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理想年代-第6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桓雎玫谋Γ揖蜕髀贸ぁ!
    这下子曾高也认真的坐直了身子,李西屏也吐出了满嘴的糕点,都圆瞪着眼睛盯着李想。
    李西屏琢磨着,抓抓头皮,“这也不是不可能,毕竟咨议局那边还在折腾,也就我们一家在收笼散兵。我们开出的条件也很优厚,每月薪水普通士兵十块,初级军官十二块,还能预支一个月薪水。如果再给我们一天的时间,也不是不可能收笼两个旅的兵力。”
    曾高摇头道:“这样不行。首先,我们没有这个时间拖到明天,我们必须今晚光复汉阳,夺取湖北兵工厂。有枪有炮,才能抵抗清军接下来的反扑。其次,我们带走两个团的兵力,已经是武昌城一半的主力了,再多就没有人来守卫武昌城,武昌城毕竟谁首义的根本。黎元洪毕竟是知兵事的军人,有这点底子在,他们在怎么闹,守住武昌城是没有问题的。”
    李想点点头,“武昌城就是反清的一面大旗,只要坚立不倒,全国各地都会响应。满清也知道这里的利害关系,我们要加紧备战。现在时间多紧迫啊,你们还有闲心听小二说书,快给老子滚。”
    说到最后,李想是真的有些火气出来了,曾高和李西屏只好灰溜溜的跑出茶馆,招兵买马、收笼旧部去。李想也不知是真的忧心时局,还是为满街关于他的流言而窝火,也许都有这么一点吧。
    李想刚走出茶馆,竟然碰到一个他最想碰到的人——汤家小姐。还是昨夜的装束,婉约中隐现英气,正从咨议局那边过来,应该见过她老爹汤化龙了。只是昨晚闹得实在不愉快,李想想见又怕见,犹豫一下还是不去打招呼得了。李想低着头,就想从她身边混过去。昨晚上在汤家门口天乌漆抹黑的,李想也是一脸的污垢,而现在李想的脸早就洗得干干净净,汤家小姐未必认得出李想。
    只是李想一身革命军军装,谁见了也会多看两眼。向汤家小姐这样心思细密的女子,还不是一眼就能认出李想。“李大帅这么快就忘了小女子?”
    这时低头急走的李想,脸皮再厚也不能装作没听见。他停下脚步,抬头一看,作大惊状。“哦!是汤家小姐,刚才走的急,没看见,汤家小姐不要见怪。”
    汤家小姐眼波流转,如一泓清泉静静流淌,面带轻笑,比这秋日的阳光还要温暖人心,语调弱弱不胜风吹,直痒到李想的骨子去了。“小女子那里敢责怪大帅,我只是为昨天的事向大帅道歉。幸好没有耽误举义大事,要不然小女子就成了革命的罪人了。”
    李想连连摇手,“你无须自责,应该我向你道谢才是,没有你家的大宅门板,我也冲不到碉堡楼子下面去。”
    汤家小姐认真的看着李想,“大帅,你真是健忘。你借的不是门板,是宝马名枪,现在武昌城的老百姓都知道。”
    “宝马名枪~~~”李想的语调都弯了好几道,一口气实在喘不上来,脸部精彩的表情不比星爷差。汤家小姐果然是来找茬的,这市井流言害人不浅。
    汤家小姐身后跟着的两个小丫头鼻子都笑歪了,汤家小姐还能一本正经的继续说道:“大帅,您说过,革命军不拿群众一针一线,东西有借有还。小女子的宝马名枪,您准备什么时候还啊?”
    李想在心里大喊:真能扯,你丫比老子还能扯。李想也不愿示弱,干咳一声,整理一下面部表情。“鞑虏未灭,我还要凭借宝马名枪继续杀敌。等驱除鞑虏,恢复中华,我一定会完碧奉还。所以还请汤家小姐看在民族大义的份上,多多谅解。”
    汤家小姐突然低头不语,李想只看到她弯弯的长睫毛忽闪的眨个不停,看不到她如梦似幻的美丽眼睛,也同样是美的不可方物。李想心思还没迷糊,知道汤家小姐是在盘算什么鬼点子,心里建起提防,坚决抵抗汤家小姐的美人计。
    汤家小姐长长的吐出一口气,好像是下定决心似的猛然抬头,与正傻看着她的李想四目相对,李想清楚的感觉到一通电流,比高压电还要高的电流,贯通全身,他的每一个细胞都充满电似的,超级兴奋而快乐颤抖。李想隐约听到汤家小姐说了句什么?然后满脸期待的看着李想。
    李想几乎是条件反射的答道:“没问题……”那痴呆的表情维持过几秒钟之后,接着变成一只被踩到尾巴的猫,大叫道:“不行,不行!军队里没有女人。”
    李想大吼大叫的引的大街上人人侧目,也顾不的这个时代的男女风化,拉着汤家小姐边走边说道:“汤家小姐,你现在的想法很危险,我是不会同意的,即使我同意,你老爹也不会同意。”
    汤家小姐紧跟着李想,急急道:“你就这样拒绝一个革命青年报效国家的一腔热血?”
    在喧闹的大街,李想拖着汤家小姐,后面还跟着两个丫头,李想发现不止没有摆脱围观,反而还增添回头率。李想赶紧放开汤家小姐的手,“大小姐,快回家吧,街上乱,我们再见!”
    在战场厮杀而面不改色的李大帅,如今简直便是落慌而逃。汤家小姐用尽了平生最大的声音,朝李想逃跑的背影喊道:“我叫汤约宛,以后不要再叫我汤家小姐了……”





10英雄功名四


    秋日的阳光,即使是在正午,落在身上也是懒洋洋的,真适合睡个午觉。然而此刻的李想却是精神翼翼,昨夜通宵厮杀没有使他疲倦,反而更添精神。大概是昨夜大丰收,兴奋到现在,肾上腺激素还在疯狂分泌。
    李想早在咨议局收到吕中秋的天降横财时,他又给吕中秋下达一个任务,便是要他马上恢复电迅局。电迅局没有受到昨夜战火波及,瑞澄到登上楚豫舰为止,都没有来得及给满清朝庭拍个电报。吕中秋就是把原电迅局的工作人员请回来,武昌电讯就算恢复了。
    李想来到电迅局,吕中秋正抱着一碗兰州拉面,吃得呼呼噜噜。他看到李想进来,就要站起来行礼,李想摆摆手示意免了。这小子还是放下碗筷,陪侍在李想身后,李想也懒得管他。
    李想先用黎元洪的名义发电促居正、黄兴、宋教仁等人来武昌;并请转电孙中山从速回国主持大计;还宣布湖北革命军成立三个师,一之三师师长分别是吴兆麟、蔡济民、李想;同时通电全国,告以武昌光复,请即同时响应。
    这又是李想的先斩后奏,他们要么都承认,要么都不承认。他这个师长,谁都得捏着鼻子认了。
    到此为止,李想要在武昌城办的事情已经全部办完。先在就等着曾高和李西屏集齐两个团人马,而后便渡江光复汉阳、汉口。
    下午,汤化龙被推举为总参议。由蔡济民提议组织谋略处,作为筹划和决定军政大事的机关。蔡济民、吴醒汉、张廷辅、邓玉麟、高尚志、徐达明、王文锦、陈宏诰、谢石钦、李作栋、黄元吉、吴兆麟、蔡大辅等任谋略。意图很明显,谋略处就是用来架空黎元洪和汤化龙的权力的机构。
    只是汤化龙他们这群立宪派搞起政治比鬼还精,既然军政府成立,那么军政府下属部门参谋部、民政部、交通部、外交部、庶务部、书记部、军需部等也都在汤化龙总参议的指示下成立。利用谋略处和军政府各部门之间的糊涂关系,谋略处的作用就在无形中被不断成立的其他机构挤掉了。汤化龙他们精明,蔡济民他们也不傻,两方就为这几个名额抢破了脑袋。
    人事任命选举根本就是没有组织规程,咨议局里七嘴八舌,莫衷一是,好不热闹。在外人看来,到是极具民主气氛。
    几经扯皮,才推定了参谋部人选,以张景良为参谋长,杨开甲、吴兆麟为副。
    军务部长孙武(当时仍在养伤,未到任)
    副部长蒋翊武(当时出逃在外,未归)
    副部长张振武(代理部长)
    副部长蔡绍忠(负责办事)
    政务部长汤化龙(未到任)
    副部长张知本
    外交部长胡瑛
    副部长王正廷(尚在上海,未到任)
    开会就是扯皮,咨议局里的会议一直扯到日落西山。等这些大佬昏头晕脑的走出咨议局,才发现李想已经……
    在湖广总督府被革命军攻陷之前,湖广总督瑞澂丢下家人,带着亲兵打地洞爬出府邸。在文昌门又丢下一半亲兵,才狼狈逃到停泊在长江江边的楚豫号军舰,慌忙下令起锚转舵,在这兵荒马乱中,又丢下十口大箱子的古玩珍宝。这才是瑞澄最肉痛的地方,现在他也只能乐观的去想,幸好自己有先见之明,在汉口英租界汇丰银行还存有一份家当。
    当时天大亮,瑞澄只是有些不甘心的在武昌城外长江水域游弋,蛇山的炮队见了,调转炮口便是两炮轰过去。炮弹擦着楚豫舰落在水里,楚豫舰又慌忙转舵,紧贴着长江北岸江堤的英**舰尾巴上停泊四官殿码头。
    瑞澄派铁忠上岸到英租界宝顺路,英国驻汉口领事馆,给英驻汉总领事葛福,朱尔典也是头痛万分,他尽管非常讨厌革命,可革命潮流是世界的大势所趋,谁又能逆转得了。而中国革命最活跃的地区便是长江中下游地区,正是英国在华核心利益区,战火扩大势必对它的利益造成直接的影响和损害,所以必须尽量运用和平手段,使局势安定下来。朱尔典遂指示英国在华海军“给以瑞徵力所能及的一切援助”。
    援助是不允许英**舰主动开火,除非自身受到来自对方的武力威胁——这就是英公使电文中“力所能及”的意思。他们选择暂时性的观望,一方面是为长远计,先不和革命党把关系搞疆。另一方面不能让战火损害英国的在华利益。还有便是英国也实在抽不出多余的兵力远征远东。当时,欧洲列强之间的矛盾已经非常尖锐,并形成同盟国和协约国两大对立军事集团,一场世界大战已经在爆发的边缘。欧洲战局才是英国的重中之重,英国不可能有更多的军事力量投入远东。要向中国革命开战,英国现在是真的力不能及的,最多也就是抽调几艘军舰,在长江水道摆摆样子。
    英国政府的态度,瑞澄总督大人总算是明白了。除了送个信,什么也没办成的铁忠还在罗嗦道:“葛先生说了,按万国公约,国际外交基本法则,他们坚决保持中立。但是可以给予我们适当的保护,但也不会向匪党开战。这是大清国的内政,他们不便插手。”
    瑞澄站在楚豫舰甲板上,手扶着栏杆,吹着凌凌江风。蔚蓝的天边飘浮两朵白云,阳光灿烂,他这胖脸却是阴云密布。葛福竟然无耻到连“大清国的内政,我们不便插手。”都说的出口。瑞澄狠狠的咒骂一句,“大清国完蛋,你们还能在这片土地作威作福。”
    瑞澄咒骂一阵,才对铁忠道:“你再去一趟英国驻汉口领事馆,请葛福转电朝庭,火速派兵南下,一定要强调此次武昌叛乱与前数次例如长沙、广州匪党闹事有更为巨大的威胁。聚众叛乱的湖北新军,他们装备新良,训练有素,是可于北洋新军匹敌的一支雄师。如今梁柱摧折,大厦倾倒,时间延误,将不止是湖北武昌一省一城的事变了。”
    “喳!”铁忠又火急火燎的往英国驻汉口领事馆跑去。
    武昌举义的爆乱传紫禁城的时候,也同时到传至恒上村。凑巧的是袁大胖子正在做寿,华灯初上,宾客来往,寿宴正是最热闹的时候。
    袁大胖子的大公子一脸惊喜的拿着一张电文,不顾仪表的飞跑进堂,喊道:“父亲,湖北党人扇动新军闹事,武昌沦陷。”
    闻听湖北乱起,满堂皆惊。袁大胖子立刻让人撤去酒宴,挥退戏子。然后,他摆下茶围,与来客共谈国事。
    袁大胖子红光满面,反复强调,“这国事,大家是谈,不能说‘商’。”
    在座诸人,你一言我一语,大抵都讲,武昌叛逆不过数营,瑞澄、张彪定能制服叛逆。也有人说,匪革头子孙大炮、黄兴都不在湖北,叛逆之人群龙无首,定不能成事。还有人讲,武昌是乱兵哗变,当晚叛逆的三个主脑吴兆麟、蔡济民、李想都是从未听过的无名小辈,叛逆志在哄抢,一俟大军压境,必然随之消亡。
    袁世凯不言语,静听诸人发言。良久,他徐徐道:“武昌之乱党,可不比长毛。现在黎元洪坐镇,他实为全国所知的名将,收笼武昌军民不在话下。而瑞澄、张彪二人,正是未得民心,才被赶出武昌城的,安能镇乱!”
    听袁大胖子如此说,自有人立刻有人奉承:“这天下大事,非袁宫保您出面不行!”
    袁大胖子仰头一笑,周身肥肉抖动,连忙摆手:“今日只谈风月,莫论国事……”
    袁大胖子怎能不知道,一个无比巨大的历史机遇,已经出现在他面前。这个千年未遇之大变局,自有千年未遇之大机遇。正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