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对世界头号水泥与钢铁生产国来说,用掉几百万吨水泥与几百万吨钢材,根本算不了什么。
正是如此,裴承毅才决定让77军攻打西里古里。
李东石不是笨蛋,空降153旅再厉害,也不是擅长啃硬骨头的装甲部队。
空降153旅的主战装备仍然是在日本战争时崭露头角的KZ…24系列空降战车,只是由当初的A型变成了C型。与初期型号相比,C型在各个方面都有所提高。火力上,30毫米电磁炮除了能够发射穿甲弹与榴弹之外,还能发射专门用来对付坚固掩体的特种炮弹(攻打琉球岛的战斗中,KZ…24型空降战车就暴露出无法对付坚固工事的问题,很多时候不得不让步兵下车使用反坦克导弹摧毁敌人阵地上的防御工事)。防御上,专门为空降战车研制的装甲组件的防御强度比初期型号提高了50%,在配备“全方位防御组件”的情况下,战车的战斗重量达到27吨,几乎与DZ…31型主战坦克相当,防护能力也接近主战坦克的水准。机动性方面,在“裸车”的情况下,自重只有18吨,配备由低到高的3种防御组件时,自重分别为22吨、24吨与27吨,为此采用了2台输出功率为550千瓦的电动机,即便在27吨自重的情况下,战术机动性能也有足够的保证。总体来说,KZ…24C型空降战车的性能比A型提高了一大截,在必要的时候完全可以当作主战坦克使用。
问题是,空降战车再厉害,也是空降战车,不是真正意义上的主战坦克。
更重要的是,KZ…24C基础技术是20年代初的水准,即便改进再多,其根本问题也无法得到妥善解决。比如在至关重要的火力上,受车体空间(空降战车必须具备搭载空降兵作战的能力,载员舱占了很大比例)、基本结构(战车的承力结构受各舱室布局的限制,在载员舱占据车体一半以上空间的情况下,炮塔舱只能靠前设置)、作战用途(空降战车的首要任务是支援空降兵作战,而不是反装甲作战)、弹药配制(使用30毫米炮弹,能够携带600发弹药,如果配备更大口径的电磁炮,弹药基数将降低到无法忍受的地步)等多种原因的限制,KZ…24C就没有采用大口径电磁炮。虽然30毫米电磁炮发射的高速穿甲弹能够对付所有第三代主战坦克,但是对部分第四代主战坦克与所有第五代主战坦克都没有多大威胁,也就很难与主战坦克对抗。防护方面的问题也同样存在,虽然KZ…24C在采用全方位防御组件之后,对付穿甲弹的时候,正面装甲的防护能力相当于1400毫米厚的均质轧制钢板,能够对抗包括所有120毫米穿甲弹与部分140毫米穿甲弹,甚至能够对抗部分小口径电磁炮发射的穿甲弹,但是随着第四代主战坦克采用140毫米坦克炮、大量新式穿甲弹陆续问世,以及第五代采用大口径电磁炮,KZ…24C的防护能力已经不足以让其在战场上纵横驰骋,毫无顾忌的与对手作战了。
作为身经百战的老兵,李东石不会轻视任何一个对手。
严格说,印度陆军的战斗力并不差,至少其装备并不差。藏南冲突后,美国倾其所有帮助印度武装军队,不但为印度提供了近2000辆M1A5(M1系列的终级改进型号),还为印度提供了1500辆M24A2(第四代主战坦克的改进型号),只是没有来的及为印度提供最新式的主战坦克。如果说M1A5与M24A2对世界上最强大的DZ…31没有多少威胁,那么对已显落后的KZ…24C就有很大的威胁。为了在火力上达到第四代主战坦克的水准,M1A5采用了140毫米电热化学滑膛坦克炮,其炮口动能达到了惊人的27兆焦(120毫米坦克炮发射穿甲弹时的炮口动能只有10兆焦),使用贫铀合金长杆穿甲弹(长径比为38)的时候,能在2000米的距离上打穿1200毫米厚的均质轧制钢板,或者在1000米的距离上打穿1500毫米厚的钢板。M24A2采用的也是140毫米坦克炮,只是能够使用更先进的高强度合金长杆穿甲弹,在2000米上的穿甲能力就有1500毫米左右。虽然KZ…24C的30毫米电磁炮能在约3000米的距离上打穿M1A5的正面装甲(M1A5的防御能力没有实质性提高,正面装甲对抗穿甲弹时的防弹能力在850毫米左右),但是在对付M24A2的时候却有点费力。如果M24A2披挂了附加装甲,KZ…24C最多只能在500米内将其摧毁。由此可见,与M1A5对抗的时候,KZ…24C还有很大的胜算,与M24A2对抗的时候,却没有多少胜算。
空降战车就是空降战车,不可能顶替主战坦克。
如果不是DZ…31的产量一直跟不上,又要优先装备装甲部队之外,恐怕3个空降军早就要求组建独立装甲旅了。
李东石的想法很简单,尽量不与敌人正面交锋。
向西里古里挺进的时候,李东石一直与张志骐指挥的1533营冲在最前面。他不是担心张志骐指挥不好“娘家部队”,而是想更加准确的掌握战场局势,在必要的时候,由旅部直接呼叫空中支援。
地面上打不过,就让空中力量来干。
呼叫空中支援不是什么可耻的事情,对空降兵来说,更是家常便饭。
再说了,空降15军有自己的低打旅,只要154旅腾得出手来,就不需要向空军的战术航空兵发出请求。
从空降场到西里古里的路程不到20千米,1533营走了1个小时。
21点过,先头部队到达西里古里东南郊区。
让1533营展开部署防线之后,李东石立即呼叫了空中支援与炮火支援,要求对西里古里进行第二次覆盖式火力打击。
最先到达的仍然是炮火支援,第156旅一直在后方待命,收到请求后立即开火。
支援兄弟部队作战,第156旅显得格外积极。
炮火打击开始后,李东石跑到了部队后面,让跟在最后面的1531营立即转向南下,前去占领由杰尔拜古里通往吉申根杰的铁路线,切断印度东部地区与内地的主要交通干线。这也是进攻西里古里的作战行动中,必须首先完成的任务。
1531营出发后,李东石把1532营派了上去。
虽然张志骐坚持要求让1533营打头阵,但是李东石仍然决定让1532营上去试试印度军队的底气。
此时,李东石已经感觉到,攻打西里古里的战斗不会太轻松。
原因很简单,直到这个时候,抓到的印军战俘还不到100个。根据攻打锡金的152旅提供的消息,印军的斗志早就被炸垮了,根本不会进行顽强抵抗。
驻扎在西里古里的印军超过3万,如果斗志崩溃,怎么也能抓到成百上千的战俘吧。
没有出现印军大规模投降的情况,表明印军的斗志还非常旺盛。
21点15分,急促炮火准备结束。
随着DW…26B机群到达西里古里上空,第1532营立即发起进攻。
面对空地协同的立体进攻,守卫西里古里东南防线的印军顿时陷入两难境地。
当时部署在西里古里的印军只有少量M24A2主战坦克,因为知道共和国军队有极为强大的空中打击能力,所以印军没有把M24A2集中部署,而是将40多辆先进坦克编成了10多支装甲突击队,每支突击队有4辆坦克,分别在各个方向上驻防。为了提高坦克在遭到空中打击时的生存能力,印军依靠其强大的人力资源,修建了数百处坦克隐蔽所。
战斗开始后,1532营就遇到了麻烦。
第一轮进攻,从在最前面的2辆KZ…24C被2000米外打来的穿甲弹击中,虽然担任掩护任务的DZ…26B立即向印军的反坦克火力点发射了导弹,掩护从空降战车上逃出来的步兵撤退,但是2辆空降战车仍然遭到重创,为了避免战车落入敌人手中,车长在撤退的时候启动了战车上的自毁装置。万幸的是,只有3名步兵受伤,而且都及时送了回来。
一交手就损失了2辆空降战车,李东石心痛不已。
让部队撤下来后,李东石把1533营派了上去,同时让1534营跟在后面做预备队。
第二轮进攻的结果没有好到哪里去,又有1辆KZ…24C被摧毁,2名步兵阵亡。虽然受损的3辆KZ…24C在空申打击的掩护下,由随行的战车拖了回来,但是在面对坚固防御阵地的时候,空降兵进攻力量不足的问题再次暴露了出来。
李东石没有急着组织第三轮进攻,而是呼叫了炮火支援。
提供空中支援的DZ…26B也在第二轮进攻后撤走了,按照李东石的要求,在下一轮进攻中,DZ…26B将携带重磅炸弹,为地面部队开路。
炮火打击刚刚开始不久,1533营的侦察兵发现了出现在北面的印军装甲部队。
印度军队开始反击了!
不得不承认,印度军队的反击时间把握得非常准确。
李东石手里只有4个营的兵力,其中第1531营已经南下,第1533营与第1534营正在为第三次进攻做准备,只有第1532营能够应付印军的反冲击。李东石没有迟疑,立即命令第1532营向阵地北面集结,准备与印军装甲部队交战。
打野战,绝对比打阵地战更合李东石的胃口。
可以说,在进攻行动中,空降兵最希望看到的就是敌人主动离开阵地,发起反冲击。
空降部队进攻坚固阵地的能力有限,但是打野战的能力却不差。
在野外作战的情况下,KZ…24C的最大优势,也就是机动能力能够得到充分发挥。最大战斗重量仅有27吨的KZ…24C,动力装置的输出功率高达1100千瓦;M1A5的战斗重量为64吨,动力装置的输出功率也只有1100千瓦;M24A2的战斗重量为52吨,动力装置的输出功率为1500千瓦。由此可见,KZ…24C的战术机动能力明显超过印军的主战坦克,野战中的优势更加突出。
21点50分,侦察兵送来了更加确切的消息。
发起反击的印军大概有1个装甲旅的规模,坦克大约有80辆,步兵战车近100辆,另外还有100多辆履带式装甲车。印军反击部队的突击速度很快,意图非常明显:从北向南穿插,切断空降部队与空降场的地面通道,围困进攻西里古里的空降部队,然后与阵地上的守军一同歼灭空降153旅。
收到消息,李东石终于松了口气。
能够一口气吃掉空降153旅的部队还没有诞生呢,要知道,在五老阻击战中,空降153旅面对2个美军陆战师都没有害怕过!
让1532营迅速展开后,李东石没有急着抽调另外2个营的兵力。
1532营有40多辆KZ…24C,足以组成一支装甲突击力量。
更重要的是,李东石不是那种喜欢蛮干的指挥官。
随着印军意图明确,李东石立即呼叫了空中支援,真正意义上的空中支援。
21点55分,1个大队的24架J…17A战斗机到达战场。虽然这些战斗机携带的都是普通弹药,没有携带专门用来打击装甲力量的反坦克导弹,但是用100千克与250千克级航空炸弹对付战车,绝对是绰绰有余。要知道,再坚固的坦克,如果被155毫米榴弹直接砸中,就算装甲不会被砸穿,炮弹爆炸时的冲击力也将震毁坦克,震死坦克里的乘员。航空炸弹的威力比炮弹大得多,即便是近矢,也能将坦克炸毁。
当然,这轮轰炸主要对付的不是坦克,而是伴随坦克作战的步兵战车与装甲车。
24架J…17A投下炸弹,转向返航之后,李东石调整了炮火支援的打击范围。
与轰炸相比,炮火打击更有效果。24架战术战斗机最多只能投掷200多枚炸弹,而第156炮兵旅的12个炮兵营能在1次齐射中投掷288枚炮弹,1分钟内投掷2880枚炮弹,在15分钟的短促炮击中投掷数万枚炮弹。
当然,对付印军的装甲突击集群,最多只需5分钟的持续炮击。
22点05分,炮击结束。
因为轰炸与炮击过于猛烈,印军装甲突击部队在遭受打击的时候释放了烟幕弹,所以侦察兵没能在第一时间报告打击情况。
李东石也不需要侦察兵的报告,因为这种规模的打击,足以消灭1个步兵师。
让1532营发起反冲击之后,李东石率领警卫班赶到了前线。
夜幕下,数十辆KZ…24C分成2条交错的进攻线,一字排开的向北推进。虽然夜色造成了很大的影响,但是在空旷的山南平原上,装甲集群发起冲击的场景仍然十分壮观。随着空降战车逐渐逼近交战区域,远处不时传来电磁炮开火时发出的微弱闪光。炮声很模糊,也很沉闷,主要是距离太远了。
见到这一幕,李东石突然想起了五老的那场战斗。
10年前,谁都不相信空降兵能够成为陆军的主力作战部队。
现在,谁也不能怀疑空降兵的战斗力。
这轮地面战斗,也是印度战争中,交战双方第一次“装甲会战”。
虽然规模小了一点,但是意义却非常重大。原因很简单,这场战斗足以证明,空降兵不但是能够飞行的作战部队,是能够坚守防御阵地的作战部队,是能够在孤立环境下奋勇抗争的作战部队,还是擅长地面进攻与装甲进攻的作战部队。
随着技术进步,重装备的质量越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