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5月,日本借口中国政府破坏《塘沽协定》,向国民党政府提出统治华北的无理要求,何应钦秘密约见冈村宁次高桥密谈,私下达成协议后,由梅津美治郎公开向何提出取消在河北的中国党政机关和撤退中国军队的要求。7月6日,何复函梅津,全部承诺日方要求。何梅之间协议史称《何梅协定》。这年秋天,何应钦调南京升任陆军总参谋长。第三天,当他得知冈村宁次到南京出差,住在日本大使馆的消息时,不顾当时南京学生和市民正在掀起抵制日货运动,在新街口一家大饭店设宴招待冈村宁次。这一举动连冈村宁次都感到十分意外。冈村宁次在日记中多次提到:“何应钦这个亲日派十分可爱。”
言归正传,日方代表的光头在强光下油光发亮,冈村宁次表情沉稳,但脸色如同白纸毫无血色,从他的眼神中看出他内心的沮丧。8月15日以后,他的心情一直很差,晚上难以入眠。他从1915年率部攻打我国青岛起,先后在中国30年,日本侵略中国的每一次重大事件都离不开他。他十分担心中国人会和他算总账,以他在中国犯下的罪行,他认为自己将被处以死刑是毋庸置疑的,他曾几次想到剖腹自杀,制造震惊中外的新闻,以显示日本军人的武士道精神,由于何应钦派人秘密监视而未能实施。他在8月15日的日记中写到:“我今天面临投降这一未曾有过而且意料不到的事实,心中甚为不快,十分懊恼,但在受降仪式上尽量保持沉着冷静。”
日本投降如此迅速,这是冈村宁次意想不到的,连何应钦也没有思想准备。
这年春夏,盟军反攻之势迅猛异常。7月18日,美军太平洋舰队司令尼末兹元帅率第三舰队进捣东京湾,瞬间,日舰队被横扫殆尽。日本接近灭亡时刻,7月26日,中美英三国首脑发表《波茨坦宣言》,敦促日本无条件投降。首相铃木代表天皇召开记者招待会说:“我们以必胜信心继续作战,帝国不理睬这类劝降鬼话。”同时,何应钦在重庆接收记者采访时说:“我看不出日本即刻败亡迹象,估计还要八年,除非美军在中国东南沿海登陆和我们一起打。”苏联出兵东北,八路军、新四军在长城内外、大江南北向日军大反攻,美国在日本广岛、长崎投下了两颗原子弹。日本在巨大重压下,8月9日晚11时30分,在防空洞召开紧急御前会议,讨论是否接受波茨坦公告。会上,主战派参谋总长梅津美治郎与主和派外相铃木争吵不休,至凌晨4时,天皇不耐烦地打断双方争论,声明投降,并决定通过中立国瑞典,向中美英苏四国转达无条件投降决定。但主战派不服,8月14日上午9时,参谋总长还向冈村宁次下达继续持久战命令。9时30分,日方收到美军最高统帅麦克阿瑟关于日军立即停止军事行动,等候投降的通知,主战、主和派才停止争吵,8月15日11时,日政府向全国广播天皇投降诏书。
冈村宁次对这一切内幕情况了解甚少,这天9时30分,他收到东京陆军次长关于11时收听广播通知,当时还不知道广播内容。当他从广播中听到天皇宣布投降诏书时,目瞪口呆,手足冰凉,他在日记中写到:“正午,总司令部全体人员,按平时遥拜式队形,于广场东面集合,拜听广播诏书,悲极无泪,我即向全体人员训示,值兹圣战中途,而逢建国以来从未有的罪恶事态,实无限悲痛,然事已至此,本职惟谨遵圣谕,以慰圣怀。”
第二天,冈村宁次打电报给东京大本营,称述百战百胜的皇军向重庆窝囊废政府投降,实不甘心。一直到8月17日,他那骄横傲慢的口气才稍有收敛。
冈村宁次毕竟是久经沙场的老将,内心万般痛苦,表面却若无其事,他挺着胸脯,昂着头。会场上,尽管几十个摄影记者围着他照相,他却像庙里的菩萨,纹丝不动。9时零4分,何应钦命令冈村宁次交验签降证明书,坐在左侧的小林浅三郎应声从公文袋中取出证明书(事先规定双方参谋长担负签降事务工作),离席走到何应钦面前,一鞠躬递送上去。何验明后将证明文件留下,示意参谋长萧毅肃将日本投降书中文本分两份送给冈村宁次签字。冈村宁次起立鞠躬接过投降书,一目数行翻阅,小林在旁磨墨。投降书内容,早在8月20日,中日双方代表在湖南的芷江镇举行过洽谈,达成了一致意见,在南京办理正式签降手续。况且在9月8日晚,何应钦已派人将投降书秘密送给冈村宁次过目,并给他留下了一句话:冈村宁次战后表现良好,蒋主席十分满意,日后会表示谢意的。
难忘:1945。9。9(3)
心有灵犀一点通,所谓表现良好,无需解释,冈村宁次心领神会。8月15日,朱德总司令命令冈村宁次及所属部队,停止一切军事行动,听候八路军、新四军及华南抗日纵队命令,向人民军队投降。8月16日,蒋介石电告冈村宁次,要他继续坚守岗位,并负责维持秩序,所有武器装备移交给重庆中央军,决不可向其他军队移交,遇到不法扰乱者,可作自卫反击。他面临两份电报,前思后想:国民党军队远在四川、贵州,一时赶不到上海、南京、北京、天津、太原等地接收,鞭长莫及;而八路军、新四军就在这些城市附近,接收的事本是唾
手可得,关键的决定权就落在了冈村宁次手中。他左右权衡,认为蒋介石代表政府,听他的话,日后处理战犯就在他一句话,为了自己的利益,他选择了后者。于是,立即复电蒋介石,遵令执行。命令所属部队在原地等待重庆政府接收。国民党在审理战犯时,无罪释放了冈村宁次,这就是蒋介石对冈村宁次的回报。
冈村宁次草草浏览投降书,手握毛笔在投降书的文本上用中文签上“冈村宁次”四个字。
从笔迹可以看出,他签字的手颤抖得厉害,一横一竖像蚯蚓似的弯弯曲曲。签完字,他从右边口袋中取出水晶石图章,在嘴边哈哈气,在签名旁盖了章,而后吩咐小林浅三郎将两份投降书递给对面的何应钦,还抬头向何应钦点点头。何应钦起身双手接过投降书,场内一阵骚动,美国顾问团麦克鲁将军和柏德诺将军气愤而又无奈的相视摇摇头,对何的举动深感不满,作为胜利者何应钦的举动丧失了威严。此时何应钦也意识到自己举止不妥,立即坐下提笔在文末的“陆军总司令陆军一级上将”后签了名。他握笔的手极不自然,笔画呆板。随后盖了章,留下一份,将另一份交给萧毅肃送给冈村宁次。随后他又从皮包内取出中国战区最高统帅蒋介石的第一号命令及命令受领证,再转交给冈村宁次。命令规定从9日起,取消冈村宁次的中国派遣军总司令官职务,10日起改称中国战区日本官兵善后联络部长官,总司令部改称为中国战区日本官兵善后总联络部,处理日军投降一切善后事务,不得自行发布任何命令,各地区的日军司令部和司令官一律仿效以上变更名称。
冈村宁次接过一号命令及命令受领证,在证上签名盖章,由小林浅三郎送交何应钦。整个签降过程只有20分钟,9点20分,何应钦宣布受降结束。日军代表由王俊引导出场,乘车离开礼堂。此时,中日战争画上了句号,这是中华民族的胜利,是世界正义力量的胜利。
此时何应钦对着麦克风向全中国及全世界宣布:“我是中国陆军总司令何应钦,敬告全国同胞及全世界人民,中国战区日本投降签字仪式已于9月9日上午9时在南京完成,这是中国历史上最有意义的一个日子,这是八年抗战艰苦奋斗的结果,这时东亚及全世界人类和平与繁荣从此开一新纪元。”站在一旁的鲍静安立即用英语重复一遍。接着,全体人员退场。这天中午,何应钦以陆军总司令部名义,在励志社(今南京中山东路307号)设宴招待盟军代表及中外记者,以示庆祝。据可靠人士透露,此活动事先并未安排,分析原因可能是何应钦为自己在受降时的不妥举止挽回影响而临时安排的。但是,纸包不住火,有些记者不领他的情,仍在报纸上披露了这件事。
花开花落,沧海桑田,受降仪式至今已五十六年了,当年受降旧址现在仍保存完好。新中国建立后,这里作过华东军大、军事学院、南京军区的礼堂。几经修缮,比原来更加辉煌,更为壮观。礼堂前还修建了高大的毛泽东巨像。每年春天,礼堂前的草坪和花圃里,绿草成茵,鲜花盛开,彩蝶飞舞。这一抗战胜利的历史见证地已成了人们散步休息的好去处。
后 记(图)
蒋介石的又一官邸美龄宫蒋介石、宋美龄在美龄宫的卧室李宗仁的委任状这是南京军区大礼堂,原是国民党陆军司令部的大礼堂。1945年9月9日9时,中日双方在这里隆重举行受降仪式。
萌发写这本书是1995年春天的事。那年,中央电视台军事部的陈建中一行来南京,要我协助他们拍摄抗战纪录片。其中有一天,我们在南京古林公园内采访原国民党军新六军参谋长王楚英谈入缅作战。当王楚英说到新六军在缅甸作战,官兵个个穿草鞋,忍饥挨饿,日晒雨淋,牺牲了一大批官兵时,在一旁看热闹的一位游客惊讶地说:“国民党还抗战啊?许多书上都说国民党军见到鬼子就逃得无影无踪了,你怎么说国民党英勇抗战呢?你们这样就不怕犯错误吗?”
事后,王楚英对我说:“老胡,你是个军旅作家,作家写作要凭良心,你不能光写八路军、新四军抗战,也应写写国民党军抗战的事迹,完整的中国抗日战争史应该是国民党军的正面战场加上八路军、新四军的敌后战场两部分组成,两者缺一不可,有了这两个部分,中国的抗日战争才是完整的。”
为中国大百科编撰新四军、第三野战军条目,是我的正经活。有次,我在翻阅孟良崮战役资料时,看到一篇有关陈毅在被俘的七十四师将校军官会议上的讲话,这篇资料有许多省略号,引起了我的疑惑和兴趣。我拜访了整理这份资料的“老前辈”,问他为何要把陈毅的许多讲话省略了,这些省略的内容里说了些什么?他考虑了一下,回答我说,这些省略的内容是陈毅讲到有关七十四师在抗战中,是抗战的先锋,抗战模范等词句。那时出版这本书,担心有关国民党第七十四师积极抗战的事扩散出去,造成不好的影响,所以,用省略号替代了。现在看来,国民党抗战是不可抹灭的事实,应该写出来,让人们知道,国民党的许多部队在民族危亡的关键时刻,也是爱国的,也是进步的。搞历史的应该实事求是,尊重事实,有功言功,有过讲过。既然陈毅都敢赞扬国民党抗战,我们还怕什么呢?
这两件事,促使我产生写一本反映国民党军正面战场抗战的书。有了这个想法,我开始搜集资料,开始对国民党抗战方面的思想观点的积累。在采访中,接触了数十位当年参战的原国民党军的官兵,当年的战场能去的也都去看了。紫金山下的航空烈士墓,掩埋着一群曾经叱咤风云的魂灵。他们肩并着肩,横成排,竖成行,仍是昔日鏖战长空的阵势,仍是当年飞将军的气派!
公墓的石碑坊有挽联:捍国骋长空伟绩光照青史册凯旋埋烈骨丰碑美媲黄花岗碑坊的背面亦有挽联一副:英名万石传飞将正义千秋壮国魂横首:精忠保国蓝字、白底,悲壮、肃穆。
我多次默默地穿行在墓道中,积累了思想情感。
面对浩瀚的资料,如何形成条理反映?本着说真话,写真事的原则,我决定从两个方面入手,一是沿着蒋介石对抗战的态度变化写;二是着重反映广大官兵抗战业绩。
据资料介绍,国民党军对日战役、战斗,大小近千次,阵亡将士360万,由于本书篇幅有限,还有许多战役、战斗未能搜集进来,实在遗憾,敬请读者们谅解。这本书是“抛砖引玉”的“一家之言”,不当之处在所难免,期望更多的研究人员,就这方面内容,写出更多更好的作品。
作 者2003年12月5日
更多精彩好书,更多电子书,请登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