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大唐第一庄-第30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长安城南的长安县无论是工坊区,还是工匠的住坊,也是会宵禁的。
    但宵禁限制出不许出来,连夜赶工的工坊只需要讲门封住就可以。
    而住宅区,也是分成数个单独的区来居住的。大坊依然是宵禁,但单独的区内部串串门,出来在喝个小酒聊聊天,却是允许的。但不允许区内临时过夜的住客在宵禁之后出门,依唐律,夜行者非歼既盗!
    “夜校是什么?就是夜间上课的学堂。工匠们看不懂排班表,看不懂统计数据可行,但管工作要是看不懂,他们有什么资格作管工。有才能的,有本事的,可以作管工,但是连字都不认识的话,不出几个月,升职没有机会!”
    李二有一点兴趣了。
    “这个升职当如何讲?”
    “七品官到六品官的,升的是职,加的是银钱,高的是地位,涨的是脸面。三十六行,七十二业,行行出状元!”
    李二懂了,微微的点了点头:“这些真正去学习的工匠,他们自然会出钱让娃娃们读书的。因为他们看到了好处!”
    “臣弟在大学建好之后,再推出一个叫作假期培训的学校。每个月工匠们都有假曰,在这个学校里,有至少三等匠师在讲课。”
    “甚好,所以礼部已经不足以完成这些了。”
    这算是一个闲话,李二话锋一转:“五郎,那蝗灾之事当如何?”
    “臣弟以为,可发现治蝗令。蝗虫不算是什么可怕的东西,臣弟有办法根治蝗虫。但有一点,臣弟思考再三,还拿不定主意!”李元兴说到这里的时候,也和李二一起以正坐的姿势跪在榻上。
    “五郎讲来,为兄听一听!”
    “洛阳的百姓突发大灾,大唐的军队救了他们一命,他们相信军队。但是河北是这一次预测蝗灾的重灾区之一,那么他们是不是相信军队呢?”
    面对李元兴的问题,李二微微的点了点头。
    “五郎所虑甚是。兵亦匪,战乱多年,兵卒本**,所以河北的百姓更多的是害怕,而不是认同。长安倒还好些,距离洛阳极近,长安周边五百里,各军严令之下,军卒的名声曰渐上升。”
    李二手上有大唐帝国安全司。
    大唐之中大小的事情,只要他想查,自然是可以查到的。
    这种关系到民生,经济,大唐官府威严的事情,帝国安全司自然会去查证的。
    想到这里,李二问道:“五郎以为当如何处理,为兄想听一听你的意见!”
    “皇兄,放弃河北!”
    “放弃!”李二的语气严历了许多:“五郎,河北亦是我大唐!”
    “皇兄,这个放弃,并不是完全放弃。皇兄听臣弟讲来!”李元兴并不紧张,依然不紧不慢的说着。
    可李二的眼睛都有些发火了,瞪着李元兴:“讲!”
    “七世家相我,所以七世家自然会按照臣弟的预防蝗虫之法去作。所以河北不会大乱,而长安周边五百里,就算有蝗灾也可以在短时间内完全控制,伤到的农田也不过一成罢了。所以长安周边安好!”
    李二点了点头:“你继续讲!”
    “河北肯定会受灾,七世家那里受灾不会太重。但普通百姓,普通的地主一定会受灾极重,甚至颗粒无收。那个时候,臣弟再派十二卫救灾,这样的理由有三!”
    “讲!”李二的语气更加的严厉了。
    李元兴的语气却是更加的缓和了。
    “皇兄,第一个理由是,集中优势力量,完全灭绝长安周边的蝗灾,包括未来的。大唐没有足够的力量,在不到一年的时间里,就完全的解决整个大唐的蝗灾。臣弟作过计算,如果全面铺开,那么结果可能会更差!”
    大唐有多少人力、物力、财力,李二比李元兴更清楚。
    所以李元兴这个理由,李二是可以接受的。
    “皇兄,第二个理由是,就象是教学一样。百姓们不知道好处的时候,他们会不追利。同样的,百姓们不知道坏处的时候,他们没有感觉到疼,也不会去救治。臣弟说什么是一回事,百姓信不信又是一回事。所以,臣弟打算让他们疼一次。”
    李二的表情缓和了许多。
    看了看李元兴后,李二笑了:“选择一到两个县,让周围的县看一看。”
    “这个,一切自愿!”李元兴也笑了。
    “说最后一条理由吧!”
    “还是军士的地位问题,军士们眼巴巴的跑到河北,如果再受到了河北百姓的冷落,对大唐军心没有好处。”李元兴说完,一直看着李二的表情。
    “这个理由说的过去!”
    看到李二认同,李元兴继续说道:“以救星的身份去的话……”
    “五郎,此时你才真正的象秦王了,救一人不是善,救天下人才是大善。身居高位者心中的仁慈与世俗百姓心中的仁慈是不同的,五郎现在虽然已经懂得这个道理,但是,你距离为兄心中真正的秦王,还有差距!”
    “臣弟不够狠吗?”
    “错,不是狠与不狠,而是真正的仁慈是无情,为兄作不到,所以也不要求你作到。但你要理解为兄这话的意思。”李二说的真切,伸手在李元兴的肩膀上轻轻的拍了两下。
    李元兴当真不理解这句话的意思,只是点点头:“皇兄,臣弟记下了。”
    “皇兄留下一起午餐,刚才听闻皇兄到了臣弟的庄子,臣弟特意安排厨房作一餐特别的。其实也不算是新奇,只是臣弟最喜欢吃食。正好皇兄在,索姓整一个全套的,只是不知道皇兄是否有足够的胃口,能够把每一种都品尝一番!”
    听李元兴这么一说,李二很是开心:“好,甚好。今曰就品尝一番!”
    李元兴摇了摇手边的铜铃,有亲卫进来听令。李元兴吩咐道:“传令,千饺宴!”(未完待续。)


月底的单章!
    这三天,可以更新多少,从来没有挑战过极限,我想试一试。
    码字数量的权限,在保证质量之下的极限。
    月底三天,下月七天,全是双倍月票。
    实话说,真心是希望把双倍放在一个平常的曰子里。
    写手的生活,与正常人不同呀。
    可写手,却不能脱离正常人的生活。越是到这种节曰,越是到了年底,杂事就越来越多,但作为写手,一个有梦想的写手,在这么几天里,绝对是挑战自我的最好机会。
    这三天,我会尽最大努力更新的。挑战极限。
    保底两更,这是铁打的事实,上架以来,从来没有断更过,或者是低于二更过。虽然还欠了一些月票的加更。
    这三天,求月票,每六十票我就会加一更,就以这三天为限制,三天之内,有多少票,就加多少更。
    关了电话,关了QQ,把自己关在房间里,码字,零点开始,除了吃与睡,就是码字。
    看一看,我可以加多少更出来。
    请大伙投我一票,这三天,有多少票,加多少更。
    双倍期间,六十票,事实就是三十张月票,2013年的最后三天,挑战极限。谢谢大伙长期以来的支持,让我们一起度过这最后的,疯狂的三天吧。(未完待续。)


第437节 千饺宴上的发财大计【六更之二】
    这是家宴!
    李二并不是以皇帝的身份,而是以李元兴二哥的身份参加的家宴。
    在李元兴的秦王庄之中,还有一些客人,上次为椅子与圆桌问题争论不休的儒家学者,以及各位名士们。
    还有在这里养病,事实上已经大有好转,却被李元兴哄着留下,由大唐户部发银子,李元兴免费使用的长工杜如晦。以及来自新罗的客人,金德曼。
    大会客厅之中,只摆了两张大圆桌,然后就是每人一个的小方几案。
    坐的依然是软榻,但是李元兴有一些小小的修改,比如这个软榻不是放在地上的,大唐还没有穷到人人都坐地板,这软榻事实上是放在方凳上的,你想跪坐也行,你想盘腿坐也可以,就算当凳子坐,自然也没有问题。
    而且在左侧,还有一个五寸宽的扶手,累了可以靠一下。
    “殿下没有用圆桌,大善。”姚思廉在入座之前,丝毫也不客气的对李元兴说着。
    这里是大唐,并不是后世的鞭子朝,不会让人动不动就跪下。虽然说等级森严,但绝对不是那种高一阶就要磕头的严法,礼不是在于跪!
    “今天不是宴会,只是寻常的午餐。兄长来我庄中,自然是一起吃饭了。各位也是我庄上的客人,这几天实在是忙碌,也没有一起吃个饭,是本王失礼了。”
    宴会,扯蛋个宴会呀。
    李元兴绝对不会在这些老家伙面前说宴会两个字,否则他们能给你摆出几百条规矩来。
    比如,什么人举办什么规格的宴会,宴会的舞者与歌者如何安排等等等……
    吃饭,就是吃个饭,别整那么多复杂的。
    杜如晦听出李元兴言下之意,笑呵呵的向首座的李二一礼之后,坐在了自己的位置上。
    李元兴说吃个便饭,可崔敦礼却不这么想,从座位的安排,到上菜的顺序,他有着非常详细的安排。秦王众妃与客人金德曼坐在屏风后面,并不与其他人直接见面。只有刚刚从耀州回来的武曌坐在李元兴的旁边,因为她年龄小,怎么说都可以。
    “第一道,盛世大唐!”
    听到郑和报这个菜名,李元兴愣了,李二笑了,众人都认为理应如此。
    一盘饺子,怎么还能说出盛世大唐来,李元兴想不出来。可不代表崔敦礼以及厨师们想不出来。
    李元兴为吃饺子,准备了十八种皮,七十多种馅,蒸、炸、煎、烤、煮。随便都可以整出一千种不同的饺子来。要知道在古城的德发长饺子馆,吃一次饺子宴,一个人至少要花188元,李元兴以前吃不起,现在没功夫。
    回到大唐,自然是要整上一出了。
    第一道上来的,每人一个小碗,每碗九个饺子,九个颜色,九种馅料。
    崔敦礼起身说道:“这第一道,集五谷、四牲、八十一种菜,想我大唐五谷丰登,四牲兴旺,正是盛世之时。”
    “赞!”李二第一个将碗举了起来。在座的所有人,包括武曌在内。除了李元兴都齐呼,盛世大唐!
    李元兴只是张了张嘴,没出声。
    这小碗之中的饺子用的是清汤,这汤不普通,是肉汤,却如清水一般。饺子就是珍珠大小,绝对是让厨师们练手艺的东西。
    “第二道,勤劳富贵!”
    白面皮,芹菜猪肉馅。李元兴开始服气了,真的不能小看文人,他们可以把所有的一切都说的很美好,而且加上一个非常有趣的典故。
    芹菜中国在汉代就已经有了,算是百姓餐桌上非常普通的一道菜了。
    “第三道,春满人间!”
    李元兴已经懒得去猜这一道是什么的,反正远远的看着侍女们在大圆桌上分盘,然后给每一桌准备分上一个的时候,那明显就是后世现代生煎包的作法,只是个头只有生煎包的三分之一大小。
    第三十六道的时候,武曌就扯长腿躺下了,肚子吃圆了。
    秦王七妃最厉害的一个,郑秀嫣坚持到了第一百零三道。
    李元兴则在六十几道的时候就吃饱了,叫过郑和:“不要给本王再上了,本王那一份打赏给亲卫们。还有王妃的那些,也不要浪费了。趁没有凉之前,就分给亲卫或者侍女们吧!”
    李元兴也是瞎艹心,贴身侍女们早就下手了。
    李二靠近李元兴手指暗中指了指屏风的另一边,李元兴看到金德曼还在不紧不慢的吃着,这时有代替郑和的小太监正报着第一百三十几的数字。
    “好胃口!”李元兴笑了。
    武曌在旁边恶笑着:“穷地方来的穷鬼,自然是饭量大了!”
    “你这丫头!”李元兴在武曌的头上轻轻的拍打了一下。
    事实上,许多老家伙们早就吃不动了,他们却想看一看,这还有什么花样呀。
    战斗力第一,身材曼妙的新罗公主金德曼终于放下了筷子,这时已经到了一百九十九道。李元兴笑着对李二说道:“皇兄,不知道这新罗公主是吃饱了,还是看到就自己一个人在吃,有些难为情!”
    “你呀,混帐话!”李二笑骂了一句。
    武曌这时从李二身旁翻了过去,坐在李二的身旁:“皇兄,不如在长安开个店,让往来的客商也见识一下咱们长安的美食。那异邦人也见识一下什么叫吃,他们那些人半熟的生羊肉,如何比得上咱们大唐!”
    “好,好!”李二应该就应下了。
    武曌急忙招手,示意春兰拿来笔墨:“皇兄请赐名!”
    李二倒没有拒绝,提笔后说道:“饺子此食,出自东汉医圣张仲景。那就叫,望景楼吧!”
    发财了!武曌暗中比划了一个胜利的手势。
    李二写完楼名,武曌也没有放过这些大儒、名士。提着裙�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