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印度北方邦首府勒克瑙以北50公里的荒原之上忙碌着的印度雷达兵来说,他们的时间已经所剩无几了。面对中国空军的突然打击,印度军方此刻更多的反应并不是出离的愤怒,而是终于可以长舒一口气了。因为等待一场攻击,远比承受一场攻击的时间来得漫长,而又令人难熬的多,况且从目前的态势来看,中国空军所发起的这次攻击虽然在攻击手段之上有些出乎意料,但是规模和烈度却远远低于印度军方的预计。
“目前为止,中国空军的战斗机仅仅摧毁了喜马拉雅山的南麓—大吉岭一线的第222独立导弹团。其发射的24枚新型空射弹道导弹之中仅有10枚左右准确的击中了我方在第一线配属的指挥中心和军用机场。这样的损失并不致命。”在新德里的地下防核掩体之中,黎明时分便从自己的床上被惊醒的印度空军参谋长特亚吉上将此刻正心有余悸的向乔京德尔。贾斯万特。辛格上将汇报着在刚刚过去的10分钟之内,在中国空军的打击之下,印度一线空军和地面导弹部队的损失情况。
“看来中国人对于越过高原打击我们也是有心无力,在刚刚结束的第一阶段中,我们的防空预警和指挥系统依旧保持完好,二线机场和地面弹道导弹部队也没有遭到毁灭性打击。我们依旧有能力保护印度的天空。”虽然遭遇了攻击,但是特亚吉上将的脸上却依旧挂着灿烂的笑容,因为在同僚乔京德尔以核武器向北京方面进行威慑之后,中国向印度实行先发制人的核打击的噩梦便一直出现在每一个煎熬的晚上。现在这种危险似乎已经基本解除了,因为从种种迹象来看,中国遵循了不首先使用核武器的承诺,都打算以一场常规的空中突袭来瓦解印度的核打击能力。
不过中国人好象仍很忌惮印度在中印边境地区部署的国家导弹防御系统,到目前为止所有的攻击都仍是试探性的。中国空军的战机没有深入边境,而一直以来被印度方面视为高悬于头顶的达摩克利斯之剑的所谓青藏高原之上的中国导弹部队也没有全力发射,所有的行动都显得是那么不疼不痒。一切看来都是那么的四平八稳,毫无决战的气息。
“显然这是中国人在试探我们的底线,他们的攻击刚刚才开始,北京是在看我们有没有料首先向他们发射核武器,那么好吧!我就让他们知道印度压抑已久的愤怒吧!我现在命令印度334、335、545、555四个独立导弹团进入核反击程序,按预定计划向中国和巴基斯坦境内的目标实施核打击。二线所有仍能作战的机场出动所有携带核航弹的战机……”显然乔京德尔不会接受这种温水煮青蛙的结果,中国显然是想以这样的行动来麻痹自己,如果不立刻予以猛烈反击的话,那么印度的核打击力量很可能会一点一点被中国人吃个干净。
“您不能下达这样的命令,这将意味着世界的末日。”面对着已经陷入了疯狂之中的同僚,特亚吉上将鼓足了十万分的勇气努力想要去阻止这一切的发生。“如果这个世界再无印度这个国家和民族容身之所的话,那么我们还要保全这个世界干什么?”乔京德尔以最为凶悍的目光注视着这个印度空军胆怯的指挥官,或许在特亚吉上将和很多印度人眼中,他们可以甘愿成为一个二流国家的公民,只为了自己原本的生活不被打扰和破坏,但是在乔京德尔的心目之中,如果印度不能在21实际成功崛起,那么他将要求整个世界一起沦丧。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乔京德尔并没有猜错,中国军方对印度核武库的打击的确才刚刚开始,但是他的疯狂并不能真正的挽救印度的命运,因为在接下来的几分钟之内,他的命令将无法准确的传达到他所寄予厚望的每一支部队的手中。当同时面对着中国、巴基斯坦、美国和英国这四个对手时,看似强大的印度实际上并不堪一击。
“中国人的空射弹道导弹技术显然还没有完全成熟,第一波发射之中竟会有如此之内的‘哑弹’。”在印度北方邦首府勒克瑙以北50公里的荒原之上,数十名印度空军的雷达兵正操控着新德里斥巨资从以色列购买的的“绿松”陆基预警雷达系统,监控着印度北方的天空。作为印度国家导弹防御系统的核心部分,全部由以色列研制的两套“绿松”陆基预警雷达和3架高性能的“费尔康”空中预警机无疑是印度北部和西部地区众多防空导弹最关键的双眼,所有来自中国的战机和导弹都将首先被他们发现、锁定并最终摧毁。
以色列可以说是世界最恐惧导弹袭击,同时却也是最易遭遇导弹袭击的国家了。在其漫长的武装建国史中,大卫王的后代们几乎把自己的四邻都得罪了个遍。虽然在一次次的较量之中,以色列人以自己的勇敢和无畏将始终离心离德的阿拉伯人推向了失败,但是随着军事科技的进步,以色列却不得不面对新的威胁。虽然一心想学自己的老乡—萨拉丁光复圣地、整合中东的萨达姆政权已经倒台,但以色列周边伊斯兰国家所拥有的大规模杀伤性武器无论数量还是质量都有很大提高。叙利亚、埃及、伊朗等国家的中远程弹道导弹发展令人瞩目,从1998年以来,这些国家已经相继进行了6种新型导弹试验,伊朗甚至还在研制洲际导弹。作为应对措施,以色列早在15年前就开始构建自己的导弹防御网络,并已初具规模。
公元72年,犹太起义者在圣地马萨达修筑三道城墙,以抵抗强大的罗马军团。1900多年后的今天,犹太人又开始修筑三道“无形的墙”,对抗来自天空的威胁。根据以色列的国家导弹防御方案,即运用多种拦截导弹、激光武器、天基卫星、陆基超地平线雷达等组成三层防御网:最外层防御网将拦截来自伊朗以及其他不接壤的潜在敌国发射的空中目标,这些目标大多是射程超过1000公里的弹道导弹;中层防护网将拦截来自叙利亚和黎巴嫩真主党发射的近程导弹和自杀用途的无人飞机;最内层防御网则用于拦截真主党使用的短程喀秋莎火箭以及哈马斯使用的土制卡桑火箭。可以说在众多威胁之下诞生的以色列国家导弹防御系统是目前世界上最为完备,也是最具实战意义的。这一系列的成果,自然引得一心想在与中国和巴基斯坦的核博弈中占居上风的印度人眼红不已。
印度发展反导系统也决不是一时心血来潮。自上世纪90年代以来,受海湾战争中美国人“爱国者”导弹大出风头的震动,加上老对手—巴基斯坦和中国弹道导弹技术的不断发展,印度不得不萌发了建立反导系统的念头。1996年8月,印度国防部在其公布的年度国防报告中就指出,印度有必要推行导弹防御战略,将初级防空网提升为具有一定反导能力的防空系统。此后,在已有40多个前苏联生产的“萨姆”地空导弹营的基础上,印度开始陆续从俄罗斯购买和租借了S—300和“安泰”2500型防空反导系统,从以色列购买了“巴拉克”防空导弹,并加快了对国产“三叉戟”和“蓝天”防空系统的研究。
近年来,在共同战略利益推动下,以色列迅速成为继俄罗斯之后,印度的第二大武器供应国,每年军火贸易额平均高达10亿美元。仅2003年,印度就向以色列购买了27亿美元的军事产品。从发展趋势看,以色列可能在2008年取代俄罗斯,成为印度第一大武器供应国。而印…东(盟)战争的准备,更令精明的犹太人在印度身上大捞了一票。针对印度急切想要打造自身天盾的心理,以色列开始大肆向新德里推销自己的“箭”式系列反导导弹。不过当傻呵呵的印度人正的打算掏钱购买之时,以色列却立即与美国演起了双簧。由于从1991年以色列开始研发“箭”式导弹防御系统算起,美国先后为该项目投资了数十亿美元,因此印度能否从以色列买到“箭”式,要看美国政府的态度。而当面对着美国方便一再阻挠,印度不得不知难而退之时,以色列人又表示可以邀请印度投资,共同研发“箭”式系统的改进型号以逼开美国的技术壁垒,为印度未来建立以“箭2”反导系统为核心、S—300和“蓝天”系统为补充、覆盖印度全国的导弹防御网提供了可行性。总之经过了近五年的折腾,印度在以色列方面投入了数十亿美元,最终却仍只得到了这两套“绿松”陆基预警雷达,号称世界最为先进的“箭”式反导导弹却迟迟不能落户在南亚次大陆之上。印度只能以“绿松”陆基预警雷达为核心,指挥并不匹配的俄制防空导弹群。
不过即便如此,在印度看来也已经可以是算是满足了。毕竟以色列声称已经对“绿松”预警雷达进行了全面的改进,使得雷达可以跟踪中程弹道导弹,它的最大发现距离达500公里,可以跟踪速度超过每秒3000米的目标。可同时处理几十个目标,具有较强的抗干扰能力,并能引导导弹优先攻击其中14个最具威胁的目标。拥有了这2套“绿松”预警雷达,尽管印度规划之中双层陆基导弹防御系统中的以“箭…2”反导导弹系统为主建设的拦截3万米高度以上或大气层以外的弹道导弹—“区域防御系统”目前无法到位,但是拦截飞行高度在3万米以下的战术弹道导弹的“点防御系统”也可以算是功德圆满了。
在中国空军的第一轮攻击之中,机动部署在中印边境的两套“绿松”陆基预警雷达便准确的发现并锁定了中国空军以轰…6X型轰炸机为平台发射的24枚“开拓者”型空射运载火箭,并及时的通知了各防空部队,不过这些导弹之中的绝不多数不等印度防空部队进行拦截,便在越过了喜马拉雅山脉之后在空中解体,仅有10枚左右准确的击中了目标。而这10枚导弹的目标大多均为印度一线机场,在如此短的距离内印度防空部队也难以作出多次拦截。
“就当是热身运动吧!”但就在众多印度雷达和防空部队的士兵们一边嘲笑着中国人拙劣的导弹技术,一边摩拳擦掌准备下一轮较量中大展身手之际,他们并不知道一张他们无法察觉的毁灭之网正在他们的头顶张开,中国空军所发射的“开拓者”型空射运载火箭并非是由于技术故障而自动解体,而是在下降到指定高度之后,打开了自身的运载舱,释放出所携带的夺目蜂群。
无独有偶,这种针对印度防空雷达网络进行攻击的小型无人攻击机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同样出自于苦战建国的犹太人之手。哈比(Harpy
)这个单词在绝大多数人的眼中都是无比的陌生,很少有人知道它是古希腊神话之中鹰身女妖之名,他们长着妇人的头和身体,长长的头发,鸟的翅膀和青铜的鸟爪。是风之精灵,冥王哈德斯的传令者,负责把死者的灵魂送往冥界。而远离了愚昧的神话时代之后的千年,以色列人重新起用了这个单词用来命名自己所设计的反辐射无人机。
谈到无人机很多人都会第一时间想到强大的空中霸主—美国空军的无人机家族。但是实际上美国的无人机技术在全世界范围内并不能算是真正的首屈一指。至少在古老的欧洲德国人在无人机技术和战术运用领域都走在了美国人的前面。早在20世纪70年代末,西德军方便向美提出了联合研制一项名为“蝗虫”(Locust)武器计划,旨在研制一种体积小、造价低的无人机,用于压制敌方防空武器。但是美国军方当时对这项计划并没有太大的兴趣,由此西德政府不得不在1981年因资金不足暂时中止了研制计划。
时隔六年后,西德国防部决定在“蝗虫”项目的原有基础上,采用国际合作来解决经费短缺的问题,以便尽早生产出一种可以执行反雷达、反坦克、反直升机或侦察目标定位等各种战场任务的模块式无人机。很快,这种独具特色、用途广泛、价廉物美的设计方案引起了以色列军方的极大关注,并力促以色列飞机工业公司(IAI)参与研制和生产。最终这项计划在德国和以色列都结出了硕果,德国人拥有了世界上最为先进的无人攻击机—泰帆,而以色列人则获得了“哈比”反辐射无人机。
1997年巴黎航展上,“哈比”首次公开展出,其独特的作战使用方式引起一些国家的极大兴趣。2000年,韩国花费5200万美元引进100架“哈比”,不久印度和土耳其也先后采购了一定数量的“哈比”反辐射无人机。与目前广泛用于侦察、通信的无人机不同,“哈比”集无人机、导弹和机器人技术为一体,是一种利用敌方雷达辐射的电磁波信号,搜索、跟踪并摧毁地面雷达的自主武器系统。而最终令“哈比”反辐射无人机最终进入中国人视线,却是2004年12月的一次外交风波。当时美国国防部副部长指责以色列故意隐瞒卖给中国“哈比”无人机的真相,而且在中方将该机运回以色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