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众人离开之后,在路上庞统追上郭嘉,道:“主公过于优柔寡断,刘备、孙权皆一时人杰,今不趁势除之,久后必生大祸。”
郭嘉微微一笑,道:“士元初来,未知主公之心意也。”
庞统冲郭嘉一拱手,道:“还请奉孝多多指教。”
郭嘉道:“主公爱才如命,救贤若渴。今刘备手下文如诸葛亮、马良、伊籍等,武如关羽、张飞、魏延等;孙权麾下周瑜、鲁肃、蒋钦、周泰等,主公皆愿生致之。如若刀兵擅启,生灵涂炭,非主公之愿也。”
庞统道:“主公仁者之心,非我等所能料也。能为主公效劳,统之幸也。”
随后荆飞将郭嘉与庞统的对话记录到白帛上,派人交给袁斌。袁斌看后,随手将白帛放到灯上烧了,想到:“什么仁者之心,当初在表弟高干的墓前发誓的时候,就要做一个心狠手辣的人,而不做一个有妇人之仁的人。此番表演,不过欲展现给世人我袁斌的正者仁人的面孔罢了。刘备凭着这付面孔,做起事来无往不利(除了刘备最后在称帝一事上,惹人非议外,其余的地方,刘备一直以正义使者自居的,总使道义站在自己一边)。我只不过是仿刘备的故智罢了,想不到,连智深若海的郭奉孝也一起瞒过了,看来,普天下没有人能看穿我的面具了。”
袁斌在会议上听从众谋士的意见,派了三拨使者去见三大势力。
汉中张鲁一开始闻听刘璋向刘备求援后,心中大惊,自己的队伍肯定不是刘备军的对手。这样一来,进则不敌,退恐人笑,正在踌躇的时候,闻知朝廷天使至此,令其退兵,正中自己的心思,哪有不允之理。张鲁忙下令让其弟张卫退兵,并且隆重地招待了许攸;刘璋闻知张鲁已经退兵,而自己又加官进爵,也是十分的高兴,在成都厚待逢纪。
陈震与刘备本是旧识,今番来劝刘备退兵,自信满满。刘备闻听袁斌令其退兵,心中大怒。诸葛亮见状,忙对陈震道:“孝起远来辛苦,且入馆驿歇息。容我主商议退兵事宜。”
陈震见刘备并没有马上答应退兵的事,心中老大不愿意,但又发作不得,只得先行告退,去馆驿休息。
刘备见陈震走了,对诸葛亮道:“军师,我大军千里跋涉,耗费兵马钱粮无数(亏心不亏心,明明所有的消耗都是刘璋无偿奉送的,他刘备哪有什么消耗),怎么轻易退兵?”
诸葛亮对刘备道:“主公稍安毋躁,事已至此,不如退兵归去。”
法正劝阻道:“今已深入西川腹地,正欲成此大功,安能退去?不如尽起大军,杀入成都,刘璋必无防备,可一战成功。”刘备对法正的计谋颇为意动。
诸葛亮反驳道:“不可,荆州乃我军根本,今若不尊朝廷号令,袁斌必让张郃、孙权以袭我后,到时候刘璋、张鲁再引兵击之,则我军危矣。”
第五卷 天下归一 第九十八章2
(
听了诸葛亮一番解说,刘备顿时吓出一身冷汗。法正眼珠一转,道:“若主公要执意退兵,可派人先入成都,求见刘璋,表明退兵之意,刘璋有感主公千里来援之义,必多以钱帛、粮米相酬。如此一来,亦可稍偿劳军远涉之苦。”
诸葛亮点头道:“孝直此言甚善。”
刘璋送走了逢纪之后,对于让刘备退兵的事,聚众商议。
从事王累道:“主公,今张鲁已退,西川无忧。今刘备统有大军,客强主弱,不可不防。”
黄权道:“刘备人杰,吞并刘表基业,架空刘表二子,杀戮刘表旧部,足见此人豺狼本性,枭雄之资。”
刘璋本来十分信任刘备,以兄事之,今番听了众谋士的意见,顿时心意动摇。
谋士李恢(字德昂)道:“主公,可速发兵拒之,迟恐生变。”
刘璋问道:“依德昂之计,应当如何?”
李恢道:“可令老将严颜守巴郡,李严(字正方)守广汉,张任屯兵城外,严加防范。若刘备退走,则将大军移至川口部防;若其不退,一面下令严守,一面向汉中张鲁和大将军袁斌求援。”
正在此时,刘备派来的使者,至成都求见刘璋,言及退兵借粮之事。众人一听,刘备肯退兵,心中都松了一口气。
谋士邓度道:“刘备肯退兵回荆,自然皆大欢喜。然其言之借粮之事,以某观之,刘备防守西充,令张鲁不能南下,亦算薄有微功,今言之借粮一事,可先允之,以偿其数日辛劳。”
刘璋本就是宅心仁厚之人,对刘备又抱有相当的好感,闻听邓度之言,道:“刘备乃我宗兄,应邀入川,以防张鲁,远来辛苦。兼且蜀中富庶,正该赠粮以酬之。”
张任道:“可先赠粮万斛,先令其退至川口,然后再赠其十万斛以谢之。否则,纵然有变,我军亦可从容应付。”
刘璋点头道:“此老成稳妥之言,可速行之。”
刘备的使者回来报告刘备,先报告了刘备西川防守严密,不易轻得,再告诉了刘璋同意赠粮之事,但要刘备先退出川口。
刘备知道了蜀中众人对自己疑忌之心尚重,乃派人秘密潜入成都,接出了法正、孟达二人的家小,准备回荆州。大军退至建平时,得到了刘璋赠送的十万斛军粮。
刘备转身望着成都方向,又看了看险峻的三峡,知道这样可以轻易入川的好机会再也没有了。叹息道:“大好江山,至此绝矣!”
第五卷 天下归一 第九十九章
建安十年秋(公元205年7月),刘备退兵回荆州,江东孙权也相安无事。袁斌见兵勇马肥,诸事齐备,准备与曹操开战。
袁斌亲领大军出许县,沿路攻克长社、中牟、荥阳等县,兵锋直指虎牢关前。曹操也御驾亲征,来迎袁斌。
两军会齐,袁斌高声道:“叛国逆贼,还不速降?可知孤乃天神下凡,专替汉家除残涤秽。”
曹操对此嗤之以鼻,道:“哼,黄巾余党,妄言天神,汝与张角何异?如今汉室气数已尽,朕顺天应人,开大魏之基业。若你倒戈来降,不失封王之位,远胜区区将军一职。”
袁斌骂道:“无耻鼠辈,我袁家世受皇恩,忠心耿耿,岂能为你区区权势所动?你本宦官之后,借何进之势,得攀大位,今一旦显赫,即忘恩负义,反叛朝廷,真豺狼本性也。更兼你谋害天子,杀戮公卿,将你碎尸万断,亦不足泄我之恨。匹夫可速来领死!”
袁斌的一番话,骂得曹操恼羞成怒,无地自容,示意让许禇出战。许禇纵马舞刀,冲出阵前,大喝道:“大魏征西将军许禇在此,谁敢一战?”
袁斌示意庞德应战,庞德应声出战,喊道:“南安庞德庞令明在此,匹夫可速来领死!”
许禇道:“无名鼠辈,今日叫你为刀下之鬼。”
庞德大怒,挥刀出击,与许禇交手近百余回,丝毫不落下风。
曹操见庞德英武不凡,竟能与许禇战成平手,但是十分面生,遂问左右道:“彼军中随便一人即可与我军中上将战成平手。人言袁斌帐下‘猛将如云,谋臣如雨’,此言确实不虚。诸位爱卿,此何人也?”
众人皆不识,唯有贾诩是老西北军出身,知道内情,上前回奏道:“启禀万岁,此人姓庞名德字令明,乃凉州南安郡人氏。旧随马腾,腾死后,与腾子马超共投袁斌。”
曹操叹道:“何期猛将尽归于袁斌,反令其猛虎添翼矣。”
旁边典韦听了曹操的话,不服气道:“陛下不必长他人志气,看末将阵前斩将,灭其威风。”曹操壮之,令其出战。
典韦倒还有些武将风范,没有与许禇一同双战庞德,只是在一旁叫阵。
袁斌见是典韦出战,乃令马超迎敌。马超本为勇将,一向嗜勇好战,今新投袁斌,正欲立功自表,苦于没有机会。刚才见庞德与许禇打得精彩,早就心痒难耐,如今一见袁斌令自己出战,怎不欣喜如狂,双腿猛地一夹马腹,一下冲到典韦面前。
马超武艺出众,兼且自幼长于西凉,劲猛招沉,三十余招过后,典韦渐渐落在下风。马超一杆长枪,左挑右刺;典韦两支短戟,上遮下挡,好不狼狈。
曹操见两员爱将无法取胜,乃密令夏侯渊暗放冷箭。这边羌王白虎文时刻关注着曹军那边的情况,一见夏侯渊的动作,就知道对方要放冷箭,忙取弓搭箭。只见夏侯渊箭刚离弦,白虎文迎着夏侯渊的箭也射了过去,一下将箭射落。
白虎文骂道:“无耻匹夫,暗放冷箭,好不要脸,且看我之箭法。”说罢,一箭射向夏侯惇。白虎文为什么要射夏侯惇呢?原来帻由于曹操生得十分矮小,在众多武将之中,并不显眼。而在曹操旁边的夏侯惇长得人高马大,又穿得盔甲鲜亮,一下就把曹操的风采给抢光了。而在白虎文等羌人的心中,只有身强力壮的人才能当上首领,所以他一厢情愿地认为夏侯惇是这群队伍的首领(不过,夏侯惇官拜魏国的大司马,这官也不小了)。
白虎文盯上了夏侯惇,一箭正中夏侯惇的右眼。原来曹操在与吕布争夺兖州的时候,吕布的部将曹性曾射伤夏侯惇的左眼,所以夏侯惇常以独眼示人,因此曾被弥衡讥笑为‘完体将军’,意思就是说夏侯惇是个残废。如今这夏侯惇仅存的,被他视为珍宝的唯一的一只右眼,也被白虎文给射瞎了。
夏侯惇中箭之后,大叫一声,翻身落于马下。典韦、许禇听得后方有动静,以为曹操出了什么事,忙舍了各自的对手,向本阵冲来。庞德紧追不舍,被典韦回身施放暗器―――手戟,伤了臂膀,被马超护卫着撤回本阵。
曹操本想暗放冷箭,助典、许二将取胜,不料偷鸡不成,蚀把米,反而让夏侯惇受了伤。曹操顿时慌了手脚,忙命人救起夏侯惇,匆忙收兵。
袁斌小胜一阵,也不忙着追赶,令士卒敲起“得胜鼓”,掌乐回营。回到营中后,袁斌命人录了庞、马、白三将的功劳,特别是白虎文,射伤敌军大将,录为头功,赏其金甲一副,锦缎十匹。
庞德左臂受伤,于营中安歇。袁斌亲自来探望庞德,从军医手中取过伤药、白布,亲自为庞德包扎伤口。
庞德感激涕零,说:“某不过西羌一小卒,竟劳动主公亲自为臣包扎伤口,如此大恩,德粉身难报。”
且说曹操救了夏侯惇回营后,忙令随军大夫为夏侯惇医治眼睛,巧得是这名军医,就是上次为夏侯惇医治眼睛的那位军医,如今操作起来,正是驾轻就熟。军医先用沸水煮过的夹子取出箭头,再为夏侯惇敷上眼药。
一切操作完毕后,曹操问道:“怎么样,朕夏侯兄弟的伤势如何?”
军医道:“回禀陛下,夏侯将军的性命是无碍了,不过从今往后再不能上阵杀敌,要在黑暗中度过一生了。”
夏侯惇为曹操的亲信将领,自曹操起兵之时,就跟随在曹操身边,南征北战,多有功劳。今日重伤,让曹营众将士士气大减,真是得不偿失啊。
太尉董昭凑了上来,奏道:“陛下,汉军大胜一阵,志得意满,必无防备,不如今夜趁机去劫营。”
中书令刘晔劝阻道:“不可,不可,袁斌熟知兵法,帐下谋士个个谋略过人,必有准备,我军今日不但不宜去劫营,还要严加戒备,防止袁斌乘胜来袭才是啊。”
曹操道:“二公所言均有道理,容朕思之。众卿且退,文和、仲达留下。”众文武退出帐外,只留下了贾诩和司马懿。
第五卷 天下归一 第一百章
如今的曹操已经过了知天命之年(五十一岁),古人的寿命都比较短,而且身体均呈早衰之象。所以古人认为能活过七十岁的人都十分稀少,所以称“七十古稀”。而能活过五十岁,就不算“夭寿(夭指早死)”。而已经五十一岁的曹操,身体已大不如前,不但精力不济,而且伴有非常严重的头风,严重影响了曹操的思考能力以及对事物的判断力,所以曹操现在对事情的看法,大部分都依赖于谋士的分析和判断。
自从在虎牢关前,与袁斌交手小败一场之后,曹操就想方设法要扳回这一局。所以他留下了自己麾下智谋最出众的两个人―――贾诩和司马懿,来商量如何对付袁斌。
贾诩的年龄比曹操大将近十岁,曹操是刚过知天命之年,而贾诩已经五十九岁,接近耳顺(六十岁)的年龄了,须发皆白。司马懿刚刚二十七岁(正是《三国演义》中诸葛亮刚出山时的年龄),正是风华正茂的好年华。两个人一黑一白(指须发),一老一少,正好相映成趣。
曹操留下两人,急救他们的意见。贾诩年事已高,所出计谋皆力求谨慎、稳妥。
贾诩对曹操道:“陛下,袁斌乃知兵之人,陛下亦是一时人杰,陛下与袁斌双方知之甚深,互有了解。刚才董公仁(董昭)之言,老臣以为计不可取,袁斌必有防备,不如紧守关隘为上。”
司马懿道:“文和公如何胆怯至此?坚守不出,如何退敌?陛下,臣有一计,可破汉军。”
曹操点头道:“卿试言之。”
司马懿道:“陛下可令夏侯德为先锋,钟缙、钟坤为副将,点五千兵马,前去袭营。”
贾诩反对道:“岂有此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