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理想年代-第119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六朝古都,南京光复!满清鞑子的末日就要到了!革命军没有败!袁世凯又还能嚣张到几时?革命党人怎能在满清养的一条狗面前屈服?给清狗袁世凯磕头,不嫌掉份?
    自从清狗袁世凯指挥天杀的北洋狗冯国璋占领汉口,南方革命军有多久没有这样的扬眉吐气,激动人心的捷报了?就在革命军万马齐暗的时候,听说武昌都在谈城下之盟了,那时候他们的心都在滴血,心中郁闷的只想悲歌而哭!虽然来得南京光复的消息,南京离着他们好几千里,但是正如李大帅昨夜的演讲:你们都是最优秀的军人!都是最坚定的革命者!在总督府,在刘家庙,在三道桥,在汉水之滨,哪怕血流干了,我们也没有向任何敌人低过头,包括横行中国半个世纪的洋人!眼前的小小北洋军又算什么!我们是革命军,保国保家,救国救民!我们肩负民族的希望…………你们的勇敢是我这一生的骄傲!汉口的失败只是暂时的,现在我们敌人仍然破坏着我们的家园!我们的理想,我们的使命,我们的荣光,依然在等待着我们去战斗!
    想当初,武昌求和,还是李大帅不认输,带领着他们将革命进行到底!
    南京光复,无疑更是坚定了革命军对李大帅的决定!经过这件事,他们不会再对李大帅任何命令有所怀疑!
    曾高看着底下这如怒潮澎湃一般的场景,听着起了浪头的吼声,不知道怎么的,眼睛一下又热了起来,他强自按捺了一下心头情绪,笑道:“大帅。我当真想不到,军心士气会因为南京光复如此沸腾!”
    李想看着眼前景象,一时微微有点失神。听见曾高的话语,才缓缓点头:“沉默而麻木的中华民族,终于开始觉醒!这是一个民族的气魄,是用我们革命军人的热血浇铸的新民族之魂!这代表着历史的大势所趋,中国的革命风潮必定会因此再掀新高!”
    这新民族之魂,大势时运,却是如李想所说,乃革命军人的热血浇铸,也同时是李想顶在无限的压力前面,一路血汗,即使在最绝望的时候,依然偏执的带领他们将革命进行到底,近乎是逆天也似夺回来的。
    运来天地皆同力。李大帅就这样把运掌握在手中。
    曾高微笑道:“大帅一句话,就能让上万虎贲拚死向前。军心如此,似乎也该去表示一下。”
    李想哈哈大笑,夸言忽悠人的本事他还是很自信的。“推波助澜,可是我的拿手好戏。此时再不说几句,会让战士们失望的。”
    李想边说已经笑着走下欢呼的海洋,底下的呼声更是震耳欲聋。看着李想走过来,底下欢呼声更高,放眼过去,不少人已经是热泪盈眶。李想下意识的回头一看,只看见青天白日之下,呼啸寒风当中,由他般抄自后世的五星红旗迎风招展,如血的赤色刺痛了双眼。
    他是一个穿越客,来自百年后的中国。曾经一群同学,半夜三更跑到**,就为看国旗班的升旗仪式。每逢国庆日,家家户户门口,每条街道的路口,飘扬的鲜艳的五星红旗。六十年国庆大典,在**广场盛大的阅兵典礼,北京汇聚了来自全国各地的老百姓,挥舞着国旗迎接阅兵的国庆典礼,全国的人民守在电视机前,分享着盛世强国的荣誉,面对五星红旗,无数人洒下热泪。
    但是他回到的一百年前,面对的是一个丢失了魂儿的民族,是一个没有国旗的祖国。
    还记得 第 157 章 结。就在出之前,他接到一条撼惊天下的消息:南京光复!他足足大笑了两分钟。
    运来天地皆同力!
    他把这条消息宣布之后,整个山谷都欢呼所震撼。他拍出明码电报,向全国喊出口号,湖北革命军誓死将革命进行到底的口号!湖北被北洋军打击消沉的民心士气,在这一瞬间重被点燃。
    此时,还有更多好事在武昌上演,却不是李想所能预料的。
    此时,他正苦哈哈的在这慌郊野外事布置作战任务,准备和北洋军死磕呢。
    -WWW*69ZW*COM六|九|中|文|书友上传/-





144目的


    请到;69zw;六*九*中*文*阅读最新章节/
    汉口。
    冬日清晨的阳光,照着这个一半是天堂,一半是地狱的城市。
    这中国内6的第一大开放口岸,号称东方拉斯维加丝的城市最繁华的商业大街,循礼门以东的歆生街,两边的一排未卷入汉口大火还完好的店铺门都紧锁着,在屋檐下挤满了衣衫烂缕,篷头垢面,瘦瘦的在寒风当中抖的流民。冬日洒下三寸的阳光,不能给他们增添一丁点的温暖。路边的冻死骨,每天都在增加。
    自革命军汉口兵败以后,汉口遭受了自太平天国时期也未有过的惨烈兵乱。占领者北洋军继承了他们满清主子的野蛮残忍,头痛革命军的负隅玩抗,便举火焚城!从循礼门到玉带门,汉口华界最繁华的十里洋场付之一炬,剩下瓦砾遍地。
    在战火中苟活的乱世之人,还有一点点能力的,挣扎着想办法度过这个寒冷的冬天,迸出这个民族一贯传承的坚忍和顽强。自五千年历史中,无论在如何艰难的历史时期,这个民族都能顽强的把文明传承下去。
    一家家、一窝窝在残垣瓦砾之间搭起了破庵子、茅草棚,他们竟开始尝试在废墟之上重建家园。但是北洋军犹在,这样摧毁他们家园的禽兽能让他们顺利的重建家园?
    本来汉口左近,就满大街都是北洋的大兵在横冲直撞。末世气象,小老百姓的日子本来就艰难,还架得兵火交加的,北洋军烧杀完了,还要从他们饭碗里面望外夺食。
    这日子,什么时候是个头呢?他们已经不敢奢望,革命党人宣扬的美好未来。他们今天的生活,如是地狱!
    阳光冷冷清清的,街上也冷冷清清的。要死不活的流民再多也撑不起城市的繁华热闹,而进驻的北洋军只会给城市带来破坏。扛着毛瑟快枪的北洋军在汉口大街小巷出没,身后总会留下鸡飞狗跳,凄惨哭骂的声音,而他们总是大包小包的满载而归。
    屋檐下,一个老者席地而座,他花白的胡子纠结成乱遭遭的一团,破棉袄爆开一团团棉花,枯瘦的双手,巍巍颤颤的拉着胡琴。琴声凄凉的如此刻的寒冬,牙齿漏风的嘴里传出来的是有一句没一句的小调儿,苍凉哀伤。
    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
    晚风拂柳笛声残,夕阳山外山。
    天之涯,地之角,知交半零落。人生难得是欢聚,唯有别离多。
    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
    问君此去几时还,来时莫徘徊。
    天之涯,地之角,知交半零落。
    一壶浊洒尽余欢,今宵别梦寒。
    似乎只有着苍凉哀怨的曲调才可表现老者此时的心情。
    这歌,自刘园公演之后,如随风细雨,一夜之间,传遍街头巷尾,温润着整个汉口受伤的人心。
    有几个北洋兵路过,听到这个苍凉的曲律也停下脚步。
    “说起来,已经是冬天了啊,还有一个多月就过年啦…………”
    “你妈个粗蛋!也想家了?还是想你家的媳妇了?”
    “当兵之后,一年难得回家一趟,能不想家?”
    “切,你口袋朝天,输得精光光,连给媳妇卖一根红头绳也没钱,还有脸回家?”
    “***!明儿瞒着哨官,咱们下乡转转,找点外饷……”
    “也是,汉口能瓜的已经瓜干净…………捞一笔,好回家过年!”
    “是啊,好想家!”
    北洋兵的议论的声音,有一声没一声地,在冬日阳光下随着苍凉的曲调一起飘荡。想家,没有任何的理由。
    “听!什么声音?”
    正听着老头子唱着苍凉曲调,闲谈着千里之外的家的思念,突然就听见江对岸的武昌,出爆裂一般的呼喊声。安静消沉了几天的武昌,突然像是热闹起来。最初随着风声跨江而来,隐隐约约的呼喊声音有些嘈杂,混成一团,可是转眼之间,这呼喊声音就越来越高,直到清晰的可以听到对岸的欢呼浪潮!
    “咦?武昌匪党在什么疯?欠抽了?还没有被打怕?”
    “洋大人中间担保签下的停战协议,他们也胆敢撕毁?”
    “哼!匪党有这样的胆量,也不会求和了!”
    这一队北洋兵的一个小头目骂骂咧咧,大步的就朝长江边走,身后的弟兄也嗡的一声跟上。
    在江边,小军官就是跳脚:“他***,匪党到底是什么疯?将革命进行到底?他们真是不要命的疯子!”
    “将革命进行到底!”全武昌军民齐声呐喊,大浪滔天的长江也在这怒吼声下沉寂,一声又一声的怒吼,乘风破浪,狠狠的激荡在汉口城。
    所有北洋军士兵都张大了嘴呆呆的看着,听着,实在不敢相信匪党突然爆的自信。就是昨天,武昌都还是死气沉沉,认命似的签下城下之盟。
    欢呼声直上半空。可以看到武昌古老的城墙上人影憧憧。正座武昌城,都是人在疯狂的呼喊。欢呼地声音响作一片,最后汇聚成一个声音。
    将革命进行到底!
    那小军官还在愣。底下几个老兵已经吼了起来:“大人,咱们快去警戒!要是匪党过江,给他们从这里登6,咱们都得掉脑袋!”
    这下那外委军官也反应了过来。大声下令。
    一帮人乱哄哄的拥回阵地。不少弟兄也是有志一同。趁火打劫,再在汉口刮地三尺,捞最后一笔。
    他们已经无心再战。
    匪党的疯狂他们是领教过了,从李店,一直到三道桥,都是少不了白刃碰撞,真是心有余悸。他们南下是打着升官财的盘算,这样的死战,一回两回还支撑得住,如今看着武昌军民焕这可怕的疯狂,为袁大人效死的这个坚定信念,在他们心里也开始动摇,一路苦战的疲惫使他们对这一战开始厌倦。
    还有年关将近,北洋将士多少北方人,转战千里,难免思念家门。
    此刻,北洋军的军心士气早不复初入汉口之时!
    北洋军无死战之心,只想,等着武昌匪党打过江来,被赶出汉口,那毛也捞不着一根了。还不趁着这个武昌匪党没有打过来的机会来一票?军官吼着警戒,谁不趁此再刮一层地皮,捞点实惠?此时谁还落后,谁是傻子。
    一帮人才逼近在汉口大火中保存完好的大宅子,这些都是汉口有钱有势的地方豪门,和北洋上层多少有些牵连,他们以前可不敢碰这些主,现在人要走了,可不管这么多。正摩拳擦掌的准备动手。一颗黑乎乎的香瓜手雷划过一到弧线砸了过来,有人抬头,眯着眼睛看阳光下划过的漂亮弧线,嘭!手雷爆炸的弹片飞溅,街上乱撞的人群,不分军民,顿时就打倒了一片,多数没有死,在地上痛苦的呻吟。
    混乱中河南腔狂吼,“是汉口匪党余孽!”
    自从北洋军进驻汉口以来,金兆龙由原来汉口地头蛇哥老会为班底组建的中统,成为汉口最大的一个反北洋军组织。以繁杂的花样,给北洋军制造着巨多的麻烦。已经是北洋军在汉口难以安枕的一个不大不小的麻烦。这样混乱的好机会,他们怎么会不来凑个热闹?
    现场本来就混乱,还架得住再炸两颗手雷?
    身陷狂乱漩涡当中地那些汉口百姓已经昏了头脑,刚刚过去的兵灾还没有消退,他们紧张的神经早已经不堪重负。此时乱起,不知道该逃向哪里去?没头苍蝇似的,更添混乱。湖北还有这个汉口到底造了什么孽,就是没有安生的时候儿?
    带队地小军官刚才冲在前面,胳膊上被弹片刮伤,趴在地上正哭爹喊娘。几个士兵拖他下来:“大人,匪党在暗处朝咱们动手,怎么办?”
    那小军官一把鼻涕一把眼泪:“全给老子捆起来,一个也别放过!找不出凶手,一个也别想走!老子还要为自己胳膊报仇!他乃乃的,匪党就在他们之中!”
    这些恶狗,立刻就扑上去,踹倒几个没头苍蝇似的瞎跑的老百姓,横七竖八的捆了起来。就这时,听见背后蹄声如雷,大群大群的人涌了过来。当先一人,竟然是第六镇统制李纯!
    这一大群人过来,立刻把混乱的局面控制起来。
    亲兵们簇拥保护的李纯,在马上脸色铁青。
    刚刚签订的停战协议,武昌就出现这样场面,甚至把乱势引到了汉口。公使馆被火焚,还有枪击事件生。袁世凯总理国事,全权负责湖北战事,正在力求南北和议,连唾手可得的武昌都暂时撂开手了。架得住武昌又突然出这种大乱子?
    李纯铁青着脸下马,马鞭指点这些放倒地上的老百姓,狠狠的道:“都带回去!聚众闹事,绝不轻饶。”他猛的转过身,凶神恶煞的盯着这么畏缩的老百姓,“全城戒严,都给老子安分一点,不然送你们去吃牢饭!”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