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燃烧的海洋-第821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二零五五年十二月二十九日夜间,欧洲联邦总理,高卢人皮诺收到了从列支敦士登传来的消息,该国在二十七日进行的全民公投表决的结果已经出来了,百分之五十七的人支持保持独立。也就是说,列支敦士登的全民公投结果已经否决了并入欧洲联邦的提案,该国不会成为欧洲联邦的第十个邦国。

    这下,欧洲联邦别无选择了。

    事实上,这是一条错误的消息,正确的是,有百分之五十七的列支敦士登人选择了并入欧洲联邦。

    为什么会把如此重要的信息搞错?

    没人说得清楚,因为仅仅几个小时之后,负责此事的欧洲官员就在返回募尼黑的途中因为轿车坠崖而亡,而由他携带的列支敦士登全民公决统计结果的书面报告也因此遗失,永久埋藏在了阿尔卑斯山的峡谷里面。

    问题是,当时没有人知道这是一条错误的消息。

    结果就是,皮诺在十一点召开了紧急内阁会议,商讨出兵斯洛伐克的事情。

    对欧洲联邦来说,出兵斯洛伐克已经不可避免。

    战后,很多人都认为,欧洲联邦应该出兵列支敦士登,而不是出兵斯洛伐克,因为控制列支敦士登要比控制斯洛伐克容易得多。

    显然,这种认识缺乏必要的常识。

    在此之前,斯洛伐克政府已经与欧洲联邦签署了条约,而且斯洛伐克也已经完成了全民公决,因此斯洛伐克实际上已经完成了并入欧洲联邦的所有政治与法律工作,唯一没有完成的就是在欧洲联邦基础议会中席位数量的谈判工作,而这件事,在根本上并不能改变斯洛伐克在法律上已经并入欧洲联邦的事实。当时,缺乏的也就只是一个政治过程,即斯洛伐克正式宣布并入欧洲联邦。

    由此产生的问题就是:欧洲联邦出兵斯洛伐克,是不是属于内部军事行动?

    如果是,那就不是入侵中立国。

    显然,如果列支敦士登的全民公决结果是拒绝并入欧洲联邦,那么欧洲联邦出兵列支敦士登就等于入侵他国。

    正是这个区别,让欧洲联邦只能把军队派往布拉迪斯拉法。

    内阁会议得出的结果很简单:支持出兵斯洛伐克。

    从时间上看,欧洲联邦根本拖不起。

    国防军已经给出了明确答复,即便一切顺利,也需要一天才能控制布拉迪斯拉法,因此不可能把军事行动推迟到三十一日,甚至不能推迟到三十日白天,因为在占领了布拉迪斯拉法之后,欧洲联邦还需要时间与中国进行谈判,完成与中国结盟的必要工作,最后还得向美国宣战。

    也就是说,欧洲联邦国防军必须在三十一日天亮之前占领布拉迪斯拉法。

    这样一来,就得在三十日天亮之前采取行动。

    皮诺没有耽搁时间,在内阁会议结束之后就赶往联邦议会,而联邦议会的几百名议员也在等着总理。

    当时,皮诺没有把对外军事行动的法案拿出来,而是拿出了一份针对欧洲联邦内部叛乱的法案。

    事实上,这也正是战后争议最大一点。

    皮诺提交给联邦议会的法案,只是要求议会授权联邦政府与联邦军队,对发生叛乱的邦国采取镇压性军事行动。

    问题是:斯洛伐克是联邦成员吗?

    如果是,这部法案就能发挥作用。如果不是,这部法案就没有任何意义。

    显然,皮诺认为是,欧洲联邦议会的议员也认为是,所以在讨论了两个小时之后,欧洲联邦议会就通过了这项法案。

    战后,最大的争议就在斯洛伐克的身份上。

    当然,以当时的情况,这已经不是关键问题了。

    拿到了联邦议会的授权,皮诺立即给联邦国防军总参谋长鲁道夫(在联邦国防军正式成立之后,鲁道夫出任总参谋长)下达命令,联邦国防军立即开动,务必在三十一日八点之前占领布拉迪斯拉法。

    此时,已经是三十日凌晨六点了。

    两个小时之后,欧洲联邦国防军的四个师同时从捷克与奥地利跨越边境线,进入斯洛伐克境内。

    这次军事行动算不上战争,连镇压叛乱都算不上,就是一次行军。

    虽然斯洛伐克在布拉迪斯拉法附近部署了几个师,但是布拉迪斯拉法就在斯洛伐克与奥地利的边境线附近。最重要的是,在此之前,斯洛伐克国防军已经开始接受欧洲联邦国防军整编,准备在并入欧洲联邦之后改组为欧洲联邦军队,每支部队里都有欧洲联邦国防军的军事顾问,而且指挥权已经移交给了欧洲联邦国防军。当时,二十多万斯洛伐克军人没有半点警惕,都在等着换上欧洲联邦国防军军服。

    当时,发生了非常有趣的一幕,即在通往布拉迪斯拉法的道路上,斯洛伐克的交通警察把欧洲联邦国防军的装甲部队给拦了下来,并且告诉荷枪实弹的军人,斯洛伐克还没有正式并入欧洲联邦,因此不欢迎欧洲联邦军队入境。显然,这些胆大的警察都立即被欧洲联邦军队解除了武装。

    事实上,这也是布拉迪斯拉法被占领之前,斯洛伐克国家安全力量的唯一反抗。

    在向布拉迪斯拉法进军的时候,欧洲联邦国防军控制了沿途的军营,并且解除了沿途斯洛伐克国防军的武装。在占领布拉迪斯拉法之后,欧洲联邦国防军还控制了警察局,解除了警察的武装。

    当时,布拉迪斯拉法的居民甚至没有发现,他们的城市已经被欧洲联邦军队占领了。

    直到三十日下午,大批欧洲联邦国防军的巡逻部队出现在布拉迪斯拉法街头,一百多万市民才惊恐的发现,他们已经做了“亡国奴”。

    必须承认,这是一次极为成功的军事行动。

    问题是,在占领布拉迪斯拉法之后,欧洲联邦国防军没有继续推进,即没有控制斯洛伐克全境,而是留在了布拉迪斯拉法。更重要的是,直到当天晚上,欧洲联邦国防军才发现斯洛伐克总统与绝大部分政府官员已经逃走了。

    当时,斯洛伐克总统是在欧洲联邦国防军开进布拉迪斯拉法之后才出逃,在三十日夜间到达东面五十公里外的特尔瓦纳,直到三十一日夜间才离开这里。也就是说,如果欧洲联邦国防军向东扩大占领区,肯定能在特尔瓦纳逮住斯洛伐克总统,消除随后引发斯洛伐克战乱的隐患。

    可惜的是,鲁道夫似乎认为,占领布拉迪斯拉法就足够了。

    三十一日上午,欧洲联邦总理皮诺正式宣布,斯洛伐克并入欧洲联邦,而且以一千万人口为准,为斯洛伐克在欧洲联邦基础议会提供二十个席位。

    几乎同一时间,欧洲联邦的全权代表在北京与中国总理杜小蕾进行了结盟谈判。

    当时,已经是北京时间下午了。

    欧洲联邦在最后关头才正式提出结盟,就算杜小蕾不会拒绝,也不会立即答应,而会利用这个机会提高价码。

    谈判一直持续到北京时间夜间十点,欧洲联邦在几乎全盘接受了中国开出的条件后,杜小蕾才做出让步,并且明确规定,签字时间订在北京时间十一点五十五分,欧洲联邦必须在此之前向美国宣战。

    也就是说,欧洲联邦只剩下了不到两个小时。

    收到消息后,皮诺再次前往联邦议会,要求议会在一个半小时内给出答复,即到底向美国宣战,还是跟中国开战。

    欧洲联邦议会没有进行讨论,在总理演讲之后就开始投票表决。

    没有用到一个半小时,只花了一个小时二十分钟,联邦议会两院就把表决结果交到了皮诺手上。

    当然,没有任何悬念。

    如果打算与中国开战,欧洲联邦国防军就不会开近布拉迪斯拉法了。

    皮诺立即返回总理府,秘书已经帮他准备好了宣战书。

    在皮诺通过电视台,正式向美国宣战的时候,欧洲联邦全权代表带着同样的消息找到了杜小蕾。

    此时,已经是北京时间十一点五十二分了。

    签字仪式非常简单,双方代表签字之后,交换了同盟条约,并且各自保留了四种文字的副本(欧洲联邦把法文、德文与拉丁文定为官方文字,因此任何官方文件,都有三种语言的版本)。

    从时间上看,如果再晚三分钟,欧洲战争就打响了。

    当然,这只是理论上的事情。

    杜小蕾是在一月一日凌晨零点过后跟牧浩洋打的电话,让牧浩洋终止针对欧洲的军事行动,而牧浩洋当时根本没有下达命令。因为受作战计划限制,就算要向欧洲开战,也要等到一日上午。

    欧洲联邦涉险过关,却留下了无穷后患。

    第二百四十一章 统一大业

    收费章节(12点)

    第二百四十一章 统一大业

    欧洲联邦向美国宣战,对中国来说绝对是好事。

    可以说,就算欧洲联邦提供不了多大的帮助,成为中国的盟国,也让中国避免了在欧洲大打一场。

    事实上,欧洲是否参战,对大战的结局都没有影响。

    说得更直接一些,就算欧洲联邦没有与中国结盟,而是继续保持中立,中国也不见得会在二零五六年攻打欧洲。

    原因很简单,到了二零五六年,中国军队已经能够攻打美国本土了。

    也就是说,欧洲联邦有机会置身事外,在战争期间保持中立,可是中国施加的军事压力让欧洲联邦觉得已经走投无路了。

    显然,欧洲联邦参战,具有极为长远的影响。

    当时,最突出的就是欧洲联邦出兵斯洛伐克,对欧洲统一大业造成的负面影响。

    虽然一月份,列支敦士登正式并入欧洲联邦,随后匈牙利与捷克也正式并入,但是直到大战结束,波兰、罗马尼亚、保加利亚、立陶宛、拉托维亚、爱沙尼亚、马其顿、黑山、塞尔维亚、克罗地亚、阿尔巴尼亚、斯洛文尼亚、波斯尼亚与黑塞哥维那等原本有加入欧洲联邦意图的国家都没有采取行动,而希腊、西班牙、葡萄牙与英国等亲美欧洲国家,更没有并入欧洲联邦,北欧四国也保持独立。

    摆在欧洲联邦面前的问题是:仅仅有十个邦国的欧洲联邦还能代表整个欧洲吗?

    答案明显是否定的,因为这十个邦国的人口、国土面积、经济规模等等,在欧洲所占比例都没有达到绝大多数。

    另外,斯洛伐克的反抗斗争,也给欧洲联邦制造了很大的麻烦。

    直到大战结束,欧洲联邦国防军都没能平定斯洛伐克境内的反叛活动,斯洛伐克游击队还不断发展壮大。

    也正是如此,欧洲联邦才没有在大战期间入侵其他欧洲国家。

    当然,这也与中国有关。

    原因很简单,在与中国签署的同盟条约中就有一条,在欧洲联邦与第三国交战时,中国有出兵援助的责任与义务。

    也就是说,如果欧洲联邦出兵其他欧洲国家,中国也会出兵。

    显然,这样一来,欧洲联邦就不可能通过军事行动来完成欧洲的统一大业了。

    问题是,欧洲联邦与中国结盟的根本目的,除了避免与中国交战,就是希望利用这场战争完成统一大业。

    可惜的是,直到大战结束,欧洲联邦都没有完成统一大业。

    由此产生的问题就是,战争结束的第二年,欧洲联邦与中国的续盟谈判破裂,两国正式解除同盟关系。

    当时,导致谈判破裂的主要因素,就是中国不肯放弃那条出兵援助欧洲联邦的条款。

    说白了,这项条款,就是为了限制欧洲联邦坐大,让欧洲继续维持分裂状态,而一个不完备的欧洲联邦,显然算不上世界级大国,也就不可能在战后跟中国分庭抗礼,成为中国的头号对手。

    再往前推,欧洲联邦提出在获得十个邦国之后再参战,也与此有关。

    不可否认,有十个邦国的欧洲联邦已经是欧洲大陆上最强大的国家,可是其影响力也就仅限于欧洲大陆。

    问题是,不与中国交战,并不意味着就能避免欧洲战争。

    与中国解除同盟关系之后,欧洲联邦立即发动了“欧洲统一战争”,先后以武力征服了波兰、波罗的海三国、罗马尼亚、保加利亚、巴尔干地区,最后把战火烧到希腊,还出兵伊比里亚半岛,征服了西班牙与葡萄牙,迫使丹麦并入欧洲联邦,占领挪威之后又与瑞典签署城下之盟。最后,只有芬兰与瑞士以永久中立国身份保持独立,而隔海相望的英国则通过投靠中国,成为欧洲联邦的死敌。

    显然,欧洲战争只是晚来了几年。

    在通过一系列的军事行动征服了欧洲大陆之后,欧洲联邦成为全球第二大国,获得了与中国分庭抗礼的实力。

    问题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4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