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理想年代-第115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曾高这个时候心里清明异常,也不再多想,他慢慢的道:“北洋南下以来,一直依托京汉铁路扩张,相继夺取大悟、孝昌、孝感、汉口等铁路交通干线,同时,北洋军还在京汉线两侧以前兵站的基础之上积极增筑据点和兵站,和驿道,严密控制京汉线的交通,妄想以此控制湖北压制武昌,威摄南方独立各省。北洋军现在加紧抢修道路,还在京汉铁路两侧挖沟…………战役部署的计划在指挥部…………”
    李想迎着朝阳深吸一口冷气,阳光下烟云消散,大声道:“你跟我来!我要看看你们给北洋军准备了什么礼物。”说着大步就率先冲下这个土丘。
    他向北而望,似看到风云暗暗涌动,莫不作声的转身跟着李想走了下坡去。
    灿烂的阳光照耀下,土丘之下的小谷里正升起袅袅炊烟,从土灶上架起的大锅上飘来阵阵饭香。快要开饭了,下去的正是时候。
    指挥部帐篷里每人手里捧着一碗饭扒着,围在一张桌子边热烈的讨论着。
    桌上摆在一张地图。地图上最引人注目的是一道道黑色的粗线,细线。粗线代表着铁路,贯通南北,细线代表着6路古驿道。粗线与细线密密麻麻,经纬相连,像一张巨大的网覆盖在地图上。在军用地图上,交通网络占有着非常重要的位置,往往用醒目的黑色来标识。现在这些醒目的黑线所编织成的巨网,像是正等待着猎物,给人以十分压抑的感觉。
    由于在军力对比上李想革命军明显居于劣势,因而避实击虚,出其不意打击北洋军软腹部的战法也就应运而生。北洋军的软中之软是交通线。以再多的兵力深入敌境,都是不智的举动,在敌人不堪一击的时候却是可以占到便宜,收飞兵之奇效。而在原来的历史上,北洋军已经成功了。李想既然在此,自然不会使之这样得意。
    几乎在场的所有人都看得出,京汉交通线是北洋军的命脉。在湖北敌后围绕京汉交通即将进行的斗争,注定要构成了湖北革命,甚至全国革命的一个主旋律。
    李想放下碗筷,随手一摸嘴巴了事。汤约宛递上的手帕僵在半途,无语。
    李想专注的盯着地图,道:“我们总部的作战任务是?”
    曾高在旁边说道:“总部当然要肩负最艰难的任务…………以开展湖北中部方面工作为目的,集结总部控制的主力破坏大悟、孝昌之间交通并夺取该两城,主要是距离孝感最近的孝昌。当然,在东侧活动的李西屏师团会以有力部队在孝昌积极配合总部之作战。”
    李想考虑着,“是够艰难的,同时向大悟、孝昌两点出击,力量不够,决定先将主力使用于孝昌方向,夺取孝昌县城,拔掉附近据点,然后转移攻势于大悟地区,相机攻取大悟县城和附近据点,彻底断掉京汉交通,至少暂时也要斩断京汉交通。京汉交通断绝,在这个冰天雪地,北洋军不想撤出湖北也要撤出。”
    这个时候,李想已经完全是杀伐果断的革命军大帅,杀气腾腾,说的每一个字都有金戈之声。
    他转身下令:“宋缺,集合革命军。我亲自指挥,由直属的预备团和骑兵团主力、总部警卫特务营,安6地区游击支队、分区工兵连等组成的右翼部队,向孝昌地区出击。今夜奔袭花西。先把孝昌站西侧的这个重要据点夺回来,让北洋军段祺瑞也尝尝我革命军真正的厉害!”
    众将轰然应诺。
    汤约宛一直沉默的圆润女声突然响起:“我也去!”
    李想目光冷冷的看了她一眼:“不许!你去只会给我们添麻烦。”
    李想可不给她讨价还价的机会,说完掉头而去。流血的战场本就不应该有女人…………
    小谷内响起了沉闷的集结号声。李想革命军将革命进行到底的反击战开始!
    国庆了,ccav1在放辛亥革命,看得我非常的无力,不如去看芒果台的步步…………不废话,有空还是更新,码字…………祝大家国庆玩得开心!)
    -WWW*69ZW*COM六|九|中|文|书友上传/-





140烽烟再起中


    请到;69zw;六*九*中*文*阅读最新章节/
    清宣统三年,辛亥,十月十三。
    北京城,一场大雪在静悄悄地飘落着。飞雪把整个京城装扮成纯白色的琼楼玉宁,耀人眼目。美则美矣,天子脚下的平头百姓还正愁怎么熬过这个兵荒马乱的寒冷冬季。而旗人的贝子贝勒和读书人满廷官僚,眼看今则满廷大势已去,振作无望,而南方匪党日炽,惨酷的现实哪里还有心情去,骑马溜狗,踏雪寻诗呢。
    眼见着良辰美景,整座北京城的人却惶惶不可终日,末世气象衰微之处,莫过于此!
    往日金碧辉煌的紫禁城如披素衣缟冠凶丧之服,这黄琉璃瓦、青砖地、铜鹤、日晷……都要染上缟冠素纰之白雪。
    啪哒一声,代表皇家的明亮的屎黄色封皮折子从摄政王手里滑落,敲打在金砖上的声音在玉澜堂内书房回荡,他就像是帕金森综合症的老头作一样的颤抖着鸡爪似的双手,说话都困难,一口堵在喉咙里吱不出来。
    安静的玉澜堂只听见隆裕老太后抱着溥仪小皇帝抽泣的声音,凄惨到了极致。同样,南京被匪党占领的消息也吓得周围低头侍立地太监宫女们趴在了地上,心底的惶恐使得他们也跟着响应,哭声此起彼伏的响成一片。
    御座上不明所以的小皇帝也被这压抑的末世衰微情绪所感染,扁扁嘴,扯起嗓门在隆裕怀里大哭起来,扭捏的哭喊道:“我不要挨这儿!”
    善耆等清朝皇贵大臣跪满一地,更是头也不敢抬,心如同玉澜堂外风雪一般的寒冷。
    “王爷!皇上年幼,您和太后一定要振作啊…………”
    良弼立刻跳了出来。
    良弼刚正傲骨,素有大志,以知兵而为清末旗员翘楚,与铁良等被称为清季干将。也是满廷旗人中一个颇得人望的人物,更被后世无聊学者无限拔高到了“末世孤臣,身死清亡”的地步。
    当初武昌起义后,良弼既反对起用袁世凯,又反对革命,妄图“以立宪弥革命,图救大局”。其后袁世凯进京出任内阁总理大臣,良弼统领禁卫军之实权难保。
    禁卫军已经上满廷旗人掌握的最后一点力量,也是唯一还可以和袁世凯斗法的力量,禁卫军镇守北京,即使无法左右大局,至少可以牵制袁世凯不敢乱来。近几日袁世凯重组内阁,隆裕太后也是顶着极大的压力,才力排众议,让良弼继续领着禁卫军的实权,帮着摄政王分担一点压力,多给袁世凯一些制肘。至于摄政王的弟弟载涛本来就是一个摆设,也别指望他在禁卫军里有什么作为。谁知道没有制肘袁世凯,却迎来南京败报!
    其实朝廷的消息已经不通,这些消息多少从东郊民巷得来。昨晚,就有风传,张勋率残余部队潜出南门,由大胜关一带渡江,赴浦口。辩帅弃城跑路,圾圾可危的南京,离全线崩溃也是掐指头可以算出的时间。之后又是两江总督张人骏、满旗将军铁良,仓皇搭乘日本军舰“秋津州”号出走。这是日本领事馆得来的消息,确凿无误。南京大败,以成事实。
    南京城内军心本来不稳。张勋待军不均,素来厚于江防军,薄于巡防军。每战必令巡防军冲前阵,少却则令江防队以炮击之。城中缺米,江防军有食,巡防军则无粮,苦战数日不得食,甚惨。张勋走后,胡令宣和巡防营统领张联升、赵';荣华等,各率残部投降,开城门迎联军入城。匪党镇军林述庆部从太平门入城,匪党苏军刘之洁部从南门入城,徐绍桢率匪党联军总司令部从马群开拔入城。
    张勋率残部向浦口溃退,遭匪党柏文蔚部截击,缴得枪械饷银甚多。实在败得一塌糊涂。
    据东郊民巷风闻,天保城既破,南京再也无法坚守。张勋曾遣统领胡令宣、被俘的匪党联军总司令部顾问史久光出南门,手执白旗,臂缠白布,投匪党苏军司令部,谒见刘之洁求和。
    “败了?大清国就这样完了?”隆裕摸着泪,只是喃喃自语。小皇帝鼻涕眼泪长流,不断抽泣。
    底下大臣看着他们的主子这么一副孤儿寡母的惨切模样儿,都呜咽出声。他们实在想不明白,袁世凯指挥北洋军刚刚攻下汉口,匪党表现出的战力实在是如土鸡瓦狗。昨夜,袁世凯和东郊民巷还都传出话来了,匪党已经乞和,南北战事眼看就要转入谈判桌上,怎么南京又败了?要是守南京的铁良和张勋,可都是大清国的有数名将,为保大清正统,自然将士用命血战,师出有名,上下一心,怎么会败了?
    南京除是六朝古都之外,还是朱元璋龙兴之地,朱元璋驱除元蒙,对于汉人的意义不可想象的巨大。这样一来,南方匪党的士气还不知道要炽热道什么地步?难道这种危局,就是袁世凯,也根本无力回天?或许袁世凯这个狼子野心的权臣更愿意看到这样的结果,这样一来,袁世凯更有借口罢良弼禁卫军的权,甚至夺载沣的监国大印。
    “张勋该死!封疆大吏,丢土弃城,最该诛九族!太后,旨意,将他军前正';法!这样还能鼓一下军心士气,事情还有可为!”
    满廷的天都要塌了,这该是多大的罪啊?这天大的罪要他们这些养在鸟笼子里的王爷贝勒去顶?当然不!既然如此,自然就要找替罪羊了。逃跑的张勋正是现成,这家伙对朝廷是忠心,但对袁世凯更忠心。开口说一句借他脑袋用用,还正好拔掉北洋一颗毒牙。这样的时候,动动嘴皮,就玩出一箭双雕,可见他们的厉害本事都用在什么地方。
    几个大臣纷纷附和,但一个个脸色都不好看。封疆大吏,丢土弃城,应该是武昌乱起的当其冲者:湖广总督瑞瀓。这要是诛九族,就要诛到爱新觉罗家头上去了。但是事之后,朝廷根本没有计较,这算是朝廷给封疆大吏开的一个好口子。末世气象,也正是如此!早就听说,瑞瀓带着湖广搜刮的财产到了香港,虽说在武昌丢失了九口大箱子,但还是留下不菲的积蓄,已经在这个乱世里过上安稳的幸福的小日子。现在大家也就是趁个热闹,在孤儿寡母面前表表忠心,也费不了几点口水不是。如今大清国,眼看着是不行了,难道他们还真殉了这个国?身家性命计,是不是找个什么由头先溜走?去天津租界,青岛租界,上海租界,或者干脆浮舟放洋?反正瑞瀓都先一溜烟过,大家这个时候溜,也不过是有样学样。有门路的,去找找袁世凯的门子,或者去找找南方原立宪诸公的门子,也许在新朝里还会有一个位子。
    此时此刻,玉澜堂里还在陪着孤儿寡母哭泣的动情不已的满清臣子们已经开始转着别样心思。
    几个大臣附和得言不由衷,又怎么逃得过载沣的眼睛,他只觉得浑身冰冷。
    还是斗不过袁世凯啊!
    一直被称为昏庸糊涂的他并不傻,只是接手这样一个千疮百孔的破家当,不装糊涂能过得下去?总有人说他心不够狠,当初没有一刀把袁世凯杀了。真要这样,当初立马就逼反了北洋,大清国可能连今天都熬不到了啦。
    失了南京,早就欲逼他摄政王退归藩邸的袁世凯还不趁此下手?如此重大问题,只要统统推到他的身上,他担架不起,朝廷上下也没有人你担架得起。他既然担架不起,即使不情愿,也只有辞职归藩,请他袁世凯来主持大局。只是转眼之间,袁世凯就要名正言顺的出来收拾满人最后的依靠了罢…………
    早在九月二十六日袁世凯组成了责任内阁。内阁名单是:
    内阁总理大臣袁世凯。
    外务部大臣梁敦彦,副大臣胡惟德。
    民政部大臣赵秉钧,副大臣乌珍。
    度支部大臣严修,副大臣陈锦';涛(辞不就)。
    6军部大臣王士珍,副大臣田文烈。
    海军部大臣萨镇冰,副大臣谭学衡。
    学务部大臣唐景崇,副大臣杨度(辞不就)。
    司法部大臣沈家本,副大臣梁启。
    邮传部大臣杨士琦,副大臣梁如浩(梁士诒署理)。
    农工商部大臣张謇,副大臣熙彦。
    理藩部大臣达寿,副大臣荣勋。
    上面这个名单中,有许多君主立宪派,甚至是加入南方革命阵营的人物,如梁启、张謇都名列榜上,其实很多人都没有到北京来就职。袁世凯的用意是想吸收他们作为君主立宪和责任内阁的点缀品,借以表示他的内阁已不同于旧的清廷。从这里看,他已经很不把满廷放在眼里。
    其实,袁阁成立后,载沣就解除摄政王地位,而恢复了他的醇亲王封号退归藩邸。但是,摄政王载沣虽然丧失权力,仅存虚位,但名义上仍代行大元帅职权,并且,控制着禁卫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