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理想年代-第44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好好干吧,年轻人,胜利终将会给你带来革命军人最需要的荣耀的。”杨帆说着在杨坤的肩膀上拍了拍,颇具深意的笑了笑。
    其实即便是没有海军舰炮火力和空军蚊子轰炸机的火力支援,第一团的火力也要比任何一支北洋军团级作战单位的火力强多了。
    那是他们身为嫡系的骄傲所在,嫡系真的不只是在头上戴了一个钢盔而已。
    近卫军采用的四单位制编,也就是师下辖2个旅;旅下辖2个团;团辖有3个步兵营。基本作战构成是团。
    而每个步兵营又下辖有4个步兵连;1个机关枪连,拥有8挺马克沁重机枪;1个炮兵连,拥有两门70毫米步兵炮。
    而每个步兵连又下辖有1个机关枪组,拥有两挺轻机关枪;1个掷弹筒组,拥有两个掷弹筒;2个步枪组。
    如果是骡马制的师,则师属炮兵团下辖有4个大队,拥有36门75毫米山炮;12门75毫米野炮。每个步兵团辖有1个炮营,拥有4门山炮;1个步兵炮营,拥有4门步兵炮,总编制兵力为28500人。
    若是挽马制师,则师属炮兵团有36门野炮、12门120毫米榴弹炮。每个步兵团下辖有1个炮营,拥有4门山炮;1个射炮营,拥有37毫米射炮4门,总编制兵力为25000人。
    无论是作战兵力,还是火力构成,近卫军三个师都要远比北洋军最竟然的陆军师强多了。这种凶猛的火力配置,即使放在这个欧洲,也是最顶尖的师团。不过李想也只武装得起三个这样的现代化精锐师,再多也拿不出钱。李想是把家底都投放在了决定中国未来命运的江西战场。
    而作为基本作战单位,近卫军的步兵团也要比北洋军的作战团能够得到的火力支援强大很多很多。
    也正是因为这样,在和杨帆看来,是根本无需向空军和海军请求火力支援的。
    不过,空军百余架次的蚊子战机在天空盘旋,轰炸扫射。主动配合得不亦乐乎。
    地面上,优势的炮火也把成千上万的炮弹泄向前出的北洋军援军。增援部队被压在公路两侧,头都抬不起来,还谈什么反击。地区预备队虽靠近滩头,但兵少力孤、装备又差,几次反击逆袭都被国民革命军打了回去。
    尽管王占元在九江跳脚大骂,但增援部队就是上不去。
    一天激战,滩头已被张雪猷的第一团控制。
    北洋军残部无奈,败退九江、星子。
    王占元不惜血本。除总预备队第4军外,能调的部队都调上了前线,但血肉之躯还是没能顶住国民革命军的飞机、大炮,4个主力师损失惨重,反击失败。
    北京北洋最高统率部,袁世凯急得在屋里团团转。他为九江、为王占元担心。
    战前,王占元曾向北京袁世凯报过一个方案,称:为免早期为敌突破登陆成功,影响以后作战,我兵团拟控制强大预备队分置于马回岭、瑞昌、妙智铺一带,以便支援第1线作战,并预定以黄老门东西之线为第二线预备阵地,以便状况不利时行逐次抵抗。
    袁世凯对王占元这个方案从心里透着反感。“王占元未战已有轻弃九江之念,此断然有悖全线防御计划。”他曾这样评价道,并当即否决了此案。随后,电告王占元,九江必须死守,决不能让匪军上陆。
    眼下闻知九江方向姑塘吃紧,袁世凯不由为九江担心起来。他就是怕王占元自作主张,放弃第一线阵地。在北洋系,很多将领都有保存实力的想法,临阵脱逃的风气杀头也禁止不了。当下给李纯和王占元各去1电,再次明示:九江一线阵地必须固守。
    “一天的时间过去,姑塘之急未解,九江又被“匪军”突破。第2兵团腹背受敌,九江阵地,情况日益恶化。九江的北洋军阵地,也在敌寇飞机的频繁轰炸中化作一片火海。”王占元在司令部急得团团转,神经质似的自言自语。
    王占元这时只有两条路可走:要么拼着全部兵力孤注一掷与匪军决战,要么退守第二阵地逐次抵抗。以他的想法,明智些就早撤第二阵地,以免重蹈湖北战场的覆辙。那一仗,留给他的教训太深了。可袁世凯显然是要他取前策,不惜全员玉碎。
    决心难下。这时撤走,袁世凯会怎么说?尤其他手下号称“铁军”的嫡系还没使用,而这个军又与他有长久的历史关系,是他的起家老本。他在北洋今日的地位就是枪杆子撑起来的。不撒吧,部队打光了,九江还是个丢。
    思前想后,王占元咬着牙,一拳砸向桌子:“丢他马的,撤!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
    是夜,王占元兵团全线后撤,向牛头山、金官桥、十里山、钻林山区城门湖之线阵地转进。
    国民革命军得势不让人,追着屁股打去。
    姑塘失守、九江失守,江西门户被国民革命军撞开。
    初战受挫,袁世凯在最高统率部痛骂王占元:“马勒巴子,王占元紧要关头又存私心。他把自己的嫡系藏起来,为什么不用?为什么不用?”
    袁世凯桌子敲得“嘭、嘭”响,火气更大了:“他这是公然抗命,目无军法!目无军法!”
    一旁的段祺瑞等袁世凯火气消了一些,上前假意的劝道:“大总统,王占元放置4军不用,也许是见大局难挽,怕被匪军缠住脱不开身。如今全军安然撤至第二阵地,结局也还说得过去。不如给他个机会,让他在金官桥一线阻滞敌人,挽回影响。”
    袁世凯“噌”地从椅子上站起来,在屋里急走两步,立住身,余怒未消地喊着:“失去九江,不啻给强敌一个立足点。南浔之战,艰难10倍有之。如此目无军法之将领,决不能再放在前线。”
    袁世凯对北洋旧将本来就心生嫌隙,此刻看到王占元不肯力战,对手下有私心之嫌,更不能容忍了。
    “让他回来,回来。我要让他说个明白。”
    出师不利,袁世凯盛怒难平,谁的话也听不进去。
    这让在座的北洋将领都有了兔死狐悲的感觉,与袁世凯之间的隔膜又深了一层。





266瘦的拖死下


    266瘦的拖死(下)
    拿下九江,李想的目光自然投向了赣南。
    九江失利,这时,北洋军已不得不结束对赣南革命根据地的 第 607 章 中,战斗打成对峙局面,新4军的伤亡同敌军几乎相等。
    林动在总结这次战斗的经验教训时,对武昌这样说:“这一仗打得不好,确是骄做一点。当时,大家都很高兴打。其实那计划是错了的。因为他们并不是袁世凯的嫡系部队。同时,又不可能完全消灭他。”“如果当时专打一部北洋军,可能缴到更多的枪。”他又说:“凡是高兴的、着急中决定的事情,总是有问题的。”
    最后,林动指挥部队主动撤出战斗。
    北洋军队在老营盘、高兴圩战斗中受到新4军的严重打击后,不敢再经这条路北撤,改变了撤退路线。
    林动发出命令:新4军主力向东急进,进行追击。
    新4军主力赶到东固以南的方石岭、张家背附近,抢先控制有利地形。北洋军的六个步兵团和一个师的一个炮兵团进入新4军的伏击圈。
    林动乘其不备,指挥部队发起攻击,将他们全部歼灭。这次战斗共歼敌五千余人,缴获各种枪枝四千五百余件。
    在 第 607 章 中在赣北南浔的防御阵地。我深信,敌人没有在湖口、彭泽、马挡进行适当的防御准备工作。你们提出的分兵夺取湖口关门打狗的不切实际性恰好保证了攻击的突发性。因为敌人会推论,没有人莽撞到进行这样的冒险。出其不意攻其不备是战争中致胜的关键因素。”
    他承认这会遭到海军方面的强烈反对。“但是这些困难是可以克服的。我对海军完全充满了信心。事实上,我对海军的信心比海军自己的信心还要大。”
    他说,夺取湖口就能有效地切断敌军的补给系统。
    “这反过来使同杨帆对面的敌军战斗力陷于瘫痪。”
    “夺取湖口,是战略上、政治上、心理上的紧急要务。关闭江西的大门后,敌人肯定会出现恐慌。”
    “敌人肯定不会想到我们会从湖口登陆,因此虽然困难很多,但是我们获得成功的可能性极高。”
    “在南浔与北洋军决战也是个不错的方案,但是,南浔决战只能消灭王占元残部,或者李纯一部分敌人,既不能切断敌人的补给线,也无法实施对敌人的包围。”
    “增强南浔战场的兵力,把敌人推回去,也只不过把敌人沿着南浔线逼退,时间和牺牲将很多,如果时间拖久了,北洋军缓过气来,作战将变得更困难。”
    “但是,如果我们从湖口登陆,切断敌人与后方的联络,然后和从赣南反击的第4军形成锤子和铁砧之形,将敌人彻底粉碎。”
    “现在全国都在注视着江西战场,如果失败了,会给中国投下火种,如果胜利了,中国就不会发生战火了。”
    最后李想说:“不在湖口登陆就只剩下一条路,就是在南浔线进攻,与北洋军展开一场持久战。你们愿意吗?中国可能会走入军阀混战的悲剧,错过欧战爆发带来的天赐良机。谁愿意为这样的悲剧负责?当然,我决不愿意!假如我的估计不准确,而且万一我陷入无力应付的防守局面,那我将亲自把我们的部队撤退下来,那时惟一的损失将只是我个人职业上的名誉而已。但湖口之战绝不会失败,并且必将胜利,它将挽救十万人的生命。”
    在场的所有的人都被他的演说打动了。
    李想歇了一口气,然后高声的总结道:“各位,我们就在湖口登陆,将敌人彻底粉碎!”
    在座的人静静地坐着,心醉神迷地倾听他的演说。
    最后,原先反对声叫得最响的曾高从座位上站起:“谢谢!这是伟大事业中的伟大召唤。”
    李想以他的坚强固执和他作为军事将领的威望,以其充满蛊惑煽动的演说,说服了参谋长联席会议中难以对付的三军部长们同意湖口登陆作战的计划了。
    海军司令汤乡茗看了看手表,演讲持续了45分钟。
    他听了李想的辩论,消除了关于海军湖口登陆的担心,屋子里其他人肯定也像他一样被他说服了。
    演讲结束后,屋子里充满了一种无言的兴奋。虽然没有掌声,但似乎与会的所有人都被李想的气魄和辩论所征服了,头上充血,胸中有种冲动似乎要冲出来。
    李想拉开了架势,一场规模空前的大战迫在眉睫。





267湖口登陆上


    267湖口登陆(上)
    九江。
    原北洋军的指挥部,杨帆坐在了王占元之前座的座位上听着杨坤的作战报告。
    “在张雪猷部在姑塘登陆的第二天夜里,黎鸣部也在鄱阳湖西岸姑塘附近登陆,一路大打出手进至九江南面张雪猷部的左侧。九江一攻陷,该师当即力断,挥师南下,企图沿南浔线正面直捣德安,进逼南昌。但是,遇到北洋军坚决的阻击。负责南浔线一带阻击作战的是北洋军王占元手下的头号打手:孙传芳。”
    “孙传芳?”杨帆霍的站起。这个人他太熟悉了,日本士官学校的老同学。“是这个家伙,难怪能拦住我军前进的脚步。”
    杨帆在房间度起了圈子。
    他们同是1907年11月入东京陆军士官学校,为第六期生,步兵中尉冈村宁次任中国留学生的区队长。1909年,他们回国,留日士官生在北京接受陆军部考试,由陆军部尚书铁良任主考官。当年同时参加考试的留日士官生有阎锡山、李烈钧、唐继尧、张凤翙、刘存厚、赵恒惕、尹昌衡等人,孙传芳被授予步兵科举人,并授步兵协军校。
    孙传芳经陆军部复试后,返天津督练公所候差,旋派充北洋陆军第二镇第三协第五标教练官。当时第二镇的统制为马龙标,驻保定;第三协的协统为王占元,驻永平;第五标的标统为王金镜。孙传芳为人健谈,善于应对联络,不仅在本协本标内与人相处融洽,即对于他镇他协亦常有来往,因此颇受协统王占元的赏识。
    当年同时参加考试的留日士官生中,孙传芳算是混的风生水起,可是一场辛亥革命,把所以人的命运都改变了,就属孙传芳混的最差。辛亥革命爆发,第二镇改为第二师,孙传芳调任第二师辎重第二营营长。而阎锡山、李烈钧、唐继尧、张凤翙、刘存厚、赵恒惕、尹昌衡等人,不是一省都督也是一军之长。
    杨帆是很佩服孙传芳的,同期的士官生中孙传芳的能力是出类拔萃的。可惜,却甘做北洋狗。
    王占元率第二师进驻江西,兼任江西军务帮办。第二师新编为第二军,王占元提升孙传芳为该师暂编步兵第一师师长。此时孙传芳与军参谋长何佩溶成为王占元之左右手。何佩路虽是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