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理想年代-第6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赵又语拿过竹篮子便进了签押房,赵又诚却被宋缺拉住。
    宋缺一口吞下手上半个馒头,眼睛却又偷偷瞟一眼赵又语窈窕曼妙的背影,低声说道:“你要是做了大帅的小舅子,可要提拔一下哥哥。哥哥这两天在汤家小姐手下当差,甭提有多惨。”
    赵又诚低声骂道:“你胡说什么!我老姐可有夫之妇。我老姐只是为了孝感百姓才来见大帅,都是公事。要不是有我老姐,忙前忙后,忙得脚不沾地,孝感会这么快结束战争之后的混乱,恢复井井有条。”赵又诚说到这里,用手指指自己的额头,“大帅可是用脑袋给汤家小姐当枪子,汤家小姐的大帅夫人位子是谁也动摇不了的。你还是乖乖得在大帅未来夫人面前当差吧!”
    “你老姐得竹篮子装得是什么?”宋缺眼中闪过狡狤,立马抓住重点。他摆出前辈得架势拍拍赵又诚得肩膀,以极高得革命觉悟说道,“你老姐和林铁长的是封建包办婚姻,何况也还没有办那个事。咱们是革命得队伍,不与承认。”
    “只是我送给大帅补身子得鸡汤,我拍大帅得马屁还不成?”赵又诚看一眼签押房,声音低得不能再低。他老姐神经变得非常敏锐,有些话题便是禁忌。“我老姐和林铁长的事情,你不许在我姐面前提起,要不然我跟你拼命,打不赢也要跟你拼。”
    “行,行,行。不过哥哥我还是看好你老姐。汤家小姐除了会骑马打仗之外,什么都不会。骑马打仗,大帅有我们这些老粗便行了,汤家小姐来搀和什么。大帅需要是像你老姐这样的,会照顾人得。”
    “还说。”赵又诚脸都红了,他可没有宋缺的无赖,也没有李想面对所有流言蜚语都免疫的厚脸皮。赵又诚又明白李想得为人,本身便是个桃色新闻不断得人。这个封建礼教极严得时代,你要是对女人多看两眼,都会传出流言蜚语。李想却是一个无视封建礼教的人,他在街上看到美女,岂止多看两眼,还要上前搭讪。以前李想就是个小人物,人家也就当他是个街头小流氓,没什么新闻八卦得价值。李想现在不一样了,他得一举一动都是万众瞩目。他老姐要是再多与李想见几次面,各种八卦保证传遍孝感大街小巷。
    “你们在这里嘀咕什么?”曾高胳膊弯里夹着文件夹,手上也馒头再啃,也是来签押房找李想的,看到他们偷偷摸摸的便问。“赵又诚是来消假的吗?正好,有打仗要打。”
    “真的?”听到有打仗要打,两个人都来了精神。赵又诚都忘了自己此行的目的,是来延假的。
    签押房里,赵又语正给他们分汤,眼角的余光瞄过李想。李想的脸上还要年轻人的稚气,眼神却不时的闪耀过只有岁月才能沉淀的深邃。看李想的精神头还好,也不像是受过伤的样子。额头上的绷带洇出的一大片暗红血迹,可以猜测得道伤口的恐怖。赵又语不免想到,这样清秀漂亮的脸上,额头上留下一道疤,实在太可惜了。
    曾高正详细的像李想报告陕西起义的进展:“同盟会,新军,会党首领30多人,聚合于西安城南的林家坟,决定武装起义。
    前天上午十点,战斗正式打响。由于当天是星期天,驻防军军官放假,清朝护理巡抚、各司道官员以及一些参议官均在咨议局开会,来不及反应。起义军很快占领了军装局,缴获大批武器和弹药。在占领鼓楼制高点后,相继攻占了巡抚衙门和藩库。
    文瑞先是率旗兵进攻,被新军击败,回守满城顽抗。
    昨日早上,打着“秦陇复汉军”大旗的基军在张凤翙指挥下进攻满城,文瑞与旗兵左翼到都统承燕、克蒙额等人悉心谋划,准备一决死战。
    两军合战,守城旗军约五千人,枪械精良,作战勇敢。新军气势更锐,兵不畏死,冒着枪林弹雨,奋勇冲杀。
    满城东城楼,旗兵一百多人全部战死。未几,北城楼上的火药库被炮弹击中,爆炸之下,数百旗兵化为肉泥。
    文瑞在交战之间,多次派人持函与革命军讲和,均遭拒绝。
    血战近一日,满城告陷。旗兵终夕巷战,近三千人死于战斗。其余旗兵,无一不为革命军刀枪下鬼。旗人妇孺,知道此前太平军的厉害,自忖难免于难,或投井,或上吊,或集体**,死者数千。满城余下旗人,皆被那些冲入街巷的、为民族义愤所激的新军士兵所杀。
    西安驻防八旗士兵,连同家属,共死亡两万多人。”
    曾高说完和下一口浓汤,大赞道好,最后还总结道,真是血债血偿!赵又诚和宋缺也是拍桌子叫好。
    这样的血腥场面,汤约宛和赵又语只是在边上听着曾高的复述,都觉得肠胃翻江倒海。看他们还拍桌子叫好,两女子再也听不下去,牵着手跑出签押房。
    “西安光复,秦陇底定。”李想点点头,一切似乎还是如原来历史一样的顺利。
    曾高又道:“现在各地革命党人是纷纷响应,江也兵不血刃而定。萨镇冰的北洋水师昨日才奔到武昌,今天就被断了后路。就在今天上午6点,大帅你还没起床吧。三声炮响后,江西江新军起义。起义士兵均臂缠白布,上印“同心协力”四字,有条不紊,分据要隘,直攻道署。清朝江道恒保早有“准备”,闻乱即逃入洋人租界,然后乘船逃往上海。
    江知府璞良有血性,对革命军士兵说:“汝等排满,我为满人,当无生理。我世受君恩,义当死节。”革命军嘉其忠义,本想饶他一命。璞良坚持要殉“大清”,革命军索性成全他,赏他当胸一枪,算是全尸。现在估计,尸体还是热乎的。”
    武昌起义后,长江上下游各省震撼。在海军方面,清廷孤注一掷,派海军统制萨镇冰率海容、海琛两艘巡洋舰和数艘炮艇、雷艇,溯江而上,准备与荫昌率领的陆军在武汉会师。不过萨镇冰拖拖拉拉的,也不知道是同情革命,还是配合袁世凯唱戏,一直到昨天才赶到武昌。





87鹿正肥八


    李想小心的把烟蒂吸到快要烫到嘴皮才罢休,烟头明亮的向要燃烧起火,他又随手把烟蒂摁灭在那一方黝黑到发亮的砚台上。
    旁边坐的曾高看得眼皮直跳,这砚台可是明朝大才子文征明留下的宝贝,边上还能看到文征明的落款。文征明用他写出流传千古的书画文章,李想却只能拿来装装烟会,不知多少人看到这个宝贝的命运会心疼死。但如果李想成就千古伟业,这方砚台烟灰缸又会留下如许传说?这方砚台本就是因人成名,也许因李想而名声倍增也不无可能。
    曾高手上的烟蒂也摁灭再砚台,也管不得心疼砚台。签押房里一人一根烟,正应那句,饭后一根烟,塞过活神仙。房里烟气环绕,人如坠云里雾里。
    李想又接着点上一根烟,尼古丁微微刺激着大脑神经中枢,像是在是超负荷运作的cpu。他要从分乱的时局当中找到对自己有用的信息,这是一个极其巨大的工作量。
    现在是真正的天下大乱,群雄逐鹿中原。全国各地纷纷响应起义,看似革命的力量再急剧膨胀。实则不然。除了加速满清朝庭的灭亡之外,他看不出对于革命还要一丁点的其余好处。
    孙中山先生看似领导全国革命,其实对个独立省份没有任何的实际话语权,各独立省份都是各自为政。唯一受同盟会控制的湖南,会因为七日都督焦达峰莫名其妙的死而结束。同时,湖南对湖北的援助也被掐断。
    李想对各省领导人也扯不上任何的关系,即使有关系,也不是从属关系,更不是有基关系。而是竞争关系,争鼎的关系,可以性命相拼,不下于血海深仇的关系。各地督抚只会眼睁睁的看着李想和袁世凯死掐,无论谁输谁赢,他们都不会有损失。当然,从兵力的悬殊对不看,李想没有任何的赢面。只要袁世凯的北洋军认真打仗,要辗死李想,便像辗死一只蝼蚁简单。李想注定要孤军奋战,唯一愿意和李想作盟友的只有湖北没饭吃,或者吃不饱饭的手无寸铁的老百姓。
    李想一口烟圈吐出来,忍不住一声轻笑。肯定没有看好他,可是他偏偏要所有人都不看好的仗。想着袁世凯在湖北吃鳖,看好戏的各地督抚掉一地的眼珠子,李想就觉得自己特有成就感。
    曾高随便的聊着眼前的局势,说道:“各省独立响应的潮流掀起万仗高,这还要拜黎元洪所赐。”
    “这关他什么事?”宋缺语气不善。黎元洪在武昌起义当晚寸功未力,还亲手杀死报信的革命军战士,最后竟然当上湖北都督。许多参加当晚起义的老革命,对他有意见的不少。李想立刻武昌时,能拉走一批非天下会的革命骨干,也是拜黎元洪所赐。
    曾高绝不会因为对黎元洪不爽,便看轻了黎元洪的价值。他悠然自得的吐着烟圈说道:“黎元洪本是清廷在湖北的一员大将,他能摇身一变成为革命开国功臣。有这个榜样在,各地的清军将领和督抚看到革命事业红红火火,会作如何想?”
    “自然是有样学样,满清灭亡指日可待。”赵又诚神情激动的一拍桌子,烟头调到自己的裤裆,赶紧站起来抖掉。看着还有一大截,觉得挺可惜的,又捡了起来继续抽。以赵又诚原来公子哥的习气,掉的东西是死都不会捡起来吃。但是香烟不一样,现在在军中的供应非常紧俏,汉口的新华财团的卷烟厂还在建设当中,烟草都是从南洋进口,最近发生的一当子事,使得军队这个抽烟大户,供不应求。现在要痛快的抽一回烟,就得到李想这里蹭。
    “不管各省闹得多凶,袁世凯都不会多看一眼,他只会盯着湖北,因为这里首义之地,全国革命的中心。全国各地起义的革命军,也不会来帮我们一把,因为我们的对手是穷凶极恶的北洋军。清廷灭亡是指日可待,即使我们不把他给灭了,袁世凯也会把他给灭了。但是我们的局势也危险的很,不比清廷好到哪去。”李想点着桌面,敲得咚咚响。
    必须把话说得严重一点,他们太乐观了。李想是知道历史的,虽然不是非常详细。袁世凯可是摁着湖北革命军一顿胖揍,镇得全国革命党人心寒,起不了跟袁世凯对抗的念头。
    在座的对于权力者心思的把握,除了李想之外,就要数曾高了。没别的途径,家传渊源而已。他知道李想担心,绝不是无的放矢。
    曾高眼神缥缈的没有焦距,全力开动大脑思考,半响说道:“外省响应起义的革命军不能直接帮助我们,但是也会间接的帮助我们。像江起义,便断了北洋水师的后路和补给。”
    曾高说得对,这便是对大局的利用。其实现在李想的实力,只适合在夹缝中生存,可是他偏偏被推在风口浪尖。这是一种历史的责任,知道了历史,还如何去躲避。
    “不知道阎锡山在山西搞出什么名堂没有?他一直跟在张彪身边,深得他的信任。但是武昌起义之后,与张彪打好几仗,却没有看到一点踪影。跑回山西老家,是肯定的。”曾高说道间接帮助,李想便想起山西的重要性。山西俯看燕京,还掐着京汉铁路的脖子,就等于掐着北洋军的脖子。山西要是独立,袁世凯保证睡不着觉。
    阎锡山在湖北时极受张彪的重用,李想与之公事,也见过几面。李想是非常想去攀个交情,但是他还没有这个资格。此时的阎锡山是个标准的青年才俊,当然,比起汪精卫是差一点。要不阎锡山凭什么顶同盟会的身份,还受张彪的青睐?
    阎锡山这个曾高也非常有印象,是同盟会的一员虎将,一个精明干练的年轻人。继承了山西人的优良传统,精明到了抠门的境界。
    曾高略一思索,总参的情报部没有山西的新动向,但是北方还是有动静。“阎锡山还没有信,不过清廷自己麻烦事又起。”
    “什么事?”李想眉头一挑,问道。
    “滦州兵谏。”曾高轻笑道,接着又把详细情况略加说明,“第二十镇统制张绍曾、突然联合第三镇协统卢永祥、第二混成协协统蓝天蔚、第三十协协统伍祥侦、第四十协统领潘矩楹等提出最后通牒十二条,要求在年内召开国会,由国会起草宪法,选举责任内阁,并规定皇族不得充当国务大臣。”
    李想眉头纠结起来,想不起历史还有这等事,只怪自己历史学的太烂,也怪历史教科书编得太简。
    此事发生在京畿,清廷的老朽还不吓得尿裤子,急得找罗绳上吊。袁世凯也不要打湖北了,回去保护京畿要紧。他也不用伤脑细胞与袁世凯去死掐,但是不对,李想一拍脑子。历史明明是冯国璋在阳夏大杀特杀,杀出一个男爵。老冯凭着湖北革命军血染得顶子,做了一回末世爵爷。要不,那来得阳夏保卫战。
    李想非常不解,一直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