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各大报纸上充斥着胜利的捷报,可斯普鲁恩斯很清楚,在失去了舰队的掩护之后,美军是不可能守住考爱岛的。也许唐帝国海军的进攻准备并不充分,所以导致进攻考爱岛的行动不太顺利,可这只是个时间上的问题而已。
美军在考爱岛上的坚持并没有能够扭转战局。当时唯一的希望就是特纳的第52特混舰队(随后就被正式升级为第五舰队)。可问题是,该舰队在之前的作战中损失了大批的飞行员,就算拥有完整的战舰编制,而且补充的作战飞机也迅速到位,可是在缺乏足够的飞行员的情况下,舰队根本就没有作战能力。结果,陆战队在考爱岛上苦守数月,都没有盼来舰队。在做出了最艰苦的努力之后,尼米兹只得下达了撤退命令,美军争先恐后的撤出了考爱岛。
就在考爱岛沦陷之前,第五舰队突然接到命令离开了旧金山,开始战场。当时,美国国内报纸宣扬第五舰队将再次获得辉煌的胜利,并且最终扭转太平洋的战局。可实际上,斯普鲁恩斯在看到相关的报道之后,立即就知道,特纳无疑是在去送死。此时,太平洋战场上,唐帝国海军已经有两支主力舰队在执行作战任务,实力是第五舰队的五倍以上。另外,唐帝国海军还部署了大量的支援舰队,因此陆战队不需要主力舰队的支持。第五舰队在此时离开安全的旧金山港,无疑是泥牛入海,有去无回!
斯普鲁恩斯的判断一点都没有错,唐帝国海军第一舰队与第五舰队围歼特纳指挥的第五舰队的作战行动没有任何悬念,从始至终,特纳甚至连还击的机会都没有。第五舰队的惨败是不可能完全遮蔽的,而当时为了降低影响,美国的报纸在承认第五舰队遭受惨痛损失的同时,也夸张的扩大了战果,宣称在战斗中击沉了唐帝国海军八艘航母,十艘战列舰,以及数十艘其他战舰,对不知情的平民而言,这确实是一次伟大的“胜利”。可是对斯普鲁恩斯来说,这简直就是一个笑话,当时唐帝国海军一共才九艘战列舰,而且有四艘在大西洋上作战,太平洋上只有五艘战列舰,哪来的十艘战列舰让第五舰队炸沉?
随着太平洋舰队最后一点实力被消灭掉,太平洋战争已经没有任何悬念了。当时,斯普鲁恩斯就意识到,唐帝国海军在确定将获得太平洋战争的胜利之后,肯定会提前采取行动。控制从太平洋进入大西洋的通道。也就是巴拿马运河,并且将以巴拿马运河为突破点,将势力延伸到美洲大陆。通过夺取中美洲地区,最终登陆美洲大陆,然后向北推进,从墨西哥攻入美国本土。
这时,斯普鲁恩斯写了一份极为重要的报告,准备直接交给金上将。毕竟金上将对斯普鲁恩斯还是很赏识的。也就是斯普鲁恩斯的这份报告交出去之后不久,就传来了唐帝国海军陆战队攻打巴拿马运河,并且最终成功的占领了巴拿马运河的消息。到此,斯普鲁恩斯的推断得到了证明,唯一让他没有想到的是。唐帝国海军进军巴拿马运河的速度会这么快,美军根本就来不及做出防御调整就丢掉了极为关键的巴拿马运河。随着巴拿马运河沦陷,以及唐帝国海军成功地控制了南大西洋的制海权,太平洋战场上的战斗已经没有任何悬念了。美国海军再也无法将舰队派遣到太平洋去,也就不可能在太平洋上与唐帝国海军对抗,瓦胡岛沦陷只是迟早的事情。
也就是在唐帝国陆战队攻占了巴拿马运河之后三天,斯普鲁恩斯接到了金上将打来的电话,随即他就收拾起行李前往华盛顿的海军部报道了。斯普鲁恩斯的新身份是金上将的特殊顾问。他仍然属于预备役编制,并没有恢复现役将领的身份。可正是回到了海军部。并且得到了金上将的特别照顾,斯普鲁恩斯开始接触绝密的战场资料,并且参与到了美国海军的战略策划工作中去。
在海军部的这几个月里,斯普鲁恩斯变得圆滑了很多,而且他主要涉及到地不是太平洋上的作战行动,而是扩大,并且重组大西洋舰队的工作。也正是从这个时候开始,奠定了斯普鲁恩斯出任大西洋舰队总参谋长的基础。当时,金上将首先考虑的是让斯普鲁恩斯出任大西洋舰队总司令,可是随后不久,尼米兹就丢掉了瓦胡岛,被迫撤回了美国本土,而所有以前太平洋舰队的将领以及军官都因为太平洋战争的失败而受到了牵连。斯普鲁恩斯也是从太平洋舰队出身的,考虑到这种身份,金上将回避了容易遭到否决的问题,就没有提名斯普鲁恩斯出任大西洋舰队总司令,而是继续由自己兼任大西洋舰队总司令,并且以舰队总司令地身份向总统提名由斯普鲁恩斯出任舰队总参谋长,这样就更容易获得总统的批准。
很明显,在处理军队人事关系,并且使用官场手腕方面,60多岁的金上将要比斯普鲁恩斯圆滑得多。如果当时金上将直接提名斯普鲁恩斯出任大西洋舰队总司令的话,很有可能遭到总统的否决。也正是绕了个弯子,最终总统批准了金上将的提名。26年底,斯普鲁恩斯以金上将的特殊顾问身份出任大西洋舰队总参谋长,并且去了诺福克军港。在金上将不直接指挥大西洋舰队作战的时候,斯普鲁恩斯成为了大西洋舰队的实际指挥官。
在斯普鲁恩斯上任的时候,最新一批建成的战舰已经交付给了大西洋舰队。原本这批战舰都是为太平洋舰队建造的,结果太平洋舰队已经完蛋了,只能交付给大西洋舰队,而大西洋舰队的要求有有所不同,结果大部分舰艇被交回船厂,花了一两个月的时间进行改造,到年底的时候才再次交付海军。
当时,美国海军新获得的战舰中包括了六艘航母,分别是:CV…34“奥里斯坎尼”号,CV…35“复仇”号,CV…44“企业”号,CV…45“麦金利山”号,CV…46“硫黄岛”号,以及CV…47“福吉谷”号。第一批四艘“蒙大拿”级战列舰也相继完成建造,并且加入了美国海军,这四艘战列舰分别是:BB…67“蒙大拿”号,BB…68“俄亥俄”号,BB…69“缅因”号,BB…70“新罕布什尔”号。原本计划同期建造的BB…71“路易丝安纳”号因为资源有限,没有能够顺利建成。除此之外,还有十二艘“底特律”级巡洋舰,12艘“迈阿密”级巡洋舰,36艘驱逐舰同期服役。
这些战舰足够组成一支庞大的主力舰队了,其规模并不在唐帝国海军第一舰队之下。可是,斯普鲁恩斯并没有因此而恢复信心,原因只有一个,当时美国海军没有足够多的优秀官兵来操作使用这些战舰,就更不可能让这些战舰扭转战局。
在此之前,美国海军的精锐都集中在太平洋舰队,大西洋舰队主要承担的是护航任务,甚至不需要派遣主力舰队去支持英国人控制北海与地中海,也就一直没有部署主力战舰。现在,太平洋舰队已经损失殆尽,仅存的官兵根本就无法满足一支大型舰队的需要,而要重新培训官兵,不但麻烦,而且需要很多的时间。当时,斯普鲁恩斯也没有其他的选择,出了训练之外,他没有第二个办法可以提高舰队的战斗力了。因此,在他到达了诺福克之后,做的第一件事情就是重新部署舰队的训练计划,并且直接向金上将表态,如果要在训练完成之前派遣大西洋舰队出战的话,他将辞去总参谋长的职务!
第二十三卷 前进跳板 第二十六节 钢铁巨兽
在斯普鲁恩斯的强烈要求下,金上将顶住了上面的压力,一直没有给大西洋舰队安排作战任务。而在新组建的大西洋第二舰队(美国在通过了“两洋海军法案”之后,大西洋方向上的舰队编号为双数)中,最引人瞩目的就是那四艘“蒙大拿”级战列舰。根据英国海军在大西洋上总结出来的作战经验,以及大西洋上的实际情况,斯普鲁恩斯也一反常态的格外重视这四艘“蒙大拿”级战列舰,甚至将战列舰的训练工作放在了航母的训练工作之前。
“蒙大拿”级战列舰的出现可以说是一波三折。在完成了“依阿华”级战列舰的设计工作之后,美国海军的工程师并没有能够获得喘气的机会。当时美国海军收到情报,日本人正在建造排水量达到了7万吨,主炮口径超过了420毫米(实际上是460毫米)的超级战列舰。另外,唐帝国海军也正在开始设计“新省会”级战列舰,虽然“新省会”级战列舰的技术标准没有日本新战列舰那么变态,可是这种战列舰是针对“南达科他”级设计的,在性能上很有可能超越了“依阿华”级战列舰,因此,美国海军急需一种比“依阿华”级战列舰更强大的,能够在炮战中彻底的压住对手的超级战列舰。
在设计过程中,战舰的排水量成了最大的问题。当时,美国海军的工程师竭力想将新式战列舰的标准排水量控制在45000吨以内(通过巴拿马运河的标准),可是,很快工程师就发现,如果要严格限制战列舰的排水量的话,在当时的条件下,不可能建造出比“依阿华”级战列舰更好的战舰了。可问题是,如果增大排水量的话,那么战列舰就无法通过巴拿马运河,在太平洋与大西洋之间往返的时候。就只能绕道南美洲南部地合恩角,这将非常的麻烦,会使航线延长数千海里。美国海军再三权衡之后,认为压制敌人才是关键,因此最终放宽了设计标准,不再严格要求限制战舰的排水量,甚至到后来也不要求限制战舰的最大宽度与最大吃水深度(这两项也是通过巴拿马运河的重要指标)。
放宽了手脚之后,工程师很快就确定了战列舰的主要性能指标。在最初的设计中,其标准排水量为60500吨,满载排水量达到了73500吨。而日本的“大和”级地这两项数据分别为62315吨与68200吨。也就是说,“蒙大拿”级在建造服役之后,将是美国历史上,也是世界上最大的战列舰。设计工作在42年7月中旬就完成了,美国海军对其设计指标也相当满意,并且随后就安排了费城,纽约,以及诺福克的几家造船厂进行建造。可是。该级战列舰的建造工作并非一帆风顺。
在最初的设计中。“蒙大拿”级除了巨大的排水量之外,其舰长达到了282米,宽37米,吃水12米。后两项数据已经超过了巴拿马运河的最大通航能力,同时也超过了当时世界上其他的战列舰。而在最初设计的时候,因为美国工程师认为日本的“大和”级比唐帝国的“新省会”级地战斗力更为强悍,因此将设计目标直接对准了“大和”级,而不是“新省会”级,最终导致其排水量剧增。
为了能够应付460毫米口径主炮的威胁,“蒙大拿”级采用的是50倍径的16英寸主炮,通过增加一座三联装炮塔的方式提高了战列舰的火力密度,从而提高了战列舰的打击能力。毫无疑问,这个决策是相当正确的。如果当时美国海军决定采用更大口径的主炮的话。不但在研制上需要花费不少的时间,而且也不可能在战列舰上安装四座三联装炮塔,另外相关的设计也需要改动,还得重新研制一些配套的零备件,这讲是异常麻烦的事情。而事实也证明,日本海军用的45倍径的460毫米主炮除了在射程上要比50倍径的16英寸主炮,以及唐帝国海军使用的50倍径的400毫米主炮稍微远一点之外,在其他的性能,特别是穿甲能力方面并没有超出多少。而在射速,以及火炮身管寿命,火力密度等方面,反而差了不少。而当时通过增加主炮身管长度,来提高主炮的威力,也正是唐帝国海军在战争期间选择的一条捷径。美国人做出的同样选择不但最终提高了战列舰的火力,同时也减少了麻烦。
实际上,50倍径的16英寸主炮的威力并不小。在使用1225公斤的重型穿甲弹的情况下,可在3万码的距离上击穿581毫米厚的垂直装甲钢板,在2万码的距离上的穿甲威力达到了521毫米。而当时战列舰的交战距离多在2万码以内,而没有任何一艘战列舰,包括“蒙大拿”级在内,有着500毫米以上厚的主装甲!也就是说,“蒙大拿”级的主炮不但可以轰穿任何一个对手的主装甲,同时还能够击穿自己的主装甲!而为了提高生存能力,“蒙大拿”级的装甲比“依阿华”级提高了一个档次。“依阿华”级的主装甲厚度只有16英寸,而“蒙大拿”级提高了100毫米,达到了500毫米的厚度。这已经是当时能够加装的最厚的装甲了,可在越来越厉害的穿甲弹面前,这仍然显得有点单薄。
相比较一下,当时唐帝国海军在“新省会”级上使用的55倍径的400毫米主炮在使用26式穿甲弹的时候,可以在3万码的距离上打穿400毫米厚的垂直装甲钢板,在2万码的距离上的穿甲能力达到了550毫米。虽然“新省会”级的主炮在使用了更长的身管,以及更好的穿甲弹之后,其穿甲威力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