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大明1937-第9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向小强会抽烟,但没什么烟瘾,刚进来的时候被呛得不轻。但看到朱佑榕坐在书桌后边,只是微微皱眉,还是谈吐自若,也就打消了捂鼻子的念头。

向小强虽然被传进来,但见到朱佑榕正跟大臣们说话,只是悄悄坐在门边的沙发上。朱佑榕看到他,用眼神和他打了招呼,继续说道:

“肖卿,那你的意见呢?”

“陛下,”新任的陆军大臣肖子龙呼哧呼哧地抽着大雪茄,喷出浓雾,叹道,“我们虽然打退了清军第一次进攻,但真正歼灭了多少,也没个数字。清军可能也没有思想准备,惊愕之下,暂退回去了。接下来必定是让这一师修整,再换生力军上来打。他们兵力雄厚,一次上千的伤亡根本不在乎。陛下,已经收到好几条情报了,都说清伪帝广武扬言,要到南京过春节啊,陛下您想想,广武伪帝那个性格,是越受挫越疯狂的,接下来肯定是兵力加倍,疯狂进攻啊!我们长江防线虽然坚固,但现在能见度只有十几米,机枪根本就是摆设啊。机枪不顶用,那整条防线就都是摆设啊!陛下,一定要三思啊陛下!”

朱佑榕皱着眉,轻咳两声,望着另外几位大臣。另外几人也都频频点头,出声附和。

朱佑榕站起身,望着窗外,痛苦地出了一口气。她心中万分不愿离开南京。她知道,自己一旦离开南京,就等于是宣布南京将放弃了,江边守军将不会再像现在这样奋勇作战,也许自己前脚离开,后脚南京就会沦陷。

“朕……”朱佑榕刚说便哽噎住了,眼泪在眼中打转,好不容易控制住了,才说道,“朕还要听一听沈阁老的意见。”

又有一人急忙说道:

“陛下不必再犹豫了,沈阁老也必是这个意见。这里离江边只有十公里,清军一旦突破长江,瞬间可至!而江上的战况,每分钟都可能有变化!陛下,即使是沈阁老在此,也不会同意陛下留在南京,冒被清虏俘获的危险的!”

朱佑榕转过身来,望着门边的向小强,用近乎哀求的语气道:

“向卿怎么看?”

几个大臣才发觉门口坐了个人,纷纷转头来看,发现是向小强,都等着他的发言。因为这些大臣都知道,向小强虽说官阶较低,但是和陛下关系很近,又是陛下的军事课老师,只要他说一句行或不行,就能极大的影响陛下决定。

向小强很惭愧,因为在朱佑榕最需要他支持的时候,不能支持她。而且多半还是为了自己的利益。

他躲避着朱佑榕的目光,吞吐道:

“陛下,臣……也是这个意思。您留在南京,毫无意义。”

大臣们脸上都缓和了,都对向小强投去赞赏的目光。他们心里清楚,自己的身家性命保住了。不会出现历史上臣子与城俱亡的惨剧了。随着皇室南撤,下面大明政府南撤的工作,就会紧锣密鼓地展开了。

朱佑榕脸上表情失望极了,缓缓地坐下,双手捂着脸。过了一会儿,轻轻地道:

“你们先退下吧,朕自己静一静。”

一行人退出烟雾弥漫的书房,来到外面的庭院。几个老大臣心中巨石落地,开始笑呵呵地夸赞向小强,忠君爱国,大处着眼,心系君王,不计个人荣辱,大公无私……

虽然向小强满心惭愧,充满了对朱佑榕的愧疚感觉,但这份人情,却是不收白不收。他很谦逊地笑着,很多漂亮说出来,说他虽然是军人,但也是人,大家将心比心,都不是怕死,而是怕死的毫无价值。如今大雾,南京防线是凶多吉少,早早后撤,留得有用之身,才能更好地为国家抵御清虏……

这几句话把大臣们心中残存的那点羞耻感全抹掉了,大家其乐融融,很是以他的话为然。向小强和这几名大臣的关系又近了一步。

这时远处传来汽车发动机的声音,然后是车门“砰”地关上。

有人说道:

“沈阁老来了。”

整个大明帝国,只有首辅大臣和延平郡王等少数几个人,才享有开汽车进皇宫的待遇。很明显,来的是首辅大臣沈荣轩。

沈荣轩穿着呢子大衣,大踏步地走进御书房的庭院。几个大臣都向他见礼,口称“阁老”。沈荣轩向他们微笑点点头,又多看了向小强一眼。

向小强也很谦恭地见礼,口称“沈公”。好久没见过沈荣轩了。自从自己掌管了人民卫队之后,再见到这个前东厂厂督、以前的盟友总有一些别扭,心中不自觉的要防着他,好像连笑都笑得不太自然。

一个宫女出来道:

“宣内阁首辅大臣沈荣轩觐见!”

沈荣轩摘下帽子进去了。

沈荣轩来了,几个大臣都感到有了主心骨。现在陛下差不多已是愿意南撤了。沈荣轩再去一说,这事就敲定了。

过一好会儿,宫女又把庭院里的所有人宣进去。

“众位爱卿,”朱佑榕站在书桌后面,手扶桌面,一扫刚才的伤心样子,笑呵呵地说,“朕意已决,暂不南撤!”

此言一出,不仅几位大臣,连向小强都惊得说不出话来。朱佑榕继续道:

“朕,还有朕的政府,接下来会住进紫金山要塞中,看大明军队如何抵挡清虏。守住南京,就要拜托诸位爱卿,尤其是向卿费心了。”

向小强望着坐在旁边沙发里闭目养神的沈荣轩,不禁又惊又怒。这前东厂的大佬给陛下灌什么药了?

第四卷 虎踞钟山 第23集 向的抉择VS秋的抉择

朱佑榕轻轻踱着步子,显得很开心,因为终于有人支持她坚守南京了。而且这人还是大明的百官之首。她站住,笑呵呵地望着大家,说道:

“众位爱卿知道朕为什么不走吗?”

大家心里咒骂不已,心说还不是沈荣轩吹的邪风。但沈荣轩图的什么,就不得而知了。他是首辅大臣,陛下不走,他第一个不能走。难道他有把握守住南京防线不破?

朱佑榕望了一眼沈荣轩,很满意地说:

“很简单,长江防线是一条铁链,而南京是上面最关键最结实的一环。不能、也不应该从这里断开。或者说,南京就是整条防线的keystone,就是拱顶石。”

众人面面相觑。

向小强暗自腹诽道:又不是《达芬奇密码》,怎么连拱顶石都出来了!

他倒知道拱顶石是什么东西。过去中世纪没有钢筋水泥,造大教堂的石拱时,就是用一块块石头磊出弧形,最顶上用一块形状特殊的石头卡住,就是拱顶石。拱顶石最关键,它承受了整座石拱的全部侧压力。一旦这块石头被抽走,整座石拱就会轰塌。

朱佑榕继续道:

“即使朕要撤出南京,也不能是现在。如果朕现在撤走,在爱卿们看来自然是理所应当,在守防线的将士们那里,大概也说不出什么来。不过现在整条防线人心浮动,朕只要是离开南京,立刻会被将士们理解成准备放弃南京的信号。如何能期待将士们人人用命?你们谁能跟朕保证,朕离开后,南京能坚守三天?”

众人哑然。谁也不能保证。不用说三天,一天都难说。那时候防线上的恐慌气氛,现在都能想象到。

“南京是长江防线最坚固的地方,多少比这里薄弱的防段都盯着这里。对他们来说,南京就是整条防线不可攻克的标志。在他们看来,即使他们那里被攻破了,南京也不应该被攻破。如果南京因为朕的离开,被攻破了,沦陷了,你们说,那会对整条防线的信心产生怎样的影响?”

向小强看着朱佑榕快活又坚决地表情,再看看坐在一旁闭目养神的沈荣轩,知道再说什么都没用了。自己要和南京共生死了。

但是,秋湫还在岳父那里收拾东西,等着自己和她会合,然后全家一起南撤。现在要和她分开了。……很可能是永远。

要是前世那个毫无经验的自己,现在一定会开口质问:你沈大人怕陛下走了,对防线士气打击大,你就不怕南京一旦突然失守,陛下落到满清手里,对全国的士气打击更大么?

满清的广武皇帝可是说要到南京皇宫里过除夕的!谁都知道,这绝对不是说着玩玩的!现在是20号,23号就是年三十,也就是说,清朝皇帝有信心三天拿下南京!

但向小强望着坐在阴影里的沈荣轩,这番话冲到胸口好几次,终于咽了下去。

朱佑榕笑道:

“但是诸位爱卿爱惜朕,担心朕的安危,朕也都知道,朕明白你们的一片心意。所以朕打算和大明政府,从即日起搬进紫金山要塞。紫金山要塞固若金汤,难以攻克,而且是长江防线东段的枢纽,山腹下的通道连接着整条东部防线,从那里可以通到安庆、铜陵、马鞍山、镇江、江阴、上海,补给输送完全不成问题。真的到了连紫金山要塞都守不住的时候,朕答应你们,朕会从地下通道里撤出去的。

“另外,山顶制高点有巨型炮台,能俯视南京城和周围几十里。所以,只要紫金山要塞不丢,清虏就算攻进市区,也寸步难行,也会被我军赶下江去。众位爱卿,只要朕还在南京,朕的军队一定会把清虏赶下江的!”

众人面面相觑,说不出什么来了。但凡他们能说出的理由,全被驳倒了。

几个人望着向小强。向小强比沈荣轩更受信任,大家都指望这毛头小伙子能出头揭沈荣轩的脸皮,也许陛下还有希望回心转意。

但向小强只是低着头,耳观鼻,鼻观心,好像在潜心领会陛下的话。

……唉,这小伙子年轻,但不傻。几个老头子心里这样想着,目光相互碰了碰,均表示没辙。

……

“众卿可以退下了。”

朱佑榕心满意足地说。

一直没说话的沈荣轩这时开口说道:

“向大人可以留一下。”

朱佑榕略微差异,便笑道:

“既然沈阁老有话说,那向卿先留下来吧。”

几个大臣都很诧异地看着向小强,又看看沈荣轩,搞不清楚他们在搞什么鬼,都还是退出去了。

向小强自己就很诧异,心里七上八下,忐忑不安,不知道首辅大臣把自己留下来干什么。

自己一直以为自己是人民卫队司令,现在又给陛下上课,可以凭着陛下的信任做后盾,小小挑战一下沈荣轩的。但现在看来,沈荣轩对女皇的影响力大大在自己之上。人家轻轻挥一下袖子,自己就像羽毛般地到一边去了。

……

向小强跟着沈荣轩走出乾清宫,来到宫殿前的石栏边。宫殿周围是几棵几百年的古树,每一棵都用铁链围起来,用小铜牌标着树的名称、年代。

沈荣轩双手扶在汉白玉栏杆上,居高临下望着这些古树。雾气很重,石栏上很潮湿,很凉,但他好像没发觉一样,双臂毫不在乎地扶在上面。

远处是隆隆的炮声,向小强裹着军大衣,缩着脑袋,站在他身后,忐忑地等着他开口。

“小向啊。”

向小强听到沈荣轩又恢复了叫他“小向”,不知怎么的竟一下子轻松起来了。现在只有他们两个人,沈荣轩要还是笑呵呵地叫自己“向大人”,那才是不祥之兆。

沈荣轩问道:

“还记得你第一次见我时说的话么?”

向小强一怔,回想着自己刚来大明时,到东厂去参加会议,在开会前借着倒茶的机会,向沈荣轩表忠心的情形。

沈荣轩继续道:

“你当时说的那些话,现在每一个字我还记得。你当时跟我背诵那首文天祥的《扬子江》,说实话,我心里是感动了一下的。……我本来以为,今天这些人中,但凡有一个支持陛下留守南京的,那就应该是你。”

向小强顿时面红耳赤,心中一股强烈的惭愧涌上来,低下头,不知如何以对。

“小向,自从你来到我们大明后,表现一直非常优秀。我总对自己说,当初没有看错人。我们虽然不知道他从哪里来,但是看一个人不能听他自己怎样说,要看他实际怎样做。你的实际表现赢得了我们的信任,也赢得了陛下的信任。年轻人有野心是好事,甚至想踩着前辈往上爬都没关系。年轻人嘛,我年轻时也是这样。……但是现在大明有难,我们就不能想得太多。自己的仕途前程、荣辱得失、甚至身家性命,都不能想得太多。……你既然喜欢文天祥的诗,就应该知道他最著名的诗不是《扬子江》,而是另一首。”

一席话说得向小强汗流浃背,惭愧、紧张甚至恐惧,交集在心头。沈荣轩的话中好像有什么地方让他如芒刺在背,总觉得不妥。但究竟是哪里,却一时想不出来。

向小强脑中空白,下意识地说道:

“沈公说的,是《过伶仃洋》。”

沈荣轩转过身来,微笑道:

“愿意背一遍我听听吗?”

向小强深吸一口气,喃喃背道:

“辛苦遭逢起一经,

干戈寥落四周星。

山河破碎风飘絮,

身世浮沉雨打萍。

惶恐滩头说惶恐,

零丁洋里叹零丁。

人生自古谁无死,

留取丹心照汗青。”

……

沈荣轩笑道:

“背得很好。所以说,在这种敌人从北方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