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寻赵记-第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在这个交通不便、通讯落后的战国时代,塞外草原诸部的底细对中原人而言,几乎就是一个谜,杨枫一番话综合了史籍记载、历史考证及现代考古发现,如观掌纹,清晰明了,只听得一代名将李牧目瞪口呆,诧道:“匈奴的底细,小枫是如何知晓得如此清楚呢?”
杨枫一时语塞,幸得应变机敏,随口胡诌道:“先师凤凰山老人尝游塞外十余载,深知匈奴及西域各国备细,我承师学,亦略知一二。”
“凤凰山老人?可惜李牧未能一见,聆听教诲。”
杨枫忍不住一笑道:“其实大哥欲知匈奴各部情形、地理风土也不难,只需用间,多遣间谍细作深入匈奴腹地,自能一一打探清楚。唉,我中原各国以农耕为主,筑城以居,匈奴人游牧,逐水草而居。在我们看来,莽莽草原,茫茫大漠,陌生,神秘,蛮荒,不适宜居住,而匈奴人眼中,中原富得流油,故而养成他们野蛮的掠夺本性,而我们总不能突破防御的心理障碍,没有想到过要将双脚踏上那片广阔的土地。但是,自长平战后,我大赵兵匮财竭,西有秦腹心之患,北之燕肘腋将变。时局危殆,更凸显出代郡守军的重要性,大哥一代名将,麾下十五万百战精锐的虎狼之师,却被匈奴死死拖在北疆,动弹不得。更何况如今中原各国势力错综,相互掣肘,我国的疆域在东、西、南三面绝难有大的开拓。但北疆,有着莫大的发展空间。当年武灵王破林胡、楼烦,开疆拓土,置云中、雁门、代郡;而燕将秦开大破东胡,东胡却千余里,燕国国势随即大振。我们与其被动防御,不如主动出击,趁匈奴各部分立,逐一蚕食北进,以林胡、襜褴两部族为第一个打击目标,先行殄灭。开拓北地,于今之计,不失为一个强国之法。”
“灭了林胡、襜褴?可是以代郡一隅,实在难于承受战争的庞大负担。自长平之战后,国家贫瘠,与诸国又战争不断,大王不可能给代郡更多兵马粮秣供给,何况现在朝中;;;;;;唉!”
杨枫不自觉的引用了诸葛武侯的《后出师表》:“今民穷兵疲,而事不可息,事不可息,则住与行劳费正等。而不及今图之,欲以一郡之地与贼持久,诚不智之举,至于战争的负担,大哥完全可以以战养战。”
“以战养战?我们怎能对普通牧民下手?”李牧一惊,目中神光暴射,盯着杨枫。
“普通牧民?”杨枫平静地注视着李牧的双眼,冷冷一笑,“平常是普通牧民,单于一声令下,他们跨上马背,拿起弓箭,就成了毫无人性的畜生,屠戮我手无寸铁的中原百姓,淫辱我姐妹妻女,劫掠财物牛马,不正是这帮所谓‘普通牧民’干的吗?累累血债难道就只记在单于和王公贵族头上?”语调转厉,“侵略者总是要付出代价的,我们不会象他们那般没人性地烧杀奸淫,但拿了我的总得给我还回来,吃了我的就得给我吐出来。对匈奴这种不知礼义,只知崇尚武力,欺善怕恶的衣冠禽兽,就必须打残他,仁恕之道,不是对禽兽讲的。”神思瞬间却飞越到了二十世纪,想起中华民族那段屈辱的历史,不由得攥紧了拳头。
短暂的一阵沉默,李牧深沉有力地道:“兄弟,是我拘泥了。”
杨枫顿了一会,续道:“殄灭林胡后,大哥可以低租税招募各方流民屯垦荒地,采用户调,不必收取货币,取帛绵麻布等实物。同时兴办屯田,免除屯田客徭役,与其对半或四六分租,专供军用,补民租不足。至于愿意内附的林胡、襜褴部众,令其居北部边境,改游牧为农耕,凭借我们发达的经济生产能力同化融合他们。那些被击溃奔逃的桀骜不驯之辈,既失其土地牲畜,无论投往东胡或北方各部,哼哼,必然又将成为匈奴内部另一不安定因素。”他使出了浑身解数,乃至将曹操的创新赋税制都“贡献”了出来。
事实上,杨枫对此已经过了仔细地考虑,经历了长期的战祸,战国末期与三国时一样,人口大为损耗,地少人多,军队又急需食粮。在这种情况下,在新占领地,如曹操般与普通赋税制并行屯田制,利远大于弊,正当其时。而且,土地革命的历史经验早证明了,得到了土地的中国农民为了保住土地,保住他们的命根子,所迸发出来的革命热情是多么的惊人。试想,在北地募流民,办屯垦,无论那些人来自何方何国,为了他们的既得利益,势将以大赵为自己的家国,这对于人手紧缺的赵国,不啻是个绝大福音。
李牧叹赏地看了杨枫好一会,目中却浮上了无奈之色,努力平静地道:“北击匈奴,施行屯田,皆大为可行。但如此重大军事行动,必须大王旨准。若无大王令谕,我是无法调兵北上的。”沉默了一阵,道“小枫,我也不瞒你,自平原君逝后,巨鹿侯赵穆无人制衡,得以把持朝政,专以排除异己为能,甚至廉老将军都多方受到排挤。唉,内有奸佞,大将又怎能建功业于外。”
杨枫如兜头被浇了一盆凉水,自己千算万算,想得一团高兴,却忽略了最根本的问题——当今的赵王,并不是雄才大略奋发蹈厉睥睨天下的赵武灵王,而是他那不成材的同性恋孙子。难道一切就这么算了,不,绝不!蓦的,他灵机一动,道:“大哥,若匈奴再度南侵寇边,势焰汹炽,尤以林胡最烈,大哥率军迭历苦战,终追亡逐北。为防贼势复炽,乃殄灭其部,奄有其地。如此临机决断,该不必先行上奏大王吧?”深吸了口气,两眼熠熠闪光地看着李牧,声音低沉下去:“何况,任劳则必招怨,蒙罪始可有功。怨不深则劳不著,罪不大则功不成。望将军三思而定。”
李牧微阖的双目猛睁,神采湛然,站起身对杨枫肃然一礼:“李牧受教了。”
杨枫急起身避开,心中暗暗赞叹:李牧不愧是李牧,为了国家利益,果然毅然置个人得失于度外。远来代郡,当真不虚此行了。
注:《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李牧至;;;;;;于是乃具选车得千三百乘,选骑得万三千匹,百金之士五万人,彀者十万人,悉勒习战。”

第五章从戎

一番谈论,不觉中天色已晚,李牧吩咐卫士点起灯烛,在偏厅里摆上酒肴,携着杨枫的手一同入席。
席间两人讲论兵法,复谈及时势,大是投机,深为契合,均感相见恨晚。李牧固然对杨枫指点江山的激扬文辞大为叹赏,杨枫又何尝不对李牧的远见卓识发自深心地拜服敬重。
直至一更时分,俱有了几分醉意,李牧让撤去残席,换上香茗。默默啜着茶思忖了好一会,李牧眼中闪过一道亮光,缓缓道:“小枫,我原想将你留在代郡,一同抗击匈奴,但现在看来,以你的才具,实在是大大屈才了。我决定修书与廉老将军,合我二人之力,举荐你为相。”
“噗”的一声,杨枫极其失态地将刚喝进嘴里的一口茶喷了出来,瞪大了眼睛,一脸不敢置信地望着李牧,嗫嚅道:“将军,将军说笑了。”
李牧微笑道:“军国大事,焉有说笑之理。”探过身子,轻轻拍了拍杨枫的肩膀,叹道:“经过这一番促膝长叹,我才发现,你不独长于军事,理政之才更是高卓,对当今天下大势的把握认识鞭辟入里。国家正值用人之际,尤需贤才,古语云‘立贤无方’,我荐你非是出于私交,乃是为了公义,你又何须妄自菲薄呢?”
杨枫哭笑不得,一瞬间只感到一种不真实的荒谬。他之所以不余余力地展露所知所学,甚至隐隐已有了几分卖弄之嫌,原意只是因了心中深为钦慕的李牧的看重,为了证明李牧没有看走眼,为了证明他当得起李牧的折节下交,配得上当李牧的兄弟,方才如此卖力,但李牧这下奇峰突起,却完全与他的初衷南辕北辙。
他一方面对李牧的襟怀感佩不已,一方面却为自己的弄巧成拙叫苦不迭。虽说在当时的历史背景下,以一策受君主赏识,由布衣而致卿相的大有人在,驺忌以琴为喻谏齐威王,唾手取相印;商鞅入秦,以帝、王、霸三术说秦孝公,见驾四次,拜为左庶长;当日虞卿说赵孝成王,一见,赐金百镒,璧一双,再见,拜为上卿;;;;;;但他这个异时空的闯入者,一无声名人望,二无尺寸之功,却为军方重臣合力举荐出相,不必说奸贼赵穆的反应,单是孝成王,只怕就先认为是军方对他有所不满,在借此扩充势力,只要赵穆、郭开之流挑拨几句,自己将可能成为双方矛盾激化的导火索,哪还讨得了好,死都不知是怎么死的。
心念电转,杨枫竭力组织着词句:“大哥,俗话说:‘治则事文,乱则事武。’杨枫草莽之人,不愿为官,此来亦非为谋肉食,求闻达,只想为国尽力,也为了成就一番男儿事业。如今邯郸朝中豺狼当道,连廉颇将军都受排挤,我一介新进,又能有什么作为?还不如留在代郡,追随大哥骥尾。休怪杨枫直言,大哥不仅不必向大王举荐我,就连我献图之事亦不要上奏大王,否则各国只怕将和我们同步开发这些新武器了。”
李牧面色阴沉了下来,扼腕叹息道:“昔日周公以王叔之尊,犹一饭三吐哺,一沐三握发,接纳贤能,天下遂得大治。而我大赵今日却;;;;;;好吧,你就先留在代郡,只是可惜了你胸中经济。”
杨枫暗暗长出了口气,道:“大哥,下一步我们该怎么做?”
一谈到用兵,李牧迅速从忧伤国事的悲凉中摆脱出来,恢复了一贯的冷静沉稳,目光灼灼,道:“既已决定对匈奴用兵,我明日便修书请郭纵先生遣一批能工巧匠至代郡,就在军中开设工场,务求在大战前不致泄露这些新式武器的秘密。现在还是冬季,匈奴进犯必在秋高草丰马健之时,我们至少有大半年的时间预作准备,让弟兄们熟悉新武器的性能用法。另外,这段时间,我会多派间谍细作、斥侯哨探,深入匈奴,力争最大限度地掌握敌情。小枫,你能否将所知的匈奴各部的情况详细写下来呢?”
杨枫点头答应,笑道:“知己知彼,百战不殆。”说着话,心里一动,闪过了“特种部队”的概念,遂兴奋地道:“大哥,我有一个设想,能不能简拔军中最精锐的士卒两三千人,一式配备塞外骏马及最好的新式武器,成立一支战斗力强大、快速机动的劲旅,至于名称,就叫做,叫做‘锋镝骑’,刀之利在其锋,箭之锐在于镝,这或许,能成为来日对匈奴作战的一张王牌。”接着,提出了所知的一些现代军训方法。
李牧惊喜交集地道:“小枫呵,你胸中到底还有多少丘壑?这支‘锋镝骑’就交由你训练指挥,我帐下有四员年轻小将,凌真、展浪、陈亢、公孙俊,弓马娴熟,颇习骑战,让他们当你的助手,帮你组建军队。”说着,迟疑了一下,“小枫,军中各要职的人选安排,均需上报大王批准,你不愿居官,而若以白身领军,名不正则言不顺,也不好服众。”
这倒还真是个问题,杨枫想了想,试探着道:“大哥,如果将‘锋镝骑’当作一支试验型的新军,甚至名义上不隶属于代郡军队编制,那么不就可以另立统军的名目。”
李牧纹丝不动,久久没有说话,只静静地看着杨枫,看不出内心任何波动。杨枫懊悔得简直恨不得抽自己两嘴巴,真是得意忘形了,都胡说八道些什么呀。半晌,李牧眉梢一挑,道:“那你将以何名义统军?”
杨枫咬着下唇沉思片刻,小心翼翼地道:“周礼有云:‘会万民之卒伍而用之,五人为伍,五伍为两,四两为卒,五卒为旅,五旅为师,五师为军,以起军旅,以作田役,以比追胥,以令贡赋。’‘锋镝骑’或可定为两千五百人众,统军者命名为‘师帅’,其下称‘旅帅’、‘卒长’、‘两司马’、‘伍长’。”
李牧站起身来,嘴角掠过一丝笑容,“就照你的说的办,至于‘锋镝骑’将士的军籍问题由我来处理。记着,凡事不做而已,一旦决断,就一定要成功。未来的大战中,‘锋镝骑’要成为一柄一击致命的鱼肠剑。”
再筹划了一阵,桌上的大蜡烛烛火摇曳闪烁了一下,灭了。两人抬头一看,东方却已露出了鱼肚白。
李牧摇了摇头,笑道:“小枫,不知不觉地就做了竞夜之谈,今次我实是得益非浅。”
杨枫微笑道:“大哥这般说法,岂不折杀兄弟。当世名将,我钦服敬重的唯有大哥与乐毅。乐毅最令人羡慕的是遇到燕昭王,君臣相得,知音知心。”
李牧脸色微变,眼中露出无奈痛苦之色。杨枫话一出口,立感后悔,心知无心失口伤到了李牧。两人一时俱默然无言。

第六章奇袭

冷月如钩,繁星点点,茫茫草原沉浸在静夜中,草尖上缀着晶莹的露珠,润湿的空气里隐透着草木清香、泥土芬芳。
一个安祥而宁静的草原之夜。
远山连线,只现出一点点轮廓,一大片帐幕静静卧在草甸上,明灭的灯火与天上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