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海魂-第1231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侦察鹰”算得上是一个关键因素,电子战机也算得上是一个关键因素,而在29年4月份投入大规模实战应用的雷达告警机也肯定算得上是一个关键因素。雷达告警机的最大意义就是从根本上解决了战损率居高不下的问题,可以说这对当时的战略航空兵,以及舰载航空兵来说,雷达告警机的价值绝对顶得上好几千架作战飞机,以及好几万名飞行员与机组成员了。

从四月十六日开始,罗云冲就陆军安排轰炸机前往牙买加安装雷达告警机。雷达告警机本身并不复杂,体积也不大,重量还不到20公斤。不管是对重型轰炸机,还是战术战斗机而言。都可以装上。当时,为了确保不让这种秘密装备落入美国人的手里,每部雷达告警机上安装了自毁装置,即在战机的主起落架上安装了一个捷联装置,如果战机没有放下起落架而坠毁的话,那么安装在雷达告警机里的一枚小炸弹就会炸毁里面地主要设备。炸弹的威力很小,不足以威胁到战机本身的安全,不然飞行员肯定不愿意在飞机上安装一枚投不掉。而且随时有可能因为故障而爆炸的炸弹去执行轰炸任务。

改装工作也不是很复杂,只是要为2000多架轰炸机,还有数百架舰载作战飞机进行改装,工作量却不小。罗云冲与郝东觉也只能轮换让战机进行改装。4月20日,已经有40个中队的“鹏”式轰炸机完成了改装,罗云冲立即安排这40个中队的轰炸机在21日执行了一次针对受到了大量高射炮保护的美军高价值军事目标的轰炸行动。

在当天地轰炸行动中,出动的480架轰炸机只有6架被击落,其中只有6架是被高射炮击落的,而且没有一架被高射炮击成重伤而报废,雷达告警机的作用得到了初步证实。根据大部分飞行员的反映来看。雷达告警机都及时的发出了信号。让他们及时的避开了美军的隐蔽高射炮阵地,从而避开了高射炮的打击,而当时被击落的那架轰炸机是没有及时跟随编队转向。大概是雷达告警机出了故障吧。

23日,罗云冲组织了一次夜间轰炸行动,测试雷达告警机能否对美军夜间战斗机上地雷达做出反应。这次轰炸行动出动了50个中队的600架轰炸机。分成了10个小编队的轰炸机群先后避开了美军夜间战斗机的4次截击,而且都是雷达告警机提前截获了美军战斗机上发出地雷达电磁波信号,飞行员及时的转向,避开了夜间战斗机。而这次轰炸行动也没有护航战斗机,结果让罗云冲很满意。

与雷达本身不一样,雷达告警机在接收距离上有着明显的优势。比如双方的距离如果为S的话,那么雷达要探测到目标,就必须要接收到反射回来的电磁波信号。而电磁波信号传递的距离就是2S。如果雷达告警机的灵敏性与雷达本身的接受器一样,就能够在距离雷达2S的距离上探测到雷达发出地电磁波,并且发出警告信号,提醒飞行员进行规避,而此时,雷达还无法探测到轰炸机呢!

雷达告警机对轰炸战术的影响也是非常大的。比如,现在罗云冲就可以在没有夜间护航战斗机的情况下出动轰炸机执行夜间轰炸任务了。另外,轰炸机可以根据实际情况选择航线,而不是像以往那样完全遵照严格的飞行航线前进。这样就可以让轰炸机执行更丰富的任务。最后,因为可以避开敌人的高射炮阵地,就可以采取小机群分散进入的轰炸战术,而不需要像以往那样,集中上百架轰炸机组成大机群,以确保有足够的轰炸机能够完成任务。这样一来,就可以打击一些原本没有必要出动大机群轰炸地小目标,以及次要目标,比如分散的军事基地,分散的工厂,桥梁,隧道,交通枢纽,小型中转车站等等。

当时很多人对雷达告警机的重要性还没有彻底的认识,加上第二阶段战略轰炸的任务没有完全完成,仍然有很多大型目标需要进行轰炸,罗云冲也就没有急着分散机群去对付小型目标,仍然专注于轰炸美国的大中型城市,大型军事基地等需要出动上百架,甚至数百架轰炸机的战略目标。

相对而言,海军舰载航空兵从雷达告警机中获得的启发与灵感更多,特别是对“攻势护航”部队来说,雷达告警机的出现解决了一个极为关键的问题,那就是怎么避开美军的隐蔽高射炮阵地。

24日,12个“攻势护航”中队的战机都装上了雷达告警机,舰队的休整工作,战舰的维修工作也在几日前完成,郝东觉立即率领第二特混舰队前去接替第2支援舰队,继续执行“攻势护航”作战任务。

27日,舰队刚到达百慕大群岛南部海域,郝东觉就派出了6个中队。对南卡罗来纳州的六个美军航空兵基地进行了打击。当时,这六个机场都驻扎着美军的战斗机,而且一直是拦截北上执行轰炸任务的轰炸机群的主要防空战斗机部队。当6个“攻势护航”中队在完成任务返回舰队的时候,只有2架“猎鹰”没有返航,损失率降低到了1%以下,这要比之前4%的损失率低得多。

郝东觉亲自找到了六个中队长,询问了他们的实战体验,最后得出的结论是。雷达告警机的意义相当重大。

当时,有四个中队需要穿过美军的高射炮阵地,雷达告警机让机群及时规避,避开了美军的高射炮阵地,不然的话,损失会更为惨重。另外,还有部分轰炸机飞行员在收到了告警信号之后,首先引诱美军高射炮开火,在确定了高射炮阵地的具体位置之后,再进行了轰炸。而且都成功的摧毁了高射炮阵地。

这是航空兵历史上第一次利用电子设备来进行防空压制。而是针对航空兵的死对头,地面防空系统的压制作战行动。当然,比起后来的专业防空压制部队而言。这次作战行动都属于飞行员的自发行动,意义并不是很大。当时,还没有足够的技术可以在战术轰炸机上安装上可以确定敌高射炮阵地的电子设备,也就不可能对敌人隐蔽地高射炮阵地进行主动地打击了。

到4月底的时候,第二特混舰队的12个“攻势护航”中队分别执行了37次作战行动,损失率一直在1%左右。雷达告警机在战斗中所起到的作用非常明显。当然,对罗云冲的战略航空兵来说,雷达告警机起到的作用也非常的显着。

从4月21日到4月30日,安装了雷达告警机的轰炸机一共执行了6219架次的轰炸任务,只有11架轰炸机被美军的高射炮击落。而在其中的2457架次的夜间轰炸行动中,只有3架轰炸机被美军的夜间战斗机击落,4架被高射炮击落。同时期,没有安装雷达告警机地轰炸机执行了5983架次的轰炸行动,有24架轰炸机被高射炮击落。很明显,雷达告警机使美军的高射炮作战效率降低了近七成。

可以说,29年的4月下旬是战略轰炸的转折点之一。从此之前,美军防空战斗机的作战效率已经明显被削弱,高射炮部队承担起了大部分的防空作战任务。而在4月下旬之前。美军高射炮的作战效率大概是用3000发炮弹击落一架重型轰炸机,而在4月下旬,需要用5000发炮弹才能够击落一架重型轰炸机,从5月开始到战争结束,平均要用8500发炮弹才能够击落一架重型轰炸机,而到了美国宣布投降前的一个月,这个数字增加到了12000。虽然美军高射炮部队作战效率急剧降低与其本身的战争实力严重被削弱有很大的关系,但是雷达告警机起到的作用是不能忽视的。

当时,雷达告警机的主要用途还是对付高射炮,而且大部分昼间战斗机上是没有雷达的,因此,雷达告警机对轰炸机,以及专门执行防空压制任务的战术战机有着明显的意义。直到战争结束,帝国航空兵都没有为战斗机配备雷达告警机。

在战争的最后几个月里,雷达告警机接受了实战的考验,而且获得了巨大的成功,当然,其本身存在的技术局限性也是无法否认的。

在五月底,美军就开始怀疑是不是哪个地方出了问题,才导致高射炮的作战效率急剧下降。当时美军在一架坠毁的轰炸机上找到了雷达告警机,只是因为这部雷达告警机已经自毁,所以美军没有立即察觉到唐帝国的航空兵有了专门用来规避高射炮火控雷达的设备。直到六月初,在受到了多次惨痛的轰炸后,美军才逐渐意识到,也许是他们用来指挥高射炮作战的火控雷达出了问题,才导致唐帝国的轰炸机能够提前发现高射炮,并且及时规避。到六月底,美国的情报部门终于搞到了可靠消息,知道了“雷达告警机”的存在,而且知道这种设备正是利用火控雷达发出的电磁波信号为飞行员报警的。

当时美军已经开始想办法解决问题,而首先想到的就是改变火控雷达的工作波段。在七月初的时候,美军高射炮的作战效率有了一些提高。当越来越多的飞行员报告,在遭到高射炮攻击的时候,雷达告警机没有发出信号之后,罗云冲立即将情况反馈给了南京电子研究所。工程师立即找到了原因,知道美军调整了火控雷达的频率。在电子战机弄到了美军火控雷达新的工作频率之后,工程师对雷达告警机做了一番调整,随即美军高射炮的作战效率再次急剧降低。

当时双方的科研人员都基本上摸清楚了雷达告警机的工作愿意,相互的对抗也就开始了。不过,到七月底的时候,离战争结束也没有多久了,而且美军的高射炮数量已经急剧减少,美军再改进火控雷达都没有多少意义。不过,当时美国的电子工程师提出了好几个解决办法,而且都对帝国的电子工程师有所启发。

战后,帝国获得了美国大量的绝密技术,这其中就包括了一项用来对付雷达告警机的技术,即捷变频率技术。该技术的基本原理就是让雷达的工作在好几个波段上,以此使对手的雷达告警机难以发挥作用。实际上,捷变频率技术的作用远不止如此,这对提高雷达的抗干扰能力有很重大的意义。当时,美国的电子工程师只提出了基本的技术原理,战争随即就结束了。而唐帝国的电子工程师在受到了启发之后,在战后不久就研制出了当时世界上第一部捷变频率雷达,只是具备实际装备部队的价值还要等到十几年之后了。

可以说,当时双方在雷达与雷达告警机方面的对抗是世界上第一次电子对抗战,虽然这远没有后来的电子对抗战那么激烈,但是在战争的最后几个月内,这给了很多人巨大的启发与启迪。后来,引导帝国军队首先走入电子化时代的好几名将领当时就是参加过电子对抗的年轻军官呢!

第二十五卷 以海制陆 第三十九节 春季攻势

到五月初的时候,美国东北部地区几乎所有大中型城市,重要的军事基地都已经遭到了轰炸。只是很多目标没有被摧毁,罗云冲并不满足这样的结果,正在他策划着利用美军高射炮作战效率严重降低的机会扩大轰炸规模,将美国东北部地区变成“无人区”的时候,一道从帝国首相府送来的命令让罗云冲不得不立即改变了轰炸方案,并且提前结束了第二阶段的战略轰炸行动。

五月五日,也就是在罗云冲收到了首相命令的第二天,他就安排了上百架侦察机去美国东南部地区执行侦察任务,而这些侦察机都不是飞往城市的,而是飞往乡村与农场,其任务是将沿途的所有农场的情况都拍摄下来。

当时,很多飞行员都搞不懂,那些没有住几个人,也不可能隐藏了多少部队,更不可能成为美国重要的军事基地的农场到底有什么好拍的?难道去拍地里生产的麦子有没有成熟吗?而让所有飞行员都想不到的是,他们的任务正是去拍那些麦子有没有成熟!

五月七日,一支拥有50艘万吨轮的庞大船队到达了圣地亚哥,次日,另外一支同样拥有50艘万吨轮的船队也到达了圣地亚哥。这两支船队都是直接从青岛港出发的,中途只在珍珠港停留过一次,在到达巴拿马的时候都没有停留,直接通过运河进入了加勒比海。而这100艘运输船上都运载着一批一个多月前才从青岛兵工厂弹药生产线上生产出来的燃烧弹,一种与以往使用的不同的新式燃烧弹。

五月八日,在后勤运输人员还在将这些燃烧弹送到机场去的时候,罗云冲召集了所有轰炸机中队的中队长,向他们下达了新一轮轰炸行动地任务。而第三阶段战略轰炸行动的主要打击对象不是美国的城市。也不是美国的工厂,更不是美国的军事基地,而是美国东南部,以及密西西比河流域的所有农场!

当时几乎所有的中队长都以为自己听错了呢,农场有什么好打击的?而且,农场地价值太低了。一架“鹏”式轰炸机的价格足够买上千吨的粮食了,一枚燃烧弹的价格也定得上好几吨的粮食,而且美国农场的人口密度是相当低的。几乎就是无人区,难道是帝国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