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大唐第一庄-第200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李元兴听完有些不理解:“契丹王过来,事先十八天本王就得到了消息。冯盎过来,为何现在才知道,本王需要一个理由!”
    “殿下,理由有三。第一个,地方官员拥有正式的文书,所以一路通行不会受到阻止。冯盎拥有太上皇亲授予的国公,所以地方官员不会上报。理由之二,大雪封路,冯盎取道商州过来,商州那边就算送信,信使也比冯盎快不了几个时辰。而且并非急务,有可能信使已经送到,今天没机会上报殿下。”
    魏征说完,李元兴点了点头:“原因之三,本王知道。大唐帝国安全司已经人手不够了,而且本王下过命令,先顾北,南可不顾。再何况,冯盎收到本王的信前来,就凭那信也足以通关,而且本王没有上报皇兄,是吧!”
    “是!”魏征很严肃的回了一句。
    “安排一下,你亲自去迎接契丹人。本王出城十里,迎冯盎!”
    “是!”魏征施一礼后下去作安排去了。
    李元兴快步走到了李二面前:“皇兄,宫中的家宴臣弟不参加了。晚上的除岁宴臣弟再来,臣弟要去接一个人!”
    “接人,契丹汗王虽然关乎到辽东战略,可大唐秦王去亲迎,重了!”李二眼下还只是知道大唐最后一位远道而来的客人是契丹王了。(未完待续。)


第289节 除夕夜宴【第三更】
    契丹王,小小的蛮荒之王罢了,给他脸面他是个王,不给他脸面,大唐挥军就可以让契丹永远消失。李二不喜欢契丹人,因为这些人象是野狼一样,四处乱跑,而且不时的就会在大唐身上咬一口。
    比起突厥这群狼,契丹就象是落单的狼。
    再想其余的人,就算没有到,也根本不值得大唐秦王去迎接。
    李元兴四下看了看,没有人注意这边,这才靠近李二:“皇兄,岭南冯盎带着他两位嫡子,七位庶子。车队几里长,从岭南来到长安城外三十里。”
    李二听完,一伸手握住了李元兴的手腕,用力的握着。
    “冯盎!”
    “是,一个多月前,臣弟有书信给他。原本只是希望他可以心系大唐,派人过来好好谈一谈,至少不要搞裂土之事。在臣弟眼中,冯盎会争利,争名……”李元兴还没有说完,李二就阻止了他:“五郎,无论如何,冯盎来长安了,对吧!”
    “对!”李元兴给了一个肯定的答案。
    李二没有立即再说话,而是向城楼一侧走去,看到李二这个举动后,城墙上那些禁宫高手内卫自然知道圣上与秦王定有话说,很快就在四周看似不经意,却非常有讲究的站了六人,保护之外,就是挡住不应该靠近的人。
    来到静处,李二问道:“你给冯盎许下什么?”
    李元兴在思考,李二在等,他认为冯盎这样足可以裂土封王的人,非重利不会来长安。怕是五郎许下重利,此时正在整理思路。
    谁想到,李元兴脸上的表情当真是古怪,李二更加的紧张了。
    “皇兄,臣弟给冯盎写了八千字的一封信。”
    听到八千字,李二深吸一口气,他要作好思想准备,怕是这个许诺不会少。但无论如何,冯盎来长安,这就代表着臣服,二千里之地呀,无论李元兴许下什么都可以理解。
    “臣弟把那信想了又想,似乎什么也没有许给他!”
    “你……”李二的心感觉都要跳出来,听到李元兴这一句什么也没有许,李二不知道是应该哭,还是应该笑了。脸上的表情,既象哭,又象笑。语气也古怪了许多:“你当冯盎小孩子,被你几句话就能哄来!”
    “不是哄,臣弟是真心的!”李元兴强调了一句。
    “好,好你个真心。说吧,你信中写了什么?”
    “臣弟把自己心中的冯盎写了写,然后给他奶奶洗夫人列了四大盖世功绩,这四大功绩,从梁到隋,都是为了保汉人江山不被分裂的大功绩。”
    李元兴讲那四个功绩一一说了。
    “好,很好!”李二用力一拍手:“五郎你果真高明,为皇会下御旨,加封冯洗氏,可极贵,一品!”李二心中大赞李元兴高明,这高明都不是几句话可以说清的,但冯盎来长安,绝对与李元兴盛赞洗夫人有关。
    “臣弟最后写了一个方略,五年让岭南百姓年收入高一倍。按方略走,达不到臣弟补给他。要是他没有按方略,或者是作得不到位,那他负责。这个不算是许诺,也不算是好处。因为大唐得到的,比他冯盎多。”
    李元兴的话李二理解。
    换个人,可能会认为这是许诺,但在李元兴心,这还当真不是什么许诺。
    “你去迎,直接带他去大唐竞技场,为皇给他一个好座位!”李二在李元兴肩膀上拍了拍:“冯盎之事,五郎大功呀,大功!”
    大功吗?
    李元兴甚至在思考,要不要给一个加分制,这大功可以加多少分呀。反正自己也是赏无可赏,封无可封了,用来顶罚俸也行呀。
    长安城外五里亭,数千民夫正在清理道路上的积雪。
    李元兴身披羽绒斗篷,这可以大唐贵族新宠,挡风雪,御寒冷之佳品。特别是贵族女眷更是喜爱,因为颜色可以选择普通的彩虹锦,也可以选择那种贵重一些的,印有精美圈案的。最重要普通的价格不贵,华丽的更是珍品。
    今天是晴天,冯盎从三里之外就看到这边秦王的旗帜。
    百步之外下马,这是冯盎对大唐秦王的尊重。
    李元兴步行迎了上去,手臂之上抱着正是一件披风。自然会礼部官员上前介绍,见礼之后,李元兴将那披风披在冯盎身上:“国公远道辛苦,北方寒冷,喝碗姜茶去去寒气!”李元兴亲手端上一只茶碗。
    冯盎在路上想过无数种进长安时的情况,他想到过会有人迎接自己。
    可却是没有想到是大唐秦王亲自来见,原本以来在长安三天之内有可能会见到。
    这个时候,李元兴的亲随将许多御寒的披风拿去给了冯盎的部下们。
    冯盎很感动,这些衣物到了他们这个级别,根本就不值一提。可这份心意,却让冯盎感动。正当他想说什么,李元兴一拉他的手臂:“国公虽然远来辛苦,可今夜却是非同寻常,大唐新年庆典,国公不看怕会遗憾!”
    “愿随秦王殿下同往!”冯盎用另一只手重重的按在李元兴的手臂上。
    不愧是武将呀,这手臂真正是有力的。
    李元兴与冯盎来到大唐竞技场的时候,按现代时间算才是下午五点多,距离李元兴说的酉时,就是下午七点还有一个时辰的时间。
    可这里,却已经聚集了超过四十万人。
    如果不是秦王仪仗,李元兴怕都进不了竞技场,周边的道路上已经挤满了人。
    五百家店铺,二百五十种不同的生意,吃、喝、玩、乐、穿、行、饰。可是应有尽有,每一个店铺前都挤满了人,讨价还价的声音,精品货物的抢夺声,从服色上看,顾客中至少有两成是异域之人。
    而店铺,也有八十间,专门留给了异域商人。
    “长安城,果真繁华!”冯盎很感慨的说了一句。
    李元兴笑了:“长安城中,现在有异邦人近十五万,异邦使节有几十个小邦,大小部落的人。本王就要让他们好好见识一下,什么是天朝上国!”
    李元兴说话的时候,注意到几个华服的年轻人注意都在街上了。
    无论是店铺,还是杂耍,说书的茶楼都吸引着他们。
    “还有一个时辰,如果喜欢不如去玩乐一番。只要记得长安法令,庆典之时礼让三分,那怕错在对方。”李元兴说完这话,冯盎大声称赞:“礼让三分,大唐风度!”又对几个年轻人说道:“去玩乐吧,记住秦王殿下的吩咐,就算对方有错,尔等也要礼让三分!”
    只要礼让,就不会有冲突。
    这是李元兴的理念,庆典期间可不敢乱呀,这里几十万人,一但有乱子调禁军是小事,可大唐的脸面真是丢尽了。
    秦王府派出一队亲卫跟着客人们一起去了。
    大唐竞技场,依凤栖原而建,最大的一面阶梯坐位是在原上。然后是一个半环形,这可是挖空了近百丈高的土原,又用石块加固,再用砖结构建成的一个露天大竞技场。最高处,一左一右,两座十五丈高的巨大的火炬正在熊熊燃烧着。
    那火光,照亮着方园十里的范围。
    环形看台之内,是一个千步跑道的一圈,然后中间是大球场,一圈则是跑道。再外面却是坚硬的黄土,以及临时搭起的一圈棚子。
    冯盎的座位在正面上数第二层,最高一层只有不到二十个座位。而冯盎所在的次高层,也不过六十个座席,这座席就象是小包厢一样,是一个房间。
    李二亲自在贵客席的入口出迎接了冯盎,行过大礼后,冯盎对自己的包厢非常的满意。
    因为他已经知道,左右两侧。一边是大唐帝国安全司司长,秦琼将军的包厢,另一侧是大唐右仆射,国舅长孙无忌的包厢。
    古人很在意身份,冯盎认为与这样的人同席,这是荣誉。
    既然是庆典,就不是谈正事的时机,冯盎也不可能几天就离开,他的计划是在长安城中至少留三个月,甚至是半年时间。
    另一位客人,契丹汗王的位置,是在正面上数第六层。这个位置让他已经是极度惊喜了,他也观察过这正面包厢各人的身份,他认为自己很可能在八层,放在七层就是大礼遇了,六层的座位,让他心中欢喜。
    包厢之中有食物,除了固然有的羊肉,素点之外。
    下酒的猪耳朵,猪蹄子,然后就是李元兴灌的香肠的,品味自然是比现代的淡多了,无论是盐还是糖在大唐都是缺少的。
    更加珍贵的是,每个包厢桌上都有一份鲜绿的素菜,而且是四种菜的拼盘。
    当然,越高的包厢自然在份量上会更多一些。
    只有到了上三层,才是六种,八种,十二种,李二的包厢之中是十六种绿色的素菜。
    冬曰,白雪皑皑的冬天,这巨量的绿色素菜价比白银,特别是那红通通的,红枣一样大小的果子,整个大唐无一人认得。
    大唐富有吗?
    试问天下间谁可以在冬天吃到这些鲜绿之蔬!(未完待续。)


第290节 献给李渊的礼物
    “生菜加奶酪,这道菜放在此时的长安城值三贯钱!”李渊拿起一粒红通通的小果子,笑了:“五郎就是作了一个农户,也足富可敌国。”李渊说完,问武曌:“明月丫头,这东西叫什么?”
    “圣女果!”武曌解释了一句好,又加了一句:“因为是我种的,所以名字由我起!”
    “好,就叫圣女果!”李渊大笑。
    扔了一粒在嘴里,甜甜的,带着少许的酸味,那冰冰凉的感觉让李渊的眼睛亮了。
    “赏,要赏!”李渊大声说着。
    李二却挡下了:“五郎说说,此是收成如何?报假就是欺君!”
    “对,报假就是欺君!”李渊赶紧附和了一句,他也反应过来了,秦王庄出的东西,再珍贵,那是放在长安城珍贵,说不定李元兴会用这东西喂猪。而且这种事情已经有过一次了,所以绝对要问清楚。
    李元兴伸出四根手指,想了想大唐的计算方式没有公斤制,又摇了摇头:“一亩,六千斤吧。七十天成熟,可采三次。果子摘下之后,枝条部分切碎了喂猪,喂马都行。不过,冬天种这个,产量小了些,最多一亩就是七成!”
    李元兴算的很细,因为冬天需要大棚的。
    武曌用了一种非常神奇的方法,木板、竹格、草垫。阳光好的时候,拿到草垫与木板,阳光会从竹格中射入大棚,阳光不好的时候,大棚之中生火保温。虽然比起后世麻烦,但冬天的大棚菜,真正要卖的话,长安城一定会疯狂的。
    只是,种子太少,今年还在留种期,只能拿出少许来。
    一亩六千斤,赏,赏个球!
    李渊在告戒自己,以后绝对不能轻易对秦王府说半个赏字。这东西一亩地,李元兴如果在长安售卖,至少一斤敢要二十文钱,一亩地最少也能出十万文,就是一百贯。
    李元兴现在实际控制的土地有五千万亩呀,农田再少也有上百万亩。
    这东西种上几百亩,李元兴收就有几万贯的收入。
    这黑娃子,比太上皇还富多了,赏他才是傻的。
    不过,不花钱的还是可以赏一赏的,李渊立即作出了决定:“明月丫头真是很聪明的,要赏,要大赏。加赏一个皇宫行轿!”
    好,好一个皇宫行轿!
    李二心说父皇不愧是当过九年皇帝的人,这反应真正是快,封号是绝对不能轻易再加上的,银钱绝对不能给,这些虚名也要一点点的给。
    武曌噘着嘴,施了一礼,那表情就是你们这些坏人,骗了我。
    倒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