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者是在负伤后搁浅。港口内储备了数百万加仑的燃料库被炸中后,足足烧了一天一夜。
弗吉尼亚比奇也遭到了毁灭性的打击,超过一半的市区遭到了轰炸,数十万人伤亡或者是流离失所。三天后,即3月14日,弗吉尼亚比奇再次遭到了轰炸,最终被炸成了一昨鬼城。在两次轰炸中,有21万市民伤亡,上百万人被迫转移到了别的城市或者是乡村。在14日的轰炸中,第二特混舰队的防空压制部队再次出动,又成功的掩护了轰炸机群。当时,第2支援舰队已经撤到了外海去补充燃料与弹药,只有5个中队的岸基护航战斗机出动,结果在这天出动的2083架轰炸机中,只有13架被击落,战损率仍然远低于以前的轰炸。
通过14日的轰炸行动,防空压制战术的有效性得到了证实,罗云冲与郝东觉都认识到,安排舰载战斗机为轰炸机护航实际上是一种浪费,而且护航本身也是一种被动的防御作战方式,而要击败对手,最有效的方法应该是主动出击,而防空压制战术的根本思想就是通过主动攻击来瘫痪敌人的防空作战力量。
也正是在得出了这个结论后,罗云冲立即调整了轰炸行动,在完成了对弗吉尼亚比奇的毁灭性打击之后,轰炸重点全部转移到了美军的军事目标,特别是航空兵基地,野战机场等对轰炸机群有着重大威胁的军事目标上。同时,舰载航空兵也是全面出动,配合与支援战略航空兵的行动。在16日,第1支援舰队到达战场,第2支援舰队也完成了补给后,舰队航空兵的规模达到了顶点。
当时的防空压制战术理论仍然是不健全的,需要经过实践来逐步完善,也正是罗云冲与郝东觉都认识到了防空压制的重要性,因此,在第二阶段战略轰炸的后期,防空压制作战成为了重点任务!
第二十五卷 以海制陆 第三十六节 攻势护航
当时的作战行动被官兵们形象的称为“攻势护航”,这与之前的护航行动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从本质上讲,“攻势护航”与“防空压制”本身是没有区别的,不管是护航,还是压制,都是为了让轰炸机安全的进入与撤退,都是为了掩护轰炸机,只是一个更强调行动,一个更强调本质。
“攻势护航”强调的是行动,这也说明当时的防空压制战术本身并不完善,仍然限于护航的战术范畴之内,这与后来出现的专门针对敌方防空系统的大规模打击有着本质上的区别。这也是大战末期防空压制作战的一大特点,但不可否认的是,后来出现的很多防空压制战术都是在当时就已经诞生了的,而只是受到了技术等方面的限制,所以很多战术本身无法实现,或者说是实现的代价过于高昂。
在罗云冲的支持下,郝东觉当时在舰载航空兵里正式成立了一支由最优秀的飞行员组成的独立护航部队,而该部队的任务就是执行打击敌人防空系统的任务。最初的时候,这支部队主要就是由“游隼”式战斗轰炸机组成,只是在行动的时候才从侦察部队抽调部分“侦察鹰”配合行动。
通过对诺福克,以及弗吉尼亚比奇的两次行动,攻势护航的优势体现了出来。从根本上讲,“攻势护航”是对航空兵战术本质思想的直接反映。
在被誉为航空兵宝典的《制空论》中,杜黑就不止一次的强调了航空兵的进攻性。可以说,航空兵自诞生的那一天开始,就是一支进攻性的部队,而绝不是一支防御性地部队。“摧毁敌人航空兵的最佳办法就是将敌人的飞机炸毁在地面上”,这句话从根本上反映了航空兵的进攻性质。正如同罗云冲后来所说的一样:战斗机可以创造胜利。而能够创造历史的是轰炸机。
一支真正成熟的航空兵的主体绝不是战斗机,而是轰炸机。在大战期间,帝国航空兵中,战斗机与轰炸机地数量比是1比3,而人员数量对比更是达到了1比22。毫无疑问,在帝国航空兵,真正的主体就是轰炸机。其实,不管是大战期间。还是在大战之后,一支拥有强大战斗力的航空兵,或者是空军,其主要的作战力量都是轰炸机部队,而不是战斗机部队。
战略轰炸机就是航空兵进攻性的彻底体现,也是航空兵最强大的攻击部队。实际上,到了战争后期,在帝国航空兵中,战术航空兵本身也成为了重要的攻击部队。当时海军的“游隼”,以及陆军的“鹰”式战斗机在设计之初都是格外强调了空战能力。对攻击能力要求不是很高。可是到了战争后期,这两种战斗机都成为了名副其实的战斗轰炸机,有三分之二的时候是在执行战术轰炸任务。而不是空战任务。
“攻势护航”这个战术地根本思想就是将原本被动的护航作战转变为主动的进攻作战。在以往地护航作战中,不管是轰炸机,还是护航战斗机,在作战行动中都不具有主动权,特别是在面对美军防空战斗机的攻击时,都是在被动防御。这完全违反了航空兵以进攻为主的基本战术思想,同时更将航空兵强大的进攻能力放在了次要的地位。用句简单的话来说,那就是在以己之短击敌之长,如果不是当时帝国航空兵有着绝对的兵力优势,弥补了战术上的缺陷的话。恐怕损失就要翻上好几倍了。
当时郝东觉就是首先意识到了这个根本性的错误,随即才提出了“攻势护航”地战术,通过充分发挥航空兵的进攻优势来取得制空权,而不是在被动的防御中保护轰炸机群。说白了,“攻势护航”的要点是夺取整个制空权,而以往的护航作战只是确保局部的,暂时性的制空权。谁好谁坏,自然一目了然,可同样的。要通过“攻势护航”夺得整个战场的制空权,需要地付出肯定更多,而且也需要更多的时间。
通过前两次的作战,飞行员与专门负责这方面工作的舰队航空参谋军官总结出了几点有用的经验。一是侦察机是绝对不可或缺的,这是在没有后方指挥的情况下,能够协调作战部队的唯一手段,其重要性不可取代。二是缺乏有效发现敌方隐蔽高射炮阵地的有效办法,有好几架战斗机就是在遭到高射炮突然袭击的时候被击落击伤的。三是缺乏对战场的感知能力,如果无法赶在敌战斗机起飞之前将其摧毁在地面,那么执行轰炸任务的战斗轰炸机往往只能丢掉炸弹与敌机进行空战,从而使进攻行动的效果大打折扣。
这几个问题在当时几乎是无法解决的,特别是在大部分人的思想还没有完全放开的情况下,就更难以解决了。当时,郝东觉只想到了安排更多的侦察机配合战斗机部队行动,而没有采用其他的办法来弥补缺陷。
实际上,后面两个问题是可以解决的。比如,当时美军大部分隐蔽部署的高射炮都需要由地面的炮瞄雷达引导作战,而帝国已经拥有了电子侦察机,可以探测到雷达发出的电磁波信号,这样就能够确定敌高射炮炮瞄雷达的具体位置,从而为战斗机提供警告信号,让战斗机避开高射炮阵地。另外,战斗轰炸机这种单一机种是无法完成所有任务的,而且当值配制的弹药也相当单一,如果采用多机种混合编队,分批进入,再适当增加弹药的种类,其压制与打击效果就要明显好得多。
在17日与20日的两次作战中,承担“攻势护航”任务的战斗机部队都有比较惨重的损失,一名战绩达到了82个的超级王牌被高射炮击落,结果机毁人亡。郝东觉立即在20日停止了“攻势护航”行动,组织人员对前两次行动进行总结。
最后得出的结论仍然没有多大变化,而且美军已经摸清楚了舰载航空兵的活动方式。两次作战遭受比较大的损失,都与美军提前做好了迎战准备有着密切地关系。很明显,战术上的缺陷已经限制了“攻势护航”,必须要改变战术,才能够更有效的击败敌人。
当时,郝东觉不得不采用了参谋军官的提出的两点建议,一是利用陆航的电子战机为进攻的作战飞机指明敌高射炮阵地。二是编入战术轰炸机,加强对地打击能力。同时也将战斗机从轰炸行动中解脱出来,让战斗机承担空战任务,也就是对付那些提前升空的敌军战斗机,掩护战术轰炸机行动。
在24日地作战行动中,该战术起到了一定的效果。当时罗云冲派出了4架电子战机,引导攻击机群成功的绕开了好几个美军的高射炮阵地。而战术轰炸机在攻击敌机场的时候表现出了更强的打击能力,甚至还有足够的能力对付敌高射炮阵地,扩大了打击范围。参加行动的战斗机也能够对付美军提前升空的战斗机,让战术轰炸机安全地进行轰炸。可问题同样明显,这次暴露出来的问题是指挥混乱。各部队之间地配合很不到位。如果不是因为参加作战的飞行员都有着极为丰富的实战经验的话,恐怕这次行动也将惨败收场。
当时,原本应该紧随战斗机之后到达的战术轰炸机群晚了大概十分钟到达。结果导致三十多架美军战斗机紧急升空,而前进的“游隼”机群都没有携带炸弹,只能与美军战斗机进行空战,而无法及时的将敌战斗机摧毁在跑道上。另外,侦察机与轰炸机之间的通信有问题,被击落的5架战术轰炸机都是因为没有及时收到侦察机的警告,从而错过了避开敌战斗机攻击的机会。这些,都是指挥与配合上的问题。
这也是一种新战术形成时的情况,在战术体系不完善的时候,只能够通过实战逐步总结。逐步改进。实际上,只有在经过了残酷实战考验之后,新的战术才会得到真正的完善,并且成为有效的战术。
郝东觉立即组织人员再次进行总结,而最后得出的结论是,要解决指挥上的问题,就必须要有更好的电台,以及更高效率的通信手段。这属于技术方面的问题,郝东觉没有办法解决。最多把实际情况反映回去,让后方地工程师等技术人员去想办法。而他能做的,就只是通过调整作战部队的编制来提高作战能力。
花了好几天的时间,郝东觉拿出了一份新的战术编制方案,这次,他将战术轰炸机,战斗机,侦察机,以及属于陆航的电子战机全部揉到了一起,编成了一个以前根本就不存在的战术作战部队。
一个基本的战术作战单位仍然是中队,在一个中队里,拥有一个战斗机小队,配备8到12架战斗机,两个战术轰炸机小队,各配备8到12架轰炸机,一个电子战小队,配备1架电子战机与2到4架侦察机。
一个中队是一个最基本的独立作战单位,其中电子战小队的任务是探测敌人的高射炮阵地,负责外围警戒,同时还要负责引导与指挥作战飞机进行战斗。战斗机小队的任务是对付敌升空的战斗机,同时全力压制敌机场上的战斗机,这样就需要为战斗机配备一些不会对战斗机空战能力有太大影响的对地打击武器,比如火箭弹。轰炸机小队的攻击的主要力量,其任务是轰炸机场,摧毁停在机场上的敌机,如果有必要,还得负责压制敌高射炮阵地,为后面的战机打开通道。
在作战中,电子战小队一般首先在机群的最后面,到达作战空域后,电子战机将位于机群的中央,侦察机在四周。因为受到当时技术条件的限制,只能由侦察机引导其他战机作战,电子战机也只能与侦察机进行联系,因此侦察机是整个作战链条中最重要的环节。根据情况的不同,在进入战区前,战斗机,或者是轰炸机在前方开路。一般情况下,由战斗机首先进入,确保制空权,轰炸机进入的时间只晚2到5分钟。如果航线必须要经过敌人的高射炮阵地,那就得由轰炸机首先摧毁敌高射炮阵地,然后再让战斗机前进。
很明显,这套战术是比较复杂的,其中最大的问题仍然是当时的技术很差,所以战术的灵活性受到了严重的限制。而为了让飞行员之间的配合更为有效,在郝东觉组建的第一批四个中队里,几乎都是最优秀的飞行员,而且郝东觉还召集这些飞行员,对其详细的介绍了新战术的实施与执行方法。另外,在四个中队中,负责领队的不再是战斗机或者是轰炸机飞行员,而是侦察机的飞行员。也就是说,由侦察机的飞行员负责指挥其他作战飞机行动,这也算得上是航空兵指挥体制上的一个重大变化吧。
三月的最后一天,四个“攻势护航”中队全体出动,第一次按照新的编制执行任务,这次,四个中队将要负责压制四座美军的机场,掩护罗云冲的轰炸机去附近的美军军事基地。可以说,作战难度是相当大的,郝东觉也豁出去了,如果他的新战术还起不到作用的话,那么他就只能寻找别的办法了,而且当时也不会有人能够想出比郝东觉这套战术更优秀的作战方案了!
当时,郝东觉也有点没有把握,说白了,一切几乎都是从头开始,能否成功,谁都没有把握,而且这套新战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