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理想年代-第68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些战争扩充体系,我们是否已经完善?战争扩充体系与北洋有多大的差距?”
    李想说道激动处,掏出一根点燃,巴即巴即的抽了两口,继续道:“我们要全面的考虑,准备与进行战争的政治,经济,军事条件,实事求是的估计敌人的能力和行动,并动员一切力量去战胜敌人,才能正确的领导军队,战时军队的领导体制,应力求使领导的形势和方法最大限度的适应战争的性质,力求在政治,经济,军事方面达成统一,并符合精干,高效原则。”
    李想嘴里冒着烟,拍拍曾高的肩膀,“我们在湖北大展拳脚的时候,北洋军为什么按兵不动,还不就是袁世凯的政治阴谋。我要是不知道袁世凯的政治意图,我不敢这样嚣张,肯定还龟缩在汉口,防备着北洋军的突袭。”
    曾高点点头,他一直不明白,李想怎么就把袁世凯心思掐这么准。听李想说起来简单,可这人的心思是最难测度的变数。当初武昌的黎元洪等人便是惧怕北洋军的南下,没想到清军无能的如此彻底,北洋军也配合着袁世凯演了一场大戏,才便宜胆大包天的李想,使他能大肆进取,扩张实力。
    到此刻袁世凯的野心已经凸显无疑,正虎视眈眈着眼前的肥鹿,任谁他想趁乱问鼎的心思。经过李想的提醒,曾高的心思活络起来。袁世凯确实有一举荡平湖北的实力,可是他绝对不会这样干。在战略构想当中,敌人的态势,因为袁世凯的野心而现出破绽,不再如数据上所显示的可怕。
    曾高连连点头,“政治是个好东西,袁世凯的不臣之心值得好好利用。”
    李想想到水仙刚刚递给他的情报,拉过一把椅子坐下,翘起二郎腿,夹着烟手指轻叩这桌面的地图,“英国驻北京公使朱尔典是袁世凯的老朋友。我们截获他在袁世凯前往信阳途中时报告英国政府电报,上面说:袁此行形式上虽系军务,其实乃调和此事。以彼之声望,或能设一通融之法以拯朝廷而令乱民之要求满意。此次革命蔓延如是之广,如仍欲以武力镇压,袁之识见,或知其不能有大效。且欲选一调和汉人者,除袁外,无更相宜而又为人信从者。
    ”
    “情报部有消息说,袁世凯已经派刘承恩接触过黎元洪,当时在场的还有黄兴和宋教仁,孙武。刘承恩自己没去,去的是他的手下密探王洪胜。现在革命风头正劲,黎元洪是连面都不想见的,还是黄兴说要看王洪胜会说什么,黎元洪答应见面。最后武昌军政府没有答应议和,刘承恩什么也没有谈成。”一个参谋说道。
    从而也证实,袁世凯是带着和谈之心来的。只是这颗和谈之心有几分真?
    曾高摇头道:“不可掉以轻心!革命风潮正盛,要是现在和谈,肯定对袁世凯不利,这也不符合袁世凯现在的野心。袁世凯派刘承恩到武汉,也只是投石问路而已。无论黎元洪的答复是什么,其实他都不在乎。他一定要湖北掀起一场大战,以夺革命之气。袁世凯自然不会对我们赶尽杀绝,只会逼着我们革命党人签下城下之盟,这才是对他最有利的。袁世凯不止要逼迫我们,还有逼迫清廷。袁世凯会留我们一口气,好去替他逼迫清廷。只有两边逼迫,才能达到他的政治目的,达到他勃勃野心。”
    “我们绝不能让他如愿以偿,怎么会有这么卑鄙无耻下流的人。”有人已经拍着桌子叫起来,这些年轻人一时还无法接受如此黑暗的政治。他们不像在曾高,从小接触的就是脸皮又厚又黑的官场人物。个个都不愤的叫嚣着,“我们夺取武胜关,即使流再多的血也不怕,使袁世凯进不了湖北,一定要粉碎袁世凯的野心。”
    李想一声苦笑,把烟头丢出门外,“武胜关据点工事完备,储备有大量的军备物质,再经过冯国璋的加强防御,背靠着信阳,北洋援军可以源源不断,比一座雄城还要难下。只怕血流干了,也取不下武胜关。”
    曾高眼前一亮,道:“大帅不准备进攻武胜关,是想打一场战略防御。”
    “敌强我弱,还占据战略要地。我除了战略防御外,亦无他法。湖北是我们的主场,发挥好了,便可以空间换时间,以持久作战,消耗敌军。”李想说到这里,忍不住一声叹息,“想要粉碎袁世凯的野心,我们还没有这个实力。只有利用袁世凯的野心,尽量的保存革命的火种。”





96鹿正肥十七


    门外是的淡淡的夜色,兵马调动的声音隐隐约约的传进来。秋风带着丝丝寒气从门口吹进来,烛光摇摆不定,照在李想的脸上忽明忽暗。
    “孙子曰:进而不可御者,冲其虚也。”李想看着门外深邃的夜空说着,漆黑的瞳孔亦如夜空一样深邃。“亮足了我们的实力,也硬碰不过袁世凯,你们就按战略防御的构想制定作战计划。”
    曾高即在地图上商议围绕武胜关防御圈的兵力配置,又开始拿着铅笔在地图上圈圈点点。李想也就在边上看着,有时帮着掌灯,具体的活计他半懂不懂,正好趁此机会好好学习一下。
    战争的主体是军队,作战任务必须依靠军队来完成。因而在战役和战斗中,投入现实作战目标和所需的兵力,是军事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兵力投入,即依据敌我双方的态势及各次战役的目的,以及作战的外部条件,如天时,地利,人和,来确立投入兵力的形势和方法。
    曾高突然抬头看向李想,问道:“汉口的兵力,也要投入此次战斗吗?”
    李想眉尖轻佻,汉口两个字,他现在听到便烦。老子拼死拼活,手下多少人流血牺牲成就的革命硕果,眼看着别人伸手来摘桃,李想恨牙痒痒。当初他渡江革命,多少人冷眼旁观,对他不闻不问。渡江前,文昌门外搞得喧闹震天,武昌城连一个来送行的人都没有。渡江之后,不知道多少人等着看他的笑话,不知多少人等着看他兵败如山倒。汉口连番大战,武昌没有出过一兵一卒过江帮忙。
    如今武昌红楼里坐的人,又有几个人是为武昌起义,流过一滴血,流过一滴汗?又有几个人,是真心的为革命出谋划策?战场上没有出过多少力,抢起革命果实来,一个个生猛如虎,心狠手辣。
    如今李想还在为革命事业与敌奋战,脑袋差点都被子弹穿洞,刚刚和轮回穿越擦肩而过。北洋军经过袁世凯的整合,对湖北虎视眈眈,正贪婪的盯着着只肥鹿。李想正惮尽竭虑的与袁世凯周旋,武昌方面不肯帮忙也就算了,却在后面给他使跘子,想要谋夺汉口。
    李想真恨不得不管袁世凯了,回头便狠狠咬他们一口。却也知道这个念头只能在心里想想,如果放任北洋军长趋南下,那就是放弃先前不顾一切的努力结果,放弃刚刚光复的湖北大片疆域。历史又将回到远点,战场又要回到阳夏。历史教科书上关于阳夏之战的表叙只有只言片语,却是字字带血,李想怎么能装作不知道这段历史?
    李想被曾高一问,越想越气,不安的来回度步。现在是顾不上汉口了,但也不会傻傻的给别人腾地方,就要留下一些人恶心他们。他骂骂咧咧的道:“别人要来汉口,我现在是没功夫去组织,但是我们也不能老老实实的给别人腾地方。让冯小戥他们给我赖着屁股不走,等我回去。”
    曾高哭笑不得,李想也是气得不轻,只好耍起无赖。冯小戥即使赖着屁股不走,宋教仁完全可以拉起同盟会这面大旗另起炉灶。须知冯小戥背后如果没有军队的支持,汉口士绅还不轻易的倒像宋教仁,所以曾高才问汉口的军队是否要参加此次作战。李想说赖着屁股不走,完全就是一时的气话。
    “冯小戥不动,李西屏便也不能动。”曾高道,他看着眼前情绪焦躁,走来去的李想,一声暗叹。这场辛亥年自武昌起义开始的战事,打到现在,就只看到李想一个人的身影。如今某些人坐享其成还不够,找到一些由头,便想把他往死里整。只有留下李西屏,还可以在汉口有所作为。
    说到兵力布置,李想脑袋突然清醒过来。“不,李西屏不能留在汉口,留下一个团在汉口驻守即可,就汉口给他们添恶心。我不好过,他们也别想快活。”
    李想说着又坐回椅子,李西屏的去向他早有安排。“李西屏去黄州府,那里是他的老家。段祺瑞 第 110 章 中众多威力强大的攻击武器,防御一方的城池变得与纸糊的一般脆弱,没有古代防御战中的优势,更容易收到重创。而且防御,就是绵垣的战线,战线长了,便不可避免时刻存在薄弱之点。
    曾高一脸凝重,死死盯着几个参谋还在作图的地图,道:“如此,一旦正面防线被突破,不及增援据阻之时,极有可能引起整个战线的崩溃。”
    几个参谋也停下手中作业,意识到不妥。图做到这个地步,便看出情况的严重。他们的作战计划完全是军事学院的教导,规规矩矩的做的战略防御,也不知道问题出在什么地方。
    李想看了一眼地图,便明白问题所在,完全便是德国佬的那一套。如果革命军的新兵有德国战略部队的素质,绝对可以与北洋军打一场阵地战。新兵没有这个素质,根本不可能在阵地战上硬碰训练有素的北洋军。
    李想笑道:“不能以阵地战为主,应以纵深梯次配置,实施机动战役。或者干脆利用我们熟悉山地,在运动战中消耗敌人。在运动战斗中,还可以起到培养新军的战斗力,整训部队的作用。”
    李想这样的打法这些留洋的精英在战术教典上还真没有看过,惊讶的看着李想。
    李想心中忍不住得意的继续说道:“在防守的时候,也不能一味的防守,还可以集中我们的精锐,发动有限的攻势和反击,以牵制和消耗敌人。在正面牵制敌人主力的同时,组织部队迂回机动,实施内外线作战,并辅以有力的战役反攻和局部进攻。不要忘了,湖北是我们的主场。”
    这不就是对方吃了我一个车,我吃对方一个卒。虽然两方都失去一个子,但是自己还是吃了大亏。几个参谋只是想着,李想这样的战术,对大局依旧没有多大的影响。
    曾高皱眉思索片刻,道:“可是北洋军的实力比我们强大太多,正面战场,他的主攻方向还是守不住。”
    李想似乎早知道他由此一问,他还是太在乎一城一地的得失,从而禁锢了他的作战思路。他轻笑一声,更是得意。“一线阵地的固受是重要的,必须的,但并不是唯一的,不可变的。适时的退却,不仅是对防御作战的有效补充形式,而且是敌我力量悬殊,保存实力的积极措施。”
    李想说到口干舌燥,也不管多少人等着他把话说完,自己先去倒了一杯凉茶润喉再说。“你也说了,一旦正面防线被突破,不及增援据阻之时,极有可能引起整个战线的崩溃。所以,当退之时不退,实为不智。如退守失时,则贻误战机。”
    “一退,岂不战线崩溃。”一个参谋忍不住插嘴问道。
    李想笑道:“所以说,有御无备,防守无为。战略防御以守为要,只要按照预期战役计划,及发展进程,预先做好逐次抵御的各项准备,这是梯次防御的极致表现,一城一地的得失将变得不再重要。而且随着战线的拉长,敌人的弱点也被放大。这便是战略防御。”
    曾高等人忍不住鼓掌,李想的战略总是能给人以奇迹。李想战略防御便是以柔克刚的太极拳,袁世凯的北洋军重拳击出,将全打在毫无受力的棉花上。





97先声一


    清晨,广阔的长江水面弥漫朦胧的白雾。一艘渡轮冲破江面的白雾,激荡得白雾朝两边滚滚排开,最后停靠在四官殿码头。
    黄兴,宋教仁等人步下甲板,登上四官殿码头。他们身后一轮红日升起,万丈光芒刺透白茫茫的浓雾,仿佛整个世界都为光明所占据。
    四官殿码头船头挤船头,码头工人如蚂蚁搬家,扛着大包小包,抬着大箱小箱,来来去去。繁忙的景象一点也没有因为洋人封锁长江入海口,而造成的萧条。
    李想暴力收复汉口洋人租界,却没有看出因此造成的后遗症。宋教仁再看码头停靠的船只,几乎一半货轮是挂着洋人旗帜。这些洋商依旧在汉口大做生意,似乎汉口没有发生过拍外事件,这使宋教仁越发的不解。
    宋教仁心里奇怪的同时,已经看着一群人正朝他们走来,个个现场气宇非凡,一看便知都是场面人物。宋教仁和黄兴也不敢怠慢,赶紧迎上前去。
    一群狗仔记者从码头工人之间涌上来,抓着他们两人猛拍。狂闪聚光灯下,使得黄兴和宋教仁出现短暂的不知所措。毕竟作为这样的台面人物,他们还是 第 111 章 团在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