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理想年代-第37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台下员生喊得悲壮激昂,台上孙中山先生面带笑容,不停的挥手,好像感到革命继起有人,主义大
    行,引为平生快事。





152邀请


    落迦山别墅。
    孙中山仰在沙发上静坐养神,这一天下来,还真累了,半晌才道:“我如果早一天来鄂州看看,当初就是再如何困难,也会坚持将革命进行到底的。”
    李想默然良久,见人端着茶水上来,亲自端过一杯,双手将这杯茶放在孙中山先生面前,方道:“先生当初如果没有退让,哪来今日的和平,可能还在内战不休。”
    孙中山呵呵一笑,点着李想道:”你这个人呐……“下头的话却没说出来。
    李想当初特意跑去南京活动,喊着“将革命进行到底”最响亮的就是属他 第 493 章 团间的战争迫在眉睫,此时英国无力过多顾及东方问题,维持中国的相对稳定局面也就是必须的了。要做到这一点,关键是在中国扶持能够控制局面的代理人,而袁世凯则适逢其选。英国把袁世凯视为能够稳定中国局势,进而维护大英帝国利益的唯一代表。英国在国际政治中举足轻重的地位,又使它的对华政策不能不影响到其它国家的态度。”
    李想废话这么多,是想打消孙中山、胡汉民等人心中燃起的二次革命的念头。时候未到,只要袁世凯不称帝,气运就一直在袁世凯那里。现在,就老老实实的积蓄力量,表现要安分,等待袁世凯一天天的烂下去,我们一天天好起来就可以了。
    只是看样子,李想白费口舌了。
    吃过饭,便听院外一阵急促的刹车声,直到书房门口才停下,管家小妹隔窗一望,笑着回头对李想道:“是哼哈二将来了……”
    言犹未毕,便听门外曾高朗声说道:“还是没有掐准时间,晚饭已经过了……”
    李想一听这熟稔的声音,徐徐说道:“还没吃饭么?我让厨子给你们准备!”
    “不用这么麻烦!”李西屏说着进来。
    “我要一个牛肉饭。”曾高却不客气的说道。
    两人进来之后略略端详了孙中山等人一眼,便行一个军礼。
    曾高随意的坐在办公桌上,拿起桌上的一份资料问道:“大帅,这个看了没有?”
    李想回答说道:“已经看完了。”
    “不可能!”这一下李西屏忍不住爆发了:“就准备这份资料都花了四个多月,大帅怎么能三天就看完了,你根本就没有看。”
    从去年接连不断的光复战争一开始,鄂军上层都认识到参谋组织的不健全,一直酝酿使军令机关独立,直到驱逐北洋军,再次入主武汉,正式独立出鄂州军部,新设了参谋部。作为军令机关的参谋部直属于鄂州国民革命军事委员会,从而实现了统帅权的独立,成为与军政机关军部相对的二元组织。曾高被任命为参谋部长,李西屏被任命为军部部长。在李想从南洋归来后,他们才把刚刚整理好的参谋部改革的计划书呈给李想。
    李想笑了:“你还挺聪明,我确实没看。”
    连孙中山都觉得这个李大帅太不负责人了。
    李西屏怒不可遏:“身为大帅,怎么可以如此不负责任?对部下的心血不屑一顾?”
    “我又不是士官出身,反正看不懂,何苦要看它?”李想顶着一片异样的眼光,理直气壮的大笑道:“我是大帅,不需要看的,有你们看就行了。我就是给你们充裕的活动经费,给你们不受制肘的行事权,这样不好吗?”
    孙中山摇摇头,带着他的随员离开了。
    北京。铁狮子胡同大总统府。
    袁克定说道:“父亲,直老和雪帅有秘电过来!”
    黄兴因军饷无法解决,又受不住拥袁氏御用文人、报纸的流言舆论压力,通电要求销职。由于南京所属军队大多裁撤,袁世凯表面上装着挽留黄兴,暗中却着手准备结束留守府。袁世凯为此电告张謇,准备派陆军次长蒋作宾去南京与黄兴面商留守府结束事宜,要求张謇和江苏都督程德全会商接收留守府军队的办法。
    袁世凯接过电报,看上面写着:“蒋次长到宁,实于各方面均有裨益,但虑蒋君一到,留守即将各事立即交出,失之太骤,非事势所宜。可否密谕蒋次长于抵宁之日宣布钧意,以此番来宁为抚慰赞助起见,并非交接,闻克强与蒋君至好,必乐引为己助,似此一面可以促事实进行,一面可以释军心猜虑。”
    “程德全此招确实巧妙。”袁世凯心里不由一喜,抑着感情淡淡笑道,“就这样,以挽留黄兴为名,派蒋作宾前往南京。”
    袁克定起身一躬应是。
    “少川再次向我提出王芝祥任直隶都督之审,我仍一口应下了。”袁世凯意味深长地一笑。
    其实在这之前,唐绍仪到南京组阁,参议院正式向唐提出由柏文蔚任山东都督,王芝祥任直隶都督。袁世凯答应王芝祥为直隶都督,作为革命党人放弃陆军部总长的交换条件,但却坚决反对柏文蔚任山东都督,由此引起双方激烈的斗争。革命党人所领导的烟台军队万余人反对周自齐任山东都督,在烟台的山东省临时议会也通电反对周自齐任山东都督。袁世凯则通电声明:并未令柏文蔚代周自齐山东都督。唐绍仪颇接近同盟会的倾向,他向孙中山建议,用政治手法对付袁世凯。他同袁世凯不断发生争执。
    蔡元培等人在袁世凯策动北京兵变期间,曾同袁世凯达成临时政府北迁时可派军队护送的协议。现在袁世凯又口头上接受王芝祥为直隶都督,同盟会就要求袁尽快发表委任王芝祥的命令,并由王芝祥率领军队3000人护送参议院和在南方的国务员北上就职。唐绍仪就这两件事向袁提出后,袁世凯立即复电唐绍仪,表示拒绝。
    革命党人并没有因袁世凯的反对而放弃派兵护送参议员北上的决心,决定派由广西开到南京的3000军队,在王芝祥带领下北上。袁世凯见通过唐绍仪阻止南军北上,未能奏效,一面利用报纸大造阻止南军北上的舆论;一面唆使北洋军将领冯国璋等人、北京的社团和黎元洪致电唐绍仪,反对南军北上。最后,驻宁赣军因军饷不足,发生兵变,派军护送参议员北上的事,才不了了之。
    袁世凯不等袁克定说话,紧盯着又道:“少川已经拍电邀王芝祥进京就职了。”
    袁克定吃了一惊,仿佛看陌生人似地瞟了父亲一眼,说道:“父亲,你糊涂呀!这怎么能够答应呢?!”
    袁世凯表面上对王赞誉不绝,但直隶是他老巢,卧榻之旁,岂容他人鼾睡。
    “你知道什么?”袁世凯摇了摇头:“就是反对,也不能咱们父子来反对。”
    “咱们不反对,谁还会反对?”袁克定不解的问道。
    袁世凯笑道:“你把消息放出去,直隶有的是人来反对。”
    袁克定默默注视着灯烛,瞳仁中闪着阴狠的光,良久才道:“明白了。”他话音虽不高,却带着铮铮金石之音,听得旁边站着的侍女竟打了个冷噤。
    袁世凯皱眉思量着道:“少川最近跟革命党人走的太近……也不知道他和四国银行团的善后大借款谈判进行的那一步了?其实,消除俄、日两国对四国银行的不信任是第一件应办的事。”
    清帝退位,列强即着手向袁世凯提供财政经费。当时俄、日两国处于和四国银行团对立的地位,但是列强在对华政策上有共同的政治利益。因此,英、美政府一开始就希望俄、日参加,英国政府并曾警告银行团,不要缔结没有俄、日两国参加的中国借款合同。
    袁世凯也希望列强协调支持,来巩固其统治,并幻想借助列强合作来抵zhi俄、日对中国的领土野心。日本方面于年初即表示,鉴于贷款的政治性质,它的参加是必不可少的,并指定横滨正金银行为日本财团代表。俄国方面则一度表示犹豫,担心中国把借款用来对付俄国在蒙古的扩张,但为防止列强之间的竞争,损害列强在华之政治地位,以及希望从中牵制和监督借款的实施,也打算加入银行团,因此,它指示道胜银行避免与四国银行团竞争,不要正式参加与银行团竞争的对华贷款,但为了向四国银行团施加压力,以便将来与四国银行团达成有利的协议,因而让与俄亚银行组成辛迪加的华比银行作为私家银行出面,谈判对华贷款。
    袁克定回道:“他一面与华比银行经理德福斯谈判一千万英镑借款,一面又通过美国财团代表司戴德与四国银行团秘密商谈,以前清币制借款为基础,续付款项。他考虑到一千万英镑不能满足中国方面的财政善后的需要,于是遂有成立善后大借款的拟议。当前急需七百万两银子,主要是供给南京政府遣散军队及偿还债务之用。以英国为主的四国银行团为了支持北京zheng府稳定局势,同意在阳历3月份内向南京政府方面提供七百万两作为军事善后之用。”
    袁世凯对唐绍仪办事能力还是很满意的,说道:“着即电请南京政府财政总长陈jin涛向上海汇丰、汇理、花旗、德华四行提款。也不能逼迫南京太甚了。还有,不要忘记通知日、俄。”
    袁克定点点头,忽然想起来什么似的说道:“听说孙中山到了武汉,如果南京和武汉合流以对抗北京?”
    “绝对不允许!”袁世凯几乎是咬着牙说道:“我已遣唐在礼、范源濂、张大昕和王揖唐持亲笔函急至武汉,恭邀孙中山来北京访问。”
    袁克定愕然看了父亲一眼:孙中山是大炮又不是傻子,他会单刀赴会,赴鸿门宴?





153借款


    李想送孙中山等人走出书房,向李西屏和曾高微笑道:“你们不会就是来问我看了你们的报告没有吧。有什么事,快点说。”
    曾高从容说道:“黄兴因为南京大裁军而焦头烂额,正式提出了辞去南京留守职务,这在同盟会内部的态度各不相同。稳健派认为黄兴辞职可以使“前此詈同盟会之专横者,疑军府之拥军自卫者,恶军人之争权黩货者,至此亦为之冰释。”激进派则批评黄辞职是功成身退的思想作怪,他们说:“留守其留,此非畏难苟安之时也。”、“若必辞职,是所谓暮气已深,易于谋始,难与图成者。”陈其美、范光启、谭人凤等对黄兴要求辞职、完全放弃军权的危险性,亦有所察觉,并试图挽回。”
    李西屏接着继续说道:“陈其美亲由上海赶到南京,劝黄留任,并加紧活动,力求控制江苏。在他的主持下,苏州革命党人柳承烈等组织“洗程会”,准备策动先锋营发难,推倒立宪派的江苏都督程德全。”
    李想吧嗒吧嗒抽着雪茄听完,又弹了一下烟灰,才说道:“陈其美是个做大事的人,而且是个有点担当的,没有陈其美的不择手段,上海不可能是同盟会的地盘。当然,除了陶成章的事处理的不够完美是个例外……南京临时政府成立后,江苏省会苏州和近邻的上海,两个都督府并存,立宪派人支持下的程德全力图恢复清朝旧制,将上海置于江苏都督的管辖下。但由于上海所处的特殊地位,和它在光复进程中的贡献,陈其美的沪军都督地位一时难以动摇。陈其美也是早就憋着气,要灭倒了程德全。双方早已开始了明争暗斗,看来是颇为激烈啊。”
    “是的。社会部得到的情报说,苏州的同盟会准备发难赶走程德全后,举陈其美为江苏都督。”李西屏说道:“陈其美与苏州的同盟会组织素有联系。在苏州同盟会以柳成烈为主脑,有骨干分子蒯际唐、删佐同、程宏、徐国华、吴康寿、朱葆诚等,都是策划酝酿苏州起义和响应革命的活跃人物。联军攻克南京时,朱葆诚、吴康寿、程宏等人都参加了沪军洪承点部队。攻克南京后,朱葆诚被提任为沪军先锋队 第 494 章 程》,以此得到一笔垫款,但这种乞求贷款的条件严酷……谁都知道,外人之耽耽虎视,欲假经济干涉,以行其政治干涉的目的也不是一天两天了!”
    黄兴脸都气的扭曲了,四处拍发反对借款公开电:“蒋次长来宁,闻悉十七日银行团与熊总长所订垫款已经签字之合同,及监视开支暂时垫款章程,不胜骇异……此种章程匪独监督财政,并直接监督军队。军队为国防之命脉,今竟允外人干涉至此,无异束手待毙。二十年来海内各志士赴汤蹈火,粉身碎骨,所辛苦缔造之民国,竟一旦断送于区区四百万之垫款,吾辈一息尚存,心犹未死,誓不承认。熊希龄身负重任,竟敢违法专断,先行签约,悍然不顾,此而可忍,孰不可忍!闻章程已提交参议院核议,祈痛加驳斥,责令毁约……即本留守直辖各军队欠饷已久,危迫万状,均不甘受此亡国灭种之借款,为饮鸩止渴之图……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