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中国血-第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家,显然已经不存在了,等待她的是一片废墟。院子中,她看到的是一片血泊,父亲、母亲搂抱在一起,母亲已经死了,僵硬地躺在父亲的怀里。父亲的一双腿被炸断了,但他仍大睁着双眼,仿佛在坚持着看王明最后一眼。父亲一只毫无血色的手颤抖着抓住了王明冰凉的双手,父亲最后冲她说:“缅甸……呆不下去……了,回家……你回家……”

父亲说完这句话,便闭上了双眼,父亲那只手一直向北方指着。王玥知道父亲说的家意味着什么,父亲在缅甸生活了二十多年,并没有把缅甸当成家,父亲做梦都在想着滇池之畔的家乡。父亲用最后一丝气力顽强地把手指向北方,仿佛他的灵魂已顺着手指回到了中国的故乡。

父亲、母亲在这场劫难中离开了这个世界,缅甸再也没有亲人了。早在日本飞机轰炸仰光前,已经有大批华侨举家跨过畹町桥回到了祖国,每天都有成批的华侨涌出仰光城,走向了逃难的征程。

王玥也走上了归国的征程,中国在她的印像中很模糊,在父亲的描述中,自己的国家有很大的一片土地,那里有乡村、城镇、工厂、学校……终于,她跨过了畹町桥,越过了怒江,终于回到了梦魂牵绕的祖国。后来她辗转来到了昆明,昆明已经有很多华侨在那里聚集了,云南王龙云在昆明成立了一个难民接收站,专门为从缅甸回来的华侨设立的。一路艰辛

使许多华侨病倒了,王玥义务肩负起照料病人的任务。最后这批归国华侨都得到了安置,王玥来到了一家医院当上了护士。

也就在这时,中国远征军组建工作开始了,远征军不缺少打仗的将士,缺少的则是翻译和医护人员。王玥的条件正在应征之列,她和医院的许多姐妹都报了名,最后她人选了。王朝从内心是很希望参加中国远征军的,父母死在了日本人的炮火下,她要替父母报仇。另外,他们这样的华侨在缅甸受够了外国人的欺侮,先是英国人的盘剥,现在又来了日本人。她多么希望作为中国远征军的一员,打回缅甸去,为父母报仇雪恨,为中国人争气。

出国前,她被分到高吉龙这个营。分到这个营的还有几名医护人员。

出国那一刻,远征军浩浩荡荡,十万大军车水马龙,雄赳赳跨出了国门。然而,迎来的不是胜利的欢欣,而是一连串失利的痛苦。先是同古保卫战失利,接着又丢了仁安羌,最后棠吉也不保,慌乱之中,远征军逃进了缅北丛林,这简直是条死亡之路。

王玥的心在流血,她知道中国将士的心都在流血。

部队接到撤往印度的命令,王玥的心便死了。她不是军事家,不知道撤到印度会好在哪里,她知道自己是个中国人,从感情上讲,她不希望去印度,她希望能够撤回国内,以图东山再起。她不知道,他们这支部队也都不知道回国的路早已被日本人堵死了,日本人等待着中国军队钻进他们的伏击圈。他们更不知道,这支东北军部队被他们的顶头上司像甩包袱一样地甩了。

那场阻击战一连打了几天几夜,几百人的一个加强营只剩下几十人,他们被数倍于自己的日本人包围了。阻击战中,王玥充当了一名护士角色,她帮助抢救伤员,那是一群多么勇敢的战士呀,为了掩护大部队突围,他们奋不顾身,拖住敌人死打硬拼。最后他们硬是杀出一条血路,钻进了丛林。

然而,他们一走进丛林便发现上了自己顶头上司的当。东北营接受阻击任务时,那个姓林的团长答应会派部队来接应他们,当他们钻进丛林的时候,接应的队伍连个影子也没有发现。

王玥不清楚中国军队之间错综复杂的关系,但她知道,众人不团结是无法取胜的。刚开始她有些不理解这支部队士兵的粗鲁,后来她就理解了,行走在这片无边无际的丛林里,死亡和恐惧时时笼罩着他们,怎么会有好的情绪?再这样下去,她也要骂娘了!

高吉龙适时地命令队伍转向北方,不仅众人看到了光明,王玥也看到了一丝希望。回家的愿望是那么强烈。然而家又在何方呢?

没有人能够说清他们走进丛林的确切时间,仿佛那是一个世纪前的事情了。

丛林似乎是一张密不透风的网,笼罩在他们的头顶,他们看不见一缕阳光,林间阴暗而又潮湿,满眼都是一片绿色,人在丛林里呆久了,枪支、钢盔、衣服、皮肤、指甲盖,甚至胡子、眉毛都似乎长了青苔,大森林把一切都染绿了,如果人不走动,分不清哪是树干,哪是人。
'  。。'
许久没有吃到一口像样的东西了,草皮、树根多得是,可它们毕竟不是救命的东西。这些东西吃多了,不易消化,肠胃会难受得要命;草根树皮并不能给人多少力气,相反要消化它们却要用很大的劲。

终于,他们想到了身上的穿戴,皮鞋、皮腰带、甚至皮枪套,总之那是牛身上的东西,既然牛肉那么好吃,牛皮的味道也错不了。终于,他们把身上所有的牛皮都吃了。

头上的钢盔成了他们的煮锅,部队向北进发的时候,人们便分散着行动了,到了晚上他们才集中在一起露宿。高吉龙下这样的命令时,主要是考虑到寻找食物,在这莽莽丛林里,运气好了,会寻找到野果,甚至是山鸡,众人集中在一起,很难发现这些东西,即便发现了,这么多人也解决不了这么多张嘴。

士兵们开始煮牛皮的时候,高吉龙并不知道,就是知道了,他也会睁只眼闭只眼,他一向对下属要求很严格,尤其是这次入缅远征,心里早就憋了一口气,他要让东北军的弟兄们争一日气,为东北军争气,也为自己争气。然而,他们一走进丛林,所有的雄心壮志都被饥饿吞噬了。他们要活下去,活着回到祖国,这是他们最大的愿望,也是唯一的希望!

火有气无力地在钢盔下燃着,被割成条条块块的牛皮在钢盔里翻滚着。先是有丝丝缕缕香气飘出来,很快在众人的嗅觉中便铺天盖地了,牛大奎和几个兵守在一旁,瞅着锅里的牛皮,不时地吞咽下一口口水。久违了的人间烟火,使他们本已麻木的肠胃更加饥肠辘辘。

“班长,我看行了,吃吧。”十七岁的小德子早已恨不能一口把钢盔也一同吞下去。

牛大奎又深深地吸了一口气,真香呀,这是他一生一世闻到过的最香的气味了,他希望这香味永远留住,留在他们的心里,留在生命中。然而现实毕竟是现实,他们已经没有意志来慢慢品味这种人间烟火了,他们要吞下去,吞下所有能吞下去的东西。

牛大奎闭了一会儿眼睛,只是短短的一瞬,很快便睁开了,他颤抖着伸出了手里的树棍,围在钢盔旁的士兵,每个人手里都举着这样一根用来串牛皮的树枝,牛皮很快送到了他们的嘴里,他们欢快地嚼着,咀嚼着世界上最美最香甜的食物。

吉姆是嗅到这缕香气寻找过来的,他已经饿红了眼睛,可以说,进入丛林以后,他是最后一个断食物的。接到穿越丛林的命令后,他就意识到会挨饿,在英国人遗弃的仓库里,他把能带的东西都带了出来。巧克力、罐头、香肠……他身上所有的口袋里都装满了食物。吉姆断粮以后,他也曾试着学中国士兵的样子嚼草皮、树根,可他却无法下咽,结果又把这些都吐了出来,只有野果他还能接受,有时一天也寻不到几枚果子。吉姆便在心里绝望地想:上帝呀,我要被饿死了!

吉姆出现在众人身旁,士兵们正专心致志地咀嚼着牛皮根本没有发现他。吉姆却发现了钢盔里翻滚的牛皮,他在心里呼叫一声,便踉跄着扑过来,他要伸手去抓钢盔里的食物。

这一突然的举动,使众人一齐发现了吉姆。在这种时候,如果吉姆是名中国士兵,也许他们会分一块牛皮给他,然而,吉姆毕竟不是中国士兵。他们讨厌这名英国人,讨厌他比中国人高人一等的样子,更讨厌他在自己的长官面前指手画脚,有人甚至想杀了他。仗打到现在这个样子,完全是英国人一手造成的,一提起英国人他们心里就有气。

吉姆当然也很聪明地发现了中国士兵对待他的态度,如果换一种环境,他会下令把这些不恭的中国士兵杀掉,因为英国人有权力指挥中国部队。可这是在丛林里,他已经不是什么顾问了,已经和中国士兵一样,成了一个逃难者。他明白,得罪了这些中国士兵,他们会把他杀死的。

牛大奎他们没有说话,而是用身体紧紧把钢盔锅围住了,恐怕一不留神吉姆会把他们的吃食抢走。吉姆在这种情形下很快明白了,向中国士兵讨要一口吃食已是不可能的了,他想到了交换。他先是从兜里掏出一支金笔,他看到中国士兵没人理他,便又掏出一块金表,中国士兵仍无动于衷,他拍了拍身上所有的口袋,无奈地耸了耸肩,最后,他就退到一棵树旁坐下了。

士兵们加快了进食的速度,他们不仅吃光了所有牛皮,甚至连钢盔锅里的汤也喝光了。士兵们抹抹嘴,意犹未尽地向前走去。

吉姆彻底绝望了,他赌气地扔掉了金笔,最后又扔掉了金表,这些破烂东西,对他来说已经没有任何意义了。心脏空洞地在胸膛里响着。他想到了英国东部那个小镇,自己的家,以及亲人,他慢慢站了起来,这时,他已是一片泪眼模糊了。他冲东方遥远的什么地方鞠了一躬,这会儿,他又变得平静下来。走到草丛中,找回了他刚扔掉的笔和表,他又拾起了不知哪个中国士兵扔掉的串过牛皮的树棍,放在嘴里用劲地吮着。

这时,他看见了王玥。王玥和高吉龙走在一起,他叫了声,向他们走去。

缅北丛林,覆盖在缅甸北部,绵延到中国云南、西藏,以及印度的阳萨姆邦的这片热带丛林,纵横千里,浩浩渺渺,地老天荒,被人类称为地球的黑三角。

野蛮得到了充分的保留和发展,弱肉强食,生存竞争在这片热带丛林中得到了充分的表现。高大的乔木独占了高空,灌木和草丛失去了发展的空间,便纵横交错横向发展着,一些寄生植物则把自己的根扎到大树的躯干上,吸吮着别的植物的血脉和养分。动物、植物生生不息,繁衍着这片野莽丛林。

中国远征军迷失在这片丛林里,似不经意间被大风刮起的几粒尘埃。他们顽强地与自然抗争着,便有了生生死死。

李双林开始咒天骂地了。他发高烧已经有几天了,嘴唇上长出了几个水泡,还不停地便血,他一会儿清醒,一会儿迷糊。他由几个士兵轮流架着往前走,自己恍恍惚惚如走在梦里。

他在清醒与迷糊中就骂:

“操你妈,小日本!”

“你们不得好死哇,我日你姐,日你妹!”

“老蒋光头,你也不得好死!”

“谁欺负东北军,谁就不得好死。”

……

搀扶着他的士兵就劝道:

“排长,别骂了,省点气力吧。”

“我要骂,就骂,我不怕死,我谁也不怕了。”李双林在迷迷糊糊中说。

高吉龙一直随在李双林的左右,他一边督促身边的士兵加快脚步,一边照看着李双林。他见李双林这样,心里油煎般地难受。他和李双林不仅是东北军,也不仅是上下级的关系,

他们的友谊情同手足。

东北军还在奉天时,高吉龙那时是营长,东北军和其他军阀队伍并没有什么两样,内讧,大鱼吃小鱼的现象屡有发生。当时,他们所在的那个团,是一支从深山沟里收编过来的胡子,原来的胡子老大,收编前被东北军击毙了,老二是个聪明人,人称诸老二。他知道这样和东北军硬顶是没有好果子吃的,好汉不吃眼前亏,于是他便带着一干胡子下山了,后来被收编进了东北军,诸老二被任命为团长。

东北军原意是想把这伙胡子化整为零,分散着安排到其他队伍里,诸老二早就看到了这一点,他鼓动小胡子死活不依,为了稳定军心,东北军便暂时没那么做,只派了高吉龙带一营人马合并到这个团,等待时瓤取而代之。诸老二是何许人也,他出生入死,摸爬滚打,什么场面没经过?他早知道东北军没安好心,更记恨着东北军杀死他们大哥的仇。在一次队伍换防时,诸老二把队伍拉到了奉天城外,一声令下反水了。诸老二早作好了准备,事前就缴了高吉龙这个营的械,先把高吉龙等人拿下,并当场打死了几名想反抗的官兵。就这样,转眼间他们又成了胡子,连夜拉进了山里。

诸老二原想劝高吉龙归顺于他,这样一来高吉龙的一营人马也会死心塌地归顺他诸老二了。其实诸老二是很看重高吉龙的,高吉龙是正儿八经“讲武堂”毕业生,另外重要一点,高吉龙在张大帅身边干过,久经沙场,要是有他这样的人辅佐,一定会成气候的。

然而,诸老二的算盘打错了。高吉龙无论如何也不会瞧得起诸老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