今天比平常起得更早,练完拳后,他冲了个澡,同米缇娜随便吃了点早饭后就一起赶往了南侗路。
那天高仁把筛选出的人员名单给了高海,在教育局的全力走访后,他们初步预计将来的学校可能会招收至少八百名的贫困生,再加上适度的招收点城里娃,学生的规模可能会达到一千三四百。
有了大概的数据,高海立刻为他们挑选了一处合适的教学地点。据说那是一座已经停办的私立学校,地点就在南侗路,离城区很近,距钦阳镇也不远。
跟随高海的电话指引,他们很快就来到南侗路中段的学校所在地。教育局的公车停在校门口,高海正靠着车门抽着烟,静静的等待二人的到来。
“来啦?”看到二人赶到,高海半个身子钻进驾驶座,将烟头摁灭在烟灰缸里,接着笑道,“这地方真的不错,以前是一家工厂子弟校,后来那工厂倒闭了,学校盘给了一伙人,搞成了文武学校。这文武学校别的不说,办学期间兴建了几栋漂亮的宿舍楼,容纳个千把名的学生绝对不成问题!”
顺着高海手指的方向,高仁看到街边精美铁饰的围墙内,有着几栋干净漂亮的建筑,貌似教学楼的建筑前边,是宽阔的操场,以及一块铺着人工草皮的足球场,周围是一圈暗红色塑胶铺成的跑道。
来到校门口,一位看门的大爷披着件黑乎乎的棉袄在传达室里警惕的看了三人一眼。
“找谁?这里除了我没人了!”
高海笑眯眯的说:“我跟你们萧校长谈过了,说好了今天带人来看看。”
“你是高局长?”大爷眼睛一亮,忙不迭的取下了大门钥匙。
“那是什么?”高仁指着学校大门上那一大片被塑料布遮挡的地方,“干嘛要遮起来?”
看门大爷开门后,一言不发的跑到围墙边取了根长长的竹竿,哗啦一声把塑料布戳了下来。
“育才文武学校!”
“怎么有朵向日葵,嗯,还有块三角板!”
掀开塑料布后,高仁和米缇娜齐声惊呼。
“啥向日葵三角板啊,那是咱的校徽!”老大爷不满的抗议着,“要不是萧校长要出远门儿,这所学校才不会交给你们哩!”
高海打了个哈哈,对高仁解释了一番。
原来,这所学校的校长叫做萧强,几年前他在市领导的关照扶持下办起了这所文武学校,教出了一大批优秀的学生,为市里领导们挣足了面子。后来不知为什么,萧校长突然想起要去环游世界,走之前听说市里有位明星要办慈善学校,便联系了市政府,说是要把学校场地无偿捐献出来……
“原来如此,这位萧强校长可真是深明大义,另外,他应该很有钱……”
“不对啊,他学校怎么能说不办就不办呢,那些学生们怎么办?”
高海说:“还是弟妹细心。你们不用担心,那些学生都学成毕业了,听萧校长说,他们都去各领域报效祖国去了!少部分剩余的孩子,也已经被萧校长安排到了其他学校。”
高仁叹道:“合着前前后后他们只培养了一批学生啊!”
看门大爷不屑的抗议道:“一批怎么了?全国武术大赛冠军拿了,还出国比赛过哩!”
这是一位活在美好记忆当中的老爷子,高仁发誓,他会用自己的表现,让这位老爷子继续他的享受。
“大爷,这个地方如果我盘下来,办起了学校,还请您在这儿工作行吗?对了,大爷您贵姓啊?”
老大爷伸手挠了挠后脖颈,毫不在乎的说:“老夫行不更名坐不改姓,苏文就是我啦!要我继续看门也行,等我找回我的干哥哥,你们必须让他和我一起看门!”
“您的干哥哥叫什么名字,住哪儿啊?”
“住哪儿我不知道,我只晓得他和我本家,叫苏武,人都已经失踪大半年了……”
高海熟悉的带着二人在空旷的校园内逛了一圈,抽查了教室、寝室、食堂等硬件设施,还调试了一番阶梯教室里的多媒体设备。
“这里很不错啊!好多东西还是新的,那位萧校长,应该是走的时候故意留下来的吧?什么叫高风亮节,今儿我算是见识到了!”高仁对一切都很满意,甚至可以说,内部设施的条件带给了他莫大的惊喜。
米缇娜说:“这么好的条件,一定能给那些孩子带来最好的教育!嗯,高大哥,如果一切顺利,相关的手续最快什么时候能办下来?”
高海笑着摆手说:“这些你俩不用担心,定好了这个地方,下面的事我会叫人去做。你们俩只需要做一件事――动用你们的影响力,招聘老师和职员,打消学生家长的疑虑,把那些没书念的孩子都给我弄到这校园里来!”
高仁咧嘴笑道:“行啊!打广告,我拿手啊!”
参观完学校,兴奋的高仁米缇娜决定直接进城去拜访王暄。这小子的广告公司也开张快半年了,要做一个学校的招聘、招生广告,绝对是小菜一碟。
二人来到三人行广告公司后,立刻引发了职员们的一场骚动。王暄和徐徐努力地“保护”着二人,最后一起挤进了总经理办公室。
高仁把来意大致说了一通。
王暄佯怒道:“你这小子真不厚道,要不是为这事儿,你打算啥时候再来看看我们这些老朋友?”
对此,徐徐表示赞同,不过她的那种感觉,与王暄还是有那么一点细微的差别。
“我这不是忙着筹钱办学校吗?对了,看在老朋友的面子上,这次的广告费你就给我免了吧!”
王暄笑道:“行啊,你小子这见面礼可真不赖!”
徐徐附和道:“嗯,从此以后,咱们三人行公司也算是热心参加公益事业的企业喽!”
王暄苦笑道:“高仁啊,你小子走后,哥哥公司效益一直不温不火,现在还要跑去搞公益,同行们可得看我笑话啦!”
米缇娜摆手说:“这一点,我们肯定会让孩子们记住的,任何帮助过他们的人,都会被他们歌颂――孔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众人:“这么个歌颂法啊?”
【有关育才文武学校,不知其典故的,请参看张小花著作《史上第一混乱》。当然,我绝对不承认我写的是同一所学校,大伙儿也别较真儿啦。】哈!
第八十三章 宣传队
高仁和米缇娜的学校最后定名为“高米育才学校”。高米二字自然无须解释,现在它是一块金字招牌;保留育才文武学校的育才二字,则是为了向雷锋般的萧强前校长致敬。
没过几天,碧空电视台大大小小六七个频道里,都在播放一条极富煽动性的广告。
明亮的教室、整洁的食堂、专业化的操场、温馨的学生寝室、优雅的办公环境……镜头语言把这一切交待得很透彻,配合高米二人专门为学校创作的校歌《育才会更强》,前二十秒里,广告片给人一种激昂向上的感觉。
第二十一秒,镜头上出现了希望工程历史上著名的大眼睛照片,高仁亲自配音的旁白响起:“渴望知识的孩子,高米育才学校永远为你们敞开大门。”
接着是一幅蜡笔画出现在屏幕上,一位和蔼的老师正指着黑板倾情讲课。米缇娜旁白:“甘于奉献的园丁,孩子们渴望您的到来!”
刷刷刷!接下来是一个个硕大的立体字组成的词组占满屏幕――公益学校、费用全免、和谐社会、教育为先……嗯,最后这几个词,是参考了教育局的意见加上去的……
当然,这则广告主要还是在招聘教师。在招生方面,王暄他们为学校设计了许多平面广告和传单,在报刊杂志、街头巷尾投放,上面详细解释了学生免费、收费的划分依据。
与此同时,高仁和米缇娜还上了市电视台一档著名的访谈节目,把他们的办学理念细说了一番,并重点解释了为何会在公益学校里同时招收免费和收费的学生。
这些广告和访谈在网上迅速流传,也在整个碧空市引起了巨大反响。市民们绝大多数都支持和理解高米二人的做法,专家们甚至还撰文赞扬这种极力淡化公益性质的公益学校,会给将来的学生们营造出一种平和的心理环境……
由于二人的名气着实太大,这几天他们在广告上留号码的手机响个不停。想来应聘的老师不少,高仁决定等校园整理完毕后,再让他们来集中面试。
在学生方面,打进电话的学生家长基本都是来自于城里,要不就是进城务工的农民工兄弟,数量上来看并不是很多。时间到了一月中旬,高仁一拍脑门儿,埋怨自己考虑事情不周全。
原来,不管是电视广告和访谈也好,平面广告和传单也罢,真正能接触到这些的,绝大多数还是城里人,那些山区的穷困人家就算碰巧看到了,恐怕也会对此心存疑虑。
考虑再三后,高仁决定和米缇娜兵分两路,米缇娜留在学校,负责监督管理校园的整备工作,比如这里要修修草啊、那里得刷刷墙的,工程量不大,但却时时离不开主事的人;高仁则在高海的陪同下,带着几名教育局的工作人员,背着大包小包的传单横幅宣传画坐车前往山区进行宣传工作。
一行人首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