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理想年代-第37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孙中山先生先向在场群众问好。他说道:“今天我能到武昌城头,奥略楼下,与大家一道畅游欢叙,感到莫大的幸福。我远离海外,提倡革命二十余年,从不敢自图安逸。去年武昌起义,各省响应,才造成今天的中华民国。我能得以归国,游此江山胜迹。抚今追昔,怎不感慨万千!”
    “现今革命功成,满清政府推倒,民国建设,实赖武汉同胞首先起义,其他各省同胞响应,以有今日中华民国出现。愿我各界同胞努力共和,当知民国国家为四万万人之国家,非一人一姓**之国家。民国譬之公司,人民为大股东,总统至百执事皆为股东服役务,其薪俸则股东之雇工赀也。执事为股东热心办事,使公司日益发达,不亏资本,不损交际,对内完全,对外巩固,庶民国基础万年不拔矣。”
    接着又说:“现在中华民国既经成立,满清**制度已经结束,中华民国的国民再不是满清**统治下的愚民百姓了。从今开始,大家应有主人翁思想,享国民权利,尽国民义务,决不能再循满清**时代做百姓的习惯,任人奴役、愚弄、宰割。如果将从前的百姓同现在的国民等同看待,那就是大错特错。今后,我们要尽国民天职,扫除做愚民百姓的故态。”
    孙中山先生还激励大家说:“我们大家要同心协力,以最大的热心和毅力,把中华民国建设成一等民国,使世界公认我国国民为世界第一等国民,这是我最大的希望。”
    孙中山先生的讲话不时被阵阵热烈的掌声所打断,他阐发的深刻思想和远大抱负,发人深思,鼓舞人心。
    胡汉民也演说道:“中山先生主张之三大革命,一种族,一政治,一社会。今满清推倒,政尚共和,种族、政治之命已革。惟社会革命欧美已受其毒,现尚未拔。这个地大物博,先事防闲,或不至如欧美社会之不平均。中山先生三种目的已达其二,此后最关紧要者,当使社会上资本家与劳动者立于平等地位。”
    后由周之贞女士登坛演说:“为民国共和,皆起自男同胞,用铁血购得,俾女界享安宁幸福。之后破坏过去,建设方长,我女同胞尤当体中山先生之意,同讲进行,方不负先生廿载苦心,而中华为世界第一等文明国,女界之责任始尽。”
    这时,黄鹤楼边,走道回廊,亭间花际,仕女如云,都在聚精会神,听奏时代的洪钟,仿佛已被警醒。
    一群天真烂漫的儿童,举着小旗,喧唱而过:“我们是叁民主义接班人,沿着革命先辈的光荣路程,爱祖国,爱人民,少先队员是我们骄傲的名称,时刻准备,建立功勋,要把敌人,消灭干净,为着理想,勇敢前进,为着理想,勇敢前进前进,为着理想,勇敢前进,我们是叁民主义接班人。”
    集会散后,已是夕阳斜照,黄鹤楼沐浴在金色的晚霞之中。
    孙中山先生携二女公子登楼,极目远眺,观赏壮丽河山。然后下楼后至抱膝亭、吕祖阁,观看“鹅”字碑及其他墨刻遗迹。黄鹤楼之后,旧有鄂绅学界所修之奥略楼及张南皮、张香涛之祠字。
    孙中山先生不禁感叹道:“张南皮总督湖广,大兴改革,造成楚材,颠覆满祚。可谓为不言革命之大革命家。”
    李想也不禁深有同感,黄兴,宋教仁,吴禄贞等等一批辛亥英杰都是两江学院保送日本留学的,也都是张之洞看重的“英才”,不过当初张之洞的初衷是把这些不安分子流放国外。
    孙中山先生对其肖像顶礼,以示崇拜伟人之意。
    孙中山先生走到李想身边,问道:“这里离南湖兵营不远,趁天黑赶过去,还来得及,你说是不是?”
    “先生,您看,日头已经下山了,咱们饿了一天,也得吃晚饭不是,累了一天,也得休息不是。”李想吁了一口气,用手指点道,“这个地方,下山天就黑了,再去南湖,也看不到什么,不如明天再去参观吧……我现在负着先生完全责任,行程还是要由我决策。”
    胡汉民和宋大小姐不禁对望一眼,他们虽然认识李想很久了,其实也还没有和李想交道打得多深,虽然李想平素嚣张跋扈,令人难以亲近,但无论对南京的黄兴和跟前的孙中山,同盟会的那些老人,都是庄敬持重,恭顺有礼,从不见和孙中山说话用这种口气的。但看孙中山,却见孙中山并不生气,只缓缓踱着步子,半晌,笑道:“那是自然,随你。”
    李想似乎犹豫了一下,环顾回周,遥遥望着那轮西沉的太阳。它的半边已掩在大江对面龟山孤高的峰峦之下,殷红的光给山边镀了一层玫瑰紫,五彩缤纷的晚霞一朵朵、一条条由西向东延伸,越来越淡,把附近渐渐发暗的城市笼罩在无与伦比的美丽华盖之下……此时,倦鸟早已归林,只远处霭霭的炊烟中,还有一群一群的乌鸦翩翩起落,静谧中给人一种不安的感觉。良久,李想才道:“先生,今晚驻节我的落迦山别墅!”
    孙中山先生目光熠然一闪,随即黯淡下来,自失地一笑,说道:“好吧,我说过的,随你。”
    说着,便跟着李想迤逦往山下走去。





151主义大行


    南湖大营。大清早的,一片热火朝天的光景。
    孙中山等一行人来到南湖大营,由原测绘学堂扩建的江城陆军学院,看到的就是数千人穿得整齐站在操场上,面前是军服笔挺,军靴闪亮的军官,这些军官中西各半。
    “抬高脚!站直!不要乱晃!”
    一个军官背着手在新兵队伍前面转来转去,艳阳高照。新兵们穿着作训服。他可是一身呢子军装穿得严严实实的。大檐帽低低的压在眉心上,帽檐底下露出的冰冷目光。让每个新兵都像木头似的不敢乱动,竭力的提着伸出一支脚。
    不多一会儿,就汗流满面,有人开始左摇乱晃。
    李想穿着一身同样的军装,武装带勒得紧紧的,按着指挥刀不时的偷眼打量孙中山和他身边地老同盟会精英们,心里有些小小的得意。
    孙中山身边的两个矮小敦实的日本人顾问腰杆笔直,神态僵硬古板,脸上目无表情。看着军队一队队地从面前经过,每经过一列,听到那震天的口号声。他眼中地光芒就精亮一分,腰也更挺直一分,看到眼前整齐如铁流一般经过的队列,两个小东洋神色都是有些变了,偶尔对视一下,又转开眼神。
    在靶场上正在上射击课。一排军官生持枪卧姿射击。清脆的枪声,弹壳跳跃出来,头靶处被打得尘土飞扬。
    孙中山看到这里,想到一个问题:“小李,你说你这个军校就学七个月,能学得完?”
    他还没有听过,世界上那个国家的军校有只学七个月就毕业的学校,学个七年都不算长。
    李想微微笑道:“我们用的是速成法,头一个月就让你放枪,熟练射击、瞄准、装退子弹、用刺刀,这在旧军队里当然是不能想象,就是外国也没有这个先例。不过,好处是,明天有事,拉出去就能打。”
    孙中山又问身边两位日本友人:“日本是陆军强国,帝国陆军学校更是世界顶级军事学院,不知道你们对这一套有什么看法?”
    內田良平平淡的说道:“挺受启发的。”
    “哦?”孙中山奇道。
    李想嘴上不说,心里觉得挺高兴的。
    內田良平道:“古代战争,培养一名马上弓弩手,需要三年。”
    孙中山外行的问道:“为什么?”
    李想也是外行,不明白,但是没问出来。
    內田良平道:“那是力气活儿,又需要高度技巧,你得在飞奔的马上把箭射到一百五十米以外去,还得要有准确杀伤力。”
    李想忍不住点点头道:“那倒是。”
    內田良平摆出一副专家的样子对大家道:“可现在用的是步枪,标准化大量生产,使用也简单,男女老幼都能轻松掌握,参与战争的人员不再需要那么专业的要求。”
    孙中山和蔼的道:“还真是这样。”
    內田良平看着孙中山道:“所以,战争到了今天,取胜之道就变得明了了,谁能争取到最广大的民众,谁就能取得最后胜利。”
    孙中山一边听一边点头。
    ……
    在理论课上,大家坐得笔挺,等候教官进来。教官夹讲义走进课堂。
    “起立!”
    一声口令,军官生们齐刷刷地起立立正。
    教官回以军礼,轻声道:“坐下。”
    又是齐刷刷的声响。
    看着大家平静的面孔和期待的眼神,教官说道:“今天,我要讲授的,是作战期间革命军对民众实行的宣传动员。”
    大家伙的目光灼灼地看过来。
    教官接着说:“我们知道,战争的伟力,及其最深厚的根源,存在于民众之中。只有动员起最广大的人民群众,才能确保战争的最后胜利……”
    这是鄂州革命军一直走来,所决定胜利的一da法宝!
    教官安排大家都来讲演。三人一组,一个人担任演讲,一个人担任会议主持,剩下的那个练习会议记录,再相互轮换。他告诉军官生们就当面对着万千民众,看看他们打算说什么,用什么来打动民心。
    轰的一声,军官生们活跃了起来,个个兴趣盎然,纷纷讨论起来。
    教室外,闪过了孙中山一行的身影。
    孙中山悄声说道:“我在这里看到所有军官年轻而有活力,真不知道你是怎么做到的?”
    李想摸摸下巴:“无非就是军官养成,让他们对自己军官身份的认同,让他们对自己军官尊严的自觉理解……也就是宣扬民族主义的那一套!”
    孙中山完全明白李想的意思,正说着,从不远的课堂里传来了军官生们的演讲练习声。
    一个声音格外嘹亮,他声情并茂地喊着:“同胞们:我们鄂州革命党陆军军官学校的军队来了!请记住我们的装束——正如你所看到的,我们的装束:青天白日的徽章,血色的五星红旗,军装整齐,衣领是立领。你们可要认清楚了!”
    一个声音打断他:“哎哎,我说这位同学,你是在作政治演讲,你扯什么军装。”
    “这个问题提得好。同胞们,鄂州革命军的军服是独一无二的,你们一定要把我们和那些旧军队区别开来!军服是什么?军服也是一种武器。你们就记住,我们不仅在外装上与军阀部队不同,我们的宗旨也截然不同。”
    “我们的宗旨是什么?我们是保护人民的,决不和反动军阀一样抽捐收税,也不和其他军队一样骚扰人民。我们是打军阀,除奸贼,光明正大的军队;是保人民,安地方,公正和平的军队……”
    激情澎湃的声音在教室回响,传到孙中山和李想他们一行人的耳朵里,并远远地传到校园。
    ……
    孙中山神采奕奕,大为欣慰,在军校俱乐部演讲,听讲官生有2000多人。他先感慨地勉励大家伙一番:
    “……我们革命,只有革命党的奋斗,没有革命军的奋斗,因为没有革命军的奋斗,所以造成今日一般官僚军阀,便把持民国;我们的革命,便不能完全成功。”
    孙中山看了李想在鄂州的基业,心思似乎又开始活络起来。加上之前在大都督府的演说,简直就是在鼓动“ 第 492 章 ,都要参考研究。研究有了心得之后,一旦融会贯通,自然可以发扬革命的精神,继续先烈的志愿,舍身流血,造成中华民国的基础,使三民zhu义完全实现,革命大告成功。”
    “……当革命军的资格,是要用什么人物做标准呢?简单地说,就是要用先烈做标准,要学先烈的行为,像他们一样舍身成仁,牺牲一切权利,专心去救国,像这个样子,才能够变成一个不怕死的革命军人!”
    “……从前每次革命的时候,我常常参加,总没有一次贪生畏死,但是每次流血,都没有流到我的身上,所以今天还能够同诸君讲话,把不怕死的道理口传到诸
    君。我敢说革命党的精神,没有别的秘诀,秘诀就是不怕死!要能够有这种大勇气,在心理上就是视死如归,以人生随时都可以死,要死了之后,便能够成仁取义,明白了这个道理,便能够说死是我们所欢迎的;遇到了敌人的枪炮子弹,能够速死,更是我们所欢迎的。”
    孙中山先生反复提示“死”的革命哲学,这些热血小年轻果然深受感动!
    孙中山先生号召全体师生:“从今天起立一个志愿,一生一世都不存升官发财的心理,只知救国救民的事业!”
    孙中山先生演讲完毕,会场上掌声雷动,口号震天。师生们十分振奋,连声高呼:“孙先生万岁!”
    台下员生喊得悲壮激昂,台上孙中山先生面带笑容,不停的挥手,好像感到革命继起有人,主义大
    行,引为平生快事。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