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理想年代-第281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等统由民国正式承认,与公司订合同,依期付息还本于公司,于公司无一所损,更得民国维持,两皆裨益。”盛宣怀复电:“无人肯借,乃外人恐政府干涉之故。今政府允借,且允担保,必有人肯借,英、美人现有欲借者,只须公司出面耳!”陈萌明要求孙中山将汉冶萍公司产业及盛宣怀私产已充公者一律发还。孙中山说:“动产已用去者,恐难追回;不动产可承认发还。若回华,可任保护。如何?”盛宣怀以孙中山之意与原拟中日合办不符,且汉冶萍欠款甚巨,表示借款之事难以办到。
    何天炯致函汉冶萍公司:“刻接南京政府来电,须将该公司改为华日合办,因等巨款以接济军费,兹请贵公司即日照行,所有后事新政府能一力保护,断勿迟疑可也。”黄兴电告盛宣怀,南京临时政府授权三井洋行直接与盛交涉借款事宜:“前由何天炯转达尊意,承允助力民国,由汉冶萍公司担借日金五百万元,归民国政府借用。见义勇为,毋任钦佩。兹特请三井洋行与尊处接洽,商订条约,即日签押交银,公私两益,是所切盼,并复。陆军部总长黄兴叩。”日本正金银行再次拒绝盛宣怀的借款要求,小田切万寿之助复盛宣怀函,坚持以中日合办为借款条件:“敝行因贵公司无货可抵,按照敝行章程断难再行通融。惟闻三井曾有华日合办之说,弟一再筹思,除此实亦别无办法。”
    盛宣怀为此致电黄兴:“南京陆军总长黄鉴:电悉。顷日商小田切面称,不愿担借,要求合办。何君天炯来函,华日合办政府已许可,而贵电无“合办”字样。合办虽系旧矿律所准,然以法律论,必应政府核准,方敢遵行。究竟民政府主意如何?日代表在此专候,请速核夺电复。来电请交陈萌明密电发。”
    之后,几经交手,极富外交经验的盛宣怀看出了问题:何天炯来函说,南京政府同意合办汉冶萍,黄兴的两封电报却无“合办”二字,何、黄函电两歧,究竟是何天炯有所误会,还是孙、黄急欲借款,与三井合谋,又授三井全权逼迫他接受合办条件,黄兴给他的电报无“合办”二字,显然不愿留下把柄,日后一旦泄露,激起舆论谴责,好把责任推到他的头上。
    盛宣怀施以拖延战术应对何天炯和三井的催逼。急不可耐的三井洋行上海分行经理山本条太郎急电孙中山:“接东京电,阁下致盛电未切要害。敝处已电复东京云:阁下已授权三井与盛谈判,请遵行。如本月底各项条件未能为盛所接受,谈判即作破裂论,贵政府即可对汉冶萍及盛氏产业采取必要措施。请阁下将此点电盛、何。三井。”黄兴当即按山本之意电告盛宣怀,措辞严厉,语带要挟:“前电谅悉。至今未得确切回答,必执事不诚心赞助民国。兹已电授全权于三井洋行直接与执事交涉,请勿观望,即日将借款办妥,庶公私两益,否则”民国政府对于执事之财产将发没收命令也。其早图之,盼复。”
    孙中山致电山本条太郎:“已遵来电各点电盛。”至此,孙、黄在山本的授意下把盛宣怀逼到了绝境,若坚持不接受日中合办汉冶萍,他在国内的财产必被民国政府没收(其实汉冶萍早被李想没收),从此他将一无所有,而且得罪孙、黄,有家难回。在收到黄兴电报后,盛宣怀只得屈服,电告山本:“一、二日内可签草约,请转知南京政府。”
    这时候犬养毅和头山满摆在孙中山和黄兴面前的就是这样一份,中华民国临时政府、汉冶萍煤铁厂矿**与日本三井物产株式会社关于《汉冶萍公司中日合办草约(南京)》。
    《草约(南京)》规定:“公司股本为日金五千万元并由中日合资办理”;“公司股本中日各半”:“除公司现存由日本借入日金一千万元外,公司尚须续借日金五百万元,以上借款一千五百万元,应作为日人投入公司股本”;“在本合同第三款借款内,由公司借政府五百万元应付现金若干,其余作为政府向三井购买军装之需(英文本作“购买武器与军火”)”。《借款合同要点》说明:“中华民国若对外国出让中国矿山、铁路、电力等权利时,应在同等条件下优先让于三井。”





29理想派


    黄昏,天色逐渐暗沉下来。
    一天这个时光酒楼生意最好,闹哄哄的馆子里,三教九流、贩夫走卒,什么样的人物都有,话题自离不开正在进行的革命军北伐与南北和议。
    在二楼靠窗户的一桌,吕中秋眺望窗外,监视着隔了长街斜对面的大总统府大门,同时竖高耳朵细听闹哄哄的议论。
    李想悄无声息的出现在这里,想不到还是惊动了吕中秋,他眉飞色舞道:“原来我们在民众当中的口碑这么好!”
    “专心点。”李想沉声道:“小日本还没出来?”
    吕中秋点头道:“是的。”
    李想默然半晌,问道:“小日本的落脚点知道吗?”
    吕中秋若无其事的道:“小日本下火车就奔大总统府,他们会不会在南京逗留都不知道,只有等他们出来继续跟踪。”
    94769476978694769476978794769476978694769476978794769476
    《草约》已定,犬养毅徐徐说道:“汉冶萍业务经理王阁臣于一月初即在日本,返沪后曾来三井洋行会见山本条太郎。王急于了解中日合办汉冶萍公司的想法是如何产生的。山本告诉他,阁下与胡汉民先生均曾提及此事。汉冶萍中日合办的设想,是去年十二月底我与阁下晤谈,议论到浙江铁路时提起的。当时我曾经谈到,假使阁下能同意浙江铁路由中日合办,也许能以该路为抵押,设法借款。若仍保持为中国铁路公司,恐难罗致借款。”
    这绝对是故意的!犬养毅竟然指使山本把孙中山与他合谋汉冶萍中日合办的经过透露给了王勋。孙中山和黄兴这一瞬间遍体冰凉,有种被出卖的感觉。看来日本人这次是铁了心要帮助盛宣怀夺回被各地革命军充公的盛氏产业!或许说,《草约》虽定,盛宣怀还是大不放心国民政府,还有孙中山和黄兴的口头保证。
    果然,犬养毅慢悠悠的继续道:“之后,盛宣怀又给森恪写信,委托他赴南京向孙中山解释疑团,并委托他与民国政府洽商收复盛氏各地被没收的产业”
    盛宣怀这封信的内容简单说:一、汉冶萍公司借款与民政府一事,我已允认。昨日三井来函谓:“民政府允日华公司合办,共同经营,已授全权,从速决定”等语。日本已派小田切代表商议草合同条款。政府既给全权三井,前来直接交涉,公司照律遵行。弟因咯血卧病,已派协理李维格与彼交涉,先定草约。据三井云:“核准之后,当可先办借款若干。”知我罪我,惟希原谅。二、陈萌明偕王宠惠君奉孙总统面谕:“民国于盛,并无恶感情,外间舆论过激,可代解释。盛私产已用去者,恐难追回;不动产可承认发还。若回华,可任保护”等语。闻之,无不感激涕零。程德全以私怨将弟产业发封充公,在政府所得甚少,在盛氏祖产所失甚多。如蒙早日发还,使天下皆知政府道德,不以势力压制。盛氏子孙感且不朽,必当将核估收回产业之数,除别人不计外,竭力筹款报效,以答高厚之德。三、弟因铁路借款,得罪舆论。此次汉冶萍公司与日合办,虽为矿律所准,民政府特予三井全权交涉,而他人不得周知。李想将弟汉冶萍股份充公不说,又指使其机关报《人民日报》指名,“盛贼将汉冶萍与日本”,私议痛骂不堪。将来报端难免不再有议论,不得不格外慎重,并非推诿;且合办亦各国法律常有之事也。以上三事,乞酌量代陈,公私两益。
    “汉冶萍煤铁厂矿协理李维格和日商代表小田切万寿之助在日本神户签订《汉冶萍公司中日合办草约(神户)》。这是一份中日合办新的汉冶萍公司的内容详尽的商业合同,涉及股本构成、股东权益、合办期限、新公司董事会的构成、财务管理等重要内容。”
    新旧两份草约全部程于孙中山面前,犬养毅微笑着说道:“孙逸仙博士,东京总公司关于汉冶萍中日合办事已完全洽妥,但为使该约生效,为使您获得所需之借款,尚须所有董事的批准及股东的证实。这就需要相当时日。为了尽速向您提供借款,已洽妥以汉阳铁矿为抵押,筹借二百万至三百万日元。以上为东京来电之要旨。我已草拟了为目前借款所必须的文件,由敝处森恪君呈请阁下批准。该项文件请由阁下与陆军部长黄兴先生签字。敝处若电致前途,借款几天之内即可汇到。森恪君今日晨由日本到达,将有很多事须与阁下商谈。尚祈为贵政府之利益与中日两国之关系,予以接待为盼。”
    头山满眯着眼睛从黑皮包拿出最后一份文件,笑眯眯道:“逸仙兄、克强兄,只要在这份日商三井洋行代汉冶萍公司备款二百五十万日元借予临时政府的合同上签字。稍后,三井将二百万日元交付临时政府。”
    94769476978694769476978794769476978694769476978794769476
    吕中秋一边遥遥观察大总统府,一边轻轻道:“大帅,这两个日本人可是大有来头,要不要设计个“意外”,让他们永远回不了日本。”
    李想闻言叹道:“不要过分高估自己,头山满是黑龙会的头头,黑龙会是什么你不知道?小心偷鸡不成蚀把米,吃不完兜着走。”
    吕中秋苦恼道:“难道就这样看着日本人的阴谋得逞,而我们却无所作为?”旋又叹道:“照我看咱们就光明正大的和日本人干,还怕他们咬?”
    “蠢货!”李想贼笑道:“汉冶萍在谁的地盘?他盛宣怀还能做汉冶萍的主吗?小日本以为凭着一纸文书就来武汉接收汉冶萍,做梦去吧!”
    吕中秋哂道:“小日本没有弄清谈判对象,活该他们吃亏!”
    李想淡淡道:“日本费尽九牛二虎之力,花去大宗金钱,且几危及英日同盟。结果,及其对孙黄所开之许多期票而皆加注“原物奉璧”之字样。”
    吕中秋忽低呼道:“我的娘!小日本出来了。”
    李想转过身来,探头出窗户,往大总统府的方向瞧去。只见黄昏黯淡的天色,人影幢幢,虽看不清楚来者是谁,但总知道是有大人物出来,否则那来这么多随从。
    李想低声道:“跟上去。”
    吕中秋苦笑道:“李帅,我觉得没有必要。反正他们签订的协约,我们不承认,也没必要浪费精力管他们。”
    “你得把他们的合同搞到手,无论你是从日本人手上偷,还是大总统府偷,我不过问。这份合同我有大用处。”李想阴险一笑,然后道:“我还要去见个人。”
    吕中秋点头答应,两人立即分头行事。
    李想要见的人是状元公张謇。
    “李帅!”早已守候多时的状元公见李想过来,满面堆笑地迎了过来,“在这边。”
    李想抬头一看,连忙回礼,笑道:“竟然叫张公久等,真是不应该。”
    状元公笑道:“你别要客气了,你一人实际督着两省,近日又发起西征。说起新华银行发行的战争公债火爆上海证券市场,全国民众对李帅西征看好,细论起来,清中兴名将左中棠西征,也没有这么多人看好!李帅今日之名望与实力,我先来等等也是应该的呢!”
    “张公!”李想见状元公拿出一包汉口刚刚成立的新华卷烟厂出品的精品中华烟抽出两根,一根递过李想,李想忙从怀里取出新式打火机替他点燃了,自己也点上吸一口,问道:“您就是这样看小子我的?”
    “这个打火机别致。一条精品中华送一个打火机,很多人就为了这个打火机,就去卖一条精品中华烟。新华集团,真是生财有道。你可是把江浙绅商的心抓住了,他们现在一个个都挤着要上你的船。”状元公张謇笑道。
    李想在不紧不慢地喷云吐雾,笑着说道:“这也有几说几讲,汉口没有洋鬼子倚仗特殊条约压迫和贪官污吏的层层盘剥,民间实业必然会蓬勃发展,赚钱的机会多多,国富民强也不是梦啊。”
    这是指在民族实业的发展机遇只在鄂州约法统治的地方,中国别的地界还是洋人的天下,还是贪官污吏横行的世界,民族实业要发展没机会。
    状元公张謇心里一沉,觉得这话颇难应对,他委屈地咽了一口气,笑道:“不管是汉口还是上海,都是中国人的地,民族实业就是为了造福民族,不可能全部开办在汉口,不然,汉口以外的民众就不用造福了?”状元公笑笑,又道:“我看你和孙大总统一样。”
    “怎么说?”李想好奇了。
    张謇吐出一个烟圈,说道:“于中国四五千年之疆域、习俗、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