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理想年代-第46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想此行而随之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
    李想的身价因此而倍增,大后方的百姓对李想和鄂区国民党另眼相看。“李想”这个名字一时成了皇城根下的老百姓们的热门话题,乃至在出现了数千北京市民自发地拥挤在改为国民党驻京办事处的湖广会馆门前的大道上,争相目睹李大帅风采的热烈场面。
    在京,李想除去参与谈判外,还遍访各界人士,参加各种社会交往活动。用北洋系顽固分子的话来说,李想是在大搞统zhan“阴谋”。阴谋也罢,阳谋也罢,反正李想什么人都见。左派也好,右派也好,大官小官、平民百姓,在汤化龙这位当年立宪会领袖人物和黎元洪这位前清的旧官僚的协助下,李想都和他们打交道。
    李想、汤化龙和黎元洪称之为“看望老朋友,结交新朋友”。
    争取各民主党派力量的支持是李想北京此行的一项重要任务。
    李想在梁启超宴会现场写的《沁园春。雪》在传抄中被记者觅得,并立即全文刊出。随后便引起了巨大的轰动。
    许多人士感到惊讶:李想竟有如此文采,如此文学底蕴,真是没有想到。沉寂的北京文坛沸腾起来了。
    李想离开中南海,到棉花胡同拜访了神交已久的蔡锷将军。
    李想的大名蔡锷早有所闻,正是此人拉开了辛亥革命的序幕,弯弓战西北、盘马战西南,所到之处战无不胜,鄂军善战天下闻名。蔡锷对李想也是神交已久,上次在恩师梁启超家的见面,匆忙之间没有深交,倍感遗憾,李想主动来访,真是喜出望外。
    李想向蔡锷解释了这次和谈鄂区国民党的《宣言》中提出的六项紧急要求。
    蔡锷连声“很公道”,并且说袁世凯要是良知未泯,就应采纳实施。
    蔡锷还担心地对李想说道:“袁世凯在演鸿门宴,他哪里会顾得上一点信义,去年我告诉他:‘只有实行民主,中国才有希望。’他竟威胁我说:‘只有国民党,才讲实行民主。’现在国内外形势一变,他也喊起’民主‘、’民主‘来了!”
    李想无所谓的说道:“民主也成了袁世凯的时髦货,他要演民主的假戏,我们就来他一个假戏真做,让全国人民当观众,看出真假,分出是非,这场戏也就大有价值了。”
    之后,李想介绍了鄂区开创和建设的实情。
    蔡锷对鄂区的发展可是很关注的。
    南方各省均提出了男女平民,但在这个问题鄂区做的最坚决,鄂州约法中明确规定了女性有参政、议政、婚姻自由、受教育等权利,国民革命军中有女军人,鄂区谘议局中有女议员。
    蔡锷一早就听说国民革命军纪严明,他曾托人抄录一份李想亲自制度的《革命军人三da纪律和ba项注意》,蔡锷认为皖军《三da纪律和ba项注意》完全就是曾国藩《爱民歌》的精减版,与原版相比,因字数少,更便于士兵牢记。
    李想为此还编有“军歌”曲调套用了湖广总督张之洞编练新军所用的队列歌曲,歌曲原名为《德皇威廉练兵曲》,与《爱民歌》相比曲调优美,且更加朗朗上口:
    革命军人个个要牢记,三da纪律ba项注意,第一一切行动听指挥,步调一致才能得胜利,第二不拿群众一针线,群众对我拥护又喜欢,第三一切缴获要归公,努力减轻人民的负担,三da纪律我们要做到,ba项注意切莫忘记了,第一说话态度要和好,尊重群众不要耍骄傲,第二买卖价钱要公平,公买公卖不许逞霸道,第三借人东西用过了,当面归还切莫遗失掉,第四若把东西损坏了,照价赔偿不差半分毫,第五bu许打人和骂人,军阀作风坚决克服掉,第六爱护群众的庄稼,行军作战处处注意到,第七不许调戏妇女们,流氓习气坚决要除掉,第八不许虐待俘虏兵,不许打骂不许搜腰包,遵守纪律人人要自觉,互相监督切莫违反了,革命纪律条条要记清,人民战士处处爱人民,保卫祖国永远向前进,全国人民拥护又欢迎。
    蔡锷在去南练兵之时,原来所用便是曾国藩的《爱民歌》,后来改用了国民革命军《三da纪律和ba项注意》。
    国民革命军值得借鉴的地方蔡锷都会毫不犹豫拿过来。
    最近蔡锷拜读了李想的大作《我的奋斗》,在他看来李想是一个不亚于孙中山的革命理论家。蔡锷很难相像此人比他还小5岁,实际上李想比蔡锷100岁不止,他是穿越客。
    通过河南和江西两场战役,蔡锷对国民革命军整个军事有大致了解。现下的李大帅可谓是兵强马壮,这反而让他感觉有一些不明,李想军力如此之强,以当然河南的形势,纵然不能一战而下,只怕河南的北洋军必定伤亡惨重。用现在的眼光去看,依据当时的情形,李想大可取河南,渡黄河,但他却突然接受了英国人的建议,蔡锷想不通,如果他在进攻河南,又取得江西大捷的时老师梁启超让他停战,他会选择打下去,他不但会打下河南,而且会一直打到北京城。以李想的眼光,打下去会有什么局面,他不应该不知道,但是他选择了停战,不管他的理由有多少,归根到底就有一个“私心”。蔡锷试图从这个方面进行分析,他实在不明的是什么利益驱使他做出那样的行动。他隐隐感觉到李想与孙中山之间的关系,并不像外界所宣扬的那样,因为李想对孙中山言行并不一。国民党现在搞的左右对立,责任应该归结到李想头上。蔡锷作为一个外人对国民党的事也不好多加评价,至于李想与孙中山的关系他也不想多问,但是还是很从心里很佩服他的弥天大勇。





302弥天大勇(下)


    302弥天大勇(下)
    李想和蔡锷两人在一起讨论了一些军事政治方面的事情,之后,又就地区经济的发展交换了意见。
    李想呷了一口茶,微笑道:“为了搞钱,我在上海陆陆续续的总共发行1亿2000万元地方性债券,而盐、茶、矿产等全都列由军政府专营。补充政财另一途径便是打击不法商贩和境外内贩毒分子,不过军政府财政上刚有一点钱就拨入军费预算中,好在他还鄂区外搞了赚一些‘外快’,否则鄂区政府可真就要破产了。不过比起云南,鄂区的财政状况那还是好地太多了。”
    蔡锷忙道:“云南相对于中原各省经济落后,土地贫瘠。要想加强军事,就要先把经济发展起来。”
    蔡锷在军事方面很有一套,但是在搞钱地方面远不如李想。要不是云南财政不允许,还是辛亥那年,他早就把贵州和四川、西藏三省收入囊中了。
    李想沉吟道:“我认为云南要从两个方面入手,一是引进外资,二是挖掘自身潜力。”
    据李想所知,云南的资源相当丰富。如果把他放在云南,光抓边境的烟贩子,就能变成千万富翁。
    蔡锷忙赔笑道:“还忘李兄多多指教一、二。”
    蔡锷不止欣赏鄂区的军政建设,还很欣赏鄂区的经济建设。长江财团这两年迅猛发展,与国民革命军的发展同样的膨胀飞快,国民革命军士兵的刺刀在前开路,长江财团的资本家们就紧跟在后面开拓市场。
    “云南的经济想有所发展,首先是搞活,就要想法把云南的特产想法子运出去,这个就需要政府来牵头。就拿我们鄂区来说,两湖的茶、青海的内湖盐、四川的铁、新疆的有色金属等由政府牵头实现统购统销。第二建立公社从事省内贸易,咱们大可以把四川大米,转个手高价卖给贵州嘛……”
    李想娓娓而言,头头是道。蔡锷玲珑剔透的心思,觉得他“奸商”的过分了,未免不合人情,却哪里敢点破这一层?
    蔡锷顺着自己的心思说道:“这第一个作法不错,只是这第二,我不是要变成奸商了。”
    奸商,奸商,无奸不商,这年头赚钱的都是奸商,蔡锷不懂,等他下海就知道。
    “其实要想来钱快,一年赚个几千万,我手中有一个项目。”李想一脸奸笑。
    通过“云南”二个字他马上就能联想到三样东西,香烟、白药、锡矿。白药、锡矿就不说了,这香烟是好东西,阿诗玛、红塔山、玉溪等等。他的去了一次南洋,与南洋烟草公司简氏兄弟建立起了合作关系,在上海,他有一家班尼路烟香公司,每年创利都在数千万,总经理是个美国人,公司披着星条旗,客户遍及亚、非、拉、美。他的樱花香烟连日本这样闭塞的市场也被他撬开,只是简氏兄弟为此牺牲巨大,为此娶了一个日本女人,加入了日本国籍。
    “你若是贩卖鸦片,那我就告辞了。”蔡锷实在想不出来在云南除了鸦片还有什么来钱快的生意。
    “我看你这位同志啊,有问题,问题还不小。”李想点起香烟问道,“除了鸦片之外云南就什么值钱的东西吗?云南的白药可是天下弛名,听我说法国人对云南的锡矿很有兴趣,不过我给你介绍的项目是这个。”
    李想掏出了一根香烟。
    “香烟?”蔡锷“啪”地拍案而起,立时激动的浑身发抖,许久才定住了神。
    “正是,香烟,这可是个大有前途的行业。贩烟土是违法的,所以我们要把工厂搬迁到外省市去干。吸烟是不违法的,所以可以放心大胆地做大、做强……”
    其实在云南办卷烟厂蔡锷可以自己单干,但有了李想大笔资金的注入,中间发展过程就能被省去,而且也不愁销路的问题,毕竟李想的香烟都卖到亚、非、拉、美去了。
    扶贫救困是小,发财才是大计,越贫穷的地方越有商机,越能做到官商勾结。这年头政治利益都是与经济利益挂钩。
    对于李想突然慷慨的帮助,蔡锷变的警觉起来。
    西南地区,好像只剩下云南没有纳入鄂区了。
    控制一个国家和控制一个省一样,首先要将经济命脉握在手中。办香烟厂只是第一步,然后办食口厂、罐头厂,接着办银行向金融界渗透,搞房地产……一路攻克,嘿嘿
    ……
    李想在北京的一举一动,都在袁世凯的监控之中。
    李想每见一个人,每参加一个宴会,袁世凯都会思索李想有什么意图?袁世凯一直不愿将李想调至北京就是这样,这家伙与孙中山不同,他的腰板很硬,还很会搞tong战。
    袁世凯当然知道,他要在他的管辖区中杀一个人,那简直如同压死一只蚂蚁。
    “可是,人家不是蚂蚁!”
    袁世凯的亲信们,以及朱而典他们,发现一些迹象后便纷纷劝道:“万一出了事,我们便很难交代,普天之下,都会笑话我们。”
    “这着棋千万不能下,否则英国的调解将功败垂成!袁大总统知道,去掉一个人容易,但去掉中国的国民党难,你把这个人在北京解决了,事实上却更糟。这种道理,我们谈过不止一次了。”
    袁世凯默默地点头,表示同意。
    “报告先生,”雷震春道:“卑职已经通知他们,暂时放弃这个主意。不过李想他们似乎也感到一些什么,据报,他们的出入也十分留意。尤其是汤约宛小姐,简直不顾一切地在保护李想,几个宴会上,她一个女孩子代李想喝了多少杯?这不光是个好酒量的问题。再看他们出出进进,汤约宛小姐的位置,显然在保护李想似的。我们的人说,他们曾经好多次在不同的角度计算向李想下手,可是一眨眼,李想又在不知不觉,非常自然地掩护了李想,把他们看呆了,按住****的手心直泛汗!还有,我们派了很多人,有的化装,有的不化装,守候在李想的必经之路和大门口。但是,汤约宛小姐不管是谁,都出来和我们的人打招呼,说道理,连巷口的补鞋佬也不放过,弄得我们的人大受影响。那个补鞋佬就对我说过:‘唉,人家就真有一手。’我发觉他不可靠了,已经把他调走。还有,守候在李想住处的人报告,一到半夜三更,李想真的要睡了,汤约宛小姐如果不在一起,再晚也会回来,折腾半天,观察结果,肯定是在检查李想当夜睡觉的安全。”
    “都有什么人去看了李想?”袁世凯苦涩地说:“刚才你说的事,且慢动手。”
    “是的。很多人去。”雷震春道:“有些人们知道这不是开玩笑的,所以都从邮局寄信慰问,告诉他为什么不能亲自拜访的缘故。这些信,都没收了。”
    “寄信人的地址总有吧?”
    雷震春赔笑道:“报告大总统,这些人好象也学乖了,一他们在给李想的信上,只具了一个假名,没有地址,无从调查。”
    “不管是谁,”袁世凯狞笑道:“凡是同李想见过面、说过话,多少有点儿关系的,你都给我记下来!”袁世凯大声叫道:“秋后再算账!”
    “是是是!”





303影响(上)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