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国策-第999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粗,也不可能为每个连配备一个需要由一个营的兵力来管理的电力供应系统。

当然,GE…37A的出现,本来就是划时代的事情。

能量转换效率的高低还是次要的,重要的是,GE…37A肯定会彻底改变后勤保障的基本模式。

别的不说,第一战斗单位的先头部队在2个小时内狂奔250千米,而且还将以相同的速度前进4个小时,才会做简短停留。在以往,这几乎是不可能的事情。

对后勤保障部队来说,压力并不轻。

先头部队在帕斯库赫完成了第一次电能补充之后,不会停下来,将继续以每小时130千米的速度前进。也就是说,4个小时之后,也就是到达巴姆的时候,先头部队才能利用伊军的供电系统获得电能补充。7个小时之后,也就是到达巴夫格,先头部队将需要进行第三次电能补充,因此后勤保障部队必须在7个小时之内,将整套设备转移到巴夫格,并且做好为先头部队提供电能补充的准备工作。因为先头部队的行军速度已经达到地面部队的极限了,所以后勤保障部队只能指望垂直起降运输机,而共和国陆军航空兵的垂直起降运输机还在几千千米外,所以只能借用伊朗军队的垂直起降运输机。

正是如此,裴承毅询问情况的时候,帕斯库赫的支援部队正在登机。

因为尚达克距离巴夫格大概530千米,而NSA在确定了干扰范围之后,肯定会密切监视干扰区域附近、特别是西面的情况,所以第一战斗单位的支援部队到达巴夫格后,肯定会被美年的侦察卫星发现。也就是说,第一战斗单位的先头部队离开干扰区域前数小时,支援部队就将暴露在美军的眼皮子底下。

杨少勇提到了这一点,并且建议减缓第一战斗单位的行军速度,在克尔曼利用伊朗军队的电力供应系统补充电能,在到达亚兹德卢后再做补充。也就是说,不用向巴夫格部署电力补充部队。

这么做能够延缓部队暴露的时间,但是也将延迟部队的进军速度。

综合号虑后,裴承毅否决了杨少勇的建议,要求第一战斗单位全速前进,必须按照计划在24小时之内完成穿越伊朗全境的行军行动。

事实上,第一战斗单位一直在以最快的速度前进。

作为一支配备了数百辆主战坦克与数百辆步兵战专的装甲部队,在完全依靠后勤保障部队的情况下,保持每小时130千米的行军速度,已经是非常艰难的事情了。换句话说,如果不是伊朗总统内贾德在数年前就启动了大规模基础建设项目,修建了横贯伊朗的数条高等级干线公路,第一战斗单位不得不在普通公路上行军的话,不管凌云霄与第一战斗单位的官兵有多大的能耐,也不可能让部队的行军速度达到每小时130千米。原因很简单,DB…30E与DZ…31D只有在高等级公路上,使用摩擦阻力最小的复合橡胶履带,最大速度才会超过每小时130千米。

对凌云霄来说,他最大的愿望就是沿途抛锚的车辆越少越好。

事实上,凌云霄已经做好了“丢掉”一半先头部队的心理准备。别的不说,他用3个营做先头部队,就是在为车辆抛锚提供后备力量。虽然在以往的训练中,这种高强度行军会每年举行一次,而且会在条件极端恶劣的巴基斯坦沙漠、或者印度的高原上进行,部队的表现并不差,但是演习毕竟是演习,训练永远是训练,在实战环境下,总会遇到这样那样的问题,环境也差得多,比如沿途就没有用来收治中暑官兵的医疗站。

万幸的是,2个小时过去了,还没有一辆坦克与一辆战车抛锚。

相对来说,情况算得上是非常理想的了。

接到裴承毅的命令后,凌云霄没有把命令传达下去。虽然自从项铤辉退役后,凌云霄就没有把林啸雷放在眼里,其至好几年都没回过总参谋部,唯一能够让他心服口服、而且心甘情愿的听从命令的就只有裴承毅了,但是凌云霄不再是20年前那个不知道轻重的年轻将领,而是共和国最厉害的猛将。部队的情况如何,他比任何人都清楚,在已经达到极限的情况下,没有必要继续给官兵施加压力。

对凌云霄来说,他的希望只有一个,即到达第一个休息点的时候,所有官兵都能跟上。

要想让部队继续前进,就得做好保障工作。

接到裴承毅的电话后,凌云霄联系了正在巴姆与伊朗军队交涉的钟惊波,让他直接告诉伊朗国防军的那个少将,如果不能及时为第一战斗单位准备好后勤物资,导致第一战斗单位不能及时完成任务,所有责任都由伊朗当局承担。

虽然这话严重了一点,但是也看得出来,凌云霄是个一丝不芶的军人。

说准确点,是个只把自己的手下放在心里的、非常自私的指挥官。

    卷十二 大战前奏

第73章 一涌而上

第一战斗单位的先头部队还未离开干扰区域,空中打击就开始了。

与史塔克的判断一样,裴承毅首先动用的是共和国空军的战略航空兵,而不是部署在战区附近的战术航空兵。

因为H…11轰炸机要执行战略警戒任务,所以承担打击任务的是H…9轰炸机。

虽然H…9是一种相对落后的老式轰炸机,其基本性能与美国空军的B…1B、或者俄罗斯的Tu…160旗鼓相当,但是因为研制时间更晚,能够采用大量先进技术,在保证了隐身能力的情况下,兼顾了其他性能,比如超音速突防能力,以及较大的机体内部空间(为改进留下了余地),使其成为了第一种“21世纪轰炸机”。

与B…1B与Tu…160,乃至B…2A等轰炸机相比,H…9的前几个型号并没太多的特点,如果不是共和国空军缺乏替代机型,高强度的地区性战争又需要足够多的战略打击平台,不然H…9也不会生产100多架,成为21世纪初,产量最大的战略轰炸机。

做为一种标准的轰炸机,到2037年首飞的H…9S,该系列轰炸机总共有4个批量生产型号与12个试验型号或者特种型号,而H…9S就是最后一个批量生产型号。准确的说,在经费普遍吃紧的情况下,这种H…9系列轰炸机的终极改进型号并没得到批量生产的机会,而是以改进的方式,让100多架H…9迎来了新生。

开发H…9S的时候,第三次军事改革已经开始,空军明确要求必须把这种面向2050年的轰炸机的改进成本控制在可以接受的范围之内,即按照S型的标准,对H…9A、D、G这三种批量生产的型号上进行改进的费用仅有采购一架S型费用的35%、30%与25%。受此影响,改进指标变得非常保守,改进工作量也由此大大降低,承担该项目的中航集团仅花了2年时间就交出了答卷。从某种意义上讲,正是因为空军事先提出了降低费用的要求,所以H…9S项目才得已顺利完成。

要想降低成本,就得降低性能指标。

在不影响部队战斗力的情况下,在降低性能指标的同时,必须调整作战思想。

正是知此,改进设计开始的时候,H…9S就被确定为一种能够搭载与使用现有的各种弹药、以及正在开发的各种弹药的空中打击平台。也正是如此,空军利用第三次军事改革的机会,首先提出在第二次军事改革的基础上,将共和国各军兵种使用的87种航空弹药按照系列减少到50种以内,并且以开放的设计方式,为今后的升级改进留下空间。该项目得到了国防部与元首府的高度支持,而H…9S就是以该项目为基础开发的第一个具备使用5大系列近50种弹药的空中打击平台。

H…9S的巨大成功,让这种轰炸机成为了继B…52与之后的第二个传奇。

在首飞后的3年内,共和国空军就让5个大队的120架H…9系列轰炸机完成了现代化改进,成为了H…9S。如此快的改进速度,一是空军重视这种战略轰炸机,二是战略航空兵急需提高战斗力,三是从H…11项目半途而废让生产轰炸机的中航集团急于为数千名技术工人提供工作岗位,最后就是H…9S取得成功让海军别无选择、只能跟随空军一道、对海航的轰炸机进行同样的改进。

按照共和国空军的规划,所有改进而来的H…9S都将服役到2065年以后,而不具备使用战略武器的H…9S(内部代号为H…9Smin)将在2065年之后继续服役,最终很有可能服役到2075年以后。也就是说,如果一切顺利的话,H…9S将成为在21世纪诞生的第一种服役时间超过50年的战略轰炸机。

事实上,随着弹药技术进步,轰炸机的重要性正在迅速降低。

在战术战斗机都普遍使用防区外弹药的时代,轰炸机在绝大部分时候,扮演的就是运载与投送弹药的角色。战争中,只有在夺取了绝对制空权的情况下,指挥官才会让轰炸机载着非制导弹药,在敌人小口径高射炮打不到的高度上进行凌空轰炸。只要敌人还拥有威胁与攻击轰炸机的手段,就不会有指挥官让轰炸机去冒险。

裴承毅也不例外,轰炸机是有效的打击力量,却不是出色的“冒险家”。

按照他的作战安排,共和国空军战略航空兵的3个大队的72架H…9S从位于西部与西北地区的空军基地起飞之后,将绕道进入巴基斯坦,在进入伊朗上空之后,陆续发射携带的远程空射高超音速巡航导弹。

也就是说,这些轰炸机在距离战场还有1000多千米的时候就会转向返航,压根不会进入战区。

当然,轰炸机起飞之后,就很难被发现了。

因为空军支援航空兵的加油机全都被派去配合战术航空兵,所以72架H…9S必须首先把内部油箱装满燃油,确保5000千米以上的作战半径,然后才会在内部弹舱挂载导弹。受最大起飞重量的限制,所有H…9S都只携带了12枚巡航导弹。

事实上,只有68架H…9S顺利到达发射导弹的空域,其余4架H…9S均因为机械故障在半路返航,或者是飞往邻近的大型空军基地。而在发射导弹的时候,有1架H…9S的左侧弹舱舱门没能打开,所以只发射了810枚巡航导弹,有效出动率为93。75%,在轰炸机中已经算得上是非常高的了。

制订打击计划的时候,指挥官就会根据作战平台的故障率多出动一些作战力量。

拿H…9S来说,因为其在3年间的平均出动率在90%以上,所以制订轰炸计划时,龙宏恩以90%的出动率为准,72架轰炸机只要发射778枚导弹就足够了。因为导弹本身也有可能出故障,所以在选定目标的时候也会有所保留。比如在投射778枚导弹、以2枚导弹打击一个目标的情况下,选定的目标数量绝对不会是389个,而是350个左右。当然,实现这种战术必须具备两个先决条件,一是高容量的通信系统,二是足够先进的导弹。

轰炸机群出动的时候,军情局为其提供了3颗位于地球同步轨道上的通信卫星、以及1个拥有27颗卫星的近地轨道高速数据交换卫星系统。地球同步轨道通信卫星主要承担轰炸机群与基地、以及轰炸机之前的正常通信联络,属于骨干通信网络。由27颗质量不到500千克的小卫星组成的近地轨道高速数据交换卫星系统则负责向导弹发送数据,是专门针对高强度战争的高速军用通信系统。

说直接点,没有这两套通信系统,就算H…9S仍然能在目标上千千米外发射导弹,也无法一次性出动72架轰炸机,更不可能同时用800多枚导弹打击300多个目标,而不出现任何问题。

如果说组织72架轰炸机用800多枚导弹攻击300多个目标是件麻烦事,那么组织300多架战斗机攻击大约800个目标就是一场灾难。

与H…9S机群同时出动的就是由8个大队的192架J…16D组成的战斗机机群。

准确的说,是分开行动的4个机群。

与H…9S一样,这些部署在共和国西北空军基地内的战斗机起飞之后,首先转向飞往巴基斯坦,沿着印度河河谷飞到巴基斯坦南部地区,再转向进入伊朗境内,最终在伊朗西北地区向目标发射射程在250千米到450千米间的防区外弹药。与轰炸机不同的是,所有战斗机都不用返回共和国本土,将前往伊朗、伊拉克与叙利亚的空军基地,并且在那边补充弹药后再次起飞执行作战任务。

在安排这一系列的战斗时,裴承毅完全采纳了龙宏恩的建议。

因为战争开始后,美国海军的舰载航空兵就会参战,战区内的作战部队面临非常大的防空压力,部署在波斯湾与阿拉伯海的共和国航母战斗群的制空战斗机数量非常有限,无法为地面部队提供足够的防空掩护,所以非常有必要在战争爆发后,投入更多力量,与敌人争夺制空权。

也就是说,必须投入像J…16这样的重型制空战斗机。

这一要求,正好与长途奔袭的需求完全一致。

虽然J…17在得到空中加油保证的情况下,长途奔袭能力不在J…16之下,而且J…17是单发动机战斗机,故障率只有J…16的一半左右(战斗机的大部分故障都与发动机有关,因此发动机越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