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戴奇微微一笑:“有没有时间,取决于师爷如何想了。比如今天下午时分,你有时间去书院与那些夫子闲聊,难道不能呆在县衙去拜拜上官吗?”
“这……”苏昊语塞了,转而恍然大悟,自己的确是太不注意这为官之道了。
前世的苏昊是吃技术饭的,由于才华出众,得到大领导的赏识,所以下面的小领导没人敢对他指手画脚,这也养成了他不太注重与领导沟通的习惯。以他的智商,对于官场里的这些猫腻,并非看不明白,有时候单位里新分配来的年轻人做事不够圆滑,他还会去点拨一二,但回到他自己头上,他还真有点戴奇所说的清高孤傲的xìng格。
来到明朝之后,他凭着打井的技能得到了韩文的青睐,被任命为工房师爷,直接听命于韩文,所以他也忽略了与其他官员的沟通。再加上打井的事情十分繁忙,他脑子里也就放不进这些办公室政治的念头了。
正如戴奇提醒的那样,打井的时候,苏昊可以找借口不去拜见上官,但打井回来,他无论如何也应当在第一时间去向县丞等人报个道、问个安,当然,如果能够带上几两孝敬银子,那就更是皆大欢喜了。
可苏昊却偏偏忘记了这一项,上午在工房开会,大张旗鼓地分钱,下午就去书院招聘生员来给自己当帮手。他本是无心之举,但在那几位朝廷命官看来,就是嚣张拔扈,不把官员当干部了。
“那么,老戴,你觉得我应当怎么做呢?”苏昊从善如流,谦虚地向戴奇请教道。
戴奇道:“亡羊补牢,未为晚矣。不如我们一会就一块到县丞等人的家中去拜访拜访,你就说白天在县衙里有些话不好说,所以选择在晚上到府上来拜见。咱们推广韩氏灶收来的银子不是还有一些节余吗?正好拿一些出来,分别给各位上官送去。”
“好吧……”苏昊无奈地答应了,这也算是入乡随俗吧。
小二把酒菜送上来了,因为决定了一会要去几位官员家里拜见,所以苏昊和戴奇不敢喝得太多,以免一会满口酒气,引起官员们的不悦。两个人吃了几口菜,苏昊问道:
“老戴,这县衙里的规矩,是不是各房挣的钱都要和所有的官员分润,否则就会引起是非?”
戴奇道:“按一般的规矩来说,各房都有分管的官员,房里挣的钱,主要是孝敬知县和自己本房的上官,其他的官员只要意思一下即可。不过,这也要看挣的钱有多少,如果钱挣得多了,恐怕大家都会眼红的。”
“这么说,咱们工房如果一年挣到1万两银子,怎么也得拿出几千两去孝敬各位官员了?”苏昊问道。想到这么多的钱都要拿去当孝敬,苏昊就觉得心里冤得慌。但这一次的教训在这摆着,如果不肯与其他官员分钱,那么各种明枪暗箭,也的确是自己无力应付的。
戴奇道:“苏师爷,这也是我想跟你商量的事情。今天上午你在工房说要做的那些事情,乍听起来的确让人心动不已,但到下午的时候,我坐下来细想了一下,觉得其中大有不妥啊。”
“如何不妥?”苏昊问道,其实他这会也已经认识到自己的计划存在着巨大漏洞了。这个漏洞,说到底还是因为他对这个时代不适应,如果没有今天地痞滋事,恐怕他还想不到这么多,到时候不但事情办不好,连自己是怎么死的,都搞不明白了。
戴奇道:“照师爷的筹划,我们工房要出面采煤、烧石灰、冶铁,所有这些事情哪怕办成一半,一年下来,都是几千两银子的收益。这银子一多,是非就多起来了。”
“你说说看。”苏昊道。
戴奇道:“这些银子,既然是打着工房的旗号挣的,它就属于公款,不但我们无权私分,恐怕连韩知县都不能决定它的用场。”
“不会吧?”苏昊道,“咱们前期推广韩氏灶挣的银子,韩知县不是让咱们自主分配了吗?”
“这是因为这笔银子少啊。”戴奇道,“咱们工房一直都没什么进项,偶尔来这么一笔钱,大家也不放在心上,所以韩知县大笔一挥,就划给咱们了。但如果下一步我们还能继续挣钱,而且一挣就是几千两,想来分这笔钱的人就多了。
到时候,别说没分到钱的人不高兴,就算是分到了钱的,还会觉得自己分的不够多。万一有谁到南昌府衙去告上一状,恐怕你我都要落一个贪墨公款的罪名啊。”
“靠!”苏昊忍不住就想骂人了,老子辛辛苦苦替县衙挣钱,临了还要落一个罪名,这TMD不是活脱脱的体制问题吗!
070 交保护费
苏昊前世是国有单位里的人,做事、挣钱,都是站在单位立场上的,这就导致了他来到明朝后,还习惯于用这样的思维方式去做事。
后世的国有单位里都有“创收”这样的说法,所谓创收,就是以单位的名义去从事一些社会服务,挣来的钱归单位所有,即可以用于给职工发放酬金,也可以用于盖宿舍楼、公款旅游等与职工福利相关的支出。
后世单位上的这种创收,是受到财政政策保护的,只要交够了给上级单位的管理费,那么单位上如何分配,完全可以由单位领导说了算。
到了明朝,就是另一码事了。从潜规则上说,县衙也罢,各房也罢,自己都能够做点事情来创收,上级单位基本上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但潜规则毕竟只是潜规则,它在法律上是不受保护的。
在各部门挣的钱不多的情况下,谁也不会去追究这种行为,甚至于大明中枢也都知道下面省府州县有自己的小金库,明白水至清则无鱼的道理。但这只是针对小钱而言的,如果一个县衙里的工房一年能够挣到上万两的银子,那么县衙、府衙、布政司等等各级领导部门,恐怕都无法保持淡定了。
在这件事情上,苏昊是因为初来乍到,不懂规矩,而戴奇则是因为从来没有挣过大钱,根本就没有这种意识。如今,两个人都悟出了其中的道理,工房的事情,就不能再像苏昊最初设想的那样去做了。
“老戴,依你之见,咱们的事情,该如何做呢?”苏昊问道。
戴奇道:“苏师爷,我觉得,你既有如此绝技,为何不自己开个商号做买卖挣钱呢?像那开酱坊的李员外,不过就是祖传的一点做酱菜的绝技,他的酱菜比别家更好吃,结果就家私万贯了。苏师爷你的才干与李员外相比,高出岂止十倍,如果你自己开个商号,那么当个富家翁不是易如反掌?届时,无论是知县,还是县丞,都是你家的座上宾,谁不尊称你一声苏翁?”
“苏翁……”苏昊只觉得浑身起鸡皮疙瘩了,我才17岁好不好,怎么就能被称为翁了?他也知道,在明朝后期,市井里的称谓是十分混乱的,有钱人哪怕年龄再小,也会被称为“某老”或者“某翁”,就像后世里说的“某总”或者“某董”一样。
不过,戴奇所说的方案,却给了苏昊一个启发。以工房的名义去做事情,挣来的钱是属于县衙的,谁都可以伸手索取,抢不到手的,则有可能干脆拆台,让谁都无法挣。既然有这样大的麻烦,何不索xìng自己来运作,反正这个时代经商也是非常普遍的事情了。
在中国的传统中,各个职业的地位是按“士农工商”这样的顺序排列的,商人处于非常非常受歧视的位置。在明朝开国之初,明太祖朱元璋甚至规定农民可以穿丝绸衣服,而商人则不许,对商人的轻贱可见一斑。
但随着经济的发展,到了明朝中后期,商人的地位已经得到了极大的提高,从前那些对商人的抑制政策早已名存实亡。商人们住豪宅、穿绫罗、吃山珍、宠名jì,挥金如土。这种奢侈的生活方式不但吸引着大量的农民弃农从商,甚至于一向自诩清高的读书人也兴起了弃儒就贾之风。
如果往前推100年,戴奇劝苏昊这样有秀才功名的人去经商挣钱,恐怕会遭来一番痛斥,认为这是对一名读书人的侮辱。但到了万历年间,说这种话就非常正常了,这时候的读书人即便嘴上不说,心里对于商人的风光也是艳羡不已的。
戴奇会向苏昊提出这样一个建议,还有一点原因,就是他发现苏昊远比其他的读书人更为现实,至少在推广韩氏灶这件事情上,就可以看出苏昊是丝毫不掩饰自己对于金钱的追求的。
“老戴,我如果自己开个商号,县衙这边能许可吗?”苏昊向戴奇请教道。
戴奇道:“苏师爷,你是韩知县聘的师爷,如果自己开商号当掌柜,当然不太合适,传出去韩知县脸上也无光。但如果是别人当掌柜,你只是在其中入股,那就无所谓了。县衙上下如此多的官吏,谁没有在外面的商号里有几成股份的?”
“受教了。”苏昊向戴奇欠了欠身子,表示感谢。他本来也是一个智商极高的人,戴奇说到这个程度,他如果再不明白该如何做,那就太说不过去了。
“师爷要做的事情,可以分成两部分。一部分是需要以县衙的名义来做的,像现在推广韩氏灶一事,还有师爷说的改造冷水田的事情,以商号来做,恐难有所作为,这样的事情,还是继续留在工房。但另外一部分,就可以放到商号里去做。这些事,如果要用到工房里的人,只要给他们一份红利即可,大家都会念你苏师爷的好的。”戴奇继续说道。
“哈哈,工房里其他人如何,可以以后再说。只要我把这个商号开起来,肯定要给你老戴留一成股份的,到时候你可千万不能推辞哦。”
苏昊哈哈笑着,先把戴奇名下的利益给敲定了。戴奇这个人在县衙里干了二十多年,上下的关系都非常熟悉,这样一个人,对于苏昊来说是非常有用的,所以他并不吝惜分给戴奇一成干股。现在苏昊手里能用的人非常缺少,他必须用这种方法把尽可能多的人绑在自己的战车上。
“这如何能行,我戴某何德何能,岂敢拿师爷的股份。”戴奇假意地推辞道。
苏昊笑着摆摆手道:“这件事就这么定了,未来这个商号要办起来,还少不了戴书吏你指点呢。”
“戴某敢不从命?”戴奇应道,这就算是半推半就地把苏昊给的股份接收下来了。
商定好了下一步的做法,二人再没什么可商量的了,他们草草地吃过了饭,便离开酒楼,前去拜访县衙里除韩文之外的另外三位官员。这三位官员都没有住在县衙里,而是在县城里另租了大宅子住着。他们这些官员都是隔几年就要提拔或者调动的,所以也没必要在当地买房。
县丞王奇、主薄王凤韶、典史王一学分别在自己的豪宅里接见了苏昊和戴奇二人,接见的过程极其相似:
在分宾主落座之后,领导先是高度评价了苏昊下乡打井时取得的成绩,同时要求苏昊要戒骄戒躁、再接再厉,勇立新功。接着,领导会对工房下一步的工作做出重要指示,再对苏昊个人的工作和生活表示亲切的关怀。
随后,自然就是苏昊向领导们检讨自己一直未能登门请示工作的重大错误,表示了以后将在各位领导的指导下茁壮成长。
会谈的气氛是非常友好、和谐的,当然,宾主双方各自心怀鬼胎,互相试探对方的用意,那是不可避免的。在会谈结束之后,戴奇往往会比苏昊晚一步离开,至于他与领导私下里说了什么,又互相交换了什么,就不足为外人道了。苏昊只知道领导与戴奇肩并肩从客厅走出来的时候,脸上的笑容明显灿烂了许多。
这就是交保护费啊,其实官员和地痞并没有什么区别,只不过前者在收保护费的时候,显得更冠冕堂皇一些罢了,苏昊在心里暗自想着。
等到从最后一位官员的家里出来的时候,已经快到亥时了,也就相当于后世的晚上9点左右。站在大街上,苏昊向戴奇问道:“老戴,你觉得我今天晚上的表现如何?”
戴奇哭笑不得,却又不得不回答道:“师爷果然有才子风度,谈笑自如,风流倜傥……呃,忍辱负重。”
“忍辱负重……这也太夸张了吧?”苏昊道。
“是小的失言了。”戴奇道,“不过,师爷,咱们今天晚上去拜见了这几位上官,多的我不敢说,起码一个月之内,县衙里应当没人再会挑我们的毛病了。师爷如果想开商号,还是要抓紧为好。”
“我明白,多谢老戴。你早点回去歇息吧。”苏昊向戴奇拱拱手,晃晃荡荡地回家去了。
071 掌柜的
苏昊回到家,只见母亲杨根娣和妹妹陆秀儿都在堂屋里坐着,见到他进门,两个人都有些释然的样子。苏昊一打听,才知道母亲和妹妹见他深夜未归,正在替他担心,先前郝彤也来问过,说想出去找找他,但又苦于不知道他去了何处。
“我是与工房的戴书吏在一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