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北洋军阀史话-第37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胶吞复碓诨μ致酃窕嵋榈淖橹侍狻U飧鲆樘庥辛降阋致郏阂皇浅鱿淼牟筛锩剂斓氖氖『颓逭持蔚陌耸。髋纱砣俗橹飧鑫侍獗狈酱硖粕芤且丫邮埽欢强岬氐阄侍猓戏酱砦橥⒎继嵋樵谏虾U倏1狈酱硖粕芤潜硎疽蛟诟笄胧竞蟛拍艽鸶础L魄胧镜牡绫ê退锎笞芡尘椭暗牡绫ㄍ钡酱镌氖稚稀T盗偈闭丫闪ⅲ苌厮担骸凹热灰丫×俗芡常敲次易谑裁次蛔由夏兀克懔税桑〔槐靥负土恕!彼谝恢植挥淇斓男那橄拢粕芤且桓鲋噶睿衔莆淳砜删屯夤窕嵋榈拇砣ǚ峙浒旆ǎκ游扌АM保飧霭旆戏秸�14省对北方的八省,不待开会,北方已经处于绝对的劣势了,因此他发电上海声明不同意,同时谴责唐的越权行动。唐绍仪在此情形下,只好引咎辞职。袁接受唐的辞职,同时电请伍廷芳北上直接谈判。伍廷芳则请袁南下,双方和谈变成了电报往还,不得要领。
袁世凯在这时候使出了好几种手法,他既向革命军威胁,又向清政府要挟,他的手法是:
(一)北洋军由姜桂题、冯国璋等发表联名通电:“拥护君主立宪,反对共和政体。”这是对付革命军的;
(二)清政府驻外使节,由出使俄国大臣陆徵祥领衔,电请清帝退位。这是对付清廷的;
(三)命令张勋的辫子军反攻南京,以试探革命的力量。可是辫子军太不中用,先被江浙联军和粤军在固镇击败,又被粤军和淮军在南宿州痛击,张辫帅结果连徐州也守不住,乃逃到山东;
(四)设法取得革命军方面保证,如果清帝退位即推袁继任总统。其实这一默契早已形成,不过袁还不太相信。在革命军这方面由于妥协分子太多,大家认为基于民族主义观念,只要清室让国就已经完成革命目的了,袁手上有北洋军,不该逼他走曾国藩的路,所以只要袁参加革命,无妨推袁为大总统。
南北和谈转入幕后,杨度和汪兆铭变成了主要人物。汪已被袁收买,又曾在北京和杨度组织了“国事共济会”,南方妥协分子又占多数,因此,促孙大总统让位于袁,由袁负责推翻满清政府的交换条件便更加成熟了。
孙中山先生不是不知道袁的奸险,不过他是位“民主热”的政治家,处处尊重多数人意见,虚怀若谷。当时革命阵营里流行一种:“利用袁可以事半功倍”的浅薄意见,孙中山先生遂通电宣布:“袁若表示赞成共和,当以总统相让,但须南下就职。”
孙中山先生在上海看到一般革命同志只注意选总统、组内阁、制约法,和他所规定的革命方略:“三年军法之治,六年约法之治,然后进入宪法之治”,完全背道而驰。加上独立各省各自为政,散漫而无组织,革命军力亦不够强大,财政情况更无把握,要想在这种情况下组成一支强大有力的革命武力北伐,将袁世凯的北洋军摧毁,是很不可能的,于是他也转而求其次,便是“用袁以倒清”,使革命暂时告一段落。他看到自己被举为临时大总统后,袁焦躁不安,逼唐绍仪辞去和议代表,因此他为了促使袁能坚定地参加革命阵营,乃在自己被选为临时大总统的第二天即主动地致袁世凯一电,电云:“北京袁总理鉴:前日抵沪,诸同志皆以组织临时政府之责相属,问其理由,盖以东南诸省欠统一机关,行动非常困难,故以组织临时政府为生存之必要条件。文既审艰虞,义不容辞,只得暂时担任。公方以旋乾转坤自任,即知亿兆属望,而目前之地位,尚不能不引嫌自避。故文虽暂时承乏,而虚位以待之心,终可大白于将来。望早定大计,以慰四万万人之渴望。”袁这时对孙中山先生诚意还将信将疑,所以在孙中山先生就职的次日(元月二日)复电大打官腔,电曰:“孙逸仙君鉴:蒸电悉。君主共和问题,现方付之国民公决,所决如何?无从预揣。临时政府之说,未敢与闻。谬承奖诱,惭悚至不敢当,惟希谅鉴为幸。”孙中山先生担心袁仍摇摆不定,因再复一电,以释误会,电曰,“袁慰庭君鉴:盐电悉。文不忍南北战争,生灵涂炭,故于议和之举,并不反对。虽民主君主不待再计,而君之苦心,自有人谅之。倘由君之力,不劳战争,达国民之志愿,保民族之调和,清室亦得安乐,一举数善,推功让能,自有公论。文承各省推举,誓词具在,区区此心,天日鉴之,若以文为诱致之意,则误会矣。”孙中山先生这个电报的诚恳,简直是对袁指天誓日,只要袁能把清室推翻,他即以总统一席相让。袁世凯认为最重要的一点已得结果,所以剩下来便是对清皇室如何处置了。
本来,早在独立各省代表到汉口开会时,便已决定议和纲要四款:(一)废除清朝政府;(二)建立共和政体;(三)清帝优给岁费;(四)以人道主义待满人。所以对于清皇室的优待,是不成问题的。当袁对自己地位问题有了保障后,便就清皇帝和皇族优待条件寻求协议,有了这个优待条款,他便可以胁迫清室退位。

廿九、南京临时政府
辛亥年十一月初二日,孙中山先生由欧洲返国抵香港,胡汉民、廖仲恺由广州赶至香港迎候。胡对于当时的革命形势自有一套看法,因此主张孙中山先生不要北上,留粤主持一切。他的理由是:
“当前的革命形势,满清垮台已无问题,可是袁世凯则是革命最大阻力。袁的问题不仅是他本人为一奸雄,加上他还有北洋系的四镇兵力,这四镇兵力无疑的乃是当前最富战斗力的部队,所以袁的势力至少可以达到武汉,甚至湖南,而广东对北洋军来说,因为距离较远,鞭长莫及,自可埋首建立一支反袁的革命部队。目前姚雨平已组成劲旅,不过人数不多,若有半年时间,简练民军,全力扩充,则五六万精兵不难组成,以此和袁一拼,才有必胜把握。所以先生目前以留粤为上策,因为现在赴上海,必被拥为总统,这个总统没有能战的兵卒,一定受制于袁,对革命事业是无补的。”
胡的意见很正确,可是孙中山先生却更有卓见,孙先生说:
“你只知其一,不知其二,我们革命不是靠坚甲利兵,如果我们不能登高一呼,身入虎穴 ,那么人民所仰望于革命志士的是什么呢?我们如果能以和平收革命全功,则是开世界革命的先河,何必先在家乡练兵。目前的形势是急需要一个革命政府以资号召,如能建立一个政府,则满清必然倾覆,袁世凯也不可能抗拒。我们是革命同志,应该示人以诚,信任别人,不宜先预防他人不服,而一意谋以武力取天下。”
胡汉民、廖仲恺都被孙中山先生伟大抱负和开诚胸襟所感动,胡表示愿随孙先生北上。这时追随孙先生同赴上海的还有吴敬恒、马君武、张继等。十一月初六日,孙中山先生一行抵达吴淞,上海方面革命党人陈其美、黄兴、汪兆铭等均在码头欢迎,大家相见狂喜,竟至拥抱跳跃。
孙中山先生抵沪后下榻爱俪园。初七日召集最高干部会议,出席的有:黄兴、胡汉民、汪兆铭、陈其美、宋教仁、张静江,居正、马君武等,会商组织临时政府方案,一致公举孙中山先生为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宋教仁主张实行责任内阁制,孙先生认为责任内阁不是中国鼎革时所宜实行的制度,但宋坚持,孙中山先生终于勉强同意,并命宋和张继等磋商内阁总理人选。张继主张推宋教仁,宋坚决不肯接受,并提议推黄兴。黄初不肯接受,宋乃请居正、田桐、吕天民等再敦劝黄兴,黄最后才应允。但此拟案,必须交由南京的各省代表通过,因各省代表原已通过中华民国临时政府是总统制,而现在却要改为内阁总理制。
辛亥年十一月初八日黄兴、宋教仁专车赴南京,驻丁家花园,晚赴咨议局出席各省代表大会,讨论修改临时政府组织法。可是各省代表多不赞成内阁制,因此表决时还是通过总统制。
初十日17省革命代表开正式选举会,出席的17省代表名单为:奉天代表吴景濂,直隶代表谷钟秀,河南代表李搫,山东代表谢鸿焘,山西代表景耀月、李素、刘懋赏,陕西代表张蔚森、马步云,江苏代表袁希洛、陈陶怡,安徽代表许冠尧、王竹怀、赵斌,江西代表林子超、赵士北、王有兰、愈应麓、汤漪,浙江代表汤尔和、黄群、陈时夏、陈毅、屈映光,福建代表潘祖彝,广东代表王宠惠、惠宪甫,广西代表马君武、章勤士,湖南代表谭人凤、邹代蕃、廖名摚贝砺聿⑼跽ⅰ⒀钍拷堋⒑⒕诱拇ù硐粝妗⒅艽荆颇洗砺乐疽痢⒄乓慌簟⒍斡钋濉S烧憬硖蓝臀槌ぃ愣硗醭杌菸币槌ぃ沾碓B逦榧恰J子梢槌ぬ蓝托伎幔⒈ǜ嫖夜曜ㄖ普逡迅娼崾埠驼逡丫迪郑蠹胰攘夜恼啤K婧蠹唇醒【伲渴∥黄保�17票,开票结果,孙中山先生以16票当选,另一票为黄兴。议长遂隆重宣布孙中山先生当选为中华民国首任临时大总统。大会同时通过,推举汤尔和、王宠惠至上海恭迎孙中山先生至南京就职。十二日开会,黄兴临时提议以中华民国为纪元,改用阳历,大会亦一致通过。散会后黄兴乃发两则电报,一致陈其美:“陈都督鉴:今日参议会决议改用阳历,并以中华民国纪元。明日为中华民国元年正月一日,请公布。”一致《民立报》于右任:“《民立报》于君右任鉴:今日由参议会决议,以明日为中华民国元年正月一日,孙大总统来宁发表临时政府之组织。”
同时发出通电:“本日在宁开临时大总统选举会,到会者十七省。孙中山先生当选为临时大总统,特此通告。”孙中山先生当选为临时大总统后,有电给武昌的黎元洪:“武昌举义,四海云从,列国舆论,歌诵民军,无微不至,而尤钦佩公之艰苦卓绝。文于中国革命,虽奔走有年,而此次实行,并无寸力,谬蒙各省代表举为总统,且感且愧,惟有勉为其难,以副诸公之盛意。武汉为全国之枢纽,公之责任维艰,伏维珍重。”黎亦有复电给孙中山先生:“顷接各省代表会蒸电称:临时大总统之任,先生当选,曷胜欣贺!先生识高千古,虑周全球,挽末世之颓风,复唐虞之盛治,使海内重睹汉官威仪,不独四万万同胞之福,即东西各国亦莫不景仰高风,为中华民国庆!专此电贺。中华民国万岁!中华民国大总统万岁!”
接着各省代表团也联名致电黎元洪:“各省代表会于元月二日决议,选举临时副总统,即于三日上午十时开选举临时副总统大会。我公当选。除通告全国外,并由本会特派员赍各省代表签名书敬呈钧鉴!兼表欢迎。”南京临时政府也致电黎元洪:“今日参议院选举副总统,经全数投票,举我公充任,共庆得人,谨为中华民国前途贺。”
辛亥年十一月十三日于是成为中华民国元年1月1日。孙中山先生就在这天率领汤、王两代表和美籍顾问荷马李于下午5时专车抵达南京,下榻于宝华盦。提起这个宝华盦倒是一个有名的地方,它是清两江总督招待外宾的宾馆,后来变成了西箭道参谋本部。
孙中山先生抵京后,有人问孙先生说:“您这次回国,带来了多少饷?多少枪炮?”孙先生笑着回答说:“我空着两手回来,可是我带回来国人最需要的东西,就是革命精神。”
民国元年元旦(以下本文全改用阳历)晚10时,孙中山先生就任临时大总统,宣告中华民国成立。临时大总统誓词曰:
“倾覆满洲专制政府,巩固中华民国,图谋民生幸福。此国民之公意,文实遵之,以忠于国。为众服务。至专制政府既倒,国内无变乱,民国卓立于世界,为列邦公认,斯时文当解临时大总统之职,谨以此誓于国民。”
临时大总统提出内阁名单,仿照美国政府制,不设总理,分作九部,由总统提出各部总长、次长名单如:
陆军部总长兼参谋总长:黄兴,次长:蒋作宾
海军部总长:黄钟瑛,次长:汤芗铭
司法部总长:伍廷芳,次长:吕志伊
财政部总长:陈锦涛,次长:王鸿猷
外交部总长:王宠惠,次长:魏宸组
内务部总长:程德全,次长:居正
教育部总长:蔡元培,次长:景耀月
实业部总长:张謇,次长:马君武
交通部总长:汤寿潜,次长:于右任
总统府秘书长:胡汉民
代表会对国务员名单亦小有修改,原来孙大总统是提名宋教仁长内政,章炳麟长教育,未获通过。
中华民国临时政府组成,名单公布,各部总长中仅陆军、外交、教育三部是同盟会会员,其余各部总长都是立宪派人士中同情革命者。不过次长几乎全是同志。政府虽告成立,�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