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理想年代-第42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敌军方面,则是成群结伙地往西逃命。一开始,撤退还是成建制、有组织的;但随着狂奔的速度加快,大家只好各人顾各人。在为数不多的几条公路上,从东往西狂奔的散兵川流不息。大一点的官带着太太坐马车在前面跑,不大不小的官骑在马上跑,小官和当兵的在后面用两条腿跑。
    攻占黔江、彭水等要点,是切断敌人西退之路的关键一着。
    为了加快行进速度,第12师师长命令第36团乘汽车开进,沿川湘公路急驰,于9日进占乾城、永绥、秀山等地。与此同时,该师的第34、35团则沿大庸。永顺。保清、永绥之线攻击,并尾随第36团跟进。14日,该师西进部队攻占龚滩并乘胜强渡乌江西进。





230战西南下


    ?230战西南(下)
    镇雄关是黔东的门户,也是鄂军西进贵阳的必经要道,因此,敌人设重兵把守,企图利用险要,阻挡我军西进。……
    镇雄关要隘的西侧,有一处更加险要的地势,名叫鹅翅膀。鹅翅膀由两个800米左右的高山组成,山势陡险,难以攀登,两山犹如天鹅飞起时展开的双翅,紧紧护卫着镇雄关隘口,故得名鹅翅膀。在鹅翅膀的前面,有一条岸陡谷深南北横向的相见河,又象护城河一样拱卫着鹅翅膀要地。湘黔官路东西走向穿过镇雄关。穿过镇雄关的官路在不到2000米长的路段之内,有16个急转弯,三次通过险桥过河。地势之险要,真可谓一夫当关,万夫莫开。
    在敌人的 第 571 章 散地,曾经很繁华。因而,轮渡和木船以前很多。但是,当黄鹄举抵达彭水时,才发现江面已经没有了一条船。
    这倒不是鄂军把船弄走了,而是他自己的后勤机构,将几十条民船征用,载着行李、物资开往下游去了。
    黄鹄举把指挥所设在彭水县东面的一个古庙里,每天看着乱哄哄的部队渡河,心里懊丧透了。
    黄鹄举为了弄到船,耽误不少的时间。但溃退下来的部队又不断涌至,整个彭水县城全是溃兵,老百姓已经逃避一空。
    黄鹄举渡过乌江之后,坐在岸边,象看热闹似的看着部队继续渡江。
    黄鹄举似有感而发,自言自语的说道:“我看袁大总统的北洋也顶不住这些翻过身的泥腿子,鄂军虽然年轻,但是个个打起仗来真是不要命,袁大总统要完蛋了,北洋要完蛋了……这是民心,也是天命;这是潮流,也是气数。”
    ……
    北洋军高级将领立即在袁世凯的大总统府召开作战会议。会议还未开场,报丧的电报便已到达。袁克定看完机要秘书送来的电报后,哭丧着脸向袁世凯报告:“父亲,刚刚收到的电报,黔东门户失陷,贵州各军溃不成军。”
    脸色铁青的袁世凯脱口骂道:“前方将领无能,畏敌如虎,北洋的事业就败在这群饭桶手里!”
    段祺瑞小心的说道:“毕竟不是我北洋嫡系,扛不住鄂军攻势也是正常……”
    接着,众将领对西南防守问题进行了研究,一致认为:鄂军从湘。鄂边境突破,意在直取成、渝,截断川军入滇之路,合围成都平原的川军部队。
    为此,袁世凯作出决定:急调川军四个师由秦岭、大巴山一线南撤入川,并命黄鹄举部分别由达县、黔江地区西撤,在川南及其以东地区布防,迟滞鄂军前进,掩护川军四个师的撤退;同时,令钟体道的 第 571 章 汇去30万大洋,先安抚住贵州的刘现世,再前往川东,慰问黄鹄举等人。
    ……
    刘现世钱是收下钱了,但还是没有去顶鄂军锋芒,在贵州城头挂起了白旗。
    龙建章连夜携带“圣谕”和大洋,跑往江口,慰问黄鹄举去了。
    龙建章风尘仆仆地赶到江口。在江口镇黄鹄举司令部门口,一群川军 第 571 章 先是拿出带来的10万块大洋,然后将袁世凯的秘电一封一封地递到了各位将领的手中。
    黄鹄举打开信封,抽出信笺,发现他的信内容最多,在信中,袁世凯首先说明了必须“保卫西南阵地,与鄂军血战到底”!其次,信中特别强调了所谓“他在河南和江西剿匪取得的好成绩”他很快就会对李疯子鄂区“给予歼灭行的战争”,因此,并训诫黄鹄举,只要抱定“有匪无我,有我无匪的决心,西南就一定能守住,鄂军就一定能打败”!
    “建章兄,大总统的指示,鄙人已领会。川东战事,我尽力支撑。最后只有一句话,尽人事以听天命而已!”经过反复思虑,黄鹄举决定采取保存力量、相机而动的方针。
    军心早散,这里战局已经不是袁世凯砸钱就能够挽救得了的问题了。陆建章前脚刚走,杨帆几路大军就以不可阻挡之势,向黄鹄举残部急追而来。黄鹄举稍加抵抗,就率残部赶紧向西逃跑。
    黄鹄举率残部连滚带爬逃到了白马场地区。早饭还没有来得及吃,正准备停下来喘口气,弄点饭吃,但立即接到报告,说后面追的鄂军相距只有六七里地了。黄鹄举一听,哪还敢吃饭,命令部队立即开拔。
    这一口气,跑了十多个小时,天黑时到达南川。趁天黑,黄鹄举让残部停下来喘口气。
    黄鹄举清查了一下剩余的人数,老弱病残加在一起,还有千八百的。趁部队休息,黄鹄举立即把带在身边的几员文武大将召集一起,研究下一步的路。
    会议开始后,黄鹄举首先就局势和出路问题作了分析,他说:“目前我们可以说是山穷水尽。前面,有几万鄂军步步紧逼,乌江尚不能阻挡其西进;后面,则是重庆。我们的出路何在呢?”
    话至此,黄鹄举不往下说了,他要看看其他人的态度。
    这时,有人开口道:“仗打成这个样子,我们有何颜面到重庆呢?再说,我们也犯不着到重庆。事情很明显,西南快保不住了,鄂军是志在必得,大总统也毫无办法。等鄂军把重庆团团围住,我们还得自己寻出路!”
    “大难当头,出路何在呢?难道我们要向鄂军接洽投诚吗?”
    有人不置可否地问道。
    提到“投诚”,有人就说:“投城鄂军也不错,听说他们有不杀俘虏,不虐待俘虏的政策。”
    黄鹄举极力反对:“我们不能上鄂军的当,现在说不杀头,那谁知道以后杀不杀。就是不杀头,不虐待,但让你去做苦力,那日子也不好过。听说连张锡元在辛亥年当了鄂军的俘虏,被送到铁路工地做苦力,而江西战场被俘的张敬尧更是被群众公审宣判死刑,头砍下来装猪笼丢在赣江,下场可凄惨了?更何况我们。”
    黄鹄举杀害过许多革命党人,他心里是怕这笔旧帐算不清,步了张敬尧的后尘,所以他极力反对投诚。
    这些败军之将,坐在一起,议论了半天,也找不出上好之策。
    最后还是继续逃跑的意见占了上风:“走,不管一切地走,实在走不了再说。只要能脱离鄂军的追赶不被歼灭,一切都好说。”……
    请分享





231席卷天府上


    乌江防线被突破后,重庆处于鄂军的直接威胁之下。
    陈宦来重庆进行督战。下榻林园,还没沐浴,便请钟体道汇报情况。
    钟体道扼要介绍了当前情况,最后检讨说:“李疯子耍滑头,我们竟被蒙在鼓里。现在,他们不仅攻破了西南防线,而且川陕几万川军南退的道路也被切断,这种情况如果继续下去……”见陈宦面有温色,钟体道马上改口道:“当然,大总统和老师把西南大局的责任重托于我,造成这样的后果,我有愧于大总统的信任,有愧于老师的信任。请求大总统和老师处分我,哪怕是砍脑壳,我也毫无怨言。”
    “算了,算了,”陈宦摆摆手,“体道,你对大总统的忠心耿耿,我是知道的。要说这个责任嘛!”陈宦的声音变了调,“河北的张震芳,江西的李纯,都是饭桶!”
    由于重庆地理位置优越,陈宦事先没有在这里以固定兵力设防。当鄂军渐渐逼近重庆时,陈宦手忙脚乱,赶紧急令川军集团,放弃秦岭一线防线,部队南撤,保存实力。抽调 第 572 章 命令49团退至盘江、贞丰地区待援。89团退至织金、黔西、毕节地区,陆建章本人亦退到盘江。该两团之任务为由毕节、黔西、织金到贞丰构成一条南北防线,阻我继续西进。”
    陈小春说道:“我们可能不经战斗迅速占领贵阳,陆建章两个团似亦不可能打到。在川黔敌军主力向黔滇退却的情况下,我们当前的战役重心仍在隔断黄鹄举四个团向云南的退路,并力求在长江南岸歼灭之。”
    “正是。”杨帆笑道,他走到地图前,在上面指指点点的:“因此,你们5兵团于占领贵阳后,休息时间不超过三天,即继续前进。在处置上应注意下列各点:(1)留贵州的17师千万不要分散兵力,应以一个团位贵阳,两个团进至安顺地区,一面掩护主力向毕节前进,一面迫使陆建章继续向西撤退,以巩固贵阳。该军在主力入川的情况下,还要准备对付敌人两三个月的可能进扰,你们对地方工作的布置,亦应注意到此种情况。
    (2)你们主力在隔断敌人向云南的退路时,除应迅速占领毕节外,还应注意到如果敌军沿沪县。宜宾,沿筠连、盐津、大关、沼通之川滇官路南撤时,你们应以一个师迅速由毕节直出筠连、大关官路线上。如果实现了这一步,则整个川东、川南及黔东、黔西及黔北敌人的退路就完全截断。
    (3) 第 572 章 一路,药连一路,就有三个箭头向西北挺进,截击敌人,不但可以互相策应,而且符合于下一步渡江作战之展开。
    (4)因此,你们要特别注意上述各可能前进的道路调查。”
    “了解!”
    陈小春和被点到名的将领铿锵说道。
    杨帆抬起头来,窗外夕阳的余辉映照着雨后的青山,雾气蒸腾,给树梢、房顶、山与天相接之处都镀了一层玫瑰紫色。沉默半响,说道:
    “近半月来,我各部队雨天行军、作战,必感疲劳,望注意鼓励士气,使用现洋,保证战士的给养和健康。千万不可因小失大,每人每天的五钱油盐和一斤蔬菜绝不可少。至要!至要!”
    ……
    在遵义jie放的当天,杨帆致电 第 572 章 、昭通迄昆明地区,以后者可能最大。因此,我 第 572 章 ,三月4日左右可到叙永或盐津。 第 572 章 守綦江地区,你们可以停止休息一下,以便后梯队和炮兵赶上,特别是等我 第 572 章 结后,改向丰都、涪陵地区集中,待命机动,结合 第 572 章 结西昌和汉中即将南下作战,27日军委致电杨帆及刘经:“为协同一致,全歼川贵各敌之目的,军委决定刘经所部应受杨帆指挥,我们不直接指挥刘经,以免分歧。”
    这样,进军西南的各路鄂军由杨帆统一指挥。
    根据部署, 第 572 章 、宜宾方向迂回。 第 572 章 兵团残部在此沿江布防,是鄂军前进道路上的一个很大的障碍,给 第 572 章 公路上的羊肠坝,切断了黔西之敌西逃之路。 第 572 章 中到了江边,一共八个,正好分作两排。战士们将锅与锅之间用绳子绑好,然后在四周捆竹子,再在尾部固定一块木板当舵,一艘简易的“冲锋舟”便做成了。
    夜晚,由二机炮连副连长董大郎为队长的七名勇士,乘上“冲锋舟”向对岸划去……
    第 572 章 ,截断了川军企图逃往云南的退路。
    与 第 572 章 的同时,北线 第 572 章 团展开攻击。
    25日, 第 572 章 团主力被歼灭于南川以北地区。
    鉴于北线形势发展迅速,敌军西逃已不可能,杨帆遂改变了等待第16、10、18师迂回到宜宾一带后北线部队再渡江北进的原议,决定北线部队于长江南岸歼灭此处敌军后提早北渡长江,包围或相机占领重庆。
    为此,杨帆于11月26日致电第3兵团首长,并告李西屏、曾高:我12师已于25日解放南川,并向綦江追击中,敌部之主力,现被我11师、47师压迫于南川以北之冷水场、龙潭场地区,正向重庆、木洞镇逐步撤退中。黄鹄举部已溃不成军。为了歼灭敌军于长江南岸,提早完成渡江包围或相机占领重庆之目的,特作如下部署:
    第12师应速向綦江前进,捕歼守敌后,尔后直起江场,准备渡江,迂回重庆。第11师、第47师速协力捕歼冷水场、龙潭场地区及向重庆、木洞逃窜之敌军主力。尔后,第11师即以一部出老厂,监视重庆之敌,主力出渔洞镇准备渡江,协同12师,相机解放重庆。第47师即准备由木洞镇东西及长寿段渡江。请曾高即令第50师向涪陵急进,并令第150、第155团及独立第1团迫近丰都。涪陵段,准备同时渡江。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