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理想年代-第465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不管是谁,”袁世凯狞笑道:“凡是同李想见过面、说过话,多少有点儿关系的,你都给我记下来!”袁世凯大声叫道:“秋后再算账!”
    “是是是!”





303影响(上)


    303影响(上)
    在京的社交中,李想交往最多的还是那些著名的民主人士和科技界产业界人士,以及国际友人。梁启超、林长民、蔡锷、章太炎、辜鸿鸣、熊希龄等等,与李想交往最密。李想在他们中间无话不谈,经常一谈就是几个钟头。李想向他们介绍国民党的和平民主方针和鄂区的各项建设,揭露北洋当局的内战独裁政策。李想的渊博学识、精辟见解和风趣幽默使他们叹息不止。
    当然,李想嘴里经常会冒出一些新奇的词语,也让大家见识了这个“疯子”的语言特色。
    同时“疯子”的章太炎承认自己是个疯子,但他说革命需要神经病:“大凡非常的议论,不是神经病的人断不能想,就能想亦不敢说。遇着艰难困苦的时候,不是精神病的人断不能百折不回,孤行己意。所以古来有大学问者成大事业的,必得有神经病才能做到……为这缘故,兄弟承认自己有精神病。也愿诸位同志人人个个都有一两分的精神病。近来传说某某是有精神病,某某也是有精神病。兄弟看来,不怕有精神病。只怕富贵利禄当面现前的时候,那精神病立刻好了,这才是要不得呢!”
    这位罕见之人的罕见之处在于:很多在革命前有“精神病”的人,在革命后的荣华富贵中很快“痊愈”,而他依旧在病中,且越病越重。
    ……
    李想没有忘记听取党内长期战斗在北洋统区的政治、文化活动家们献计献策。
    “代表团的和谈活动是卓有成效的。”李想款款说道:“下次我准备向袁世凯提出*条意见:(一)在和平。民主、团结基础上实现全国的统一,建设独立、自由和富强的新中国,彻底实现三民zhu义。
    (二)拥护袁世凯,承认袁世凯在全国的领导地位。
    (三)承认包括国民党在内的民主各党派的平等合法地位,确立南北之间的长期合作、和平建国方针。
    (四)承认鄂区部队及地方政权在维护边疆统一中的功绩和合法地位。
    (五)停止一切武装冲突,各部暂留原地待命。
    (六)实现政治民主化,军队国家化,党派平等合法。
    (七)政治民主化的必要方法:由北京zheng府召集各党派及无党派代表人物的政治会议,各党派参加政府,重选国民大会;由中央推荐鄂区及热河、察哈尔、河北、山东、山西五省省府主席,绥远、河南、江苏、安徽、湖北、浙江、广东及东北十省副主席,北平、天津、开封、上海四特别市副市长;推行地方自治,实行普选。
    (八)军队国家化的必要办法:公平合理的整编全**队,确定分期实施计划;鄂区部队编成16个军48个师,驻地集中于淮河流域及陇海路以北地区;国民党及地方军事人员,参加陆军部及其他各部的工作;设立武汉行营及南方政治委员会,任国民党人员为主任。
    (九)党派平等的必须办法:释放政治犯,取消一切不合理禁令,取消特务等。
    ……”
    大家揣摸着这李想的话。
    这是一份极为重要的和平文件,实际上是北洋与国民党开展和谈的基础性文件。
    这一文件与李想赴京之前武汉所有公开发表的文件相比,作出了许多明显的让步。而其中最主要的让步是,李想不但放弃了要求建立民主联合政府的主张。
    整个方案有两大特点:一是政治上坚持了和平、民主、团结的方针;二是作出了巨大的让步。
    只是在军队和鄂区问题上,李想开价较高,但并未脱离实际去漫天要价。之所以开价较高,是为了尽可能地保存李想在革命中所取得的成果,同时也为同袁世凯讨价还价留有一定余地。
    为什么李想作了如此大的让步呢?固然由于北洋是国内第一大军政势力,又处在执政地位,其政治。经济和军事实力比武汉要强大得多,李想必须承认这一基本事实。但是另一方面也说明了李想向往和平和对于和谈具有很大的诚意。
    当然,面对一个强大的对手,为了国民党自身的利益以及人民的根本利益计,李想、汤化龙等在这九条意见中也堂堂正正地提出了自己的要求。
    其主要内容是:确定和平民主的建国方针;承认**领导的解放区和军队;承认各党派的合法平等地位;停止一切武装冲突;迅速结束党治,采取必要的措施,实现政治民主化、军队国家化和党派平等合作等。
    总之,这一方案将在整个北京谈判中的影响不可估量,它使李想、汤化龙始终在和谈中处于主导地位。
    历史进至一战这个路口,随着北京南北之间最高级别的谈判的实现,给予了袁世凯再好不过的机会,只要其放弃旧有的封建**主义,一改以往的错误政策,顺应新的历史潮流,采纳李想的正确意见,不仅中国的和平统一有望真正实现,他本人也可能成为各党各派和国内民众所共同的领袖。其何去何从,李想等人拭目以待。
    在这次的交谈中,李想一直谈到夜深仍不肯休息。当汤约宛等劝李想休息时,他却说道:“不要紧,不要紧,我房里有多的被头呢,就摆地铺吧,谈下去!谈下去!”
    李想这种忘我工作的风范,使大家十分感动。
    遍访北洋政军各界显要也是李想的一项重要活动。
    为此,国民党内许多人自然感到难以理解。他们抱怨说,这样的反革命专家,有什么好见的呢?可李想的看法却不同,他耐心地解释说道:“不错,这些人是反革命的。但我到北京来还不是跟反动头子袁世凯谈判吗?北京现在是北洋反动派当权,要解决问题,光找梁启超这些民主人士不行,他们是赞同与我们合作的,但他们不掌权。”
    李想的政治眼光确实远大。尽管同段祺瑞这样的反革命强硬派会面,免不了唇枪舌战一番,但李想准备十分充分。
    在段祺瑞的家里,寒暄之后,段祺瑞便流露出一种傲慢的神气。他对李想说道:“李大帅亲自到京来,我们很欢迎。不过,谈判要成功,关键在于国民党要放弃孙大炮的思想观念,放弃一党的武力和政权,与政府共图新中国之建设。不然,政府即使想和,也没有办法。”
    李想却满不在乎,面带微笑地接过段祺瑞的话题:“段将军差矣!和平不是国民党一家的事,需要大家共同努力。辛亥革命时期,南北之间就有了第一次的合作,你我都是过来的人,都还记得当时的情景,很顺利的逼清帝退位,免除内战分裂之苦果。后来呢,若不是袁大总统一脚将国民党踢开,怎会有二次革命的内战发生?”
    说到这里,见段祺瑞沉默不语,李想略略提高了声调,继续说道:“二次革命的内战,结果又怎么样呢?国民党不但没有被消灭,反而发展壮大了。而北洋军‘剿匪’的结果,险些招致财政破产,这一教训难道还不发人深省吗?”
    李想越说越起劲,用词也愈加尖锐:“你们说我们争地盘,争军队,要知道,都是你们‘剿匪’逼出来的,是逼上梁山。就像孙悟空大闹天宫,玉皇大帝封他为弼马温,孙悟空不服气,自己认定是齐天大圣。可你们却连弼马温也不给我们,我们只好扛枪上山了!看起来,逼和打都解决不了问题,还是和的好。”
    这一席话,软中带硬,人情人理,使段祺瑞窘迫异常,无言以对。他只好连连点头:“对!对!还是和的好!兄弟愿为这次和谈尽心效力。”
    段祺瑞的反国民党政治观点是极端顽固的,但面对李想既不屈从,又不挑衅的谈论,无言可以对答,只得找句“好话”结束争论算了。
    此后,李想由北京返往武汉,在一次政治局会议上曾说过:“有许多人说皖系破坏谈判,我看很多皖系人物包括段祺瑞在内是动摇的。”
    无论李想以上对段祺瑞的判断是否正确,有一点可以肯定,李想对北洋进行tong战工作的决心是很大的,不论你对**的政治态度如何,只要有机会,我就要开展工作。
    不料,这次拜访归来时,正巧与袁世凯狭路相逢。
    一见面,袁世凯很客气地问道:“李帅到哪里去了?”
    李想也很坦率地告诉他:“刚去看了段祺瑞。”
    袁世凯听罢一怔。看得出,他很愕然,也不大高兴。不过,他没有流露出来,只是干笑着连声说道:“好,见见好,见见好!”
    在北京,有人指责李想说道,你们国民党“不要另起炉灶”。李想针锋相对地对答:“不要另起炉灶的话我很赞成,但是袁世凯得要管饭,他不管我们的饭,我们不另起炉灶怎么办?”
    李想在北京同各界人士的广泛接触中,一是交流了政治见解;二是介绍了国民党的主张;三是了解到了大后方以及国外的实际情况。在此后回武汉时所作的《关于北京谈判》的报告中,他谈到了这方面的感受。李想说:我这次来北京,就深深地感到广大人民热烈地支持我们。他们不满意北洋政府,把希望寄托在我们方面。我又看到许多外国人,其中也有美国人,对我们很热情。……我们在全国、全世界有很多朋友,我们不是孤立的。
    总之,李想亲赴北京的谈判,对于一战初期中国社会起到了极大的政治震撼力和影响力,其所发挥的作用是任何斗争手段和经济手段所难以达到的。





304影响(中)


    李想亲自出马,约“太子爷”袁克定到湖广会馆商谈。
    袁克定还是头一次到湖广会馆,才进胡同,就看到几个国民革命军士兵在打扫胡同的落叶,又看到门口站的国民革命军像标枪一样,身上彪悍的味道比大总统精挑细选的侍卫还有彪悍,随一个金鹰卫的身后踏着卵石甬道迤逦进来,见里边正房雕甍插天,飞檐突兀十分壮观,室内却并不侈华,中央大炕下图书琳琅,琴剑瓶炉枕簟屏帷。
    自从进湖广会馆所在的这条胡同开始,处处井井有条纤尘不染。袁克定心下暗自掂掇,人说国民革命军最讲纪律,果然收拾得齐整,纪律严明的变态。
    因见李想和段祺瑞正专心致志地对弈,便示意宋缺不要说话,只站在一旁观战。
    这盘棋已经弈至中盘,段祺瑞是北洋里出名的臭棋篓子,偏偏又嗜好下棋。李想也是一手屎棋,不过看起来比段祺瑞要好一点,段祺瑞的棋已经落了下风,他一手抓着棋子沉吟,笑道:“李大帅,看来你是一步也不肯让我了……”
    李想也笑道:“该让的事就让,不该让的让了,就是瞧不起人。”
    说着,一抬头看见袁克定,不禁吃了一惊:“呀,大公子几时来了?”
    段祺瑞便也站起身来,趁机乱了局见礼安座。
    李想亲自捧了两杯茶奉给袁克定和段祺瑞,说道:“不知大总统对和谈有什么原则意见?”
    “还不就是那几点,”袁克定不禁一呆,笑道:“我来就是想听听李大帅的意见。”
    李想也不客气,对谈判提出了八点原则意见:(一)在南北之间的谈判对话有结果时,应召开有各党各派和无党派人士代表参加的政治会议;(二)在国民大会问题上,如北洋坚持旧代表有效,国民党将不能与北洋成立协议;(三)应给人民以一般民主国家人民在平时所享有之自由,现行法令当依此原则予以废止或修正;(四)应予各党派以合法地位;(五)应释放一切政治犯,并列人共同声明中;(六)应承认鄂区及一切收复区内的民选政权;(七)国民革命军队须改编为48个师,并在武汉成立行营和政治委员会,由国民党将领主持,负责指挥冀、察等地方之军队;(八)恢复临时约法。
    李想的上述8点原则性意见与其之前所拟定的11条意见的基本精神是完全一致的。实际上是国民党将提出的和谈方案的主要内容,预先向北洋袁世凯方面作一通报。
    袁克定听了,呆着脸沉思良久,方冷笑道:“我会转告父亲。”
    晚上,袁世凯在大总统府举行晚宴。
    宴毕,袁世凯与李想就鄂区国民党领导下的军队编组数目和驻地、鄂区、政治会议、国民大会代表等问题举行了第二次直接商谈。而李想方面的11条意见这一重要和谈文件是经李想等略加修改后由汤化龙、黎元洪面交袁克定、段祺瑞转袁世凯的。当袁世凯得知李想的11条意见后,即在当日的私人日记上写下了“脑筋深受刺激”六个大字。其后,他将其自拟的《对国民党谈判要点》交袁克定、段祺瑞二人,要他们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