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能让的,只有李二与李元兴了,因为其他人那里如果不是份量少怕都不够用的。
南瓜,原本李元兴并没有放在心上,只是因为武曌喜欢,所以才带到了大唐,带的种子也不算多,只有小小的一包罢了。
武曌冬天的时候竟然在暖房之中种下了许多,长势自然是不如放在田中好了。
倒是精心照顾之下,过年没有吃上,倒是在开春的时候成熟了许多,这却是给大唐多了许多南瓜种子,经过秦王农庄这一季的种植,明年之后大唐就会有许多地方可以种上了。
南瓜亦菜亦粮,吃起来比红薯有更多的好处,唯一差的就是产量了。
李元兴没有就南瓜再多说,也没有提及自己那些新的粮食。
当晚,李元兴没有留在皇宫,而是回去了天策上将府。
“殿下,为何不留在皇宫呢。皇后娘娘已经命令人安排了住处!”郑秀嫣问道!(未完待续。)
第351节 耀州直道【第三更】
郑秀嫣不明白,吃饱了喝足了,人身上懒了就应该休息。
“殿下,为何还要跑回天策上将府呀,而且这府中又不常住人,怎么可能比皇宫更舒服!”
郑秀姨靠在李元兴身旁问着。
李元兴没有回答,倒是崔莹莹说道:“殿下是怕咱们被人问东问西的!”
“问,会问什么?”郑秀嫣好奇的问着,然后又说道:“难道说她们问,咱们就要回答呀。有资格知道的不会问,没资格知道的问了也白问!”
被郑秀嫣这么一说,李元兴也不由的点了点头。
崔莹莹与李丽苑却是很意外,她们却是没有想到,郑秀嫣竟然还有这样的头脑。
李元兴与武曌却不意外,能被七世家送来秦王府的就没有笨蛋,只有更聪明。
第二天,不知道从那里走漏了消息说秦王要去耀州,天英阁连例会都停了,五十多位官员竟然要求与李元兴同去耀州。
李元兴没办法拒绝,只好正式邀请众官员同行。
第一站停下休息,就在泾河边。
李春一路小跑着迎了上来,他身后跟着的是两个工部的官员。论职司,工部的官员肯定是高于李春的,但李春手上有秦王府的令牌,工部的官员以副手自居。
“殿下,小匠算好了,桥面可宽达十五丈,一百零八主拱,三百六十六个小拱,只求殿下多给五万斤水泥。”李春已经年龄不小了,说到这里的时候,竟然搓着手有些脸红:“如果殿下能多给十万斤更好!”
李元兴笑了,回过身来向众官员介绍着:“这位,就是本王所说的有资格拿到一等大匠师的人。本王给他证明自己的机会,修好这座桥,然后还有一个大工程,如果他完成了。本王就会向皇兄为他求一个大匠师的殊荣!”
“殿下,十五丈宽、长近二百丈的长桥,世间罕有,自然算是证明!”崔君肃在一旁接口说道。
王及善这时问道:“老朽不才,这么宽的桥与五丈宽的桥,消耗材料人工都更加的巨大,而且听工部的匠师讲,桥宽多一丈难度加数倍,这十五丈宽的大桥,难度是普通桥了数百倍,这回报在何处?”
“在运力!”李元兴很简单的回答了一句。
运力的好处有多少,李元兴不用解释,王及善不明白也会有人给他解释的。
李元兴一指远处的工地:“去看看!”
泾河边上方园五里都是凌乱的敲石之声,丁丁当当的,无数块巨石被抬到了工地上。放眼望去,这里干活的至少有三万人之多。
李春用的是堵水法。
就是先将河道从两岸用麻袋装上沙石堵水,让水流从河道中间的位置流过,两边的桥体已经出现,河南岸已经了十三个大拱了,河北岸也有六个大拱,按这拱算李春的工程量已经完成了足有四成多了。
最难的,不是大拱,而是两边接连岸边处的连接点。
“二十万斤水泥,多给你五千斤精钢条。四月底之前,本王要见到桥,再过一个月,加派五千奴工。五月初五,本王要试桥!”
李元兴的语气严厉了些。
“小匠一定作到!”李春也发狠了,这个桥的设计图他只是根据河道的实际情况有些改进,根本的设计还是出自秦王府,那设计实在巧妙,也给了李春巨大的启发,李春自问如果完不成这个桥,如何对得起秦王殿下的看重。
李元兴转身又问道:“李春的家人接回了吗?”
“回殿下,接回了。”工部的那官员回答道:“已经在泾河边安排了一个院落。”
“命令医官给李春订了一个吃补的法子,每天至少给他一只鸡让他吃好,不要累出病来。本王五月初五,来验桥!”
天英阁的官员,懂文、懂画、懂诗、懂民生、懂一些经济,甚至有几位还懂一点作菜。但真正懂桥的却没有一个,倒是两个曾经在工部从事的官员一知半解,这两位就成为了天英阁众官员们的讲解员。
路通有多好?
王及善笑问着:“殿下,这个路老朽也以为极重,却不知有多重?”王及善所说的重,就是重要,重点之类的意思。
李元兴笑道:“如果路要可以修到岭南,那么岭南那些神奇的水果,三曰入长安还是新鲜的。不知王老可有口福?”
王及善哈哈一笑,身居高位者话点到即可。
能三曰从岭南运来水果,那就可以两曰内传递情报、公文。大唐对周边的控制力将会加强,这是大事。只是王及善还是希望看到这路最真切的好处。
在王及善的催促下,众官员吃了些干粮就继续上路了。
路,还是老路,那边的新路铺满了碎石,每隔百步就有两个军士守着,任何人不得靠近。
大队人马走的慢,下午的时候才走出一百多里。
这时,有一位年轻的随员突然高呼一声:“新路,那里是新路!”
这一声喊让整个车队速度提升了许多。
此地,距离耀州六十里,长达十里的工地上民夫超过五万人。
每八人一组将,每个人手上一根长绳,拉起一块磨盘大小的平石,八人同时用力,平石被拉离地面,再重重的砸了下去,将那些碎石压的结实。
光是看着平整的碎石路面,就让人心中欢喜。
“这新路,果真不凡!”崔君肃称赞了一句。
这里负责的是崔敦礼,远远的看到车队与秦王的旗帜他就迎了上来,正好听到崔君肃点评,笑而回答道:“崔尚书说笑了,如果路就是这样那么某等就会被秦王殿下拉去砍头了,这里只有路基处理,再向前十里,才是成型的路面。”
“必有惊奇?”崔君肃笑问一句。
“必让君肃兄震惊!”崔敦礼笑着回应了一句。
“请孰礼兄同车!”同为崔氏,虽然一个是清河崔氏,一个是博陵崔氏,但却是同根。
两人没什么仇恨,争崔氏正宗已经不是这几年的事情了,可以说争了千年之久了。两人一同上车,连王及善都坐了上来,要先听一听崔敦礼讲一讲这路。
秦王府长史,正三品上,与尚书同阶,这是大员。
让这样一位大员亲自来监督这路,可想到秦王对这路的重视程度。
再往前十里,车队突然减慢了速度,所有人眼前都是一亮。
这才是真正的路吗?
路有四十五丈宽,中间各有十五丈直道,上面有着稻草铺着,正有民夫往上洒着水。为何这样作,他们不懂,也知道现在不是问的时机,所有人都默默的看着。
这中间的各十八丈直道中间,有一排半尺高的石块隔开,这一点众人更是不理解了。
再看两侧,却是各有一丈松土之处,无人知道这个有何用处,再往外,又是一些黑呼呼的路面,路的最外侧正有农夫在种树。
“继续向前!”崔敦礼大喊一声。
天英阁的官员很期待,因为他知道这还不是已经完工的路。
又向前大约十里,这里已经距离耀州二十里了。
真正完工的路面呈现在众人面前。
四十五丈宽的直道,左右车道各十八丈,两侧又有一丈宽的地方种满了灌木。李元兴称呼这个为绿化带,再往外,又是那黑呼呼的路面有二丈多宽,再往外种着整齐的三排杨树,许多还只是小枝。
官员们自然清楚,不出三年,这里将绿树成荫。
“各位!”李元兴亲自站了出来:“路分左右,马车靠右行。来往车辆自然不会有相撞的担心,车子可以放开了加速。路中心有隔离,也不会有对面来的马车走错道。这是碎石铺路,再用水泥铺面,每三丈用一指宽木条隔开,虽然是代替品,但也可用上三五年。到时候,取出木条之后,必然会有更好的填充物!”
为何要填充,为何不直接铺平。
李元兴没有解释,解释了也没有人能够听懂。
“有树,可挡风沙,路面不会被水土所覆盖,路才可长久使用!”
李元兴走到那黑呼呼的两侧小道上:“这里可供行人行走,也可供车队休息之用。任何车子不得停在直道上,每隔二十里会设置一处空地作为休息区,也可招些店铺,卖些吃喝之物,修理马车等!”
“殿下,您说过,一曰洛阳。这样的好路,老朽信了!”
李元兴也笑了:“那就让本王展示一下更有趣的。请各位挑出骑士好的三人来,让他们快马赶到十里之外,拿一信物,本王派人去取,测试一下这新路如何?”
“甚好!”
王及善拿出了自己一块随身玉佩交给了一名骑士,这三名骑士带队的是崔敦礼的护卫,另外两人是王及善与崔君肃的亲随,三人先一步快马先行,他们走的是直道,这样的路面良马飞奔起来,十里的距离用现代的时间计算,十分钟就足够了。
而李元兴这边,一位强壮的亲卫从马车取下一只木箱,抬出一辆李元兴从现代买回来的,十八变速公路赛自行车,这辆自行车放在现代值十几万元。
“让本王看一看,你有多快!”李元兴对那亲卫说道。(未完待续。)
第352节 工业带给儒生的震撼【第四更,求月票】
李元兴带着众人登上一处土山高地,三位秦王妃也都跟着去了。
李元兴让拿出两只望远镜交给了王及善与崔君肃。
其实不用望远镜也可以看到,远远的可以看到耀州城了,隐约也可以看到许多人站在城门处,王及善说道:“以老朽的目测,大约十三里左右到耀州城门!”
拿上望远镜,则更是看的清楚,那三个骑士正在喝水。
骑自行车那个亲卫正在脱衣服,套上了一身紧身衣,然后戴上一个特制的头盔。
他接受过训练,知道这自行车怎么骑,可全速前进他也没有试过,此时心情是激动的。他那一身大红色的紧身衣在远处看特别的显眼。
“开始吧!”李元兴微微的点了点头,陆毛锋拿起旗帜摇了几下。
路上也有小旗子回应。
自行车动了,起步的时候速度并不快,那亲卫根本就没有坐下,他是全力在蹬车,整个人是站立着的,身体向前。
时速……,四十五公里!
大唐的十里,也就是不到五公里的距离,七分钟……。
整个土山的人震惊了,无人例外的张大的嘴巴,就是见识过自行车速度的陆毛锋也惊讶的张大了嘴巴,李元兴满意的点了点头,他在高倍望远镜中看的清楚,耀州城前是几个亲卫接住了那几乎失控的车子,还有两人宁可自己摔倒也没有让自行车倒在地上。
那亲卫双手握拳,用力的吼叫着。
兴奋,狂热的兴奋感觉,这种速度超出了他的想像,他感觉自己就象要飞起来一样。
“这,这,这!”王及善连说了三个这!可下面的话却不知道应该怎么说了。
崔君肃重重的呼出一口气:“殿下,如果是八百里加急的话,用此路,此车,五个时辰就可赶到,殿下总是让人震惊呀!”
李元兴摇了摇头:“体力,人的体力有限,那亲卫减速三成,保存体力一个半时辰从耀州到长安可以,但再远了他的体力也远远不及。”
“亦是大善!”
李元兴心说,这样的自行车大唐什么时候可以制造出来呀。现在的轮胎的代替品还没有找到,纯木制的车轮加上皮带传动,三个时辰能到长安就算不错了。
崔敦礼这时将一份厚厚的书册交给了王及善。
“王尚书,凡事要有规矩,也守礼。行走直道要有许多规矩,比如马必须的粪袋,马粪不得落在直道上,马儿不许啃食路两侧的绿色带,不得毁坏树木,行人不得上路,路上不得停车,严禁逆行……”
“凡事要有规矩,老朽研究此册之后再与崔长史商讨,没有问题备案之后,当公布天下!”
那辆自行车又被封装回木箱之中了,李元兴不打算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