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理想年代-第196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满座衣冠似雪,无数英灵在前。这才是真正的百战归来雄师献捷的场面!
    骑军一队队的次第而过,在捧着灵位的白袍骑士之后,就是一个个披甲持兵的骑士方阵。这些马上骑士,人人面容粗砺,眼神坚定。衣袂之上,全是百战之后留下的痕迹。每营前面的旗帜,也不是如北洋军一般装饰繁复,簇新耀眼。都是统一式样的五星红旗,略略有些残破,浸入布纹里面的血迹再也清洗不干净了,却仍然骄傲的飘扬在队列前头,红的血**滴,寒风中猎猎卷动,引导着无数健儿跟随着这旗帜前进。
    无论是国内还是国外的记者,都拼命的按着照相机快门,昂贵的胶片用完了一卷又是一卷,只想把这珍贵的历史时刻,每一幅,每一帧都记录下来!
    无穷无尽的骑军之后,就是三百金鹰突击队的骑士簇拥着几名统帅。这个时候武汉三镇的百姓才第一次看清楚李大帅的身姿风采。不是各大报纸上模糊不清的侧影,也不是在汉口来去匆匆的背影……
    这是一个穿着普通士兵军装的将军,一个清秀如烟柳,年轻的让人嫉妒的青年。大檐帽依旧拉的很低,遮住应该非常同样清秀的眉目,大檐帽下脸上的轮廓秀美中又如刀削一般分明。身形略显瘦削,腰间武装带扎紧紧的,显出了他结实而有力量的蜂腰。在马背上,他坐得如一杆标枪那样挺直,苍白着一张小脸,抿着嘴唇,并不左顾右盼,只是安静的策马前行。怎么看,都不象一个统领万夫,击败北洋强军,将北洋军赶出湖北的绝世名将。但是所有人的目光就是这样自然而然的注视这他,是李想身上这无形的气场让他们相信,这就是李大帅!
    李想突然抬头,往天上瞧去,只见点点雪花,徐徐飘降,填满整个天空,刹那间将先前的世界转化到另一天地。每点雪花都带有飘移不定的性格,分异中又见无比的统一。
    往左右瞧去,较远的地方全陷进白蒙蒙的飘云中,为这汉口第一大街增添了丰富的层次浓淡,有如一幅充满诗意的画卷,把一切都以雪白的颜色净化。
    老天也感动的哭了吗?
    这个身影被定格在一张黑白胶片上面,之后成为中外报纸的头版。谁也没有想到,在几年以后,这个身影,就成了中华民族最大的期盼,最后的依靠!
    李想和他身侧的金鹰突击队骑士之后,就是一个又一个步卒方阵。这些步卒方阵,比起前头骑军,更是整齐了十倍。横看竖看斜着看,都是一条直线。前面骑军压着前进的速度,这些步军行进也并不快,他们端着步枪,刺刀如钢铁的丛林斜指向天,整齐的步伐缓缓前进。每一次抬腿,都如一道整齐的波浪掀起,另一道整齐的波浪又紧接跟上。掀起的波浪,连天空落下的雪花也会他们头顶做稍稍的停顿。除了他们的歌声,就只能听见整齐的脚步声。
    这种步伐,仿佛有一种催眠的效果,看得每个身在其境的武汉百姓都目眩神驰。这种西方的军事队列展示,震慑得每个人都不敢大声喘气。
    军事分列式,发展到百年之后的那个时代,本来就是一种耀武扬威,一种震慑,一种展示,一种压迫。纵是见多识广的后世人,看到国庆十年庆典,万人以上组成的一队队步兵分列式,都会心潮激荡,热血沸腾,更遑论这百年之前的武汉百姓?
    前面骑军大队,带给汴梁百姓的是苍凉,是悲壮,是沉郁。让他们模模糊糊知道了一些,这些在封建体系当中,从来都是底层,连市民百姓地位都有所不如的军士们,到底在这个国家,这个民族,牺牲了什么,付出了什么…………
    那么后面这步军大队,就带给武汉百姓的是震撼,是激动,是鼓舞。这样的军队,才是真正强军,才是百战之师,才是无敌劲旅。是踏破关山,是击灭胡虏,是破军杀将,是凯旋荣归的革命军健儿!前面败退北洋军与这支革命军相比,只能是天差地远!
    如此大军行进,更有一种奇异的美感。这种美感,是这个时代的国人绝对陌生的。
    参加这场凯旋献捷的多是接受过近代化军队训练的原湖北新军,还有招募的学生军组成,自然远远不能和后世百年大阅军相比,但是已经有其规模,有其军人气质的养成。
    此时此刻,他们总算知道,那么凶悍的北洋军为何会撤退汉口了。这场辛亥大革命,汉上第一的功绩是如何创立下来的。眼前这革命军,已经远远超过他们的理解范围!这支强军,到底是怎样整合出来,怎样磨砺出来,怎样打造出来的?这个统领他们的李大帅,到底是何等样的人?
    当李想经过的时候,这些在高处的目光,都集中在这个瘦削英挺沉默的身影上。里面蕴含着各种各样的情绪。或倾佩,或羡慕,或有隐隐畏惧,或有百般不解,給每个人都留下了不可磨灭的印象。
    李想骑在马上,感受着各式各样的目光,白雪很快就在他的大檐帽上,坚硬高高竖起的衣领上,并不如何宽阔却又承载百年历史责任的肩膀上,落下薄薄的一层。此刻心中,他还有些恍惚的不真实感。
    他偶尔也想抬头看向四下,却觉得这个时候,怎么也模模糊糊的都看不清。
    此刻心里,有一种热流涌动,自己已然迈出了在这理想年代中成功的第一步!





238一朝白雪上


    雪花下得更大更密,大智门和歆生街均被浓得化不开白皑皑的冬雪笼罩,茫茫一片。
    黎元洪目光追随从雨雪深处冲出来的钢铁丛林,忽然道:“李帅甫入汉口即下大雪,这算是甚么兆头?”
    冯小戥双手按拂栏,注视着在风雪中缓缓推进的大军,雪花飘进似乎永不停息大军队列,立被冲散,击碎得无痕无迹,一切都是那么霸气,低声笑道:“你在这里宣扬迷信思想,千万不要传到大帅耳里……”
    黎元洪嘴角的肌肉轻轻抽搐,别头凝望另一端消失在茫茫雪雨裹的歆生路,颓然道:“何必这样严肃?”
    大智门车站楼上,随着汉口城由北至南渐次安静下来,革命军大队行进的脚步声,行进时那悲壮苍凉的歌声,越来越响。
    只下这么一阵的密雪,武汉换上雪白的新衣,所有房舍见雪不见瓦,长街积起一层薄雪,革命军方阵就踏着雪白洁净的地毯缓缓推进。
    纯净朴素的雪景使他们心中各有沉溺,不能自已。
    雪点变成一拳拳的雪球,彷佛由一滴滴剔透的冰冶泪珠,变成朵朵徐徐开放的花朵,美得敦人心醉。
    阵阵悲壮苍凉的歌声,悠悠扬扬从革命军中传来,配合这雪白苍茫的天地,份外使人幽思感慨,神驰物外。
    不知道是什么样的一种情绪感觉,就这样迎面而来,不断拍击在大智门车站楼上,让上面所有汉口权力上层的人物们都一个个下意识的绷紧了面孔,停止了低低的笑谈议论。
    在北方来的三个人当中,廖宇春神色已经有些惶恐了,本来以为一切掌握,北洋军的勇武以无人可以超越,甚至都已经相信段祺瑞言不由衷的撤退声明,现在却现似乎已经反覆。这是何等样的强军,才能给人这样喘不过气来的压迫力?如今看来,段祺瑞如此匆匆忙忙的北撤,甚至有仓皇的嫌疑。正是这种感觉最为要命,他还努力保持着平静,可是额头上汗珠不断的渗出来。夏清贻和孔文池两人,同样惊疑不定。周遭人的目光不断投射过来,让他们更是觉得如坐针毡。
    而在一群汉口外国领事洋大人班列当中,洋鬼子们手心里面也泛出了汗,可是他们毕竟是近代化国家受过高等教育的人物,这样西式阅军的场面也不是 第 252 章 体玉碎。这个仇,日本人怎么会忘记?
    戈福当然知道,日本人需要的就是一个借口,一个欧西列强无法组织其出兵中国的借口。而汉口无疑是个制造事端的最何时地点,李想这个极端民族主义者又是一个很会制造事端的人物。
    但是欧西列强一定会阻止,他们是绝对不会答应由日本独占中国的。
    怎样才能扭转伦敦当局对中国事件的态度?戈福却找不到一个有力的理由,去说服大英帝国的女王陛下,去说服大英帝国的议会,去说服大英帝国的民众。李疯子其实一点也不疯,他的排外运动不像义和团,更像华盛顿领导的美利坚民族独立运动,他反对的只是外国人在汉口的殖民当局,他要排除的只是外国人在汉口设立的税务官,还有外国人开设在汉口的几家垄断行业的大洋行!这只是碰触了外国人中极少数人的利益,更多外国人是乐于见到这样的结果,所以要改变当局对中国事件的态度,在欧洲最紧张的时刻,放任东方再来一场动乱,几乎是不可能的事情。
    戈福微微摇头,既然改变不了,多想也无益。想定此节,戈福就站在自己位置上,一朵朵雪花飘撒过来,粘上几朵在他特别绅士的胡子上,甚而微微有气定神闲之态,静静等候着革命军方阵的过来。说起来他还当真微微有些好奇,在中国掀起一场又一场波澜的人物,很有可能成为未来东方“拿破仑”的人到底是个什么模样?不过,听说和拿破仑一样是个小矮子!
    比起他们,放开一切的黎元洪自然更是淡定。在武昌举义时,成为民党牵上台前高高挂起的傀儡,再到经过他的一番拳打脚踢,成为实权都督,最后还是沦落为李想的牵线傀儡,他这一生经历的风雨,都比不上这三个月的刺激。人生经历这样剧烈的起起伏伏,也因此而大彻大悟了。李想被同盟会蓄意打压,黎元洪当初也是在后面使劲。
    却没想到,李想是扛不住离开了汉口,但是他和黄兴也扛不住,被北洋军打出了汉口!
    更没有想到的是,李想自己恁的霸气,如此打压,都压他不下去,又杀回了汉口!
    在这一刻,黎元洪心中甚至掠过一丝惶恐。李想此子,看来绝不同于俗类,而且疯狂。跟着他,不成功,则成仁!这点念头,不过一闪而过,将来的事情,将来再说。且在这里,看看那些鼻子高高在上的洋大人反应。
    冯小戥等留着汉口的政工人员,这个时候都站得笔直。革命军带起的这一股威武肃杀,悲壮苍凉气息,就是在大智门车站楼上,他们也感觉得到!
    但凡一个青年,哪怕对兵事完全不通,心中也未尝没有一个保家卫国,纵横疆场,封狼居胥,勒石纪功,登凌烟阁,这样充满热血的梦想。
    中国人的血脉当中并不缺少刚健,只是还未觉醒。中国人的文明并不缺少刚健,只是被尘埃掩盖。
    霍去病
    冉闵
    岳飞
    …………
    这是一个民族的刚健血脉,这是一个民族的无上荣耀,这是后世史书将牢牢记载,传于千秋万世!却在近代,蒙上了一层尘埃!
    直到此刻,当整个汉口安静下来,当革命军未至,这雄武壮烈之气就夹着朔风雪漠迎面而来。听到那血染的风采在城市的上空与风雪回荡。突然之间,这个民族刚健的血脉在觉醒!
    廖宇春脸上汗水流得更多,戈福更加倍用镇定功夫让自己看起来行若无事,池边吉太郎的眼神更加的阴沉,而黎元洪越显得云淡风清。
    其他大智门车站楼上各界名流,这个时候却俱为革命军迎面而来的气势所摄,队列已经有些纷,大家都在尽量不失礼仪,向前挪动几步,好在革命军抵达的时候看得更清楚一些。李想他们当初在刘园夜宴里都是见过的,当初花了十八万为夜宴买单,这次李想卷土重来,声势如此嚇人,肯定是要大放血了!
    就在大智门车站楼上众人各有各的心思,各有各的做派的时候,革命军当先一片白幡,已经出现在楼上汉口大官人们的视线当中。
    雪花飘飞,天地一片素白。马上骑士白袍如雪,旗幡如林,革命烈士灵位层层叠叠,十万健儿,死战绝域,虽有百死,为革命却不惜其身,今附凯旋雄师,在这素白的大道上滚滚前进。这一种壮烈到了极处的男儿气息,顿时就直直撞上大智门车站楼上,笼罩在在场每个人身上!
    大智门车站楼上,歆生街两边的百姓民众,所有人都似被迎面而来的这种感觉推了一把似的,都情不自禁的微微向后一仰,每个人神色都下意识的肃然起来。
    这白袍骑士,仿佛无穷无尽也似的从大智门中涌出,到了车站洋楼之前,革命军就不再反复高唱那血染的风采,人马皆是寂然无声也似向前行进。在这一刻,恍然不仅仅是这些革命军的白袍骑士,而是万千革命烈士之忠魂同时来归!
    这一刻,每一位在场的国人都被打动了,他们眼眶已经微微有点湿润。
    大队白袍骑士,在离车站洋楼三百步就已经停止向前,而向两边散开,将数百成千灵位完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