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理想年代-第71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心,剩下黎元洪许多麻烦。
    孙武的视线不断落在几个最支持黄兴的人身上,片刻后乃示意大家安静,然后不紧不慢地说:“今天这次会议,是在武胜关失陷的情况下召开的。武胜关乃湖北门户,对湖北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在这次会议上,我们要请大家讨论如何把今后的仗打下去的事。先请黄先生讲一下汉口的情况。”
    会场是一片热烈的掌声,有的士兵是第一次看到这个久负盛名的革命人物的风采,使劲地鼓掌。黄兴要来武汉的消息,早就传遍,这次过江匆忙,好多士兵和革命党人还没有见过他的面。传说中那个桀骜不驯的李大帅,竟然就因为黄兴的到来而退出了汉口。
    黄兴脸上有笑意,却没有得意。多年的革命生涯,使他的气度更加的内敛。他还是穿那一件黄呢大衣,威武高大的身体向大家深一鞠躬,然后开始讲话:“我们把汉口的形势看得太悲观,也不能把汉口的形势看得太乐观。租界是被我们收回了,洋人的军舰是被我们击沉。为此,汉口革命军也付出了惨痛的代价,仁济医院,中西医院还躺满了重伤的患者,这些患者有可能就终生残废,轻伤的更是不计其数。汉口革命军历经数次大战,每战必亮白刃,每战必杀敌片甲不留。汉口革命军士多为舍生忘死,不唯强敌之猛士。以命酬国,以身殉志,此乃我革命军之精神耳。”
    一片热烈的掌声响起。
    掌声慢慢落下,黄兴满意的点点头,才继续道:“洋人不会就这么罢休,但是我们也不能迫于洋人的压力,便把李想等革命功臣交于洋人处置。这无益与满清朝庭的卖国行径。”黄兴此意,就是先前对黎元洪提议的否定。无论如何,黎元洪和宋教仁出于什么样的政治目的考虑,他都不会容许卖了李想,这无益与卖国的行径,同盟会承担不起。他继续道,“只要中国人民团结一心,全国革命力量凝聚成一股绳,一定可以推翻满清政府,措败洋人*,霸权主义。”
    又是一片热烈的掌声,叫好欢呼此起彼伏。
    “去了一趟汉口,也学会了李想喊口号的把戏。”孙武在心中嘀咕,现在该他讲话了,黄兴退下,他上前,“克强兄的分析,非常客观。现在武胜关落入北洋军手里,湖北防务吃紧,各路大军即将开赴前线。其中以李想一路军容最盛,为革命建功亦最多,本应该任命他为前线总司令官,但是他还太年轻,革命资历又太浅,各路军统不服他统帅的多,容易造成指挥混乱,急需要一位资历和能力齐全的统帅,统领各路大军。克强兄是革命领袖,还是革命党人中军事大家,实在是最适合这个职位不过了。我建议,由黎都督委黄克强为前线总司令。以他的威望和军事才干,一定能打败冯国璋,击退北洋军。”
    黎元洪得意笑了,本是要吴兆麟提出这个意见,后来考虑孙武更适合,而且现在看来孙武干得却是比吴兆麟要好。
    “好!”胡瑞霖一般议员齐声赞成,汤化龙自然也跟他们通过气。胡瑞霖进一步拍个无声无息的马屁,“黄先生一代名将,黎都督老成主帅,黎,黄携手,再加上可用之士气,北洋军虽强,也可抵档得住。”
    士兵们有的赞成,有的不置可否。
    蒋翊武冷眼看着孙武,他们意图太明显不过,他大声说道,“黄先生是海内属目的革命巨魁,孙文先生的亲密战友。他和宋教仁先生来鄂,是受我们革命党人之请来鄂主持大计,推动全国革命的。汉阳战场,可另挥人选。现在应该推他做两湖大都督,统筹全局。”
    黄中垲说:“两湖大都督一职,关系到湖南方面,此事可从缓。”
    蒋翊武寸步不让:“湖南焦达锋,对黄先生十分拥护,只须一纸电文,就可得到承认!”
    孙武见蒋翊武还被蒙在鼓里,心头不免好笑:“湖南都督,已经易人,现在是谭延凯了!”
    与会者一阵惊愕,纷纷询问易人究竟。这个历史上八日都督,因为李想的穿越,变成了日都督。如此快速的变化,知道的人还是寥寥无几。如果当初李想以一个中下级军官,霸占着武昌,很有可能成为焦达峰,陈作新第二。
    孙武已知焦达锋,阵作新为叛军所杀,叛军拥议长谭延凯就任都督。但他故意不说这后一层,只说:“易督之因,还不清楚,但谭都督已来电通知易人之事。故两湖大都督的事,刚才议长的话不无道理,还是暂时从缓的好。”
    会场上一阵混乱。宋教仁一直没有开腔,多年的历练,他变得更加成熟和老练了。他已经看出,催促黄兴的过江作战,是黎,孙安排好了的圈套。黄兴对武汉革命寸功未建,硬要他居于黎元洪之上,按照他平日厚道的秉姓,他肯定不干。现在孙武又极力把他推上前线总司令的位置,就是为了把革命党人置于黎元洪一派旧式军人之下,以达到他拥黎以自重的目的。现在,孙武的算盘已经顺理成章,硬要在今天的会上解决领导权的问题,必然引起军政府内部颇大的争议,于大局不利,黄兴也不会干。怎么办呢?
    此时今天早上从上海来的李书诚开口,“我是从北京绕道到上海之后再来武汉的。现在北方的形势,大有可为。绶卿在石家庄不久就要有所动作。”
    李书诚当年随吴禄贞在武汉军中呆过一段时间,好多人都还认识他。吴禄贞还有个称号,楚汉三杰之一。黄兴,吴禄贞,孙武,走到今天,革命还没有成功,却已经各有心思。当年三人在岳阳楼指点江山,畅谈革命。今日,有还有几人记得当日的光景。
    李书诚继续说:“那时我正在他处,为他筹划一些事。但刚有头绪时,载涛突然调我进京,令我和黄郛赴南方执行任务。黄郛也是革命同志。我们到了上海,他便找到陈其美,现在他正在帮助他攻打上海,陈其美叫我来汉了解情况。现在各省形势很好,起义如雨后春笋一样。陈其美对我说,等上海攻下之后,就要进兵南京,那时候还要派人来请黄克强同志去主持大计呢!所以,武汉如能早定大计,建立革命中心,那武汉革命党人对于全国革命的贡献就更大了!”
    孙武和黎元洪都是一脸外露的凝重,黄兴在全国革命党人中的威望实在是不可抗拒的,想要借他东风的人多得事。现在还真不能把黄兴得罪,要是他负气一走了之,李想肯定是一个回马枪,到时候赖在汉口赶不走。到手的钱包又丢了。
    孙武的脑门都冒出细密的冷汗,这一着急,却急出一份急智,急道:“既如此说,那就在今天拥克强兄为湖北都督。两湖大都督的事,今后再派人去湖南慢慢商议。”
    黎元洪胖脸一哆嗦,脑子也是点专,立刻明白孙武的企图,也马上表示,“黎某早有退意,有克强在此,我甘当退让。”
    厚道的黄兴还真看不出他们是以退为进,到有些急了,“不行!不行!战争如此紧迫,黎都督怎么能退下来呢?还是以前线的战局为重,以大局为重。”
    黄中垲瞄了一眼脸色大变宋教仁,亦是符合,“黎都督投效革命,全**界震动很大。就说在我们武汉,各路带兵的军官,哪一个对黎都督不是很佩服的!黎都督一下来,这个仗就难打了!”
    黄兴满脸坚决的说:“不用说了!个人进退,我黄克强素不挂心。只要能为革命尽一份力,我愿马革裹尸沙场!我请求黎都督委我一职,只要能对战局有利就行。”
    孙武示意黎元洪赶紧答应,黎元洪却高深不语起来,他赶紧说:“这也好,开头都说好了,战时总司令!湖北防务各军,都归克强兄调谴,大家看怎么样?我孙武保证支持克强兄的军事。”
    咨议局士绅受过汤化龙的嘱托,纷纷建议,干脆明天搭上台子,仿当年韩信拜将故事,由黎都督给黄先生授旗授剑授印信。
    黄兴认为这样也未尝不可,于是默认下来,就这样决定明天在阅马场登台拜将。





101先声五


    出了满春茶园,冯小戥在人来车往的街上疾走,繁华阻不住他的脚步,他只想快点到刘园。身后跟着的两个随从同样一言不发的紧跟其后,脸色郁闷而混杂有隐忍的怒气。满春茶园的遭遇使他心中一阵郁闷,即使早就有了心里的准备,还是忍不下心中的不快。如一肚子的苦水,欲忍忍不住,欲吐吐不出。
    满春茶园的的人个个像是饿极了的狼,瞪着绿幽幽的眼睛盯着他,就像是盯着汉口这块肥肉,战场上没有看到他们如此凶狠的身影。辛亥年的革命才刚刚开始,更多的革命战士还在前线浴血奋战。更加惨烈的战争还没有开始,战士们的身后却起了端倪。前方的是敌人,身后的又是什么?
    “冯先生,请留步。”李紫云追出满春茶园,当街喊道。
    冯小戥顿住,回头一看,是李紫云还有刘歆生。这两人还算是有良心,满春茶园里总算还有两个同路人,虽然看起来也不怎么牢靠,可又有那个商人不投机。只是人在这种时候,一点点的温情都是感动。
    冯小戥也不免感动的苦笑道:“两位能出来送我,已经使我非常感激。满春茶园里个个向我冯某人的质问,你们也都看到了。你们还是不要再与我过从甚密的好,对你们今后在汉口行事不好。汉口是肯定要易主了,你们做任何选择,我想李帅都不会怪你们。那个汉口经济开发 第 115 章 团军。他只是个连金手指都毫无准备的意外穿越客,飞机、坦克、航母他一样都不会造,他起义前设置的地下军工实验室,连制造一架马克沁轻机枪,还有零件须要从海外进口。李想以原来湖北新军为骨干,凑起来的杂牌军去硬碰北洋军,连冯小戥都觉得自己是在大言不惭。李想能保存势力,能牵制住北洋军,不给北洋军四处造孽的机会,便要烧高香拜佛脚啦。除非有奇迹发生……
    局势道了这个地步,李紫云反而没有什么好计较的了。反正他最坏的结局也就是一夜再回到光复前,光复前还不是是一样的过日子。他反而安慰道:“也许真有奇迹也不可知,李帅一路走来,本就像一个奇迹。武昌起义当晚,当时听说连个起义的领导人也找不出,个个推让,还是他一肩主动担起,他带着三百人就去扑总督衙门和八镇司令部,最后牵出全城跟着起义。当时起义的人都是在瑞澄收缴革命党人花名册上有名的人,早存了赴死的决心,可能在场的人都没有奢望革命能够一举成功,可是翩翩奇迹就这样发生了。 第 115 章 人马,又冒冒失失的乘胜渡江攻击阳夏两镇。当时多少人只是等着看李帅的笑话,谁知道又是一场奇迹。在与洋人开战的前夜,也不知道多少人又在等着看李帅的笑话,可是又看到一场让他们失望的奇迹。现在不知道有多少人在看李帅的笑话,在看李帅怎么死无葬身之地。我却想,也许又是一场让他们跌爆一地眼球的奇迹。”
    李紫云心想,也许就是因为看到李想身后一连串的奇迹,才下定豪赌的决心。这奇迹的背后,仿佛是冥冥之中的气运使然。他在汉口新气象的所见所闻当中,使他明白,气运不是天授,是民心所向,是民心所想。李想一路的决定,反清,反帝,即是民心所向,也是民心所想,才成就他一路的奇迹。如今李想弃汉口而抗北洋,正是顺应民心。
    冯小戥苦中作乐的一笑,也不把李紫云的话当真。大街上这一聊,也算是互相交个底,回去后各自看着办。这边走边聊,已经走出了满春街。到街头,也就各自散了。
    秋天阳光阴不阴,阳不阳的,天气愈冷,冯小戥疾走时血脉活动,依旧感到手脚冰冷麻木,亦不知道撞到多少人。向刘歆生和李紫云的一番闲聊,总算消去不少郁闷。政治的黑暗真的能把理想染黑,一场本应该是最纯洁的革命,为何会发展成如此复杂的局面,但是李想依旧保持革命的纯洁。即使这样,他们只要一场纯粹的革命而已,却不可得。
    冯小戥就这样心情沉重的走到刘园,他平日早规划停当的革命理想,正面对着现实残酷的考验。亦有北洋大军压势,也有背后的暗潮汹涌。李想不知不觉之间,已经身处要命的凶险当中。
    李想在革命阵营,或者其他阵营当中,根基太潜的弱点,随着革命潮流的汹涌复杂显露无疑。湖南的焦达峰和陈作新的悲剧传到汉口,像是落在冯小戥头上的一道惊雷。他们和李想实在是太相似的一类人,他们起义前不是社会的名流,只是新军当中一个普通的下级军官。他们一夜之间握住这么大的权柄,而招之杀身之祸,才使得冯小戥更是担心李想会和他们步上同样的命运。而今天满春茶园的事情,完全有理由可以视为一个危险的信号,湖南政变更是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